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74章 立場

bookmark

聽完宋雄的意見,劉暘擡眼注視着他,太子的目光大概少有如此威嚴過,以致於並不相熟的老臣都下意識垂下頭。

很快,劉暘便收回了目光,陷入思考。關於東北如今噴薄欲發的局勢,宋雄的態度很明確, 秉持着求穩求安的思想,這一點並不出奇,也無可指摘。作爲一方主政官員,身肩當地福祉,要對治下的生民百姓負責。

當年大漢北伐,雖然盡取遼東, 但是在那長時間的交鋒之中,在漫天的戰火之下, 整個遼東都幾乎被摧毀。

如今, 殫精竭慮之下,好不容易有所恢復,正走在平穩正確的發展道路上,似宋雄這樣的主政官員,自然希望能夠穩定持續,追求祥和與安寧,不願再起紛擾。

海東地區的複雜紛擾,給遼東或許帶不去太大影響,但完顏女真則不同了,其所據之地,與黃龍府接壤。

他們與室韋人進行戰爭,那麼勢必影響到遼東邊境的穩定,這是宋雄所擔憂的。哪怕大漢在遼東駐紮的邊軍, 有足夠的實力將混亂與兵災擋在黃龍府之外,但是唯恐意外。

宋雄的想法,或許偏於保守, 但他的考慮,也不是沒有道理, 並不難以理解。然而,問題就出在,關於東北局勢,朝廷這邊早已擬定了政策,那就是隔岸觀火,挑動部族勢力紛爭,增強其消耗,磨滅其野心,爲大漢在當地建立一個長期有效統治打基礎。

支持完顏部北上,固然有當年允諾土地的原因,更主要的,還在於這是朝廷在東北政策方針下的具體舉措。

此前已經做了那麼多準備,繩索給女真人鬆了,舞臺也讓給完顏部了,這個時候,宋雄作爲遼東主官提出異議,顯然也是不合時宜的。

沉思幾許, 劉暘臉上露出他招牌式的溫和笑容, 說道:“宋公之慮,也是胸懷遼東, 老成謀國之言。關於你的意見,我會同相公們進行商討,你也擬定一份章程上奏,以備諮詢!”

“是!”劉暘的迴應有些敷衍,宋雄也不急不躁地,拱手稱是。

笑意更加濃厚,劉暘道:“宋公一路奔波,還請暫作歇息,關於遼東之事,大典之後,我還有請教的地方!”

“殿下言重了!老臣自當知無不對!”宋雄表示道。

老臉之間的疲憊是掩飾不住的,宋雄這一路來,也是頗爲折騰,又是漂洋過海,又是跋山涉水,總之舟車勞頓。

“殿下,看來這宋使君,對於朝廷在東北諸族上的政策,是持反對意見啊!”宋雄離開後,如今已職任給事中的慕容德豐看着一臉沉容的劉暘,輕聲說道。

“在其位,謀其政,宋雄的考慮大抵也是立足於遼東,可以理解!遼東經過這幾年的休養,終於維持如今的局面,他自然不希望被打破。”劉暘輕嘆一聲:“只是,大政既已定下,又豈能輕易改弦易轍。

完顏女真與突呂布室韋之間的戰事,怕也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也不是輕易能夠叫止的。宋雄如今提出異議,也爲時已晚了!”

說到底,並非晚不晚的問題,關鍵在於這是劉皇帝牽頭擬訂的策略,始終貫徹的也是劉皇帝的意志,劉皇帝那邊態度不鬆動,下面的人也無能爲力,包括他這太子。

而劉暘考慮的,則還要多一些。完顏女真要打鐵驪府的事情,朝廷這邊早有應對準備,從去年完顏跋海來京請援開始,就一直期待着。

在這其中,且不提朝廷的東北戰略,秦王劉煦那裡,也就此事做了不少的努力。就等着東北那兩條狗咬起來,等着出成績,宋雄要是在這個時候跳出來唱衰拖後腿,於他本人而言,未必是好事。

從遼東的角度出發,宋雄的立場是沒有問題的,但既與朝廷的政策方向相悖,那就有問題了。

“臣看宋使君其意甚堅,恐怕不會罷休,還會向上進言的!”似乎摸準了劉暘的心思,慕容德豐又道:“以臣之見,宋使君也是作杞人之憂,有馬巡檢及遼東駐軍拱衛,何慮女真、室韋之爭對遼東會有侵害?”

“我們畢竟是坐在京內的,就遼東具體事項,比起地方的當政者,難以知悉洞徹,難免有我們忽視疏漏之處,遼東意見,朝廷還是該適當聽取的!”劉暘嘆息一聲,中肯地說道。

“在遼東的恢復治安上,宋公是有功勞的,這點不容抹殺。想要遼東持續恢復,走向安治,需要保證其政局穩定。”想了想,劉暘繼續道:“就怕他固執己見,於局勢無改,反倒給遼東的安治陡添變數啊!”

又琢磨了一會兒,劉暘對慕容德豐吩咐道:“日新,你親自走一趟,將東平王請來!”

