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90章 將星閃耀之全殲

戰爭就是一場消耗戰,不僅要消耗彈藥物資,更要消耗人的生命,雖然在戰術部署、裝備和總兵力上具有絕對優勢,東北軍在快速消滅對手的同時也伴隨着大量的戰鬥傷亡,特別是在易守難攻的東線戰場。

即便如此,帝國中央陸軍東北國防革命軍還是完整的完成了總戰略規劃。

從1911年4月5日至4月10日,五天時間中,東北軍向東西兩大戰場累計投入兵力44.8萬人,徵用民兵民夫一百四十餘萬,挽乘馬45萬匹,投入了超過兩千門的火炮,總計發射炮彈32.5萬發,修建臨時鐵路52公里長,修建的臨時道路、工事超過400公里長,殲滅日軍和朝鮮軍官兵10.3萬人,消滅了日軍四個師團、三個預備旅團和一個炮兵旅團,重創日軍 第 193 章 區。

宋彪也在這時抵達博川,親自在前線觀察日軍的備戰情況。

大寧江和清川江在博川、安州之間形成了一個三角洲,以百米高左右的丘陵坡爲主,此時就是日軍的防禦重點,朝鮮人稱之爲安北嶺。

宋彪在大寧江北側的崗哨前觀察日軍的陣線,陳其採和馬爾託斯將軍也陪同在他的身邊。一起觀測。

朝鮮這個民族很奇怪,有時候仔細想想就只能用猥瑣兩個字來形容,不管是間島事件,還是蘇岩礁事件,從上到下都能充分流露出這種詭異的民族個性,簡直就是亞洲的波蘭。

簡單兩個字總結此民族——犯賤。

用一個字來總結,賤!

平均寬度不足百米。入海口最寬處不足三百米的河道被朝鮮稱之爲江,對面的清川江也是如此,百米高稱之爲嶺。在中國,這地方充其量就是個臺、堡、坡,沒有七八百米根本沒有資格稱嶺。

一個國家的領土到底要有多大才算大。多一個平方公里真的很有必要嗎?不管是政客,還是統治者,爲了這根本不屬於自己的一平方公里的領土就要鬧的全國難安,鬧出戰爭,鬧到死傷幾十萬人,真的有必要嗎?

宋彪拎着馬鞭,在淡淡清涼的傍晚海風中遠視南方,心裡浮想聯翩,在和東北軍的戰爭中,日軍徹底失算。根本沒有預料到會有如此強大的攻勢,結果被他一口氣推進到博川。

日軍完全沒有想到,他會避開朝鮮半島的沿海鐵路線,從寬甸到博川這條線,圍繞大大小小的盆地。依靠四十萬的人力和馬匹建立一條補給通路,使得日本海軍的作用完全無法發揮出來。

從朔州到泰川, 第 193 章 中在安州郡北部的雲谷山地區。那一片的山勢連綿成片,四周則是平原和丘陵地區,雲谷山脈延綿四十公里長,十二公里寬,北至安州,南至平壤。可以說是平壤之北的天然要塞。

大島義昌在現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勇氣守在平壤之南,其所依託的正是雲谷山地區。

天色漸晚,宋彪漸漸也看不清對面的景色,他返回前線指揮部召開作戰會議,如果按照日俄戰爭的那種節奏,大軍推進到博川之後,怎麼也要修建工事,調整幾天纔會發起全面的決戰。

那是日俄戰爭時期的速度,現在則不同了,如果日軍不能適應這種新的作戰特點,那隻能是日軍自己的事情,從今天晚上的9點開始, 第 193 章 中在安州防線,那就無需分兵突襲平壤,而且能在兩天之內結束清川江戰役,在此殲滅日本滿洲軍的 第 193 章 中起來,全力支援 第 193 章 中火力針對安州防線,讓工兵旅和輜重旅做好相關準備工作。”

陳其採點着頭稱是。隨即問道:“陛下, 第 193 章 在安州城南的銅錢嶺一帶,這是一座典型的火山嶺,山頂口爲圓錐狀,形如銅錢。

日軍在山嶺上建立了長期的防禦工事,以此堅守,而東北炮軍的火炮調集過來的數量越來越多,炮火瘋狂覆蓋着整個山嶺。

這是日軍最後的大本營,一旦失守,日軍 第 193 章 到第1011、第1012步兵團,組編了7個衝鋒隊,從其他各團和附屬的新編團大量抽調迫擊炮班、重機槍班,用兩個精銳步兵團同時插上進攻,另外調遣兩個新編團協同作戰,交叉推進。

上甘嶺戰役可以證明,在這種山嶺工事區域。火炮的威力會被大幅度的削弱,此時就要靠更爲精準的迫擊炮,特別是像東北軍裝備的M1910新式60mm迫擊炮。這種新型迫擊炮相對於此前在威力和射程上並不改進,但在射擊精度上的進步是很明顯的,六百米有效射程內的誤差可小於5米。

