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寶地

增雲在新年期間被捉去京城的時候,這工部蕭尚書卻是在年前剛從下面回京不久。

五十多歲了,回京後就病倒在,所以在自己府中休息,沒有上朝,並沒有見到增雲,只是後來才聽人說起她的事蹟,覺得皇上是被人算計了。

蕭尚書自上任以來,只要朝廷沒有大事兒,基本有機會就往各地跑,正因爲蕭尚書這種不要命的勁兒,被皇上大大賞識,認爲他所有的大臣都能如這蕭尚書一般地忠心勤奮,他的江山何愁不穩?何愁會不昌盛?

皇上沒少賞賜他,可他偏偏每次都拒絕了,說自己也是閒不下來,呆不住,當然沒敢說自己不忠心什麼的話。

這下子,皇上就更是賞識他了。

司判是經常與蕭尚書見面的人,但是他也從來沒有見過蕭尚書如此失態的樣子,也奇怪地多瞧了增雲幾眼。

海建峰見此忙令增雲先退出,去別的房間歇息。

等過了好一會兒,蕭尚書才恢復常態,低頭沉默不語。

大家也都不知如何是好,正猶豫間,蕭尚書揮手示意其他人先回避,只留下了海建峰一人,他知道這海大人與趙小娘子的關係,這件事只有託付給海大人幫忙了。

未開口,蕭尚書先嘆了口氣……

將近一個時辰之後,海建峰走進增雲休息的雅間,增雲忙起相迎。

海建峰落座後。瞧了瞧增雲,他感覺此事不太可能,太不可思議了。

增雲見海建峰如此神態,不明所以然,也沒有相問,只是默默等待。

海建峰猶豫片刻,對增雲道:“本官想問問你,你的頸後可有個梅花形的胎記?”

這個自己還真是不知道,沒有人對自己說過此事,自己又看不到自己後面的樣子。

增雲示意隨行的玉蘭來查看一下。玉蘭上前稟道:“小娘子,不用查看了,您確實是有此胎記,每次奴婢伺候您沐浴更衣,都會看見的。”

增雲一愣,難道自己與那蕭尚書大人有什麼血緣關係不成?

自己脖頸後的胎記自己都不知道,邊的人也許認爲無關緊要也沒有告訴自己一聲。蕭尚書又是如何知道的?

海建峰嘆了口氣,出去了。

這頓飯最後還是進行下去了,只是增雲沒有入席,由海建峰全權代表,進行招待。

出了漢陽樓,增雲並沒有回府,而是來到海府。

婧媛出門了。不在府中。

趙氏聽了增雲的詢問。也感覺不可思議:“你那胎記只有家裡人才知道,以前你也是知道的,只是受傷之後,爲娘就沒有再告訴你。”

增雲就問趙氏:“那孃親也有此胎記嗎?”

趙氏若有所思道:“爲娘沒有,不過你父親有。”

那個人有?那自己是傳承於馮家了?那那個人又與蕭尚書有何關係?

而且,如果趙氏肚子裡的這個如果也有胎記,豈不是……

婧媛回來了,增雲與婧媛在婧媛的閨房膩了一下午。前腳剛回了趙府,海建峰就回了海府。

趙氏問海建峰具體是怎麼回事兒,海建峰只是說他也不太清楚,一切等蕭尚書蕭大人調查完畢後再說。

第二天,增雲就與海建峰將司判大人和他那兩個助手送走了。

臨走,增雲又送了三人一些答謝禮物。

三人對於這些“意外收穫”還算滿意,都笑着說如果小娘子以後還有此類工程不必客氣,再聯繫他們即可。

增雲見海建峰沒有解釋那個奇怪的蕭尚書大人的怪異舉動的打算,就將自己探尋的話嚥了下去。

因爲她覺得自己現在的生活很好,不想再與馮家有何瓜葛,也不想與那個尚書有何瓜葛。

增雲的各個莊子的耕這些天已經徹底忙完了,今天一早,天上還下起了濛濛雨,對於今年這第二場雨,剛剛播種完畢就來了這麼一成雨,太及時了,那古詩中所描述的什麼“雨貴如油”太有道理了。

