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狠

“大爺,馬仲泰求見!”

劉虎匆匆的走進來,行了個禮,朗聲道。

“來得還挺快啊!”

齊謹之心情愈發好了,扯了扯嘴角,輕聲說了句。

周文淵和孟復也都在押籤房裡,聽了這話,孟復不禁笑道:“早就聽聞馬家這位二爺是個聰明人,今日一見,果然如此!”

周文淵也笑着附和:“確實聰明!”

可不是聰明人嘛,早不求見、晚不求見,偏偏在齊謹之直接闖入了縣衙,且命人大張旗鼓的休憩房舍的時候,他馬縣丞來了。

呵呵……這人,果然會看人下菜碟啊。在座的三人都毫不懷疑,如果齊謹之沒有表現得這麼硬氣,如果齊謹之沒有帶來這麼多的人手,馬仲泰絕對不會露臉,更不會主動求見。

“有請。”齊謹之擡了擡手,沉聲吩咐道。正好他也想會一會這個把持烏撒政務十多年的人物。

劉虎抱拳應聲退下。

周文淵和孟復紛紛在牆根下的椅子上坐好。

不多時,劉虎引着一個身着湖綠色長袍的中年男子走了進來。那男子身量不是很高,五官端正,白面無鬚,行動間頗有幾分儒雅的氣質。

如果不是早就知道馬家乃苗人,任誰第一眼看到馬仲泰,都不會猜到他是不開化的蠻夷,而是覺得他是個飽讀詩書的清俊文雅貴公子。

齊謹之毫不掩飾的上下打量着馬仲泰,心裡暗暗讚歎,不錯,單論外表和氣質的話,馬仲泰也算個‘俊彥’了。

“某馬仲泰。忝爲烏撒縣丞,見過縣尊大人。”

馬仲泰優雅的拱手行禮,態度很是恭謙。

齊謹之起身,笑着說道:“馬縣丞無須多禮,本縣雖是頭一次來烏蒙,卻也聽說這裡是個人傑地靈的地方,今日見了馬縣丞。更加信服。也唯有如此秀美的山水才能孕育出馬縣丞這般鍾靈毓秀的人傑啊。”

馬仲泰眼眸閃爍了下。心說話:嘖,齊謹之雖是個武夫,言談竟還如此文雅。果然不愧是京中有名的世家子啊。

嘴上卻還要謙虛的說:“不敢不敢,縣尊謬讚了,某出身山野,縣尊不嫌某粗鄙。某就心滿意足了,哪裡還敢稱什麼‘人傑’?”

齊謹之伸手扶住馬仲泰。請他行至周、孟二人近前,笑容可掬的說:“馬縣丞過謙了,來來來,給你們介紹下。這位是周文淵周先生,是本縣的好友。這位是孟復孟主簿,丙寅年的進士。與馬縣丞一樣,是地地道道的雲南人。”

“見過馬縣丞!”周文淵起身拱了拱手。

“馬縣丞!”孟復起身。矜持的衝着馬仲泰點了下頭。

在彼時,讀書人頗講究個出身,考過科舉的人俯視沒考中的人,而舉人禮敬進士,進士謙讓庶吉士。

在場四個人,論官職品級,自然是齊謹之最大,馬仲泰和孟復平級。

而若是論科舉成就,則是孟復最優。

包括齊謹之在內的三個人都是舉人,唯有孟復是兩榜進士。

是以,孟復纔會如此的‘高姿態’。

當然這其間也有回敬馬仲泰的意味——方纔在縣衙門口,馬仲泰仗着是地頭蛇,想給新來的縣令一行人下馬威;如今,孟復便要仗着自己的功名,反過來給馬仲泰一點兒顏色瞧瞧。

果然,見孟復這般‘高傲’,馬仲泰的眼中閃爍一抹陰鷙,但很快又恢復了春風般的和煦。

幾人相互見禮,寒暄了兩句,齊謹之便請馬仲泰入座。

馬仲泰卻沒有急着坐下,而是忽然嚴肅的神情,道:“縣尊駕到,某和衙中諸位同僚當出城迎接,無奈最近山匪肆虐,樑逆橫行,烏蒙六部大半土地都遭遇了兵禍。僥天之倖,託聖人的洪福,烏撒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傷,然而卻因着山匪、樑逆,整個縣城都風聲鶴唳——”

