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0章 險峰

第100章 險峰

建陽。

而這時候州學之內,孫助教正在李學正面前。

李學正將章越的卷子從頭到尾看了一遍,然後又拿起三篇史策讀了一遍。

孫助教道:“學正還是有顧慮?”

李學正指着另一捆卷子道:“你看這些都是諸縣,州學呈上的程文,以經生而論,他們皆是一縣之才。”

“但要他們考九經十一場,怕也是遠遠不如。”

孫助教想了想道:“那麼學正難以裁斷,可是顧慮的還是三字詩之事。”

李學正點點頭道:“要緊還是在此,若他是進士科一切都好說,但他偏偏是經生科。他經義考得再好,但也寫不出這樣的詩來。”

孫助教道:“一等才爲進士,二等才爲經生,這章三或是寒門之故,這纔去了諸科。”

“當年歐陽公考進士,因家貧無錢買韻書,最後考場上賦卷出韻,而屢屢不第。章三郎或也是無錢買韻書,故當初不得不習諸科,我瞭解此子心性人品絕非欺世盜名之徒。”

李學正道:“有你這話我就放心了,也是,爲國求賢取才,何必計較許多。”

“無論是否有此顧慮,僅以經生論之,章三郎此番公試皆可稱本州第一,於情於理我都當薦章三郎前往國子監……但是……”

“但是爲何?”孫助教道,“學正可有其他顧慮?”

孫助教也知道,如今請託之風盛行,有才具之人反而不得舉薦。

范仲淹主持慶曆新政後,任命胡瑗,石介,孫復三名變法大將,改革國子監學風,嚴明考覈監生學業。

自此對於天下各軍州舉薦上來的學生進行復試。若有名不副實者,立即打發回原鄉,不允入太學讀書。

自此地方軍州惡劣的請託之風方纔得以遏制。

但即便如此,也不能完全杜絕請託。每年仍有不少有真才實學,但出身貧寒的子弟,被篩落下來。

“可是知州,通判有……”孫助教揣測,能令李學正如此爲難的,只是本州知州,通判派下的壓力了。

哪知李學正搖搖頭道:“恰恰相反,反而有三人私信於我舉這章三。”

“哦?哪三人?”

李學正道:“這三人你最多隻猜得一人,其他二人無論如何也想不到。”

孫助教道:“以我揣測必有章伯益一封信。”

李學正笑道:“不錯,伯益先生乃本州數一數二的大儒,教出無數學子,朝中也有不少官員曾拜在他門下,他的學生章子平更是今科狀元郎!他的面子我怎能不賣!”

孫助教聞言心底一鬆心道,不過章越有如此人物舉薦,自己還擔心個什麼。

不過孫助教此刻心底好奇,另外兩個舉薦章越的人是誰?

“那麼另二人是誰?”

李學正道:“與章三同鄉的吳大郎君。”

“那可是當今宰相家!”孫助教吃了一驚,“章三乃章氏疏族出身……不知,這吳家如何能看得上他?”

李學正道:“或許是吳大郎君自己的意思,衆所周知咱們這吳大郎君雖不好讀書,但交遊廣闊,三教九流都與之來往。他與章三同在浦城縣學,他能舉薦其,倒也在情理之中。”

“吳大郎君也可說得過去,那第三人呢?”孫助教問道。

李學正道:“此人我萬萬沒有料到,正是如今判尚書祠部事的陳述古(陳襄)!”

孫助教有些吃驚道:“陳述古任過浦城縣令,興辦縣學,主持過地方。但可當時章三郎年歲尚小,陳述古怎可能識得章三呢?”

李學正撫須道:“此中情由,我也不清楚,但我聽說章二郎,也就是去年棄榜的章子厚正是陳述古的高足。”

孫助教道:“確實如此,但我在浦城聽聞章子厚與兄弟不睦,章二郎及第之後,連封家信也不寄,他又怎會託陳述古舉薦其弟讀國子監呢?”

