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33章 永遠不回頭

bookmark

夜晚十點左右,林強生此時正在熱*那亞的一處港口區。他坐在一輛黑色的轎車裡,雙眼盯着遠處的兩輛大貨車將兩個集裝箱運進港口。

集裝箱裡分別裝的是他此行最大的收穫,一套東芝四軸數控聯動加工中心和八套2.5英寸單晶硅生長爐。後面還會有一些設備被運到熱港,然後出海運回國內。

這套早期的東芝產品不太經用,讓意大利人十分懊惱的是它的配件和維護費用竟然出奇的昂貴,於是有人願意接手他們就便宜的轉賣了,合同上還寫明的是廢舊鋼鐵製品,連以後想查都無從找起了。

2.5英寸的單晶硅生長爐則是淘汰設備,目前在歐美大行其道的已經是3英寸單晶硅生長爐了,有的電子行業巨頭甚至已經開始研究4英寸爐子。老舊的2.5英寸爐不但熱消耗大而且浪費能源不環保。在歐美日益嚴峻的環保法面前,都是應該淘汰的東西。但是對於中國來說,這些2.5英寸的爐子也是很難得到。

像這樣的二手設備在歐美國家多的是,林強生打算把回收事業做大做強,充分的挖掘這塊市場。

他組建的回收公司,聘用了高級經理人,打算把這個公司當一項正經的事業來做。

這些設備是他此行來意大利最大的收穫之一,電子產品一向是高端大氣上檔次的代名詞,在後世哪個公司不與電子搭邊好像就是土老冒似的,爲了讓自己不是個土鱉,有機會林強生當然要佔這個便宜。

林強生駕駛着轎車回到了酒店,他的座駕是一輛70年代產的寶馬2002,這是從酒店租來的車。現在的寶馬車前臉非常滑稽搞笑,就像兩個小鼻孔挺立在車前。

二手貨回收公司的職業經理馬修十分感謝老闆在經濟環境不景氣的情況下。給了自己一份工作。對待工作的態度,他也是兢兢業業,跟着林強生一起來到熱港。忙着設備的運輸和預訂船位,把一切安排的都很妥當。如果馬修能在以後爲林強生提供更多的二手設備。那就更完美了。

第二天,林強生飛回了美國,在紐瓦克查看了xpress公司的財務,和這邊的經理人羅伊聊了聊就趕回了紐約。

林強生對於時尚品牌的定義是宣傳宣傳加上宣傳,因此他瞄上了在模特經紀公司混了很久的羅伊作爲xpress的總經理。對於在時尚界打拼很久的羅伊來說,時裝公司總經理的地位要比一個經紀代理人強多了。爲了激勵她,林強生甚至給出了每年5%的利潤獎勵。

國內,h省濱城汽車公司和dbr公司達成了合作協議。雙方正式簽約。林強生已經把dbr公司的註冊地,轉移到了開曼羣島。簽約以後,這家公司掌握了汽車公司的50%股份,同時還負責80%的汽車產量外銷權,雙方合同期限爲30年。

這條件太特麼好了,林強生歡天喜地拉着萊恩在屋子裡跳起了舞,兩個人大晚上的在屋子裡轉圈,差點惹得鄰居報警。

這樣好的條件,憨厚的德國人竟然不同意!不知他們是嚴謹呢,還是嚴謹呢。德國談判方,竟然在和sh談判組的人一個問題一個問題的扣。而且不解決一個問題,絕不往下談。你要想和他換下一個問題。比如談產量問題的時候,同時談外銷的問題,或者再談談法律問題。德國人偏不,就跟sh方面的人耗着。很多方面掣肘的情況下,雖然sh在78年就開始和德國人談判,但是直到h省後來居上出了結果,成立了汽車公司之後,sh方面才沮喪的覺得似乎德國人也不是那麼的好。

h省濱城有了大動作,開始在江邊一帶破土動工建設新的大型工廠區。這個汽車工廠要年產轎車30萬輛。消息釋放開後惹得整個國內都被震動了。這麼一家大型的工廠是國內任何汽車廠都難以望向其背的,這一家年產30萬輛的汽車工廠比79年國內汽車產量的總和還要多十幾倍!這是什麼概念!