說到這裡,馬仲泰苦澀的扯了扯嘴角,“爲了防止那些歹人爲禍烏撒,某和縣衙的同僚分作幾班,晝夜警惕,連縣衙都不敢久待,更無法大開城門,出行五十里親迎縣尊、主簿和周先生了……”

齊謹之挑了挑眉,馬仲泰的口才不錯啊,短短几句話便給‘沒有親迎上官’、‘縣衙荒寂無人’的過失找到了藉口。

而且,齊謹之眯了眯眼睛,多年軍營歷練出來的直覺告訴他,馬仲泰這番話,絕不僅僅是‘藉口’,沒準兒還是個‘伏筆’。

“烏撒的形勢竟然如此嚴峻?”

齊謹之故作驚訝的問,“山匪?還有樑逆?”

馬仲泰滿臉的苦大仇深,“是啊,烏蒙多山,近兩年又是天災連連,偏有樑逆新風作浪,山中聚集了不少嗜血狠戾的亡命之徒,他們動輒打劫過往行人、商旅,有時還會襲擾縣城。”

馬仲泰又詳細的舉了幾個例子,用實例清楚的告訴齊謹之:親,別看着現在烏撒縣城裡安安靜靜的,這裡並不是什麼樂土哦。或許,明天就會有馬賊、山匪出沒。

齊謹之瞪大了眼睛,一副不敢置信的模樣,“竟已經亂到這個地步了?”

聽馬仲泰這話,烏撒哪裡是縣城啊,簡直就是個賊窩了呢。

“……”馬仲泰沒說話,略帶羞憤的點了下頭。作爲烏撒的代理主政官,治下卻混亂不堪,說得輕一些,他馬縣丞是平庸無能,說得嚴重一些,他這是瀆職!

“嘭!”齊謹之用力捶了下書案,恨聲道:“好一羣沒有王法的東西,竟敢禍害我大齊百姓,過去也就罷了,以後我定不會饒了他們!”

馬仲泰的額角抽搐了下,不知爲何,他總覺得齊謹之這番話似有所指呢。

“都是下官無能,辜負了聖人和府尊的器重,”馬仲泰很會做戲。羞愧的偏過頭,抱起雙拳衝着京城的方向拜了拜,哽咽着說:“下官、下官真是太沒用了。”

“都是樑逆的罪過,與馬縣丞有何干系?”

齊謹之睜着眼睛說瞎話,柔聲勸慰道。

馬仲泰擡手用袖子擦了擦眼角,再三告了罪,然後用欣喜的語氣說道:“現在好了。大人您來了。咱們烏撒定不會再像過去一樣了。”

齊謹之故作謙虛的擺了擺手。

馬仲泰吸了吸鼻子,招手喚來門口侍立的小廝,從小廝手裡接過一個匣子。雙手捧到齊謹之面前:“這是烏撒縣衙的魚鱗圖冊、稅賦冊子、戶籍冊以及官倉的賬冊、鑰匙等物,過去……唉,下官一直戰戰兢兢,唯恐辜負了朝廷和治下的百姓。今個兒大人到任。下官總算能將這些上交給大人您了。”

馬仲泰語氣很誠摯,話裡話外都透着一種‘如釋重負’的意思。

齊謹之沒客氣。命人將匣子收了過來。

打開,匣子裡放着幾本冊子、一幅卷軸以及鑰匙數把。

齊謹之大略的翻了翻,“本縣新至,對烏撒的事務還不甚熟悉。這些東西我暫且收下,不過日後還需要馬縣丞詳細的與我分說一番。”

言下之意,這些賬目。他還需要慢慢的對一對,總不能你送來我就收了。萬一有什麼虧空,豈不是要讓我埋單?!

齊謹之素來不是個肯吃虧的人,這次自然也不會免俗。

馬仲泰眸光閃爍了下,嘴上卻說:“應當的,應當的,下官只想着早些將政務上交與大人,卻忘了大人路途勞頓,唉,真真該死!”

