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八十二章 兵臨太原

bookmark

就在京兆軍抵達的前一天,姚平仲已率軍離開太原府,南下西京洛陽。

大軍緩緩在縣城以南兩裡外停住了步伐,太原知府許劼和通判張邈早已等候在城頭,當李延慶大軍到來時,兩人連忙帶着數十名地方鄉紳出城迎接李延慶到來。

“歡迎李都統率軍入駐太原!”

知府許劼上前行禮道:“接風酒宴已經置好,請李都統隨我們進城,爲都統接風洗塵!”

李延慶看了一眼數十名鄉紳,有些不解地問道:“姚同知在哪裡?”

“姚同知昨天已經率軍南下了,現在太原府中除一千廂軍外,再無其他軍隊。”

李延慶不由一怔,姚平仲已經走了?那河東路的防禦交接怎麼辦?他連忙又問道:“那我該和誰交接防禦?”

這時,一名官員走出來行禮道:“在下太原軍錄事參軍左衡,奉姚同知之令,將一些文書移交給李都統。”

“那軍營呢?”李延慶不滿地問道:“我的軍隊該駐紮在哪裡?”

“軍營有北大營和東大營,還有城內一座內營,李都統可以自行安排。”

姚平仲顯然是對自己來接手河東路防禦十分不滿,所以才甩手把攤子扔掉走了,這樣也好,省得大家見面彼此都不高興。

李延慶隨即讓劉方去和左衡辦理文書交接,又令王貴和劉錡各率兩萬軍隊進駐北大營和東大營,同時讓扈青兒率領女兵進駐城內的內兵營。

安排完軍隊駐紮,李延慶這纔對知府許劼和通判張邈道:“現在形勢危急,我們必須立刻着手部署防禦,兩位的心意我領了,接風酒以後再喝,防禦之事恐怕還要煩請兩位多多配合。”

兩人無奈地對望一眼,許劼只得勉強笑道:“那就不爲難李都統了,我們一定會盡力配合李都統做好防禦。”

說到這,許劼回頭又把一名將領招上來,“這位是廂軍指揮使胡震,他比較熟悉城內的情況,由他替都統介紹城中的情況。”

胡震是一個長着大鬍子的中年男子,相貌十分威猛,他上前躬身施禮,“卑職胡震參見都統制!”

李延慶微微笑道:“我想親眼看一看城池的防禦情況,煩請胡將軍做個嚮導!”

“這是卑職的榮幸,李都統請!”

李延慶在百餘名親兵的簇擁下騎馬進了太原城,太原城只是普通百姓通俗的稱呼,它的官方名字是陽曲縣城,從南城門進入縣城,一股喧囂熱鬧的氣息迎面撲來。

正對面是一條寬闊的南北向中軸大街,叫做晉陽大街,兩邊各種店鋪林立,掛滿了各種各樣的招牌,有酒樓、食鋪、客棧、腳店、茶館、商鋪等等,大街上行人熙熙攘攘,各種叫賣聲此起彼伏。

“都統制應該在太原呆過吧?”

李延慶點點頭,“當年宋夏之戰時曾在太原府呆了幾個月,看樣子太原城的變化不大。”

“和那時相比基本上沒什麼變化,不過人口增加很多,主要是從代州以及太原府各縣逃來的避難百姓,大概來了三十多萬,使城中人口超過了百萬,所以顯得很熱鬧。”

“原來如此!”

李延慶又笑問道:“胡將軍的手下有多少人?”

“大概一千五百人左右,負責守城門以及維護治安,基本上屬於內務軍。”

“我們上城看看吧!”

“卑職明白,李都統請隨我來!”

兩人調轉馬頭,沿着甬道向城牆上而去......

站在城頭上,整個太原城盡入眼簾,胡震指着遠處道:“太原城池周長約五十里左右,比較方正,四邊城牆都是十二里,共有四座城門,全部都是甕城,城外護城河寬達三丈,城頭寬兩丈六尺,可以安裝大型防禦武器。”

“那城中有沒有防禦武器?”

“有!還是從前種帥留下的,投石機和火砲齊全,各種兵甲糧草都十分充足,不過具體情況要問參軍府,卑職不太瞭解。”

“參軍府沒有跟隨姚同知去洛陽嗎?”

“沒有!這次姚平仲只帶走軍隊,文官幾乎一個都沒帶。”

“我先去軍衙看看,今天麻煩胡將軍了!”

“不必客氣,只要李都統需要,卑職隨時願意奉陪!”

李延慶急着要去了解倉庫情況,便催馬下了城牆,向軍衙而去。

軍衙位於北城門內,依舊是從前种師道的軍衙,李延慶十分熟悉,他曾經出任節度支使,在這座軍衙內擔任了錄事參軍和情報司參軍,不過物是人非,今天代表姚平仲留下來交接文書的錄事參軍左衡,李延慶就從未聽說過。

軍衙已被京兆軍接管,門口站着八名京兆軍士兵,劉方已先一步抵達軍衙,和左衡交接文書。

李延慶翻身下馬,只見從軍衙內匆匆跑出一人,驚喜地喊道:“李都統!”

這聲音依稀有點耳熟,眼前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中年男子,頭髮已花白,眼角佈滿了皺紋,李延慶一眼便認出了他,“你是.....嚴九齡!”

“是我!是我!李都統的風采一如往昔啊!”

李延慶沒想到居然能遇到故人,心中着實歡喜,他拍拍嚴九齡胳膊笑道:“真沒想到啊!我們還以爲......”