單純比較士兵的訓練、作戰素養和士尉官的水平。即便是最精銳的第一步兵師也未必優於日軍第二師團,可能還差一些,但在裝備和戰術優勢上,雙方的差距是非常大的。

前線指揮員的應變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幾次進攻失敗後,趙庭柱臨時做了大量的應急調整,用更強的火力和滲透戰術去撕碎日軍的防線,以及阻止日軍的反攻。

中日辛亥戰爭註定是麥德森輕機槍和波普寧衝鋒槍一戰成名的好機會,東北軍在其他的裝備上相對於日軍並沒有絕對優勢,但在輕機槍和衝鋒槍的裝配數量上實在是讓日軍望塵莫及。

日軍沒有裝備輕機槍和衝鋒槍。依舊是每個步兵中隊一挺重機槍,而東北軍在東西兩線戰場上大規模列裝1.1萬挺輕機槍和1.7萬支波普寧衝鋒槍,雙方只要一交戰,日軍不管是進攻還是撤退,出了溝壕就只能橫屍遍野。在日軍常規的一個旅團三公里防線上。東北軍經常能抽調三千支衝鋒槍用於突防。

即便是在抗美援朝時期,中美兩軍在火力上的差距也沒有這麼大。

客觀的說,如果不是日軍官兵極其勇敢和強烈的不畏死的武士道精神,這個仗實際上是完全沒辦法打的,而且日軍在此前完全不知道東北軍列裝瞭如此大規模的輕機槍和衝鋒槍,包括在打北洋軍的時候。東北軍也沒有動用衝鋒槍這樣的裝備,全軍撤退到東北才緊急配發,而且一次性就配備了1.7萬支,增配的輕機槍則接近六千挺。

麥德森機槍確實是很貴的,日本在海軍上的開銷太驚人,它自己也撐不住,捨不得給陸軍買輕機槍,包括日軍的軍事思維也沒有跟上時代的發展,它單純將輕機槍和重機槍對比之後感覺華而不實,價格還高,就沒有考慮到輕機槍應該列裝在班一級這樣的新思路。

結果就在中日辛亥戰爭中很痛苦的付出了非常慘重的代價。

一名前線指揮員的優秀與否很大程度上就取決於他的應變能力,而這種能力一半來自於天賦和思索,另一半則來自於經驗和知識,一個好的將領要善於思考,在趙庭柱調整了進攻戰術和裝備後,很快就將第二師團的佈防撕破,從兩條小路攻了上去,迅速將日軍的多條防線分割開。

日軍的第四、第九、第十六步兵聯隊都被切割在三個地段,相互不能兼顧,東北軍第一步兵師則將最前沿的第四步兵聯隊包夾起來圍攻,同時用炮火壓制第九、第十六步兵聯隊。

夜裡,日軍發起了一次白刃反撲,但是東北軍也是夜刃戰而著稱,瀋陽兵工廠特製的照明彈在空中有接近3分鐘的滯留和燃燒時間,照明彈加輕機槍的組合更是日軍夜間刺刀攻勢的大剋星。

東北軍過去是用霰彈槍,現在連霰彈槍都不用了,衝鋒槍、輕機槍一起上,日軍來幾千就倒下幾千。

在次日的上午9點,第一步兵師在三個新編團的配合下再次發動一波強悍的攻勢,殲滅日軍第九步兵聯隊,以傷亡3400人的代價殲滅日軍第二師團的主力,至此,日軍再也無能力對陣地發動反撲。

在鴨綠江、圖們江和清川江戰役中,日軍大約有35%的傷亡來自於對關鍵要害地區的反爭奪,正常的部隊不會這麼做,因爲在鴨綠江戰役中就已經清楚的證明,反攻東北軍防線的代價是很慘烈的,但是日軍的思維慣性很厲害,經常是明知不可爲而爲之,與其說是愚忠、好戰和奮勇,不說是戰術思想僵化和不拿士兵當人。

在銅錢嶺一戰,日軍四次反攻陣地損失的兵力佔整個第二師團傷亡率的一半,很顯然,遇到第一步兵師這種東北軍主力精銳和機槍陣,日軍反撲的越猛,死的越多。

1911年4月13日,清川江戰役基本結束,日本滿洲軍總司令官大島義昌在雲谷嶺破腹自殺,參謀長鬆永正敏被擊斃,日本滿洲陸軍在這一時期也損耗殆盡,總傷亡13.4萬人,被俘3.52萬人。

日本軍部很奇怪的將這支部隊組編爲“大日本帝國陸軍日本滿洲陸軍”,寓意自然是要一路攻入東三省,主戰區也是在東北,結果出師未捷身先死,全軍還沒有跨過鴨綠江和圖們江就被全線“圍殲”。

經此一戰,東北軍的蔣雁行、趙庭柱、陳武等人也彷彿是躋身於名將之列,正如當年的宋彪一樣,用日軍的屍橫遍野爲基石登上中事名將的行列。

將星閃耀的東北軍啊!