說着,還故意用拳頭捶了捶腦袋,卻不肯接齊謹之的話茬兒。

齊謹之微微一笑,“馬縣丞的心意我明白,來日方長,有什麼事兒,咱們以後慢慢詳談。”他保留追後賬的權利!

馬仲泰連連點頭,經過方纔的一番試探,他已經大致明白了齊謹之的性格和行事風格。此次會面的目的也算達成了。

又笑着說了幾句閒話。

在馬仲泰臨告辭前,齊謹之似是忽然想起般,叮囑道:“對了,明日卯時,本縣在大堂見一見縣衙的諸位官吏,還請縣丞準時前來。”

“下官謹遵命!”馬仲泰恭敬的應了一聲,然後告辭離去。

齊謹之等三人起身,象徵性的送了送,馬仲泰連聲請齊謹之留步。

齊謹之也不堅持,最後由孟復親自將馬仲泰送至門外廊廡下。

目送馬仲泰的背影消失,孟復才轉身回到房中。

“兩位怎麼看?”齊謹之將那幅卷軸取出來,展開,原來是烏撒縣的魚鱗圖冊,上面一塊塊的田地,都清楚的表明了主人歸屬。

齊謹之掃了一眼,發現魚鱗冊上的土地絕大多數集中在馬、曲、羅、顏、楊、安等幾大家族手中。

其中,馬、羅和安是歸流的山民、夷族中的貴族,曲、顏、楊則是世居西南的漢人,在西南繁衍生根,成爲一地豪強。

“馬縣丞此行,估摸是來探路的。”周文淵淡淡的說道。他市井出身,從小到大見過形形色色的人,最善察言觀色。

“馬家乃烏撒大族,山中還有他們的寨子,族人彪悍,”

孟復是本地人,來之前又仔細研究了一下烏蒙六部的情況,不能說對烏撒瞭如指掌,卻也知道一些詳細資料。

他緩緩將馬仲泰及其的家族背景說了出來,“馬仲泰是嫡支,其祖父在高祖年間帶領部分族人下山,取漢姓,學官話,當時縣令爲了‘教化’山民,特許馬氏族中子弟入縣學學習,五六十年間,倒也出了幾位能讀書的人才。”

“馬仲泰在家中行二,兄長在安南王府做王府親衛,大弟在水西威寧宣撫使府,二弟卻留在了山中的寨子裡。”

“馬家有兩座茶山,一個馬場,另外還有開闢了一條糧道,掌握了烏蒙地區五分之一的糧食、鹽……”

孟復擡起眼睛,認真的說道:“馬家在烏蒙頗有些勢力,馬仲泰能把持縣衙十餘年,也全賴家族之勢。”

他沒說的是,不到萬不得已。或者說在沒有十足的把握前,切莫直接對上馬仲泰所代表的馬家。

否則,即便齊謹之帶了百餘名的打手,背後還有水西大營,也未必能徹底幹翻馬家。

齊謹之挑了挑眉,“原來如此!”

