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巾之亂逐漸席捲天下,但是隨着張角等人突然意外死亡,很快被早有準備的朝廷大軍準建剿滅,丹尼爾的小弟救下了孫徹,也把事情經過告訴了丹尼爾,張角等人竟然是突然暴斃而死?!難道是什麼****?總不可能是詛咒什麼的吧?難道還能是釘頭七箭書不成?!丹尼爾觀察了孫徹好幾日,甚至讓華佗診治,確定他沒有絲毫中毒跡象,要麼是投毒的時候忽略了他,可據他所說,他和張角等人從來都是一起用餐,要中毒肯定是一起中毒!要麼就如丹尼爾所想一般,是詛咒!
不久,劉焉上奏四方多事,原因在刺史權輕。於是劉宏下令改部分刺史爲州牧,使刺史成了一州軍政的長吏、太守的上級,州郡縣三級行政建制自此形成。州牧的設立和州刺史權力的提升,埋下了未來軍閥割據的禍根。又是沒多久,漢靈帝去世,漢少帝劉辯即位。由於黃巾之亂比歷史上的要晚結束,所以劉宏的死就像是在趕時間一樣。外戚何進官拜大將軍,掌控朝廷,志於剷除宦官勢力,但何太后反對,他手下袁紹提出建議,讓西北軍董卓進京,逼迫何太后答應。何進同意了袁紹的建議。然而事情泄漏,宦官先下手爲強,殺死何進。當時在西園軍的袁紹聞訊,立即率軍攻入皇宮,對宦官進行屠殺。宦官張讓挾持漢少帝逃走,追兵殺到,張讓自殺身亡。董卓率軍抵達洛陽,外戚和宦官的勢力同歸於盡,導致董卓控制了中央**。
丹尼爾帶着幾個人進了洛陽,他是爲了傳國玉璽來的,如果將來他要掌控天下,一舉稱帝,那麼一定要名正言順!而傳國玉璽在手的話,則能增加幾分信服力。此時的董卓爲了樹立威望,廢掉了漢少帝,立陳留王劉協爲皇帝,即漢獻帝。再過不久漢少帝和何太后就會被董卓殺害。董卓如此倒行逆施必定引起他人不滿,下場可想而知!對了,說起來和董卓一起抵達洛陽的還有丁原,也就是呂布的義父,第一個義父,別人都是女人如衣服,偏就呂布是義父如衣服!難怪被叫做三姓家奴!丹尼爾還記得某部小說之中李元霸對着呂布喊的是三家性(和諧)奴!記得很是清楚。歷史上呂布以勇武聞名,號稱飛將,時有人中呂布,馬中赤兔之說。《三國演義》及民間其他藝術形象,呂布多被塑造成三國第一猛將。當真是武藝了得!可惜做人不咋地。呂布有虓虎之勇,而無英奇之略,輕狡反覆,唯利是視。自古及今,未有若此不夷滅也。所以呂布的性格註定了他將來的際遇!當真是性格決定一切啊!丹尼爾先是去拜訪了王允,可惜人家壓根兒不見他!說起王允,一個挺正面的人物,一說起這個人那基本都是誇他的,要是有人罵他,那估計都是對貂蟬別有用心的。不過讓丹尼爾失望的是,他讓小弟打探了一下卻發現根本沒有貂蟬這個人!
歷史上王允獲悉董卓與他的心腹呂布之間存在很深的矛盾之後,根本沒有用過美人計,而是秘密召見呂布。正好呂布也有反董卓之意。於是,王允便把誅殺董卓的計劃全部告訴呂布,並委他作內應。所以這裡面壓根兒沒有貂蟬這個人出現過!這讓丹尼爾很是無奈,不過也沒有太過在意。丹尼爾第二個見得是蔡邕(yōng),此時的他剛剛當上祭酒,未來三日之內,他還會歷任侍御史、治書御史、尚書之職。往後還會遷侍中、左中郎將,封高陽鄉侯。如劉向、司馬遷、揚子云,東京二班、崔、蔡之徒,皆命世之才,垂後代之法,張大德業,浩然無際。令丹尼爾沒有想到的是,蔡邕竟然會接受他的拜訪,和他見面了。雖然此時的丹尼爾名傳天下,但是還是有很多人不待見他,比如像王允之類的士族階層,因爲紙張的出現打破了士族階層對於知識的壟斷,所以前去投靠丹尼爾的基本都是寒門子弟。
蔡邕對丹尼爾極爲歡迎,幾乎是倒履相迎,丹尼爾受寵若驚,跟在蔡邕身後,蔡邕問丹尼爾:
“不知子徹找我何事啊?”
“如今董卓霍亂宮闈,其罪當誅,所以我打算聯絡有識之士,擊殺董卓!”
“子徹萬萬不可如此胡言亂語,小心隔牆有耳!”
“無妨,如果可以今夜便能誅殺董逆!”
“不知子徹有何高招?”
“要知道,呂奉先姓呂不姓董!他終究不是董卓親身兒子,縱使兩人看上去再怎麼和睦,但是隻要有一點問題出現,立馬就會勢同水火!我們可以如此這般這般!”
蔡邕聽完之後不由提出疑問:
“萬一沒成功呢?”
“一旦計策沒有成功,我一人擔之!”
“好,就照你這麼做!”
沒錯,就是美人計!在蔡邕的幫助下,計劃一步步地被實行,董卓和呂布果然都上當了!丹尼爾找到呂布的時候,他正在喝悶酒,此時董卓估計已經和那個“美人”“貂蟬”相擁而睡,呂布看到了丹尼爾:
“你是何人?!來此做甚!難道你不怕死嗎?!”
“將軍姓呂,本來就非董卓親生骨肉,如今你保全自己的性命還來不及,爲何還要保護董逆?何不先下手爲強,把他幹掉!”
“我什麼時候有性命之虞!簡直胡說!”
“將軍與董逆同時看上一個女人,那女人如果傾心於將軍,依將軍看會如何?”
“這是美人計?!”
“不錯!正是美人計!但是將軍已經在中計了不是嗎?!”
呂布沉默,他看着丹尼爾:
“我要如何做?”
“請將軍跟我來。”
在小弟的帶領下,丹尼爾帶着呂布進了董卓房間,呂布見到董卓抱着女子睡覺,頓時火冒三丈:
“受死吧!”
董卓剛剛被驚醒,就此陷入無邊黑暗。那女子醒來後看向呂布,從牀上起來,流着淚撞向柱子,被呂布攔住,呂布抱着她,拿牀單往她身上裹:
“你何必如此!”
“小女子已無顏再見將軍,將軍還是讓我去死吧!”
“你知我心已,又何必如此!”
“可是... ...”
“不要說了,我不在乎這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