整個省城都羣情激動了。天天有人大老遠的騎着自行車過來觀看工地建設。

中央迫切希望工廠快點建立,h省也下了嚴令。動用一切資源,保證汽車廠10月之前完工!

原來的汽車廠家屬區也因爲在廠區的規劃之內被整體拆遷,他們將被安排在南邊建設的工人小區。

這些工人及家屬將免費入住工人小區,小區內的樓房還是由外方建築師設計的歐式房型,每戶標準120平米使用面積的大房型。這可把他們美壞了,直誇合資公司奏是好!

合資公司還沒正式建成,就先給了工人們畫了一張大大的餡餅。這個餡餅在現有的2000多個工人當中立刻掀起了一片熱烈歡迎外資的小高@潮,工人們紛紛打聽着自己能不能也進入要蓋起來的新小區。

李剛和林向榮,同外方經理巴爾商量後,決定向工人們發佈消息,將來誰先在新廠培訓後迅速的進入工作狀態,嚴格的按照合資公司的規定要求自己,誰就優先上樓。

這個消息發佈之後,可把2000多個工人高興的不得了。工人們紛紛表示,不就是要聽大鼻子的話嗎?老少爺們和婦女姑娘們爲了上樓房,幹了!

廠區建設完全按照現代化工廠的標準建設,採取嚴格要求。林強生打算建成這個工廠後,20年內都不落伍,也不用有大的改動。工廠車間之內都採取潔淨處理,地面都要求採用自流平。國內目前還沒有一家能生產出符合要求的自流平水泥,所以這樣的水泥也要在國外進口。

這在中方看來,外方的要求簡直多此一舉又浪費時間。一個生產汽車的工廠,你要那麼幹淨幹什麼!

沒事,林強生有錢,就是這麼任性!你想要在十月一日之前完工。我不同意,你也不行!

外方經理巴爾無論如何都要嚴格按照母公司的要求辦事,他表示這是公司總部的決定。要建設一家高標準現代化的工廠就得這麼幹!

h省的上下領導也沒辦法,既然人家外方這麼熱情。我們也不好打消人家的積極性吧!既然人家熱情,我們也要熱情!那就白天晚上輪着幹,以前是二班倒,這回充分的發揮聰明才智,三班倒!以前兩千多個工人,這回翻兩番,組織八千多個建築工人上工地,全省都行動起來!一批批的建築工人。從全省的各個城市被集中進了省城,就爲了突擊這一個大項目。

h省和外方合資公司成立的消息,徹底的震動了這個泱泱大國!

改革開放的頭一年,就有了這麼大的一個項目落戶到國內!不得不說是高層英明領導的遠見卓識,起了決定性的作用。外方的積極響應,技術和資金都迅速的引了進來,說明中國道路沒有走錯,更加堅定了上面改革的決心。

同時,中央也在研究,是不是讓h省的濱城也成爲特區。這樣就能更方便的促進地方經濟發展了啊!畢竟濱城已經率先的走在改革的前列,已經和外方率先的成立了合資公司。

改革的成果,也需要精心的維護啊!

但是濱城這個地方太獨特了!離着蘇聯近不說。又不靠海,內陸地區交通也不方便。這讓中央的領導們都覺得把這麼一家合資企業放在這個地方,怪可惜了得。這要是地方能更理想些,那就太好了!

蘇聯至今還在中蘇邊境陳兵百萬,虎視眈眈的威脅着中國的三北地區,尤其是東北地區更是聚集着蘇聯的重兵集團。

這個地方要是弄個特區什麼的也不牢靠,最後還是鄧老拍板了,先等等看,過個兩年之後。如果這家生產轎車的汽車廠發展的好,蘇聯又沒有什麼動作。那就不妨在東北內陸也設立個經濟特區!改革的春風,要吹滿大地。也不差這一個城市。

隨着七月中旬gd、fj兩省率先甩開全國單幹,正式建立經濟特區;國內最好的政策,大量的資源都往兩省集中;尤其是他們還可以留存大量的稅收!