孟復說了這麼多,齊謹之只關注到了一個重點。那就是馬家居然跟安南王府有聯繫。

他眼中閃過一抹亮光。或許他可以以此爲突破口,給馬仲泰來個下馬威。

……

孫大寶繼續引着顧伽羅主僕幾個在後衙溜達。

看完了主院,一行人又來到了東側的跨院。

說是跨院。面積卻不小,亦是個規整的四合院,三間上房,左右三間廂房。只是沒有倒座和後院的花園。

不過院子還算寬敞。

且最妙的是,東跨院有個獨立的後門。後門直通後衙街。

若是把主院通向東跨院的門一關,這裡也是個獨立的院落呢。

顧伽羅瞧了,心中隱隱有了安排。

然後又去了西跨院。西跨院和東跨院的面積、格局差不多。

“這倒是方便了,”顧伽羅一邊看。一邊暗自磋磨,原本她還擔心後衙的院落不夠,孟復和周文淵兩家須得另尋房舍。

有了這兩個跨院。就省去了這方面的麻煩。

不過,這事關係到齊謹之的兩位佐官。顧伽羅不好直接下決斷。

“大爺對孟主簿和周先生的住處可有什麼安排?”顧伽羅問向孫大寶。

孫大寶撓了撓頭,“大爺還沒來得及作安排,”他們剛到烏撒好吧,根本都還沒有摸上手呢。

齊謹之的計劃是待他們逛完了衙署,然後將馬車趕入前衙的大院,大家暫時在馬車裡湊合一夜。

等到明天,房舍業已休憩、打掃停當,他們對烏撒也有了具體的瞭解,不管是另尋房舍,還是暫時在後衙安置,都很便宜。

顧伽羅聽明白孫大寶這話的意思,緩緩說道:“我看東、西兩處跨院還不錯,所幸孟主簿和周先生兩家的家眷侍婢也不多,收拾一下,倒也能安排下來。”

孫大寶眼睛一亮,他也是這麼想的,只是礙於自己的身份,不敢妄言罷了。

顧伽羅又道:“這樣,你命人去尋大爺,悄悄將此事說與他聽。大爺若是同意的話,今個兒就一起將兩個跨院也收拾出來。”

睡馬車到底不如睡牀舒服啊。

孫大寶連連點頭,招手喚來一個伶俐小廝,如此這般低語兩句。

小廝嗯嗯應聲,一溜小跑着出了院子。

顧伽羅溜達了一圈,回到主院,看了眼不知哪位前任知縣留下來的破舊傢俱,問了句:“我記得你家二小子會些木匠活兒,你讓他來瞧瞧,這些傢俱可還能修?”

這次出京,顧伽羅並沒有帶那些笨重的傢俱,只命人打包了一些炕桌、幾、凳、屏風等小型傢俱。

她們初來烏撒,人生地不熟的,就算想現定製傢俱,一來沒有好的木料,二來也找不到好的匠人,三來也沒有太多的時間哪。

孫大寶忙回道:“大奶奶記性真好,老奴的二小子確實跟着莊子上的木匠學了幾天活計,精細的活兒幹不了,敲敲打打的應該還成。老奴這就命人將他喚來。”

顧伽羅點點頭,“如果這些傢俱還能修的話,就讓你家二小子帶幾個小廝趕緊修一修,旁的不要緊,牀榻什麼的定要先收拾好。”

孫大寶答應了一聲。

顧伽羅又補了一句,“哦,別忘了兩個跨院。”

經過半年的相處,顧伽羅對齊謹之也算有些瞭解,如果沒有意外的話,齊謹之應該會贊同她的建議。

孟復和周文淵是齊謹之特特從京城帶來的幫手,齊謹之定然要儘可能的保障他們的生活。住在後衙的跨院,雖然窄仄了些,至少安全,一應吃穿也有齊家包攬。

這麼做,既解決了兩家的生活問題,也表明了齊謹之對他們的重視。

段氏和薛氏等家屬們,或許不會太后悔。

轉了一圈,顧伽羅接連下了幾個命令,孫大寶有條不紊的安排着。

當顧伽羅再次溜達到二進客房時,前去尋齊謹之的小廝已經氣喘吁吁的跑了回來。“大奶奶,大爺說了,一切皆聽您的安排!”

另一邊,孫大寶的次子孫傳樑,帶着七八個小廝,拿着錘子、釘子、木楔等傢伙事兒,叮叮噹噹的收拾起那些傢俱來。

實在不能修的傢俱。全都劈了作柴火。

修好的。也要先淋上一遍沸水,然後再用烈酒反覆擦拭。

一個時辰後,天色將晚。縣衙的院中燃起了火把,房中則點起了蠟燭。

齊謹之、孟復、周文淵等幾個男子在二進的院中用飯,顧伽羅則和幾個女眷在主院的正堂一起吃晚飯。

雖然時間比較緊,但齊家的廚娘訓練有素。又有謝氏商隊‘贊助’的新鮮食材,來烏撒的第一頓飯菜卻也頗爲豐盛。

顧伽羅甚至還命人擡來幾罈子上好的梨花白。讓那些男人們好好的吃幾杯。

女眷們這邊,也準備了葡萄酒。

顧伽羅一掃下午的茫然,熱情的招呼段氏她們吃酒、吃菜。

席間,顧伽羅不着痕跡的透露:姐妹們。烏撒確實比咱們想象中的艱苦,還有危險,但咱們既然已經來了。就不要想太多,一門心思的把日子過好纔是正經。姐妹們。請放心,只要咱們努力,讓男人們心無旁騖的在外頭打拼,將來定有福報。