英雄宛如蛟龍,起於草莽,在這風雲際會的時代裡抓住機遇脫穎而出,如璀璨之星照亮在這遼闊的大地上,讓國人爲之驕傲自豪,讓敵人爲之心驚膽戰。

在挑起這場中日辛亥戰爭之前,日本曾經有三種推斷,第一種是日本陸軍戰勝東北軍,則繼續派兵北上,利用英日同盟和英法關係去牽制俄國,在不刺激俄軍參戰的前提下佔領南滿地區,並在海軍的掩護下派出主力登陸天津,重新給中國再來一次八國聯軍攻佔北京,徹底擊潰東北軍,將宋彪推翻,重新扶植新的政府,徹底踐踏中國人的自尊心;第二種是日本陸軍沒有戰勝東北軍,無法突破遼東山區,那就在鴨綠江防線據守,再以臺灣爲跳板,在海軍的協助下佔領福建、海南,和廣東、廣西、雲貴的地方軍勢力合作,長期分裂中國;第三種是日本陸軍戰敗,退至平壤一線防守,繼續以臺灣爲跳板,即便不能佔領福建,也要佔領海南島,以海南島爲跳板支持日本海軍的南下戰略,同時以海南島爲據點支持兩廣、雲貴的南方地方軍。

現在則完全是日本未曾預料到的第四種情況,開戰至今不過10天時間,東北軍就佔領平壤,全殲了日本陸軍主力,雖然東北軍也付出了很慘烈的傷亡,但還有充裕的兵力繼續作戰,而日軍卻徹底喪失了在朝鮮半島和東北軍抗衡的資本。(歡迎您來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動力。)

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2章 關東胡子第7章 彪爺的家底287章 首都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135章 配股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93章 戰略第165章 和談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79章 屠滿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15章 震旦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246章 文萊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56章 1958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73章 滅清之後的更混亂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32章 暉春馬幫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02章 父子
第255章 國標麻將第233章 華盛頓條約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85章 再一次賭上國運吧,大日本帝國第171章 恭賀革命第267章 日本需要的尊重第128章 昔日之王第146章 奸佞小人第76章 俄國的再戰日軍之邀請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88章 日軍的詐術第51章 勇奪沈旦堡(一)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2章 關東胡子第7章 彪爺的家底287章 首都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123章 招商引資第157章 東北海軍啓航第135章 配股第248章 中國就是中國第30章 青木宣純大佐(下)第319章 登陸下關第155章 宣統元年第134章 遠東財團(二)第145章 神奇的橡膠第327章 爾等臣民第37章 先殺日,再殺俄第174章 段祺瑞和程璧光第170章 神一樣的隊友第188章 渡江吧,決戰第71章 軍餉制度第1章 核基地的哨兵第194章 登基稱帝第193章 戰略第165章 和談第58章 蔣家窯戰役(二)第148章 煤稅好多第112章 豆子的無敵時代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55章 庫羅帕特金總司令第147章 滿人又慫了第118章 舒萱小姐第48章 戰利品非常多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79章 屠滿第208章 第一次世界大戰第215章 震旦第330章 禮,國威也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36章 依法治國第273章 帝國的腹黑第246章 文萊第46章 黑溝臺會戰(二)第23章 彪爺的兵營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242章 尖端人才第256章 1958第347章 宣戰之前(上)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241章 帝國海軍向前衝第149章 考察團來了第318章 實力至上第195章 海防和疆防第196章 帝國海軍之啓航第187章 中日辛亥戰爭第82章 新師團的豪華陣容(二)第168章 光復革命之炮轟山海關第129章 最糟糕的,最好的第183章 來吧,真正的戰爭第89章 奇襲遼陽第173章 滅清之後的更混亂第269章 兩代人的不懈努力第229章 親自操刀第400章 敲詐,勒索,利益至上第105章 都是人才啊!!第32章 暉春馬幫第65章 新式雷擊炮第266章 喬治國王第342章 太優秀也是錯第349章 帝國只能是世界第一第306章 導彈反擊(一)第243章 豫園之春第320章 最忠心的人第34章 庫班哥薩克第68章 滿洲步兵師的財神爺第122章 秋山真之(二)第283章 國防委員第21章 牛家堡的基業第345章 卡薩布蘭卡第124章 漢陽鐵廠第97章 東北新軍和遠東陸軍士官學校第28章 彪爺好樣的!第305章 宿離山下第334章 可怕的德國第302章 父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