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1章 新的開始(中)

bookmark

於是,隆慶二年戊辰科的殿試策問‘外攘內安之道’。凡四百二十字,開宗明義曰:‘君天下者,興化致理,政固多端。然務本重農,治兵修備,乃其大者’,即君主當以重農興兵爲急務。隨後連提三個問題,即如何使人民歸本務農?如何行屯鹽之法?如何抵禦異族侵擾?通過這三個問題,也能看出隆慶皇帝的水平,並不是他自己想象的那麼菜,還是可以切中時弊的。

然而對於呈上的卷子,隆慶都不能滿意,認爲其文必稱古、太過空泛,像極了那些只知高談闊論的清流之言,十分不喜。這跟皇帝在潛邸時,曾受教於高、沈、張三位務實派名下有關,雖然稟‘性’難移,但耳濡目染之下,還是喜歡實務、多於清談。

於是他命人將其餘的卷子取來,以百年不遇的毅力,一份份的閱讀起來,終於在快到中午時,看到一份十分可心的。見其文言:‘臣聞帝王之涖天下也,必安攘並舉,而後可成天下之至治;必明斷並行,而後可收天下之實功。’皇帝甚喜,便繼續看下,但見其文洋洋灑灑,共四千餘字,對皇帝所提的三個問題,都作了嚴密、詳盡的回答。

他針對當時許多人離開土地,‘遊惰者多,歸農者鮮’的現象,提出一家之言:‘‘玉’驅天下之民皆力於本,其道無他,唯貴谷粟、履畝而正界矣。’也就是要提高糧食價格、並對天下的土地進行清丈,抑制了豪強地主的侵併。

對於如何施行屯鹽之法,他謂曰:‘屯鹽之法,所以寢不如古者,蓋祖宗朝邊備振舉,虜不敢入,開墾塞下,輸納鹽糧,當時不藉內帑,而公‘私’饒富。今諸邊歲歲苦虜,塞下既無可耕之田,而鹽商又無可糴之粟。當事者乃議發帑銀、開餘鹽以佐之,於是屯政迄不可覆,而鹽引滋滯矣。夫京師天下根本,內帑國計所關,以天下供京師其勢順,以內帑供四方其勢逆,此復屯鹽之利,誠爲永久之圖也。’於是提出四條建議曰:‘一嚴徵賦之期,二核扣存之數,三重侵冒之爵,四復屯鹽之舊。’

對於如何抵禦異族侵擾,他提出‘重將帥’、‘先決戰’、‘先理財’三條對策,也就是在軍事上選用合適將領,在財政上做好物資準備,一切方略都應以打贏一場決戰爲前提……雖然細節上稍顯空泛,但作爲一個毫無經驗書生來說,能有這樣正確的戰略思想,已經十分難得了。

但最受隆慶看重的,還是其第二條,對屯鹽之法的應對,顯然是經過了多年的潛心研究,提出的看法中肯,建議可行,實在是殊爲難得。

於是隆慶欽點該卷爲一甲第一名,並將其示之於衆,令諸閱卷官以此爲鑑,擇其言之有物者拔之。

看到這篇文章,閱卷官終於明白,皇帝這是一朝翻身得解放,想要走改革路線,以證明自己答應徐閣老辭職是正確的。有徐階的前車之鑑,此時也沒人願意跟皇帝對着幹。於是按照隆慶的意思,把原先的名次推翻,重新排定了三甲座次。

一切忙完,已經是翌日凌晨了,皇帝用印之後,謄錄官趕緊將傳臚的皇榜填完,待一切準備停當,新科進士們已經齊聚東安‘門’,等待入宮傳臚了。

卯時整,伴着肅穆的景陽鐘響,紫禁城午‘門’的三扇正‘門’、兩扇東西對開的掖‘門’,同時緩緩開啓。兩隊身披金甲、威武雄壯的大漢將軍,邁着整齊的步伐從除中‘門’外的四個‘門’‘洞’相對而出,立在漢白‘玉’鋪成的五條大道旁。