段氏眼中閃過一抹光彩,丈夫因爲形象問題(長得醜也是一種罪過啊)無法通過吏部的銓選,唯一的指望便是齊謹之。

齊謹之也就罷了,齊家到底衰敗,可顧伽羅不同啊。

聯想到出京前聽到的一則新聞,段氏的心裡像抱了個熱炭團兒一般——顧伽羅有妙真大師做靠山,齊謹之的前程定然錯不了,齊謹之發達了,孟復作爲他的得力助手,難道還會差了?!

段氏端起酒盞,“大奶奶說的是,日後妾身定會以大奶奶爲榜樣。大奶奶,請!”

最近幾日,薛氏的心情一直很矛盾。不過她到底草根出身,雖是個婦人,卻也沒那麼嬌貴。

烏撒的種種現狀,確實讓她有種無所適從,還隱隱有些後悔。

但卻也不是不能承受。

眼瞧着顧伽羅這個嬌生慣養的世家大小姐都能安然處之,薛氏更沒有理由退縮。

她也端起酒杯,“妾身也會緊跟大奶奶,還請大奶奶和孟家娘子多多關照!兩位,請!”

顧伽羅笑了,亦舉杯:“請!”

三個女人共同舉杯,飲罷杯中酒,彼此的目光在空中膠着,驀地,竟笑了起來。

黑色的夜幕下,燭光明亮的堂屋裡傳出了歡快的說笑聲。

廊下服侍的幾個婢女,聽得主子們如此開心,也不禁露出了笑容。

……

縣衙一片和諧,一街之隔的馬家,氣氛卻有些凝重。

“……齊謹之和齊勤之不同,他很不好惹。”

馬仲泰坐在主位下首兩溜椅子上,雙手扶在椅背上,緩緩說道:“他帶來的兩個人也不是泛泛之輩,其中一個還是雲南人,通曉好個民族的語言,熟知西南事務。”

用‘語言不通’這一招對付齊謹之,恐怕很難奏效。

“另外,下頭的人探明,齊謹之還帶了一支商隊,天下聞名的謝氏商隊,”馬仲泰語氣低沉,聽不出喜怒,“謝氏的名號,即便是咱們這些‘蠻夷’也有耳聞,他們的奸詐油滑,更是奸商的翹首。普通百姓遇到他們,更不是對手。”

‘經濟封鎖’這一招估計也沒用。

“還有一事,齊家的個別護衛身上有新傷,傷口還散發着血腥味兒。”馬仲泰聲音愈發低了。

新傷、有血腥味兒,代表着他們在來的路上已經遭遇了劫殺,不管是哪方人馬動的手,但齊家這邊只有一些輕傷員,足以證明家下護衛的悍勇。

‘武力要挾’這一招也不能輕易使用了。

“哼,聽你這麼說,那姓齊的竟是招惹不得了?”

說話的是坐在馬仲泰對面的一箇中年男子,與馬仲泰不同,那位男子穿着寬寬的衣褲,頭上一圈圈的包着黑色布巾,布巾正中還嵌着一塊大大的寶石,耳朵上掛着粗粗的銀環,脖子上則帶着一個墜着狼牙的銀鏈。

很具有民族特色的服飾,其膚色也是微黑的健康色,應該是整日在野外活動的人。

“二叔,我沒說他不能招惹,我的意思是,咱們且先觀察幾日,待摸透了他的性情後,再行動不遲。”馬仲泰有些頭疼的說道。

“哼,阿波,你讀得書越多,膽子竟是越來越小了,”中年男子不屑的說道,他伸出一個拳頭晃了晃,“照我說,還是跟過去一樣,先給那什麼縣令一個狠狠的教訓,讓他知道咱們馬家寨的厲害!”

