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二章 王貴到來

天才壹秒記住『→網.』,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孫兄請說,延慶洗耳恭聽!”

孫大牙略略欠身,故作神秘道:“今天上午天子下了一份詔書,率先擊敗遼軍三千人以上者,官升兩級,賞黃金五千兩,同時頒佈了神宗皇帝遺詔,收復燕京者,主將可封王。”

李延慶笑道:“前一條和我有關係,後一條應該與我無關了。”

“話雖這樣說,但解釋權在天子手上,延慶沒有發現嗎?收復燕京者,主將可封王,是主將而不是主帥啊!神宗皇帝的原意恐怕是指主帥,但天子卻解釋爲主將,都統制就是主將,如果拿下燕京,要麼是种師道封王,要麼是辛興宗封王,和童貫沒有關係了。”

李延慶不由暗暗思忖,歷史上童貫爲了封王,不惜花百萬貫錢向金人買了一座空城,如果改成主將封王,童貫花費重金也是給別人做嫁衣,他還有積極性嗎?歷史上並沒有趙佶的這道詔書,難道歷史就在這些細微處改變了?

.........

離開朱骷髏茶館,時間還早,李延慶又去御史臺看望了昔日同僚,衆人紛紛祝賀李延慶官復原職,鄧雍親自倒酒三杯給李延慶祝賀,聊了半個時辰他才離開御史臺回府。

時間一晃又過去了兩天,李延慶已經在新宅安定下來,這兩天李延慶都沒有外出,一直在曹蘊的新書房替她整理書籍,曹蘊已經將自己的藏書從孃家全部搬來,足足用兩大間屋子才能放下這幾千冊書籍。

曹蘊端了一碗冰鎮酸梅湯走進房間,見丈夫已經快要把自己的書籍全部擺上書架了,她心中又是歡喜,又是感動,連忙上前道:“夫君喝碗酸梅湯消消暑氣。”

李延慶熱得滿頭大汗,衣服也溼透了,他接過酸梅湯一飲而盡,連聲叫痛快,他把空碗遞給曹蘊笑道:“還剩最後一箱書,上架後就大功告成!”

“這兩天辛苦夫君了。”

李延慶笑着擺擺手,“這種事情我不做來誰做,本來就是我的事,娘子要好好休息纔是正經。”

曹蘊摸着肚子笑道:“這兩天孩兒又不安生了,在踢我肚子呢!”

“讓我再聽聽!”

曹蘊見左右無人,便拉起小衣,露出雪白圓滾的小腹,李延慶蹲下將耳朵貼上去,仔細聆聽着孩子的胎動,“娘子,我聽見了。”

“嗯!”曹蘊答應一聲,輕輕撫摸丈夫的頭。

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急促的腳步聲,曹蘊連忙放下小衣,李延慶站起身問道:“是誰?”

“官人,是我!”

是李延慶貼身丫鬟徐五小娘子的聲音,李延慶走出書房問道:“什麼事情?”

徐五小娘子行一禮,“啓稟官人,泰叔說門外來了兩個朝官,請官人過去一趟。”

李延慶大喜,這一定是兵部來人了,他回頭對曹蘊道:“娘子,我過去一趟,回頭再給你整理書。”

“官人快去吧!最後一箱書我讓青兒整理也行。”

李延慶快步向前院走去,前院客堂坐着兩名朝官,正在喝丫鬟上的酸梅湯,這時李延慶走進了客堂,兩名官員連忙起身行禮,其中爲首官員道:“我們是兵部派來的,在下劉易,出任兵部司主事。”

“這麼熱的天,還煩勞兩位親自跑來,辛苦了,請坐!”

“我們就不坐了,這是李刺史的北伐官職任命書。【△網.】”

主事將一份正式任命書交給李延慶,李延慶打開,上面寫着:‘茲任命爲權雄州刺史李延慶爲北伐東路軍右軍統制,從都統制將令。’下面是兵部的大印。

統制屬於中高級將領,必須由朝廷任命,象低一級的偏將、準備將等等則由都統制任命,報兵部認可,再低一級的都頭、隊頭就不需要兵部認可,只報兵部備案就行了。

“三萬河東軍來了嗎?”

“昨天已經到了,駐紮在北大營,种師道今天接受天子任命,明天正式上任,也請李刺史明天一早去北大營報到。”

“多謝兩位,那我就不留兩位了。”

李延慶給管家泰叔使了眼色,泰叔準備了十貫錢,出門時再塞給他們。

就在兩名兵部官員剛走,鐵柱便匆匆跑來,找到李延慶道:“官人,老爺請你趕緊去一趟虹橋寶妍齋。”

李延慶一怔,“出了什麼事?”

“沒....沒有出事,是湯陰老家那邊來了不少人,貴哥兒也來了。”

李延慶聽說王貴來,心中大喜,連忙讓徐五小娘子給夫人說一聲,他騎馬向虹橋奔去。

虹橋寶妍齋內坐滿了客人,都是王貴家人,由王貴祖父王萬豪帶隊,包括他的三個兒子、孫子、兒媳婦、孫媳婦等等,足有二十餘人,大大小小的行李裝了十幾艘船,全部停靠在寶妍齋的碼頭上。

這也是慣例,湯陰縣鄉紳或者官員乘船來京城,都要借寶妍齋的碼頭停船,由李大器接待,再替他們安排食宿,都是住在虹橋客棧,虹橋客棧和酒樓在前年就被寶妍齋買下來,專門用來迎來送往。

李延慶趕到寶妍齋,正好遇到王貴祖父王萬豪,李延慶連忙上前行禮,“阿祖,好久不見了。”

王萬豪拍拍李延慶的肩膀笑道:“我也看到朝報了,慶哥兒現在更有出息了,年紀輕輕就當上了刺史,你小時候奪得神童會魁首時,我就給你族祖說,李家將來就要靠你翻身了,果然沒有說錯吧!”