“是!”慕容德豐很聰明,一聽此令,也大概猜到了劉暘的想法。

宋雄可是當年幽燕方鎮中的核心成員,乃是東平王趙匡贊在幽州時的心腹幕僚,通過趙匡贊對宋雄進行一番示諭與勸說,或許效果會更好些。

說起來,在大漢的諸多政治派別中,幽燕集團一向是比較低調的,甚至連這個派別,都是其他人給其定性稱呼的。

這支由原幽州軍政要員組成的政治勢力,其核心便是東平王趙匡贊,這是毋庸置疑的。在徹底繳權的十餘年間,爲了打消皇帝與朝廷猜忌,也素來安分,並不積極參與朝政,更別提權力鬥爭了。

當初的幽燕集團,尤其是燕軍,更是被徹底打散消化,分佈各方。但同樣的,經過十多年的蟄伏,這股勢力在大漢的權力場間,也越發不容忽視了。

東平王趙匡贊自不用說,在逐漸打消劉皇帝猜忌的同時,也成功攀上了婚姻關係,也越發受到重用,開始參與國家大事。

而像宋琪、宋雄者,更各自成爲道司主官,宋琪更有登堂拜相的履歷。而分佈在大漢軍政間的原幽燕文武,也在更爲廣泛的地方發揮着作用,施加着影響。

當然,這股集團凝聚力或許並不強,尤其到了宋琪、宋雄這種地位,顧慮也多,也不可能緊密地結合在一起。

但是,真到關鍵時候,趙匡贊開口,這二宋又豈能不給些面子,有些關係,是怎麼也擺不脫的。

而劉暘,顯然也是看準了這一點,他找趙匡贊,也是準備對宋雄進行一番保護性的建議,雖然與之並沒有什麼深厚的交情,但並不妨礙對他在遼東政績的認可。

在劉暘眼中,在東北亂事將發、走向不定的情況下,遼東更需要保持安穩,作爲遼東的主政大員,需要承擔其責,這種情況,不該再糾結於朝廷既定政策,更加不能與朝廷的指導方針對着幹。那樣,不管是對遼東,還是對宋雄本人,都沒有好處。

或許劉暘自己都沒有發現,經過這麼多年的鍛鍊與成長,他的眼界與思維也越發開闊,凡事往往着眼於大局,在爲政處事上,手腕也更加靈活,也學會了妥協與退讓。而這些素質,是劉皇帝教不了的。

在這樣的情況下,他性情中的踏實與溫和,並沒有本質上的改變,這也算是難能可貴的地方了。

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78章 滄州府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470章 分封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09章 太后崩逝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6章 糧與錢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18章 棉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65章 制舉進展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689章 高規格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674章 爆發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25章 頌公亭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33章 面聖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5章 春闈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481章 行宮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73章 解決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187章 瑣屑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32章 進宮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690章 拼圖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33章 捷報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87章第82章 四件大事第58章 回師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33章 納了第118章 蒲陰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
第355章 韓熙載準備好了第147章 中下層的機會第78章 滄州府第206章 武德司獄第67章 來自河陽的消息第470章 分封第1815章 波斯見聞第109章 太后崩逝仁宗篇3 歐陽大家第255章 遼軍情況不容樂觀第42章 西州局勢岌岌可危第183章 下一盤大棋第402章 這事沒完第46章 糧與錢第222章 閹宦之慮第160章 魏王病篤第188章 永清軍議第1788章 議點正事第183章 小城寡民第76章 王峻用兵第30章 滿堂春宴第24章 天福十二年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133章 世宗篇8 走進新時代第289章 趙普使蜀3第232章 淮南情況第118章 棉第2112章 康宗篇4 安樂皇帝第225章 恩愛與恩典第202章 百草口之戰第451章 雙雙去世第231章 主動調整第242章 一將功成萬骨枯第97章 真正迂直的人是活不久的第335章 高麗服軟了第286章 進兵方略第313章 晉王一家子世宗篇39 寇準罷相第38章 任其紛擾第273章 雲州遂破第432章 今非昔比第2195章 仁宗篇12 海上貿易的真正爆發第473章 又當又立第163章 河東風雲(終)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19章 壽春終於破了第9章 新官上任第65章 制舉進展第88章 天子金令第326章 再用老將第109章 再破陳軍第1689章 高規格第341章 良苦用心第2125章 康宗篇終 在位八年,荒怠無功第1674章 爆發第60章 皇后進言第33章 東京城內第172章 政事堂的宰相們第17章 輕取江陵1第2058章 太宗篇5 雍熙第112章 趙大之勇略第122章 相互誅心第338章 澄心堂內心惶惶第168章 塞上風光第125章 頌公亭第135章 趙家父子第358章 兩江平定第133章 面聖第279章 當年三傑第1798章 宴無好宴第5章 春闈第104章 暗通款曲第481章 行宮第405章 即將中落的二十四臣之家第73章 解決第110章 西南將帥第1778章 大漢不再需要什麼異姓王第187章 瑣屑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409章 法不責衆第132章 進宮第261章 優勢太大,底氣太足第469章 四大改造、營所改革第304章 身入華夏,此生難返第2117章 康宗篇8續 家族大棋第1690章 拼圖第51章 詔令西進第15章 漸不自知第133章 捷報第221章 全線出擊第338章 棋手與棋子第215章 郭、李之爭第355章 理智歸理智,仗還得打第287章第82章 四件大事第58章 回師第293章 北伐的尾聲2第133章 納了第118章 蒲陰第128章 杜重威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