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

第574章 王安石辭參

蘇軾之言令在場的章越,陳襄,官家都不舒服。當然蘇軾這話說錯了嗎?

沒有說錯,他說的每一句都是實話。

從一個批評者來說,他沒有亂講,而且一針見血,擊中要害,但效果卻似往人的心底狠狠地插了一刀般。

蘇軾退下後,章越可以感覺到在延和殿奏對中,官家對蘇軾的才學是非常欣賞的,但是奏對的結果實在是不太好。

或許文人風骨便是如此吧。

蘇軾當然也明白,天子採納可能很小,自己說了不該說的真話。

此刻章越不知道的是,蘇軾出殿後,憑他好人緣,有不少官員詢問蘇軾方纔在面聖的時候,到底與官家說了什麼話。

蘇軾長嘆一聲,然後將自己在君前奏對,沒有一句隱瞞的說出。

“我在君前直言,今上之病,便是求治心切,進言太廣,進人太急!”

衆官員聽了蘇軾的話都很是認同。

大家心底不是沒這個想法,但要麼是藏在心底不說,要麼沒有蘇軾總結的這麼具體深刻,現在經蘇軾這麼一說,在場的官員卻不約而同地表示了認同。

“那麼官家如何說?”有一名官員追問。

蘇軾道:“官家道會細思我的進言。”

不少官員都是大喜,官家肯聽蘇軾的話,說明他變法的決心還沒有那麼堅定。

在場官員對三司條例司本就有所異議,經過蘇軾這麼一放大後,不少官員頓時也有上疏的打算,或者打算將蘇軾的話傳給其他認識的官員。

至於殿上的官家還不知道這一切,而是召見了章衡。

見章衡之前,官家先問章越道:“章正言是卿的同族?”

章越道:“陛下明鑑,章衡確實是臣的族侄,臣當年在族學傭書爲生時,章衡是族學的齋長。”

官家聽說章越當初竟以抄書爲生,道了一句‘卿殊爲不易’。

不久章衡上殿。

章衡的奏疏是倡導學校之制,這觀點與王安石,陳襄,章越相合。

章衡先道:“陛下,三代之時,其法寖完備,上至皇室,國都,下至閭巷,莫不有學校。”

“人長直八歲,自王公以下,以至於庶人之子弟,皆入小學,而教之以灑掃、應對、進退之節,禮樂、射御、書數之文。”

“及其十有五年,則自天子之元子、衆子,以至公、卿、大夫、元士之適子,與凡民之俊秀,皆入大學,而教之以窮理、正心、修己、治人之道。”

章衡的建議,便是模仿三代,建立完備的教育制度。

從小學至大學,皆納入公學,朝廷用以教化百姓,讓每個老百姓都可以讀得起書(小學),再選拔優秀的寒門子弟與公卿(官二代)一併入大學。

官家聽了章衡之建議,不由意動,這個打算當然是好。

但這是要用多少錢?

一個縣辦一個縣學都十分勉強。范仲淹慶曆新學前,宋朝各路的縣還大多沒有縣學。

官家問章衡的意見,章衡道:“陛下可以從三處來,一是官辦,一是官民合辦,還有一等是民辦,富裕的縣可以官辦,不富裕則官民合辦,最後便是鼓勵民辦。”

“方纔是大學,至於小學則以社學之法,然後每個縣設一官專督學校之事,一路再設一官督各縣學官。”

官家點點頭,官辦成本太高,朝廷根本沒這個財力,那麼就鼓勵民辦,朝廷再通過在每個縣設立督學,將學校給統籌管理起來。

當然這些都是章衡,陳襄,章越三個人曾經商量的。

官家聽了章衡的意見很高興,很滿意。

章衡離去後,官家不由感慨,爲啥同是嘉祐二年的進士,章衡與蘇軾截然不同呢。

官家當然不清楚,章衡的奏章,奏對都有經過章越,陳襄的修飾,剔除了一些可能引起官家不快的地方,故而章衡奏章幾乎每個字官家都滿意的。

官家對章越問道:“蘇軾論及學校之事,卿怎麼看?”

章越道:“陛下,臣以爲蘇軾之言句句在理,其心也是拳拳報國之意,但是其策可以聽之,卻不可用之。”

“爲何?”

章越道:“陛下,好比一名老父親有兩個兒子,長子盡孝在膝前,幼子游方在外,數年也不回家一趟。”

“一日遊方在外的幼子回家,看見老父親照料有不周之處,本着盡孝之心,便一一責之兄長。”

“陛下,這天下盡孝之心是可以有十成的,但盡孝之行哪裡能作到十成。”

“幼子所指責之詞固然句句在理,對父盡孝之心未必遜色於兄長,然而長子就真的作得不好嗎?”

