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

前頭說到竇漪房皇后時期的故事,那麼現在就講講她當皇太后時期的故事。漢文帝駕崩後,漢景帝繼位,竇漪房成爲皇太后。開啓了她人生的第二個巔峰。其實竇漪房雖然在政治上也有着不錯的成績,但本人並非政客,就不講這些皇后們在政治上的行爲了。漢景帝時期,竇漪房比較讓人爭議的地方,就在於,她希望大兒子漢景帝把皇位傳給她的小兒子,樑王劉武。

很多人都很奇怪一件事情,就是明明都是自己的兒子,爲何竇老太太偏偏就是更喜歡小兒子呢?明明景帝那麼優秀。其實我覺得,竇老太太跟大部分的父母一樣,都比較偏心小的那個孩子,尤其這個小兒子花言巧語,總是能把母親哄得特別高興,甚至會做出一些事情表達對母親的愛,你說,這樣一個能說會道又表現在行動上的兒子,你讓竇老太太怎麼不偏心。不過,偏心歸偏心,要說竇老太太不愛景帝,那也是不可能的,畢竟手心手背都是肉,即使有厚有薄,也終歸都是愛的。很多人被電視劇誤解,認爲竇老太太爲了能讓小兒子樑王登上帝位,意圖害死景帝和當時還小的武帝,好扶持樑王繼承大統。這其實全部都是扯淡,除非一些超級嚴重的奇葩,哪個做媽做奶奶會狠心害死自己的兒子和孫子。

事實真相其實是,景帝和樑王這兄弟倆喝醉了酒,一起吹牛逼,景帝一時腦抽筋就說出了將來要把皇位傳給弟弟的渾話,沒想到弟弟當了真,話傳到他們老媽的耳朵裡面,竇老太太非常高興,以爲景帝說的是真的,這下好了,大兒子當過皇帝,小兒子也當過皇帝,她這個做老媽的圓滿了。可景帝也就是一時酒醉說錯了話而已,哪個做父親會把家業傳給弟弟而不留給自己的兒子。而且此時竇老太太的侄子竇嬰也覺得此時不妥,便勸告竇老太太,說:漢法有規定,帝位傳給長子長孫,哪有傳給弟弟的道理,這樣做是破壞了劉邦傳下來的規定。只能說竇漪房晚年是個挺犟的老太太,就因爲竇嬰說了這話,就厭惡自己的侄子,竇嬰也知道自己惹怒了這老太婆,乾脆辭官裝病待在家裡,老太太也將竇嬰從入宮的名冊上刪除,估計是眼不見心不煩的想法吧!而景帝也在後面迅速立了劉榮爲太子,這事暫且就這麼擱下了,老太太暫時也就沒提了,而且從後面老太太幫助劉榮上書給景帝,並且在劉榮死後大發雷霆的情況來看,這個老太太雖然疼她的小兒子,但也不妨礙疼她的大孫子來看,老太太只是有些偏心,但不會因爲偏心就不顧其他兒孫的想法。劉榮也是她疼愛的孫子,所以既然立了他那也只能這樣了。

如果劉榮順利的把太子當下去了,樑王這事情估計也就是一陣風,吹過就散了,偏偏劉榮攤上一個不靠譜的媽,生生的把自己的太子之位給作沒了。這下好了,劉榮被廢了,儲君之位又空出來了,老太太沉寂已久的心又活泛起來了,她就再次向景帝提議立小兒子樑王爲儲君,並說出:等我死後,你弟弟就託付給你了。然後這次,那位曾經替她向漢文帝進言的袁蠱大大又出現了,袁蠱一看見竇老太太就直奔主題,開口就問,這翻譯一下,就是說:老太太,你想讓樑王繼位,那樑王死後又傳給誰?老太太很理所當然的回答,那當然還是我大兒子的孩子啊!袁蠱說,這可不行,假日立了你小兒子,那將來你小兒子的孩子就會跟你大兒子的孩子爭奪帝位,就跟當年宋宣公把帝位傳給弟弟穆公,穆公又傳給宣公的兒子殤公,但穆公自己的兒子又回來誅殺殤公登基爲帝一樣,到時您的子孫互相殘殺,您難道願意看到這樣的事情嗎?竇太后一聽,估計也是嚇得夠嗆,從此以後,她就再也沒有提過立小兒子爲帝的事情了,可見她是希望自己的兒孫都能夠和睦相處的,這份孺慕之情不僅是對小兒子,還有大兒子。所以電視劇把竇太后塑造成一個爲了權利把持朝政,爲了小兒子能當皇帝要誅殺孫子的形象,我就覺得十分扯淡,看看歷史上真正的竇漪房,如果以看待一個普通人的心態來看待她,其實她的一切都很正常,不就是一個偏心小兒子的老媽想替小兒子爭取福利,好讓自己死了以後可以放心,但知道這樣做可能會讓兩個兒子甚至孫子都互相殘殺後,立馬就放棄了這想法,再也不插手這事情了。所以說,竇老太太從來沒有不愛景帝過,只是一個手指有五根長短,尋常百姓都尚且有偏心,竇老太太也不是神仙,能那麼一碗水端平。