李學正道:“這也是我不明白之處,但陳述古在信中言辭倒是懇切,極贊三郎之才。他本素有識人之名,若對章三一無所知,又怎會如此舉薦於我呢?多半是章家二郎所舉。”

孫助教失笑道:“無論怎麼說,我們一時也難以揣測,不過有件事容易了,學正倒不用爲薦誰爲難了。”

李學正道:“爲國薦才,但憑公心,我欲薦章三郎入太學,就看在他經學爲本州第一的份上,若傳出去因請託而進,你我名聲有礙,於他的名聲也是有累。”

“那麼學正的意思?”孫助教有些擔心。

李學正微微笑道:“我當回信三人知道,舉薦之事本就出自我意,不由任何請託,算是我辜負他們了。”

孫助教聞言哈哈大笑,然後拱手道:“學正至公!”

李學正嘆道:“不過陳公和王介甫那邊我倒有些難以交代了。”

孫助教笑道:“這有何難?是不是人才,乃錐處囊中早晚必見。此子深淺到底如何?索性就由着陳公,王介甫去考量了。”

李學正失笑道:“正是如此。”

當日章越,郭林,何七三人回到餘書商那。

說話間,何七看到餘雲若已是輕移蓮步緩緩走了進來。

何七故意輕咳了一聲,而章越看到餘雲若時,但見她今日穿一件絳紅色的豔色衣裳來。

當時章越與餘書商正在櫃檯前談事。見到餘雲若如此打扮,幾個櫃檯前的夥計,及來書肆的客人都是將眼睛看得直了,一副魂不守舍的樣子。

餘雲若並無理會旁人的目光,而是章越三人欠身行禮,然後端出一盤酥餅道:“這是奴家親手烹製的,還請幾位不要嫌棄。”

章越點點頭與二人一併取餅食來,確實酥軟好吃,一併連聲稱讚。

餘雲若聽了微微一笑,並無說什麼。

次日,章越三人即前往州學。

到了先師堂前,仍是昨日的那羣人正在閒聊。

章越三人抵此時,那羣閒聊的人突然停了一停。

章越覺得氣氛有些古怪,但見衆人的目光都在往自己有意無意地看來。

“師弟啊,怎麼他們都似在看你啊!”

章越搖頭道:“我也不明白啊。”

“咱們還是去看榜子吧。”

章越三人拾階而上,登了一會山,直抵先師堂。此刻但見幾名學吏正在用漿水刷着牆,一旁則是一名學吏卷着一張榜單,看來還未張貼。

章越,郭林,何七一併上前道:“懇請讓我們先行過目。”

學吏笑道:“幾位官人稍等片刻即可看榜了。”

何七道:“此時此刻我等都是心焦,如何等得?還請通融則個。”

學吏笑道:“也罷,也罷,不知幾位高姓大名?”

“浦城,何必行!可有我的名字?”何七忍不住先問道。

學吏笑道:“被薦入州學了。”

何必行神色有些扭曲,直道:“這,怎麼會?真的只入州學,昨日我的話不是很得李學正賞識麼?”

章越郭林二人對視一眼。

“這兩位官人呢?”

“師兄,你先問吧!”

“師弟,你先問,我有些怕!”郭林苦笑,昨晚一夜沒睡好,今日一早起牀心情忐忑地來看榜,但臨了看榜一刻卻又不敢看了。

“師兄先問!”

郭林點點頭有些忐忑地道:“浦城,郭林。”

“好教這位官人知曉,你已被薦至南京國子監了。”

郭林聞此已呆立在原地。

“南京國子監!”章越不由大喜復唸了一句,“可是沒有看錯?”

“怎有看錯,此榜我親手填的呢?”

章越道:“南京國子監就是應天府書院啊!那是范文正公讀過書,教過書的地方。師兄,你可以去了,可以去應天府書院讀書了。”

郭林抹了抹眼角的淚水道:“是,還不敢說十拿九穩,我要先回烏溪,告訴爹孃此事。”

“這位官人呢?”

“我浦城章越。”

這位學吏聞言愣了愣,重複了一遍問道:“你就是浦城章越?”

“正是。”

這位學吏滿臉佩服地道:“原來你就是章三郎啊,我們州學上下都聽過你的名聲,此番你公試考了九經十一場,公認的舉州經生第一,三篇策問也是寫得上佳,你還來看什麼榜,早已被學正薦去了。”

“薦去哪裡?”

“當然是太學!你的名聲早已傳開了。”

“是麼?”章越長嘆了口氣,自己終於是可以入京了。

這時猛聽何必行道:“怎地胡言亂語,我何必行怎會榜上無名,我要將榜單看來!”

