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江都密報

初夏之時,太子劉徹再度接到齊山用鷂鷹傳來的密報,位於大江入海口兩岸的廣陵和會稽兩地皆有人暗中私運糧草,通過邗溝北上,運抵洪澤以豢養水匪。

劉徹徵得漢帝劉啓的同意後,將江都王劉非急召入太子府,將部分整理過的密報遞給他看。

劉非不待看完,脊背冒出的冷汗已將內衫徹底浸溼,身子都忍不住直打冷顫。

他的封國竟有官吏膽敢私通叛賊,勾結本地商賈豢養水匪,這無異於將他往火坑裡推啊!

大漢立朝後,高祖劉邦將侄兒劉濞封爲吳王,管轄三郡五十三城。所謂的三郡是指秦朝的東陽郡、吳郡與鄣郡,即爲後來的廣陵郡、會稽郡和丹陽郡。

吳楚之亂時,劉非年方十五歲,剛被封爲汝南王,其封國與劉武的樑國皆和淮陽郡接壤,分別位於淮水的南北兩岸,故都直面七國叛軍的強大攻勢。

劉武和劉非這對叔侄甚是相像,俱是驕奢跋扈的脾性,卻又有真本事,二人皆是文武雙全,頗有恃才傲物,小覷天下人的味道。

故而當七國叛軍進攻汝南國時,劉非不但頑強抵禦,更上書請旨,親率封國之兵主動出擊征討叛軍,立下不小的戰功。

叛亂平定後,吳王劉濞伏誅,其封國被除國置郡,漢帝劉啓便將廣陵和會稽這兩郡之地置爲江都國,轉封劉非爲江都王,國都也定在吳國舊都廣陵城。

劉非終是見多識廣,迅速定下神來,抱屈喊冤道:“殿下,自從簽了皇室實業的入股協議,爲兄便將江都國交由朝廷代管,三年來可從未返回過封國啊。”

劉徹笑着寬慰道:“五哥無須憂慮,若父皇真對你起疑,便不會讓孤王將這密報拿給你看,而是宣你到未央宮,直接發落宗正府和廷尉府問詢。”

劉非其實也早想到此節,屈卻還是得抱,冤也還得喊,不將姿態擺足,焉能徹底撇清干係?

他心知現下不是繞彎子的時候,便即直言道:“爲兄此時真是六神無主,殿下若有良策,還請爲愚兄指點迷津啊。”

“無非就是清洗江都官場,將涉事官吏盡皆梟首抄家,尤是首犯更得舉族夷滅,以儆效尤。”

劉徹頓了頓,復又意有所指道:“五哥畢竟在江都呆了整整五年,五皇嫂又出身吳地的世家大族,其家族雖未牽涉此事,但若有姻親故舊涉案……”

劉徹的話雖未徹底說盡,但言下之意已頗爲明顯,劉非哪還不明白今日喚他入宮的緣由。

劉非處事向來果決,毫不遲疑道:“殿下放心,爲兄曉得輕重,王妃楊氏亦識大體,莫說楊家並未涉案,便是真的犯下這等重罪,抄家夷族也是自作自受,怨不得旁人!”

“五哥言重了。”

劉徹甚是滿意劉非的這番表態,卻也不會當真不留半分情面。

如今皇室實業在劉非的執掌下,端是蒸蒸日上,利潤持續增長,即便換了劉徹親自操持,怕也未必能做到這種程度。

人才難得,又是親兄弟,還是要維繫好彼此關係的。

劉徹笑着給了劉非下了定心丸:“畢竟是五皇嫂的孃家,父皇還是會給親家留些顏面的,五哥儘管放心便是。今日告知五哥此事,也是怕日後清洗江都國官場時,兄嫂匆促聞訊,難免驚疑焦慮,徒增煩惱。”

劉非此時方纔真正放下心頭大石,豢養水匪,伺機造反,這等重罪,擱他頭上,是會丟掉小命的。

皇帝老爹爲了給太子鋪路,便連皇長子劉榮都能活活逼死,想來也不在乎再除去他劉非!

劉徹復又叮囑道:“此事尚需謀劃,暫且不宜聲張。五哥回府後,最好先別讓五皇嫂知曉,免得泄露出去。”

劉非忙是頜首應下,並出言承諾道:“殿下放心,待得事發,王妃聞訊後,爲兄再將箇中細節說與她知曉,讓她無需慌亂,且會去信吳地楊氏,讓其族人盡皆聽從朝廷調派,將蓄謀作亂的賊子盡皆揪出來!”