但是話說回來,雖然竇老太太徹底放棄了這個念頭,但不代表劉武同志願意放棄啊!當皇帝誰不想啊,於是劉武特別的怨恨袁蠱同志,這一恨之下,劉武就找了刺客刺殺了袁蠱。這下好了,劉武直接捅了馬蜂窩。原本景帝雖然不立劉武爲皇太弟,但對他還是有兄弟情的,但劉武殺死袁蠱以後,景帝對他可以說是怨恨到了極點,原來景帝還不相信是劉武殺的人,直到抓到兇手才確定了。於是景帝不停的派使者到樑國,準備抓捕向劉武獻策的兩個謀士公孫詭和羊勝。原本劉武想保護他們,讓他們躲在後宮裡,可景帝豈會善罷甘休,不停的派使者在樑國反覆查驗,挨個的問樑國兩千石以上的官員,最後搞的樑國的國相軒丘豹,內史韓安國都害怕了,趕緊勸劉武,乾脆把人交出來算了,不然吃不了兜着走。劉武沒有辦法,只好讓公孫詭和羊勝自盡好向景帝交代。但從此以後,景帝就十分的厭惡劉武,劉武感到十分的害怕。話說他爲什麼害怕呢,我想想也能猜的到,因爲漢景帝本來就是個心狠手辣的主,被他怨恨上的人,可都沒有什麼好下場。小的時候就打死吳王劉濞的世子,雖然當時文帝包庇景帝,但這件事情直接導致了後來的"七國之亂"。接下來是餓死文帝的男寵鄧通,原因是因爲鄧通慫恿文帝讓當時還是太子的景帝替文帝吮吸傷口,結果景帝吸了幾口就吐了,然後文帝不耐煩的讓景帝走了,景帝只好灰溜溜的出去了,這也讓景帝直接記恨上了鄧通,文帝駕崩後,景帝直接餓死了鄧通。最後,就是景帝的老師晁錯了,要說這晁錯啊,倒是跟前幾位不一樣,景帝不但不怨恨他,反而很尊敬他,要說這晁錯啊,對景帝也是忠心耿耿,知道景帝憂心諸侯王的勢力太大,便建議景帝削藩。結果一下子捅了諸侯王的馬蜂窩,其中吳王劉濞本來就怨恨景帝當年的殺子之仇,如今又要切割他們的勢力,是可忍孰不可忍,便聯合其他諸侯王,以清君側的名義,爆發了"七國之亂"。

景帝得知諸侯王造反嚇得半死,趕緊殺了自己的老師晁錯來平息諸侯王的怒氣,可惜沒用。雖然最後周亞夫平定了七國之亂,但景帝殺老師的行爲也着實讓人心驚啊,可見最是無情帝王家,真是一點沒錯,插一嘴,其實劉武對平定七國之亂也是有功勞的。

所以說在這件事情以後,劉武就時常的感到害怕,最後無奈之下只好派使者分別通過館陶長公主和王皇后的哥哥王長君向竇太后和漢景帝請求寬宥,漢景帝這才原諒了他。緊接着劉武就要親自去向哥哥漢景帝請罪,我懷疑劉武是不是害怕自己在來的路上就被漢景帝滅口,所以才轉了幾個彎子,到達函谷關後,先是帶着兩個騎兵先偷偷躲在姐姐館陶長公主家中,然後派來的使者接不到劉武,誤以爲他遇害了。然後竇老太太知道這事情以後,直接哭暈過去,還大喊着是景帝殺了劉武。