增雲就如同那地裡的幼苗一樣,感覺到特別欣喜,像是渾每個毛孔經過這冬季都需要這雨的滋潤一般。

王書瑞已經來消息了,說是在府城附近發現一塊兒地好,大概六畝地左右。

如果買下來,從頭規劃,應該會是個不錯的莊子。

這塊地的主人因爲這塊地一直閒置,所以想賣掉。

增雲忙帶着郭七、山藥和玉蘭起趕往府城,在府城與王書瑞匯合,往那塊兒地趕去。

路上,王書瑞進行了簡單的介紹。

原來,這塊兒地的主人谷掌櫃是個非常心善的人,在府城開了三家米店。

有一天一個外地的風水先生那麼巧不巧的就暈倒在他家老店裡面,谷掌櫃的看風水先生怪可憐的,就請來郎中爲他精心診治,過了好幾個月才病癒。

這風水先生說:“谷掌櫃的,滴水之恩當涌泉相報,您的大恩大德我無以爲報。不過,我發現了一塊寶地,是一處困龍,要想發財,可將已故的前輩遺骨移葬此地,當代即可發家。”

谷掌櫃的一聽,很是高興,忙問:“寶地在何處呢?”

風水先生答道:“在演習場東。”

碰巧的是,這演習場東正是谷掌櫃的祖業地。

谷掌櫃聽了以後,害怕不實,就又請了當地的風水先生替他覈實了一遍。

可當地的風水先生卻說:“此處困龍好是好,但不能用。因爲此地朝向爲西北面,而在西北面沒有“朝山”。西北風太硬,會颳得人受不了的。”

谷掌櫃一聽,反覆思索,認爲還是當地的風水先生說得有道理,再說風水這東西,還是謹慎些好,就沒有使用,這個地方就被閒置了。

這不,谷掌櫃的聽說有人要買地,就向王書瑞推薦了這塊地。

增雲一聽這塊地還有這麼一個故事。也很是感興趣,風水在古代一直盛行,即使是在前世對於商人來說也是講究得很。

最後,王書瑞說:“小娘子,在下認爲啊,這塊地雖說作爲祖墳塋地可能不太合適,但我們用來種花應該就沒有關係了。所以我來看過。認爲好的。小娘子,您也看看到底如何。”

不到半個時辰就趕到了這個演習場東側,可見這裡距離府城還算是近的,以後來回運送鮮花也會方便許多。

下了馬車增雲就發愁了,原來從官道往裡走根本就沒有路,這裡似乎剛剛下了場雨,地裡泥濘不堪。

看來如果買了這裡。當務之急是修路啊!

搭手篷向遠方望去。增雲只覺得眼前地形如一個元寶形狀,而西北邊有條河流。

增雲感覺此地很好,也不知谷掌櫃請的當地風水先生是不是在騙他,也可能是眼力不行,反正自己雖然不懂什麼風水,但放眼一瞧就很是喜歡這裡。

本來看着地裡泥濘,想着轉回去,讓郭七去買了此地交給王書瑞種花即可。

可這美好的感覺讓她想再仔細瞧瞧。就想向裡面走。

玉蘭怕小娘子摔倒了太狼狽,就彎下腰來背小娘子。

增雲看着玉蘭並不寬厚的後背卻不敢上去,雖然知道她會武功,但那個纖瘦的後背實在沒有讓她產生安全感。

於是就自己在地裡走,幾個人深一腳淺一腳地走到西北面的河流旁邊,只見此處的河流都是由西向東而流,遠處層層屏障擋在西北方向,有山有林的。

在最遠處還有一座大山,增雲指着那又如一座財神爺一般存在的大山問道:“那裡不知是什麼山?”