劉徹笑着打趣道:“待父皇聽得五哥這番話,定是大爲慰藉,不愧是我大漢賢王。”

劉非無奈的搖頭嘆息道:“甚麼賢王,若殿下能讓皇室實業少爲朝廷做些賠本之事,爲兄寧可不要這等虛名。”

先前少府成立那甚麼郵政司,皇室實業不得不將數萬金獻給朝廷,以此興建或修葺大漢境內的諸多郵驛,至今想來,他仍是肉痛不已。

“風物長宜放眼量,五哥目光要瞧得遠些。”

劉徹拍着他的肩膀,信誓旦旦道:“大漢的江山社稷都是咱劉家的,還愁皇室實業沒賺頭麼?”

劉非此時心神已定,思緒清明,再細細回想那密報,驟然想到某處關鍵,急忙問道:“殿下,會稽和廣陵分居大江南北兩岸,扼守其入海口,既有人將糧食運往洪澤,以此豢養淮水沿岸的水匪,那大江下游各郡縣……”

劉徹本就對他沒半分猜疑,故而並未隱瞞,坦言相告道:“父皇已命人沿大江溯流而上,暗中查探。”

劉非眉宇緊鎖,意有所指道:“若是大江下游亦有水匪,那豫章郡的水師……”

劉徹不得不佩服劉非敏銳的直覺和良好的大局觀,若非他往常行事太過張揚,又性喜奢侈,怕還真能爭爭這儲君之位。

且史籍記載,劉非確實是少數得以善終的大漢諸侯王,非但生前享盡榮華富貴,死後亦是風光大葬,陵墓規模宏大,陪葬品皆是舉世罕見的奇珍異寶。

劉徹笑意盡斂,肅容道:“五哥無須諱言,若是大江下游亦有水匪肆虐,豫章水師的將官若非瀆職,便是通匪!”

官匪勾結尚不算大事,但若兵匪勾結,伺機造反,性質就極爲惡劣了。

“依着父皇之意,一經查實,軍中首犯誅九族,從犯夷三族!”

他咬着後槽牙,雙眸中端是殺意凜然,狠聲道:“孤王亦是此意,寧可血洗豫章水師,也絕不能放過一個私通叛賊之人。”

“不錯!此事必得嚴刑峻法,以儆效尤!”

劉非自是萬分贊同,對於亂臣賊子,他亦是深惡痛絕。

即便太子劉徹登基爲帝,也斷不會冒着被天下人指摘的風險,輕易對他這兄長下手;可若換了別家的皇帝,他劉非便是前朝皇子,別說享受榮華,怕連性命都難以保全。

劉徹不想再多說甚麼,便擺手道:“這等煩心事暫且不提了,虎賁衛已抵達焉支山北,卑禾候和安夷將軍也已將所有的羌人戰俘和奴隸盡數押送到武威城,開始興建城牆。不知五哥需籌集調度的諸般物資是否已然齊備,可還有甚麼難處?”

“殿下放心,從那遺孤內院招募來的三百餘名學子上手極快,做賬,立契,驗貨皆是周詳細緻,只用了月餘,便已將諸事辦得妥妥帖帖。”

劉非提到此事,端是信心滿滿,成竹在胸道;“如今立下契約的世家大族已然將貨物起運,先經京武和京隴兩條大道聚攏到數座長城關塞,再由駐軍護送進入草原,運往武威城。”

“嗯,朝廷亦會往那些長城關塞增兵,所需糧草會由大農府先從三大邊郡的常平倉調運,日後再從太倉調撥填補常平倉。”

劉徹滿意的點點頭,復又囑咐道:“朝廷此番從三大邊郡徵募了大批壯年男子前往武威城服監役,看管役使羌人戰俘和奴隸,難免誤了耕作。武威建成前,爲免三大邊郡的糧價上漲,皇室實業旗下的帝國物流務必要保有充足運力,以便將皇室儲備署的存糧運往三大邊郡。”

劉非聞言,不禁微是皺眉,顯是頗爲爲難。

帝國物流如今肩負着往中原各大郡縣輸送化肥的重任,雖說中原各地也紛紛建成了不少瀝青大道,但並未徹底聯通,春夏之際又是多雨,道路難行,車駕在路途中耗費了大量時間。

若要抽出運力往三大邊郡輸送存糧,那勢必得影響化肥的運送。

劉徹顯是知曉他的顧慮,便是道:“今後帝國物流只需將化肥運送到中原各郡的郡治即可,無需再分運到其下轄的諸多縣城。”