我在想,這件事會不會真的有點貓膩呢,首先是劉武,如果漢景帝真的原諒了他,他至於繞這麼多彎子,來到長安後還先躲着,然後又裝死試探漢景帝反應。然後是竇老太太,爲什麼一聽到劉武的死訊就直接說景帝殺了他,會不會是這個時期的景帝真的對劉武動了殺心,畢竟劉武殺袁蠱,代表着他對皇位的覬覦已經到了不殺人不解恨的地步,留着這麼一個禍患,對景帝來說的確不是什麼好事情。反正這件事的結局就是,劉武揹着刑具自己來請罪,老太太看到小兒子沒事,終於放下心來,而景帝看到弟弟,也表現了一番兄弟情深,但在這之後,漢景帝就漸漸疏遠他了,由此可見,這兄弟的確有隔閡了。照我說,這兄弟不和的罪魁禍首就是竇老太太。首先,你偏愛你小兒子可以,多給點錢財也沒什麼,反正你大兒子是皇帝,也不缺這點錢,只要不動搖你大兒子的根基,也就是皇權,什麼都是好說的。可你偏偏還要你大兒子把皇位都要傳給他,這就等於把你大兒子所有家業都送給你小兒子,哪個人能受得了,雖然最後你害怕子孫相殘,懸崖勒馬了,但是已經種出惡因了。

假如事情就在袁蠱勸諫後就結束了也就算了,他們依舊能像過去一樣兄弟情深。但偏偏劉武此時已經被野心衝昏了頭,也被母親的縱的不知天高地厚,一怒之下就殺了袁蠱。這下可好,袁蠱是臣子,一個臣子的性命也許不算什麼,但你劉武殺袁蠱背後的原因,就不得不重視了。怎麼,我不讓你當皇帝,你就敢殺我的大臣,現在還只是殺大臣,將來是不是要殺到皇帝頭上來了,所以漢景帝才憤怒的要找出殺袁蠱的兇手,還誓不罷休的要把當初提議殺袁蠱的公孫詭和羊勝也一起咔嚓了,這樣子大張旗鼓,劉武只要不是個蠢的,也該明白老哥的意思,也難怪他那麼怕了,不知道這會兒竇老太太心裡是不是悔恨到家了,唉!一切都是她種下的因啊!

劉武在長安負荊請罪後就回了樑國,接下來倒也安分守己了,假如他能調整一下自己的心態,也許多活幾年也不是問題。偏偏這貨心態忒差了,幾年後以後他去長安朝見皇帝,希望能留在京師,漢景帝不許。廢話,擱我我也不會把這禍害留在家裡,萬一哪天又在老媽耳朵邊吹風,自己不是又有麻煩,還是滾的遠遠的好。劉武也不是傻的,知道老哥這是對自己不放心,只好灰溜溜的走了,回去後,估計也是因爲覺得老哥始終猜忌自己,所以感到害怕,便時常的感到精神恍惚,悶悶不樂,只好大夏天的跑出去打獵排遣一下心情,結果直接得了熱病,沒多久就掛了。唉!你說你啊,就這麼點心裡素質,還想跟你那個心狠手辣的老哥搶皇位,你不找死嗎!竇老太太最寶貝的這個小兒子,年紀最小死的最早,心裡素質也最差,不得不說,所謂慈母多敗兒,也是有一定道理的。

這件事的最後花絮就是,竇老太太又要死要活的說是大兒子殺了小兒子,漢景帝爲了安撫老媽,只好把樑國分成五個國家分別封給弟弟的五個兒子,又賞了不少錢給他們,老太太這才平靜下來,喜笑顏開,還加了一餐。我嚴重懷疑這來老太太就是爲了給幾個孫子謀福利才這麼要死要活的,但仔細一想,也很正常,兒子沒了,唯一能做的,就是好好對待孫子了。

再後面,漢景帝駕崩,漢武帝劉徹繼位。竇漪房也在武帝建元六年去世,與漢文帝劉恆合葬於霸陵。臨終前的遺言,是將自己的所有財物,都留給她唯一還在人世的女兒,館陶大長公主——劉嫖。唯一還在人世的女兒,讓我不禁悲從中來,無論竇漪房這一生如何的一帆風順,光芒萬丈,她的三個孩子,有兩個都走在了她的前面,老年喪子,還連喪兩個,大概也是她後面身體越來越不好的原因。

歲月匆匆而過,竇漪房的一生最終也只剩下史記上短短的幾行字,她的一切,都被掩埋在了霸陵之下。

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成帝皇后——許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成帝皇后——許氏
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成帝皇后——許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成帝皇后——許氏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惠帝皇后——張嫣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文帝皇后——竇漪房1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1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武帝皇后——陳阿嬌與衛子夫2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西漢完結篇,漢成帝皇后——趙飛燕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惠帝皇后——張嫣漢文帝皇后——竇漪房2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景帝皇后——王娡漢高祖劉邦皇后——呂雉1漢宣帝皇后——許平君漢昭帝皇后——上官氏漢成帝皇后——許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