此時的宮‘門’外,已經整齊的站滿了四百零三位身穿深藍‘色’羅袍的新科進士,以及他們身前的滿朝公卿大臣……新科進士覲見皇帝,是歷朝歷代都十分看重的大事。因爲自此以後,這些人就將擔當起國家的重任,爲官爲宦,或造福一方,名垂青史,或建功立業,彪炳萬代,衆所周知。而這次又是隆慶新朝的第一次掄才大典,比過去任何幾十年都更爲重視,安排的也更爲隆重。

所有的本朝重臣也全都奉命前來與聞觀禮。北京城三大國公,英國公、成國公親至,定國公不良於行,也由世子徐文璧代表。內閣四學士也悉數到場……就連剛從南方送葬回來的次輔沈江南也被重新‘露’面,站在了公卿之後,百官之前的左邊位置上。

待到卯時三刻,城‘門’樓上又是一聲鐘響,便有太監扯着公鴨嗓子道:“吉時到,百官率貢生覲見!”

於是公卿百官便率領着新科進士,步入了紫禁城中,過皇極‘門’後,便見一輪紅日從東方噴薄而出,霞光照耀在皇極殿的明黃‘色’琉璃瓦上,折‘射’出萬道金芒,將層層丹陛上林立着的,手持金瓜、寶頂、旗幡的金甲衛士,烘托的如天兵天將,把至高無上的皇權烘托到極致!

隨着擔任傳臚官的內閣首輔李‘春’芳,接過鴻臚寺卿奉上的皇榜,滿朝官員並新科進士,便齊刷刷的跪下。李‘春’芳深吸口氣,展開手中的黃冊,便朗聲道:“諸位貢生聽宣……”新科進士們便提足了‘精’神,忐忑不安的望向他手中的金冊。只聽他的聲音在殿前廣場上響起道:“……皇恩浩‘蕩’、開科取士,爲國掄才,出身莫問。今隆慶二年戊辰科殿試結束,由陛下策試天下貢士,欽賜一甲進士及第三名,二甲進士出身七十七名,三甲同進士出身三百二十三名,如下……”

到這裡,李‘春’芳有意頓一頓,欣賞一下鴉雀無聲的場景,這才一字一頓道:“殿試一甲第一名……浙江紹興羅萬化!”

兩邊的大漢將軍便接力似的喊道:“一甲第一名,貢生羅萬化覲見……”一時間,整個皇極殿前,都回‘蕩’着同一句話。

羅萬化跪在那裡,整個人完全懵了,大腦一片空白,就那麼傻傻愣在當場。最後如木偶一般跟着鴻臚寺的官員往金殿上走去,經過沈默身邊時,他看到老師在朝自己微笑,這才恢復了些神智,跟着進殿贊拜謝恩。

李‘春’芳的聲音接着響起,官員們也開始對號入座:

“一甲第二名,福建泉州黃鳳翔!”便見一個相貌英俊的年輕人上朝。

“一甲第三名,浙江金華趙志皋!”這是個年紀稍長,氣度沉穩的進士。

以上三位,便是隆慶二年的狀元榜眼探‘花’,全都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一名,四川南充李長‘春’!”這個跟蘇州府學沒關係,而是當今大學士陳以勤的學生。

“二甲第二名,山西山‘陰’王家屏!”這也是在蘇州府學就讀的,不過卻是山西幫的新銳。

“二甲第三名,福建大田田一俊!”這是會元,這下跌到第六,臉上表情不大自然,也是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四名,福建晉江李逢陽!”這位跟蘇州府學沒關係。

“二甲第五名,南直蘇州王紹周!”這位,也不可能去別處唸書,而且他還是壬戌科榜眼王錫爵的族弟。

щщщ_ttκǎ n_¢ O “二甲第六名,福建漳州張孟觀!”福建確實厲害,前九名裡佔了四個,其強勢超過了傳統的文教大省……這位也是出自蘇州府學。

“二甲第七名,四川南充陳於陛。”這是陳以勤的兒子。

“二甲第八名,山東萊州胡來貢!”殷士瞻的學生。

“二甲第九名,南直蘇州王鼎爵!”王錫爵的親弟,太倉王氏威武!