這位馬二叔不知道的是,就在他叫囂的第三天,包括他在內的整個烏撒縣城百姓,便親眼見識到了齊縣令的‘狠’……

ps:謝謝書友150312172601355親的打賞,謝謝親們的訂閱和支持,謝謝哈!()

第98章 新局面第81章 塵埃第3章 被困第2章 就要狠一點第88章 則強第19章 “媒人”第114章 失望第16章 義女第113章 告狀第151章 好心機第31章 開撕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25章 魍魎第161章 準備第90章 “豔遇”第13章 暗鬥第101章 無果第124章 喜事近第17章 喜事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42章 絕密第36章 互相試探第61章 想複雜了第124章 反擊第142章 絕密第84章 暗度陳倉第154章 懷疑第26章 風起第8章 道破第136章 死了第150章 世界真奇妙第63章 豬隊友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1章 還就賴上你了第25章 魍魎第104章 隱憂第164章 又出事了第70章 家有遠客第111章 信我嗎?第130章 因禍得福第51章 忘恩負義第141章 隱瞞第35章 蠱惑第9章 閉門羹第40章 兄與妹第54章 開眼界第4章 似曾相識第79章 來了第131章 秋後算賬第34章 伏線第122章 又開始了第88章 則強第34章 莫名的善意第30章 準備動手第44章 得手第134章 驚聞第122章 又開始了第113章 告狀第56章 舉薦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9章 矛盾第127章 不好的預感第41章 雪災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103章 定局(五)第3章 被困第5章 算你狠第101章 無果第59章 活見鬼第48章 妙真第34章 栽贓第61章 爲什麼第108章 兒子兒子第152章 應對第37章 打造新的班底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117章 成事不足第21章 真相第61章 爲什麼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11章 漂流瓶第11章 既來之第117章 成事不足第50章 幹一票大的第124章 反擊第101章 無果第11章 漂流瓶第49章 表哥來了第29章 似是仇人第13章 狠第23章 齊縣令下鄉第82章 還之彼身第52章 ‘鄰居’的請託第66章 善後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46章 上鉤第14章 ‘釣魚’第102章 定局(四)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87章 爲母
第98章 新局面第81章 塵埃第3章 被困第2章 就要狠一點第88章 則強第19章 “媒人”第114章 失望第16章 義女第113章 告狀第151章 好心機第31章 開撕第48章 齊勤之的親事第25章 魍魎第161章 準備第90章 “豔遇”第13章 暗鬥第101章 無果第124章 喜事近第17章 喜事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42章 絕密第36章 互相試探第61章 想複雜了第124章 反擊第142章 絕密第84章 暗度陳倉第154章 懷疑第26章 風起第8章 道破第136章 死了第150章 世界真奇妙第63章 豬隊友第78章 女人不好惹(三)第11章 還就賴上你了第25章 魍魎第104章 隱憂第164章 又出事了第70章 家有遠客第111章 信我嗎?第130章 因禍得福第51章 忘恩負義第141章 隱瞞第35章 蠱惑第9章 閉門羹第40章 兄與妹第54章 開眼界第4章 似曾相識第79章 來了第131章 秋後算賬第34章 伏線第122章 又開始了第88章 則強第34章 莫名的善意第30章 準備動手第44章 得手第134章 驚聞第122章 又開始了第113章 告狀第56章 舉薦第60章 羣魔亂舞(四)第9章 矛盾第127章 不好的預感第41章 雪災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103章 定局(五)第3章 被困第5章 算你狠第101章 無果第59章 活見鬼第48章 妙真第34章 栽贓第61章 爲什麼第108章 兒子兒子第152章 應對第37章 打造新的班底第15章 想打劫?爺幫你!第117章 成事不足第21章 真相第61章 爲什麼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11章 漂流瓶第11章 既來之第117章 成事不足第50章 幹一票大的第124章 反擊第101章 無果第11章 漂流瓶第49章 表哥來了第29章 似是仇人第13章 狠第23章 齊縣令下鄉第82章 還之彼身第52章 ‘鄰居’的請託第66章 善後第37章 錦、羅第二次談心第46章 上鉤第14章 ‘釣魚’第102章 定局(四)第26章 論‘洗白’的重要性第87章 爲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