“多謝阿祖誇讚,阿貴呢?”

王萬豪連忙把王貴拉過來笑道:“你們年輕人先去吧!晚上我請客,把湯大郎也叫來,大家聚一聚。”

李延慶發現王貴臉上竟有一道很長的傷疤,他暗暗吃驚,連忙將王貴拉到寶妍齋外面,問道:“你臉上是怎麼回事?”

王貴忿忿道:“拜童貫那個蠢貨所賜,被遼軍士兵射了一箭,箭尖就擦着我的臉過去了,豁開一道血口子,險些要了我的小命。”

“你參加上月的北伐了?”

王貴點了點頭,“相州三千廂軍和一千鄉兵都徵集了,我率領五百鄉兵。”

“具體是怎麼回事?”

“一言難盡,找個地方坐下說吧!”

李延慶帶着王貴來到附近一家小吃鋪坐下,要了兩大碗冰鎮酸梅湯,又要了兩籠包子。

王貴嘆了口氣道:“朝廷的說法是一共敗了兩仗,劉延慶在平鷹谷北面大敗,辛興宗在涿縣大敗,可實際上還有第三敗,當時,我們河北三萬廂軍正運糧去平鷹谷,劉延慶的敗軍逃至,令我們三萬廂軍抵擋追軍,結果遼軍一次衝擊我們就全軍潰敗,我臉上的疤就是那時留下,三萬廂軍和鄉兵死傷慘重啊!我手下五百人只剩下一百餘人,其餘全部陣亡,當了禁軍逃亡的墊腳石,最後童貫把兵敗責任全部推給了河北廂軍,說什麼廂軍先逃,亂了禁軍陣腳,宋軍才大敗,這個狗日的,若讓老子見了他,非生剮了這個閹人不可!”

“然後呢?”李延慶冷靜地問道。

“然後所有廂軍團練以上都被免職,我也不例外,現在我是無官一身輕,樂得自在。”

“這次你們好像全家都來京城了?”

王貴點點頭,“北伐宋軍大敗,河北邊境一帶已經出現恐慌了,很多真定府和雄州百姓都逃到了相州,我祖父覺得形勢不妙,便決定帶全家遷去鄂州莊園,多虧當初你勸告,王家在江夏買了一座三千畝地莊園,還修了房子,這次我們全家遷過去,就有地方可住了。”

“老湯呢?”

王貴淡淡道:“他混得還不錯,跟在童貫身邊,現在已經升爲統領了。”

統領是統制的副將,一般是由六品或者從六品官出任,李延慶看得出王貴對湯懷有意見,便不再提他,這時,王貴想起一事,笑道:“可能牛皋要來投奔你!”

李延慶連忙問道:“他現在在哪裡?”

“他原本一直跟着湯懷,升爲偏將,上個月北伐他的手下也死傷殆盡,童貫責打他五十軍棍,還要免他的官職,他一怒之下搶先辭職了,我在湯陰遇到他,他說先回家鄉一趟,然後再來投奔你。”

“那你呢?”

李延慶注視着王貴道:“難道你真的什麼都不管,手一甩就去鄂州避難嗎?”

手機用戶請瀏覽m.閱讀,更優質的閱讀體驗。

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
第四百四十六章 曹府家宴 二第四百八十五章 南山有約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七百七十八章 臨時部署第六十六章 梁山宋江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六百零五章 破格升賞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七百九十章 悄然來臨第二百四十五章 一紙素柬第二百二十八章 弓馬大賽 五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八百三十六章 同路南下第九百九十二章 高壓監控第八百零三章 金兵北撤第三百八十七章 太子心思第一百八十八章 出乎預料第四百五十四章 茶館消息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七十八章 李張之爭 二第八百五十五章 兵臨蕭關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七百七十一章 碼頭遇舊第二百三十八章 弓馬大賽 十五第六百零二章 偷襲燕京 下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一百五十一章 黑麪少年第八百四十三章 當面道歉第九百五十九章 滅國之戰 十二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零五章 臨戰之權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一百四十四章 重整家族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七百零九章 三字要訣第一百三十六章 軍營顯威 下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六百六十三章 意料之外第五百六十六章 殺賊立威第四百八十九章 怦然心動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大舉攻城 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一百八十四章 寧海小鎮第二百五十六章 再回故鄉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七百五十章 秘密協商第六百四十七章 礬樓茶局第八百五十七章 枕戈以待第八十七章 馬匹風波 下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六百八十八章 戰爭動員第二百七十四章 左右爲難第二十三章 如願以償第八百一十一章 若有所思第八百六十一章 東進不利第七百一十一章 船隊事件 上第一百五十六章 大器藏嬌第六百零六章 宋金爭燕 一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六百九十一章 戀棧難去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八百七十三章 府學升級第六百八十三章 全力備戰第六百六十九章 拜託幫忙第九百一十一章 一葉知秋第一百八十七章 羣衆運動第八百零五章 太后懿旨第三百三十章 軍弩事件 上第五百五十九章 攻心爲上第一百二十二章 意見不一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九百四十九章 滅國之戰 二第八百六十五章 青崗陷阱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誅心之戰第三百六十三章 最後一戰 上第三章 欺人太甚第二百八十章 大慶殿試 中第九百八十五章 殺出重圍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八百八十三章 兵困雪道第六百六十五章 平州事件 上第六百四十九章 提攜舊友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三百五十五章 倉促北撤第六十三章 鹿山春社 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厲階功臣第五百七十七章 臨危受命第一百六十五章 蹴鞠皇子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