“是作事的便有力所不及之處,若是父親不明就裡跟着幼子指責長子,那麼他日幼子再度遊方,那麼老父膝前怕是就無人盡孝了。”

官家聞言不由釋然道:“章卿此言,有宰相氣宇。”

陳襄也在一旁微微點頭同時心道,官家對度之信任真是無以復加。

想到這裡,陳襄將章越與官家君前奏對記入起居注。

次日,王安石府邸中,蘇軾的君前奏對自也從旁人口中傳入了王安石耳裡。

王安石雖是宰相,卻並未小人到故意刺探官員言行的地步,但是蘇軾之言是對着很多官員的面說的,這樣廣而告之的話,想不傳入王安石的耳中也難。

王安石這些日子稱病沒有上朝,這倒不是怕了蘇軾,而是確實有些喘疾。

這時王雱在旁給王安石念奏疏。

門人稟告說潞州知州薛向來見。此刻王安石不由睜開眼睛,王雱也是露出譏笑。

王雱將薛向請入王安石臥室。

之前種諤襲取綏州之事,被司馬光等保守派官員打倒,貶去了隨州。薛向也因縱容種諤也跟着被罷去了陝西轉運使之職,如今只作個潞州知州。

王安石,王雱都熟知薛向爲人。知道此人必定不甘心被貶,想要東山再起,故而來王安石家走門路來了。

薛向入內後道:“聽聞相公得了喘疾不能上朝,薛某聽聞這喘疾之病唯有紫團山人蔘可醫,此物難得,恰好薛某有之特來相贈。”

“有此紫團山人蔘,相公之疾必能痊癒,還請相公千萬不要推辭。”

王安石聞言大笑道:“僕平生不食紫團山人蔘,亦活到這把年紀,薛公還是退回去吧!”

薛向臉色一變,沒料到王安石病成這樣了還是不收,如此如何請他在朝中幫自己說話。

(本章完)

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675章 擂鼓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55章 憨叟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283章 平邊策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881章 共識第55章 考試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908章 本錢第319章 擔憂第295章 期集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766章 齊家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150章 相贈第276章 殿試第152章 相中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1049章 殺牛分肉單章第133章 託付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712章 庭參第764章 價碼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26章 道賀第90章 策問第649章 辭君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123章 章府第551章 分歧第687章 廣銳軍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150章 相贈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428章 出差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7章 山間歲月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373章 知經筵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500章 山居第235章 結識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99章 李學正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453章 撕破臉第415章 暴利第162章 除夕第255章 筌與魚第639章 功勞第770章 玉帶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請假第41章 守秘第737章 面君第310章 青松第689章 營田第210章 暢談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187章 攻心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192章 賠罪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710章 幕下
第974章 物物不務於物第675章 擂鼓第1008章 權勢赫赫第621章 任用之道第955章 憨叟第346章 參加婚事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719章 出兵河州第644章 意見相左第126章 萬萬沒想到第283章 平邊策第842章 還是女婿好啊第881章 共識第55章 考試第560章 升遷之喜第908章 本錢第319章 擔憂第295章 期集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766章 齊家第1021章 兩面夾攻(兩更合一更)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150章 相贈第276章 殿試第152章 相中第116章 安定先生第669章 渡河後再議封賞第855章 端明殿學士第1049章 殺牛分肉單章第133章 託付第1013章 道理之爭第712章 庭參第764章 價碼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581章 官家的支持第514章 荒政(兩更合一更)第191章 艱難困苦玉汝於成第600章 章直婚事第726章 道賀第90章 策問第649章 辭君第66章 富在深山有遠親(感謝楠木的咖喱番書第463章 柳暗花明第123章 章府第551章 分歧第687章 廣銳軍第754章 疏在袖中第150章 相贈第501章 這到底是什麼情況?第593章 主政太學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428章 出差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584章 安居平亂第17章 山間歲月第757章 得不償失第373章 知經筵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500章 山居第235章 結識第599章 越次召對第723章 平定河州第958章 校閱諸軍第985章 遼國震動第783章 老趙家的傳統第99章 李學正第990章 入京(兩更合一更)第453章 撕破臉第415章 暴利第162章 除夕第255章 筌與魚第639章 功勞第770章 玉帶第1002章 國事與恩怨第1000章 滅夏之志(兩更合一更)請假第41章 守秘第737章 面君第310章 青松第689章 營田第210章 暢談第531章 我有人推薦給官家啊第915章 投機(第二更)第187章 攻心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203章 那人是誰?第534章 知人之難第192章 賠罪第688章 霜筠雪竹鐘山寺(兩更合一更)第724章 深入險地第597章 正反之論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368章 開封府實在暗無天日第642章 執政會議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989章 衣鉢(兩更合一更)第878章 錢重物輕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710章 幕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