每年輸往中原各郡的化肥數量有限,大多被權貴世家包攬,故而中原百姓不似關中百姓這般能大量使用化肥,甚至不少人見都沒見過。

大漢近些年風調雨順,糧食產量充足,太倉的糧食都堆滿了,不少郡縣又廣設常平倉。且按史籍記載,接下來的數年也皆是好年景,沒甚麼大的天災,劉徹並不擔心國內的糧食問題。

中原的尋常百姓既然沒因化肥受益,那將化肥運到各郡郡治便好,權貴世家想要買,便得自個搬,不買拉倒,反正是供不應求的緊俏貨。

劉非略一思索,也覺得是個好主意,便即應下:“嗯,如此也好,應能省下不少運力。”

劉徹沉吟道:“煩勞五哥吩咐下屬看看三大邊郡可有拋荒的糧田,若是有合宜的,便替孤王買下,一應開銷由太子詹事府支付。”

劉非疑惑道:“殿下買田作甚,那田畝產出甚少,端是划不來。”

“孤王買地不是爲了掙錢。”

劉徹搖搖頭,卻未多作解釋。

大漢此時尚不到五千萬人口,且又有了化肥,農學院培育的稻種經過數季的篩選和改良,也已隱有成效,也許數年後便可大面積試種,進而迅速推廣。

如今國內的糧田面積,足夠養活大漢百姓的。

雍涼和關中,需得儘早發佈禁令,不得再焚林墾荒了,免得水土流失加劇,日後再來後悔,便來不及了!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
第二百四十一章 破格拔擢第四百八十三章 暗潮漸涌第七百一十一章 母愛如斯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六百七十三章 妻兒打靶第二百七十四章 凜冬戰事第二百九十二章 募集善款第四百七十九章 中南半島第十二章 虎賁羽林第六百四十二章 過載保護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子二傅第二百二十四章 魚餌香甜第六百八十九章 翁主下嫁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裝戰船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八百一十六章 如虎賁獸第四百四十一章 火車輪船第六百四十五章 筵席之間第八百一十三章 武剛戰車第七百六十三章 捕奴行當第三百七十一章 背後主謀第三十三章 春暖衫薄 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六百一十二章 鬧出大事第七十八章 匈奴大帳 第六百四十一章 血祭之年(下)第三百零八章 速難平原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五百二十四章 猝不及防第七百四十二章 去病基友第五百六十七章 北粟南稻第三百七十二章 魯圖圖魯第一百七十章 齊王獻國第五百九十四章 終有回報第二百六十九章 拜謁公婆第三百二十八章 欲購新宅第四百六十一章 直流電機第四百三十九章 鑄鋼爲炮第一百五十七章 風雨飄搖第一百八十一章 公羊春秋第一百七十七章 發行國債第五百八十九章 招商引資第八百三十六章 離京赴任第六百五十九章 國弱處卑第六百六十五章 新老交替第四百四十五章 長安學區第三百八十一章 擊潰前軍出差結束,坐高鐵回家,估計晚上才能更新第五百一十六章 沐王暑訓第六章 未央風起第六百零五章 權貴人脈第二百七十章 三伏景象第三百四十八章 烏孫滅國第七百零一章 滇王更迭第五百三十六章 知人善任第六百八十一章 皇帝急召第五十章 平羌六策第二百九十五章 芙蓉帳暖第六百六十六章 卓氏大喜第一百零四章 驗證炸藥 第七百六十八章 歐亞大戰第八百零六章 儲君大婚第四百三十八章 兵發大夏第二百三十四章 泬西新區第二十章 造紙辦學 第一百二十二章 夜戰破敵第一百六十四章 築路立法第七十九章 草原詛咒 第一百二十七章 焚燒屍山第一百三十一章 謀劃絲路 第七百四十一章 欲入軍學第六百四十章 血祭之年(中)第八百二十三章 去病擒酋第六十五章 雁門行商 第二百零五章 調教蘿莉第五百九十九章 經略外夷第四百四十九章 王侯京居第五百二十五章 賊子就擒第一百五十八章 劉榮投繯第四百二十一章 諸將遷調第六百五十一章 意欲撤兵第一百六十一章 年節將近第一百五十六章 太后相召第二百八十九章 偶染風寒第六十八章 諸事妥當第一百一十一章 河朔戰況第六百八十六章 太子登門第五十九章 艾格服飾第一百五十一章 掙錢差事第八十九章 攻城利器第三章 冊立太子第三百一十八章 諸般綢繆第三百四十四章 河灘登岸第六百九十六章 歐亞烽煙第二百零一章 簡單粗暴第二百七十九章 意欲隨行第一百一十七章 劉徹領軍第一百四十章 家宴謀劃第一百二十四章 欲設慈濟第五百七十三章 李陵隨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