“二甲第十名,浙江杭州金學曾!”蘇州府學……

以下二甲還有江西南昌張位、山東兗州于慎行、浙江紹興朱賡等六十七人,其中出自蘇州府學三十九人。

然後是三甲的三百二十三人,令人意外的是,會試時五經魁之一的沈一貫,竟跌落到了三甲五十六位,僅得了個同進士出身,這不由讓沈默歡喜之餘,多了絲遺憾。

最終,四百零三位新科進士宣讀完畢,綜合分析下來,各省份取士多寡,依次是南直隸、浙江、福建、山西、北直隸、湖廣、山東、四川、江西、河南、廣東、廣西、陝西、雲南、貴州……其中前四名省份錄取人數相加,大於其餘十一省的總和。而在二甲以上的名次中,南直、福建和浙江三省,更是囊括了八成。

這是因爲分區取士管的是解額,也就是各省舉子人數,而在進士考試中並不分榜,所以各省在經濟文教方面的差距,就在這張榜單裡體現出來……無論是人數還是名次,東南三省都呈壓倒‘性’優勢。

其中最強勢的,依然是南直隸……這個薈萃了蘇州、南京、揚州、徽州等文教勝地的最發達省份,也只有浙江可以相提並論,江南的文化昌盛,確實不是虛傳。

其中進步最大的是福建,不僅在錄取人數上殺入三甲,還在取中名次上完爆了江浙,這主要是因爲福建歷來重視文教,又是開海貿易中受益最大、也是思想最開放的省份,他們以提供鉅額贊助的形式,將優秀子弟全都送到蘇州府學深造,並在各方面都不吝投入,自然迎來了累累碩果……在可預見的將來,他們將會對江浙的霸主地位,形成強有力的挑戰。

山西的進步也很明顯,大有迎頭趕上的意思,這次有三十四人中式,雖然高段位的名次還有所欠缺,但對於經商風氣濃重,讀書子弟偏少的山西來說,這已經是能做到的最好了。更何況他們也有王家屏等四人進入二甲,也不能說太少。

錄取名額有限,有進步的自然就有退步的,國初的第一教育大省,二百年來從未跌落三甲開外的江西,一下子滑落到了第九。這是因爲一來,該省的經濟已經落後於上述省份,這使其教育投入遠遠無法與江浙閩晉相比,讀書的苗子自然就少;但最嚴重的影響,還是來自於嚴黨倒臺,大批的江西官員受到牽連,耽誤了一代官宦子弟的進學。而且說白了,這看起來很公正的科舉取士背後,依然受許多說不清、道不明的因素影響。朝中沒了給你說話的,還有人想要打壓控制你,自然別想有好成績。

不過即使如此,江西還是在高段位上表現出‘色’,張位等八人榮列二甲,顯示其深厚的底蘊。相信過不了多久,江西就會回到其應有的名次上。

至於雲南、廣西、貴州三個省,加起來纔有四個進士中式,這種極度懸殊的差距,也是這三個省缺少漢人,朝廷統治不牢,只將其當做發配充軍之地,科教極度落後的惡果……最終品嚐這杯苦酒的,還是朝廷,而不是那些閱卷取士的官員。

還有不得不提的,在全國一百五十九個府中,蘇州已經成爲逆天的存在,其單府三十五人的錄取成績,要比排第四的山西全省還多一個。若是算上出自蘇州府學的,則一共是九十七人,不僅囊括三鼎甲,還佔據了二甲人數的七成,除了驚歎之外,你還能說什麼呢?

排在蘇州之後的是紹興,雖然不復丙辰科的盛世,但狀元又一次‘花’落會稽,二甲之中也有十一人,也沒有什麼不滿意的了。

竟然落到歷史第三,真是哭死我了。要知道,爲了這幾章,我光在知網就下了幾十本參考書,看得我頭暈眼‘花’,噁心想吐,各位施主,借幾張月票嘛,起碼回到歷史第二吧……

字數夠了,附個小百科:

在真實歷史上,戊辰科進士完爆有科舉以來的任何一科。戊辰一榜,有趙少師(志皋)、張少師(位)、沈少師(一貫)、朱少保(賡)、陳宮保(於陛)、王宗伯東閣(家屏)、於宗伯東閣(慎行),先後宰相七人,真是極盛。又有尚書十八人,‘侍’郎、中丞、三品京堂五十二人。而七相中五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尚書中四人一品,二人贈一品,凡擊‘玉’者十三人,此制科以來,未有之盛也。