“我們都在呢!”

這時,從軍衙內又跑出幾人,“李都統,多年未見了。”

“你是張曲!”李延慶認出爲首之人。

“是我!”張曲當年是二十餘歲的年輕人,現在也三十歲出頭了。

李延慶又認出了另一人,“你是周彥!”

“參見李都統!”周彥上前躬身行禮。

後面又跑來好幾名官員,李延慶覺得他們眼熟,就是想不起名字。

久別重逢,所有人都歡喜異常,大家簇擁着李延慶走進了軍衙,這時,左衡已經和劉方交接完畢了,左衡向李延慶行一禮,便告辭而去。

望着一張張激動的臉龐,李延慶擺擺手笑道:“各位,請聽我說幾句!”

院子裡頓時安靜下來,李延慶這才緩緩道:“這次我奉旨負責河東路防禦,我們將面臨很嚴峻的局面,金國十萬大軍將入侵河東路,他們的目標是奪取太原城,但我們的兵力也不弱,我帶來四萬精銳之軍,還有北方邊境的兩萬精兵,相信只要我們衆志成城,就一定能將來犯之敵全殲於太原城下!”

院子裡頓時響起了熱烈的鼓掌聲,李延慶又給衆人介紹劉方,“這位是跟隨我多年的幕僚劉方,他將接替左衡出任錄事參軍一職,所有軍政事務都由他負責。”

衆人一起向劉方行禮,劉方笑道:“大家都是李都統的舊部,客氣話我就不多說了,下面大家各自回房,嚴主事和張主事隨我陪同都統去倉庫視察!”

劉方非常清楚李延慶目前最關心什麼,他知道眼下的當務之急是要去查看倉儲情況。

太原城的倉庫原本有兩座,一座位於汾水東岸,另一座則在縣城內,自從北方邊境開始變得不穩定後,姚平仲也採用了一系列的應對措施。

主要是將城外倉庫的物資全部運進城內,並將旁邊的社廟拆除,擴建了一座軍資倉庫,使倉庫變成了一座周長約七裡的倉城,位於縣城的西北角,裡面由近百座巨大的倉庫組成,倉城上還有軍隊站崗,防禦得十分嚴密。

李延慶的京兆軍已經接手了倉城的防禦,三百士兵在倉城內外巡邏,倉城大門緊閉,門口站着幾名手執長矛的士兵。

嚴九齡依然是左主事參軍,負責倉、戶、鎧三曹,倉庫就是他的主管範圍,倉和庫其實是兩個概念,倉是指糧草倉,而庫主要是存放銀錢布帛、銅鐵器皿等財物,另外各種兵甲軍資存放之地也叫兵庫。

走進倉城,嚴九齡指着遠處兩排緊靠城牆的數十座體型巨大的糧倉道:“那邊便是糧草倉,一共有五十二萬石糧食和二十萬擔草料,裡面大部分都是稅糧,不過朝廷也允許軍方在發生戰爭時使用。”

“放置大型投石機的庫房在哪裡?”李延慶更關心防禦武器。

“最西面的三座就是,請李都統這邊走!”

--

【求票!】’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
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二百六十六章 京城遇舊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五百二十五章 東南悍將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一千零十四章 橫掃黃河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四百六十八章 剪除耳目第二百一十章 相親之策第一百五十九章 初見師師 上第六百五十二章 利益捆綁第八百一十二章 潤州探信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七百九十五章 難以久呆第七百七十二章 緊急召見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九百零五章 突圍入城第二百七十三章 喜當兄長第二百七十一章 省試落幕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三百零六章 圍殲敵軍第五百九十五章 緩兵之計第九百一十九章 引金入甕第一百零四章 縣試高中第一百零五章 慶賀上榜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九十一章 追查疑兇 三第四百三十一章 臨陣換帥第五百八十六章 大軍北上第九百五十三章 滅國之戰 六第三百一十四章 朝堂之爭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千零三章 七大都統第十四章 姚老牛兒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八百九十三章 試探攻城第一千零三十五章 天賜良機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二百九十四章 奔赴西北第一千零三十一章 夜戰金兵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七百一十二章 船隊事件 下第二十二章 良心建議第七十二章 再考武技第八百五十一章 扭轉被動第四百六十章 幕後暗鬥第二百三十三章 弓馬大賽 十第五百一十一章 佔盡地利第七十九章 李張之爭 三第三百零三章 絕境拼殺第一百二十八章 盛大回鄉 上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六百三十六章 孤注一擲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旁有窺視第七章 以直報怨 上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第七百二十二章 臨風一箭第三百七十九章 勇劫法場第七十章 進城趕考第五百九十七章 名將蕭幹第一百零三章 縣試初考 下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六百章 偷襲燕京 上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一百九十六章 新品香脂第二百一十三章 樑宦釣魚第一百一十九章 解試科舉 七第七百一十章 軍營初訓第三百零五章 釜底抽薪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新聞早報第四百章 擾而不戰第九百一十八章 一戰擊潰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六百六十四章 視察銀礦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八百五十二章 橫山西線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一百八十一章 驛站突圍第五百四十一章 康王之憂第一千零十章 被迫求援第七百五十四章 夜訪吳宅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四百二十四章 梁山烽火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一千零十八章 揮師北上第八百一十七章 阮氏三雄 下第四百三十二章 最後機會第六十七章 夜裡來客第九百三十一章 御史張山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青兒遇母第七百八十七章 魔鬼出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