王書瑞對此處很是熟悉,於是回道:“那裡是鳳凰山。”

增雲不知怎麼,就是覺得此處極好,什麼西北方向沒有朝山,那遠處的鳳凰山夠大呀,足夠擋住西北風了。

於是,什麼也別說了,增雲立馬帶人迴轉,找了谷掌櫃的,也沒有還價,付了九十兩銀子就將此地買了下來。

給了王書瑞一百兩銀子,讓他僱些佃戶,先開始修路,然後開始整地種花。

還將山藥也留了下來協助王書瑞。

等回到興湖縣,增雲就跟海建峰和趙氏學說了此次出行經歷。

海建峰聽說以後,也對此處的風水感到好奇,恰好第二天休沐,就讓增雲陪着自己再跑一趟。

增雲無奈,就又陪着海建峰去了一趟,本來打算帶上婧媛的,可婧媛的閨塾已經開學了,幾人怕當天回不來,就沒有帶她。

等海建峰來到這裡一看,感覺也和增雲一樣。

因爲海建峰對風水很有研究,增雲買的那些個莊子也都是他先看好了風水才讓她買的。

他認爲此處的風水極佳,正如那外地的風水先生所說,是塊寶地。

所以他就對增雲建議:“增雲,趕緊讓王書瑞停下,先不要隨便動,我們再請風水先生好好看看。”

他領着增雲來到府城,先讓增雲去客棧住下,他自己去尋訪那位有名的風水先生去了。

之所以自己去尋訪,而沒有帶着增雲,是因爲這位風水先生處於半隱居狀態,一般人尋他不見的。

而且也經常外出,經常不在府城。

當初據說谷掌櫃的也想請他來着,結果這位先生就是不見,怎麼都不見谷掌櫃的。

無奈,谷掌櫃的找了別人。

傍晚時分,海建峰纔回客棧,對增雲說明天一早就趕馬車去接這位先生去那塊寶地。

第二天,馬車來到一條小巷,接了一位老者,這位老者同海建峰坐了同一輛馬車。

等到了演習場東,下了馬車,增雲上前施禮,纔看清這位老者的面容,就如那彌勒佛,笑眯眯的,一副慈祥。

但那犀利的雙眸卻彷彿看透了自己的靈魂,增雲竟然感到自己有些心慌,似乎自己被看透了的感覺一樣。

那老者衝增雲笑了笑,就若無其事地轉與海建峰攀談起來。

最後這位老者的評價是,那位外地風水先生評價是正確的,這裡確實是風水寶地,增雲買了此地,如果將祖墳遷至這裡,當代即可致富,而且能大富大貴好幾代都沒問題。

增雲付了這位老者千兩白銀作爲報酬,本來還以爲自己付的銀子多了,可老者用手指捻了捻道:“也罷,小娘子如此富貴之人,給的銀子雖少也多呀!”

什麼意思?這是嫌棄自己付的銀子少了?

那可是千兩的銀票啊!

海建峰笑着沒有言語,有時就是這樣,多少錢都算是多,因爲不值得。而此寶地難尋,所以多少錢都不多啊!

增雲無奈,見老者也算對銀兩的數目還算滿意,可以接受,也就沒有再繼續這個話題。

本來這個數目就是當初這位老者跟海建峰說好的嘛!

這還帶隨時漲價的嗎?

既然此地如此之好,就不能再將其作爲花圃了。於是,海建峰先回了興湖縣忙他的政務去了,增雲則留在府城,又尋摸了一處距離此地不遠的荒地,大概四畝。

因爲是沒有人開墾過的荒地,所以才花了二兩銀子就買了下來。

這座荒地上有些雜樹,可以砍伐掉,運回去製作玩具。

其間有小河蜿蜒,荒地不用再修建水利就足夠灌溉了。

將此處交代給王書瑞和山藥,增雲就回了興湖縣了。

增雲本是馮家人,但被馮家逐出,現在該母姓爲趙,那麼祖家是否也應該是趙家呢?

想了半天也不敢妄動,就來到海府找趙氏和海建峰商量。

最後兩人也一致認爲應該增雲現在的祖家應該是趙家,所以增雲就決定將外公、外婆的墳塋遷至那塊寶地去。

而外公外婆的家族,趙氏也是不太清楚,起初只是將二老葬在了興湖縣西側的一處山坡上。

所以遷墳也很簡單,只將外公外婆的塋地遷了即可。

對於這些事物,增雲是一竅不通了,因爲前世都不講究土葬了,都是火煉,然後有墓地。

所以增雲就請郭七請教了海建峰去張羅此事,雖然每次郭七都來詢問增雲是否合適,但增雲聽過以後也不知是否應該如此辦理,感覺差不多也就讓郭七按打聽的辦理了。

當郭七派人將墳塋地全部料理完畢的時候已經是下半年的事了。()?...??