章越,郭林二人對視一眼,相對無言。

風颳樹林作響,章越,郭林信步於州學裡閒逛。自原先州學被焚後,這建陽州學是由寺廟改建而來。

和着半山之上鳥唱鬆鳴,別有一番寺廟古剎的清幽。

昨日忙着應答學正提問,今朝趕着來聽消息,二人都沒有留意到州學的景緻。

方纔學吏對二人笑道:“趁着學正還未有暇招呼你們,不如在此逛逛,山頂有一個仙人洞,也算是建陽名勝,不妨去看看。”

二人依言邊走邊看,心境早有不同。

章越想起當日與郭林一併在山上看仙霞嶺的一幕。

此刻雖沒有山上亂雲與蒼松,但卻有一座仙人洞,和着當日的景色與此時此刻的心境。

章越一面爬山,一面心道。

暮色蒼茫看勁鬆,亂雲飛渡仍從容。天生一個仙人洞,無限風光在險峰。

(本章完)

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986章 交鋒第160章 見面第967章 遼道宗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649章 辭君第392章 改變第292章 贈花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890章 國是第415章 暴利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67章 遼道宗第258章 真話第797章 受賀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705章 姐妹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599章 越次召對請假第47章 論文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367章 懲罰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755章 當殿彈劾請假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177章 賺錢第349章 學到了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780章 下岷州第190章 再辭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714章 敲打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93章 入京否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881章 共識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118章 真先生第333章 人情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1052章 山頭第713章 抓人第377章 宮中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81章 初會第285章 御論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1章 守秘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38章 仙霞嶺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320章 相交第59章 潑天富貴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94章 急變第41章 守秘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569章 夜談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367章 懲罰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816章 銘記第159章 上奏第159章 上奏
第664章 首戰告捷第986章 交鋒第160章 見面第967章 遼道宗第834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952章 有臣在河北第649章 辭君第392章 改變第292章 贈花第452章 章府喜事第77章 經學究(感謝董建新1115書友的盟主)第407章 與民無利與國有利第837章 仁宗留給陛下的宰相第890章 國是第415章 暴利第901章 出外(兩更合一更)第601章 吳府壽宴第799章 加官晉爵第542章 王安石進京(感謝曹面子書友成爲盟第967章 遼道宗第258章 真話第797章 受賀第836章 信任危機第684章 滿嘴流油第705章 姐妹第768章 韓絳的人情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599章 越次召對請假第47章 論文第338章 汴京買房記第1030章 大學士 郡公 尚書(第一更)第367章 懲罰第205章 憑信(感謝kown1書友的盟主)第876章 處置辦法第755章 當殿彈劾請假第835章 兵臨城下第590章 爭與不爭第494章 國士待之第1001章 野望(兩更合一更)第603章 天子幸學第499章 西北大捷第1059章 懟一懟官家第447章 安國寺塔記第891章 出班直言第177章 賺錢第349章 學到了第996章 參知政事的一日(五千字)第780章 下岷州第190章 再辭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458章 得志之時第714章 敲打第681章 設爲熙州第716章 藉機生事第93章 入京否第298章 有錢故而任性第760章 消除誤會第881章 共識第709章 節鎮熙州第777章 幾日經略使第443章 折辱夏使第880章 臣有三策第118章 真先生第333章 人情第888章 潤筆爭論第866章 所言極是(兩更合一更)第853章 委屈你出山助朕第1052章 山頭第713章 抓人第377章 宮中第928章 尷尬的沈括第201章 樊樓詩會第81章 初會第285章 御論第479章 章家又出了兩個進士第41章 守秘第340章 價錢挺合適第38章 仙霞嶺第496章 修齊治平(兩更合一更)第320章 相交第59章 潑天富貴第474章 懟一懟皇帝第75章 他日見之不晚第1053章 要章相公助我第336章 見王安石第954章 萬古江河第394章 急變第41章 守秘第470章 治國爭論第907章 用或不用(感謝楓愛雲書友盟主)第569章 夜談第573章 蘇軾三言第902章 廣施恩德第367章 懲罰第899章 呂惠卿的變通?第816章 銘記第159章 上奏第159章 上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