排第二的,要算是嘉靖壬戌七‘玉’了,爲少師申時行、李汶,少傅餘有丁、王錫爵、蕭大享,少保楊俊民,太子太保蹇達,亦可媲美。

至於張居正和高拱的那科,也算是很強了,都有一大片牛人。而沈默的丙辰科,歷史其實是弱爆了的,原因無它,高段位選手普遍短命……爲了給小沈增加點助力,我把別的科的幾位挪了過來,就算蝴蝶效應吧。

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872章 明爭(上)第815章 神仙們(下)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470章 神來之筆第883章 流年(下)第59節 收成(中)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746章 覆滅中第644章 帝王心第661章 帝嚳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915章 崩潰(中)第482章 新生第921章 君(下)第279章 意綿綿玉生香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最終章天下下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551章 安排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74章 賓天(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664章 淮安知府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40節 巧匠(上)第783章 廷推(中)第586章 真兇第11節 萬般皆下品(中)第747章 平定中第409章 空城計?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603章 我來第一二八節第640章 抱一第919章 殺(下)第919章 殺(上)第857章 一代天驕(中)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上)第475章 活見鬼第635章 燕歸來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919章 殺(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58節 收成(上)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56節 小還鄉(中)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79節 祝福(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四零三章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480章 降第885章 大婚(中)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356章 廷議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579章 兇手(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822章 絕殺(中)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333章 把愛全給了我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902章 京察(中)第915章 崩潰(下)第668章 伊王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883章 神鞭(中)第739章 聚和堂下
第763章 三公槐下(上)第768章 上朝嘍(中)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上)第872章 明爭(上)第815章 神仙們(下)第485章 喪心病狂第470章 神來之筆第883章 流年(下)第59節 收成(中)第801章 南京之亂(中)第183章 來自巡按的邀請第746章 覆滅中第644章 帝王心第661章 帝嚳第741章 民心似水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205章 哥雖久已不在府學,學中卻滿是哥的傳說第777章 西風勁(下)第877章 大政變之決戰紫禁城之巔(下)第915章 崩潰(中)第482章 新生第921章 君(下)第279章 意綿綿玉生香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最終章天下下第75節 包賺不賠的營生(下)第433章 遠方的客人,請你留下來第761章 求人不如求己(上)第873章 隆慶皇帝(下)第809章 瓕蔘翳畞礟渋曓(中)第551章 安排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874章 賓天(上)第214章 癥結所在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下)第625章 若要人不知,除非己莫爲(下)第796章 尚書遇襲(中)第664章 淮安知府第619章 上善若水第621章 瓊林樓上第911章 俠之大者(下)第698章 援軍天降第772章 言官們(下)第40節 巧匠(上)第783章 廷推(中)第586章 真兇第11節 萬般皆下品(中)第747章 平定中第409章 空城計?第900章 大時代之風起青萍之末(上)第770章 萬歲晚睡玩完睡(中)第603章 我來第一二八節第640章 抱一第919章 殺(下)第919章 殺(上)第857章 一代天驕(中)第829章 高老三又回來了(下)第901章 來自鬼魂的報復(上)第475章 活見鬼第635章 燕歸來第845章 最長一冬(下)第919章 殺(上)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58節 收成(上)第242章 江南七子第56節 小還鄉(中)第335章 比太醫還牛的人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79節 祝福(上)第8 九三章 夜宴(上)第四零三章第203章 我生本無鄉,心安是歸處第480章 降第885章 大婚(中)第876章 大政變之步步驚心(中)第862章 南中國海(下)第802章 又是桂榜飄香時(中)第356章 廷議第752章 君子意如何(上)第844章 復東勝(上)第579章 兇手(上)第289章 軟禁中……第207章 沈煉上書第910章 甚於防川(上)第822章 絕殺(中)第538章 大風起兮!!第333章 把愛全給了我第483章 從此不再恨第727章 大人亨否(上)第804章 束氏狸狌(下)第881章 火中取栗(上)第233章 薑還是老的辣第830章 名師高徒(下)第902章 京察(中)第915章 崩潰(下)第668章 伊王第322章 聖心獨裁第883章 神鞭(中)第739章 聚和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