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許諾

周士相見人多了,便下令立即將人組織起來,免得他們生亂。他親自從那118名犯人中挑選出60名青壯,充爲太平營的死士使用,死士營的隊正由剛剛和邵九公談過,臉上還青紅一片的壯漢陳默擔任。

陳默上任後的第一件事便是先立威,他效仿獄中牢頭獄霸,拉攏犯人中的較強者一同欺壓那些較弱者,定下各項規矩,把個死士營弄得跟牢中一樣黑暗。

對此,周士相視若不見,他只要聽話的死士,至於這些幾個時辰前還是犯人的死士遭受到什麼不人道的對待,他並不在意,說實在的,哪怕陳默爲了立規矩而打死某個不聽話,敢於反抗的犯人,他也會當作這事沒有發生,甚至還會派兵協助陳默鎮壓不願意服從的犯人。

後世偉人曾說過,理論要與實踐相結合,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周士相前世雖在人民軍隊服役,但軍隊歸根結底是暴力機器,不需要士兵有獨立的思想,更不能允許一百個人一百條心這種情況發生,服從,是軍隊的首要原則,諸如剌頭、逆反者,是絕不能容於軍隊之中的。所以,當一個踏進軍隊的新兵在遭遇種種不適產生逆反,理論上的說服教育無法起到效果時,體罰或許是最爲有效的手段。

周士相無意將後世的種種理論搬到17世紀的中國來,在他看來,任何一個超越時代特徵搞出來的東西都是不切實際的,因此,在17世紀的軍隊中體罰士兵甚至殺死不聽話的士兵無可厚非,沒有什麼可以指責的。

和單個士兵的悲慘遭遇相比,太平營的存在和強大壓過一切,如果太平營敗亡,那就不是一個士兵倒黴,而是無數的士兵和他們的家人倒黴!

造反是門技術活,如何讓士兵聽話就是其中的一門技術,周士相的選擇很簡單——暴力。

活在什麼時代就要按什麼時代的國情辦事,諸如後世某些穿越小說喜歡在古代搞什麼議會,三權分立,這在周士相看來就純屬臆想,一拍腦袋想出來的笑話。試問,在大多數百姓並不識字,沒有任何文化的前提下,他們如何能獨立思考,又如何能夠運用自己的政治權利?

不顧國情強行推行某些看起來“高大上”的政策,結果就是三權分立是有權者、有錢人坐而分髒的合法制度,議會也是地痞流.氓、官商勾結黑惡勢力的俱樂部。普通百姓是根本無法參與這個遊戲的,因爲他們不識字,他們沒有錢,他們沒有權,他們更沒有時間,因爲他們要爲養家餬口而忙碌。

民主,是有錢人的遊戲。

周士相從不相信什麼民主,他始終認爲最適合中國的政治體制就是集權,在17世紀的中國更是如此,軍隊更是必須如此。

當然,現在考慮這些也真是鹹吃蘿蔔淡操心,就眼前的問題,周士相看得很簡單,死士就是用來送命的,如果這幫死士不聽話,要來幹什麼?所以只要陳默能讓這幫犯人聽話,無論他使用的辦法是什麼,周士相的態度就是默許,他可沒有精力去扮演什麼青天老爺,這些犯人是不是冤枉,又是否不應做爲死士白白送命,並不是他關心的事情。至少,不是現在的他應該關心的事,他現在應該關心的是如何讓太平營存活下來並且發展壯大,直至徹底消滅滿清,恢復中華。

那六百多逃荒到德慶的百姓中的青壯也被抽出組織起來,共有230人,一部分被補充進損失慘重的各隊,餘下一部分新編了兩隊,如此,除羅定趙四海那隊兵外,太平營在西河渡的兵力就有8隊,總共400人,其中死士營60人。

繳獲的德慶綠營兵器被快速分發下去,四十幅棉甲被分給了江西兵和羅定兵中表現突出者,二者中的大部分人也被火速提拔爲伍長,這使得太平營的面目爲之一新,傷亡慘重造成的頹喪被一掃而空,取而代之的是士氣大振。

死士營沒有發給武器,倒不是兵器不夠,而是沒有必要。邵九公對周士相說,這幫人平日吃喝供着,也不用訓練,到打硬仗時一人塞把刀,條件允許就多披層甲衣,讓他們衝就是,死了拉倒。

對死士營的日後發展,周士相自然有自己的想法,不過眼下邵九公說得也沒錯,因此他並沒有做出過多安排。

彭大柱從周圍村莊擄來的那一百多青壯沒有被編入軍中,而是暫爲夫子使用,周士相準備回到羅定後擇其中願意從軍者留下,不願意的放他們回來。

這些德慶青壯不同羅定兵,也不同這些逃荒過來的百姓,他們的家在德慶,親人也都在德慶,如何會在太平營安心?強行留下他們的結果就是身在曹營心在漢,於其他們因爲想家而大規模的逃亡,進而泄露太平營的真實情況,那不如就直接放他們回來,等日後有實力可以攻破德慶時再裹挾他們也不遲。現在把人強徵入伍,不過是浪費糧食而矣。