第91章 第三次進京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八十六 小拱棚第59章 心跡第60章 通房第137章 願站在你背後第154章 外放第173章 遭遇逼婚第177章 壞事成雙第11章 來訪第174章 定第143章 再升第170章 馮輝昌的來信第37章 版權第2章 驅逐第31章 一屍兩命第75章 保媒第61章 親孃?第174章 定第8章 西瓜第156章 不是污衊第33章 下絆子第13章 播種第147章 女兒態第89章 奇怪的人第117章 最佳自保的法子第92章 蕭府太夫人第161章 坦白第50章 龐縣尉的解釋第125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閨塾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133章 週年第166章 再次賜婚第35章 主動出擊第70章 柳暗花明第67章 董大福第127章 虐第171章 溫氏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49章 斂財高手?第76章 中村莊子第100章 春天的莊子第164章 表錯情第161章 坦白第106章 舊案第180章 宮亂(1)第165章 約定第175章 適應第157章 子豐第178章 不是時候第151章 回京第188章 收編第123章 抑鬱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183章 再見龐玉嬌第184章 安置災民第158章 換第49章 斂財高手?第37章 版權第176章 危機四伏第93章 身世真相第176章 危機四伏第67章 董大福第94章 不同待遇第156章 不是污衊第134章 求緣第21章 備嫁(三)第130章 誰在撒謊第106章 舊案第151章 回京第4章 法子第141章 看不過去第113章 歸還第123章 抑鬱第117章 最佳自保的法子第58章 糾結第153章 乞丐狀元郎第65章 誰騙了誰第八十六 小拱棚第22章 分戶第125章 不速之客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69章 偶遇第179章 三份遺詔第52章 無恥之人第76章 中村莊子第22章 分戶第62章 雪中送炭第130章 誰在撒謊第145章 意外第30章 胎動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113章 歸還第170章 馮輝昌的來信第2章 驅逐第89章 奇怪的人第139章 太神奇了第150章 茶山竹海第152章 喜報
第91章 第三次進京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八十六 小拱棚第59章 心跡第60章 通房第137章 願站在你背後第154章 外放第173章 遭遇逼婚第177章 壞事成雙第11章 來訪第174章 定第143章 再升第170章 馮輝昌的來信第37章 版權第2章 驅逐第31章 一屍兩命第75章 保媒第61章 親孃?第174章 定第8章 西瓜第156章 不是污衊第33章 下絆子第13章 播種第147章 女兒態第89章 奇怪的人第117章 最佳自保的法子第92章 蕭府太夫人第161章 坦白第50章 龐縣尉的解釋第125章 不速之客第32章 閨塾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133章 週年第166章 再次賜婚第35章 主動出擊第70章 柳暗花明第67章 董大福第127章 虐第171章 溫氏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49章 斂財高手?第76章 中村莊子第100章 春天的莊子第164章 表錯情第161章 坦白第106章 舊案第180章 宮亂(1)第165章 約定第175章 適應第157章 子豐第178章 不是時候第151章 回京第188章 收編第123章 抑鬱第163章 我喜歡她第183章 再見龐玉嬌第184章 安置災民第158章 換第49章 斂財高手?第37章 版權第176章 危機四伏第93章 身世真相第176章 危機四伏第67章 董大福第94章 不同待遇第156章 不是污衊第134章 求緣第21章 備嫁(三)第130章 誰在撒謊第106章 舊案第151章 回京第4章 法子第141章 看不過去第113章 歸還第123章 抑鬱第117章 最佳自保的法子第58章 糾結第153章 乞丐狀元郎第65章 誰騙了誰第八十六 小拱棚第22章 分戶第125章 不速之客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69章 偶遇第179章 三份遺詔第52章 無恥之人第76章 中村莊子第22章 分戶第62章 雪中送炭第130章 誰在撒謊第145章 意外第30章 胎動第131章 新奇玩意兒第113章 歸還第170章 馮輝昌的來信第2章 驅逐第89章 奇怪的人第139章 太神奇了第150章 茶山竹海第152章 喜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