周士相讓還未從犯人這個身份轉變過來的廖師爺去安撫那些青壯,許諾他們將太平營的傷員和物資送到羅定後就可以回家,每人還可以領取20斤大米和一兩銀子的報酬,他們家中被搶的牲畜也可以得到一定補償,總之,太平營是大明王師,是大明西寧王李定國部下的仁義之師,絕對不會做對不起百姓的事。

這個許諾起了很大效果,至少,這一百多德慶青壯對太平營的敵視減弱不少,不再是由士兵喝罵鞭打幹活,而是主動了許多。

有承諾總比沒承諾得好,有希望也總比沒有希望得好,相較從前那些拉夫子的軍隊,太平營能給出一個放他們回家的許諾已是極爲仁義的好事了。

軍中沒有隨軍郎中,周圍村莊也沒有郎中,因此受傷的士兵得不到醫治,在渡口那哀叫一片。周士相沒有辦法,只能讓人去燒些開水,儘量用煮沸過的布帶爲這些傷兵包紮,並讓相熟的羅定兵去安慰他們,鼓勵他們能夠活着回去見到自己的親人。這個手段使得一些傷兵生出了求生的意志,不過只能針對傷勢不重者。到深夜時,渡口傳來消息,有8名斷手斷腿的重傷員還是因失血過多而死,周士相聽了這個消息,嘆了口氣,決意回去之後加強新兵訓練的同時還要把軍醫制度建起來。每一個經歷過死亡的士兵都是一個精銳的種子,能夠多救活一個就是爲太平營多攢一份力量。

大概子時時分,唐三水派人送銀子和糧食來了,並且提出一個周士相無法拒絕的好買賣。

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五十章 出征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二十二章 混亂
第九百一十三章 閩王 順王 遼王第二百四十二章 決戰 十二第五百一十六章 虛無的希望第五百四十一章 敢於亮劍的漢人英雄第一百四十五章 城牆第四百八十八章 延平請兵第五百七十七章 死便死吧第八百六十八章 奇怪的東西第七百三十一章 胡無人 漢道昌第二百六十一章 議政王大臣會議 上第一千三十八章 衣冠不改生前制,名姓空留死後詩第九百五十二章 大儒遇上兵第九百六十一章 此人通虜,拿下第一百四十三章 懷疑第四百三十九章 自古亡漢者皆漢人第四百一十三章 孤不惜數莖頭毛第三百九十八章 全軍進攻第五百七十二章 重賞 藥子短缺第四百六十七章 滿漢一家第四百六十三章 識時務第六十九章 總旗第九百一十二章 西安出降第五百八十七章 麒麟軍旗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五百二十章 天子逃了第八百九十二章 回師稱帝第七百四十九章 萬勝第三百六十一章 靴子第四百三十二章 狼狽爲奸 上第九百八十五章 內戰不可避免第八百零二章 只要福臨比我更爛就行第二百五十八章 捷報第八百六十四章 將軍難免陣上死第九百二十二章 造化弄人第九百零一章 主子的舅舅也是主子第五十四章 陣亡第三百三十九章 恃功要挾朝廷第一千一百五十五章 大帥的牆角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四十七章 練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平西王派人來了!第八百九十八章 馬鷂子衝營第279章 上3旗下5旗第七百一十四章 驅兵攻城第四百四十一章 先北後南第五百零六章 敵人兇惡就要退縮嗎!第六百五十九章 天降祥瑞 添啥亂第二百五十一章 俘虜第五百二十一章 駙馬爲何不來救我們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九十三章 大帥做天子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三百九十六章 別想拉老子墊背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日月昭昭 唯吾大明第六百七十五章 幹票大的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北上建功立業第一千零五章 誰做天子我決定第618章 董學禮兵敗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一百八十五章 局面 上第三百九十二章 惠州總兵第八百一十九章 剜心肝 調血酒 祭孝陵第二百三十六章 決戰 六第六百二十二章 唐王做的,韓王也可做的第二百三十二章決戰二第四十一章 整編第二百二十章 遺言第七百四十四章 五星出東方,利在中國第一千零三章 圖謀鄭家第284章 朕發誓第三百七十四章 靖南王福晉第一百零九章 前例第七百七十七章 爲何不死於賊第四百章 保護殿下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城第一千一百四十四章 你我父子戰個痛快第一百五十章 破城第一百九十五章 官辦第五十章 出征第九百七十六章 安南將軍急遞第一千五十一章 一劍無血第九百二十一章 公主也是穿越來的?第二百二十七章 白髮老將第五十五章 賊秀才第九十五章 勸降第四百五十五章 時間第一千三十六章 清政府的首相公函第一千二十五章 陛下可曾想過退位?第六十章 礦工第三百三十五章 朕要看看將士們第九百三十章 該抓就抓 該殺就殺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百零六章 逃跑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保衛開封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九百章 從龍功臣第二百零四章 黃泉第二百四十四章 決戰 十四第二十二章 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