其他省份還沒有感覺到什麼,但h省的領導和官員們卻開始着急了起來。

省內嚐到了合資公司的好處之後,很多官員就向上面建議促成和外方關於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的投資計劃,先把技術引進來。因爲他們的子女正想着等合資公司一成立,就紛紛往裡邊進呢。如果外方繼續投資在本省,勢必又能解決一大批官員子女的安置問題。

下面着急起來,上面也有更大的憂心。自從合資公司確立以來,無論是中央還是國內各界都開始關注起了h省的動態。這種在風口浪尖的日子,雖然讓大家心跳加速,但沒有被關注的日子,不更難受不是。

何況自從合資公司成立以來,中央的政策和物資就馬上接踵而至。原來省內的央企,省內領導想動一根指頭都難,人家根本就不理地方領導,你算哪根蔥。可是現在有了中央的政策扶植和計劃內配額,很多央企就馬上對省裡轉變了態度,他們也紛紛開始支持省內的工作了。

這立竿見影的效果,讓省內領導們欲罷不能。有了上面的政策,幹什麼都順風順水,沒有政策立馬就成了土鱉。大家好日子沒過幾天,可不想立馬就成了打醬油的路人甲乙丙丁啊!

所以沒到7月末,h省就放鬆了態度,外方可以獨立投資建設汽車零配件生產基地,省內不再要求佔股了!

dbr公司立刻與h省簽訂了協議,在濱城的西北角畫了一大片的荒地,成立了工業製造基地。隨後不久,幾十輛工程設備被運到了dl港,然後是一批批的工業機械設備向港口卸貨。

在海外存放也是要錢的啊,這筆花費就不在少數,得趕緊的運回國內,以減少損失啊!

外方獨資的消息,一時又震動了全國。在中央不發聲的默許之下,雖然全國輿論兇兇,大有淹沒改革成果之勢。

但是h省已經在這條道路上越走越遠,永不回頭了!()

第264章 京城出租車公司控制權之爭的開始第739章 盧卡斯的困境第499章 約堡綜合醫院第384章 工業基礎第9章 我不緊張第976章 大佬到來第896章 F1賽車的設計第411章 手機之父的發現第482章 功德無量的偉事第725章 戈登摩爾和安迪葛洛夫第956章 誠信教育第91章 艾瑪的超短裙第514章 太子黨第533章 以色列人的邀請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772章 死老外第126章 shopping第812章 招兵買馬第893章 與生產AUG的斯太爾曼利夏合作第488章 拉近關係第898章 羨慕嫉妒恨第188章 汽車銷售公司(上)第628章 設備第一第485章 向國內航空工業拿技術第564章 東星質量資格認證第619章 丈母孃的盤問第655章 AMC新主席第590章 濱城的照相機品牌第846章 國之重器第817章 赴美考察組第230章 上車,走吧!第531章 彌補差距第401章 重量級情報第309章 回到香江第645章 精益求精的LS400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470章 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495章 汽車大潮第477章 篳路藍縷第416章 遇到自己公司的出租車第777章 北汽切諾基第537章 林強生的想法第985章 師旭平到來第494章 第一商品第394章 監視第691章 私營的軍事訓練基地第830章 86年春節的新氣象第181章 意大利女人來了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573章 日化用品產業第150章 傷殘軍人第783章 驚聞路娜上大學了第1002章 西郊賓館第64章 廣告畫第859章 騙局拆穿第686章 張珊珊第441章 藝術學校第356章 摩德納大學蘭博基尼實驗室第806章 項目啓動第792章 宮市長的大廈第497章 彩虹之國第800章 國經委調查組第984章 與市長觀點不同第40章 信達雅學習小組第624章 丈母孃的心思第844章 丈人出山第25章 報名高考第120章 汽車工業第674章 壟斷美國的廢紙業第723章 網速超標準原則第216章 首長認可第982章 安然度過第464章 糾正第826章 藝員培訓班第640章 收購對手克萊斯勒?第354章 有個姑娘和我跳舞第587章 不是5億,是60億!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363章 邁向國際化第353章 Party舞會第604章 婆媳之間第666章 基諾沙的汽車工人們第370章 規則第594章 東星光學成像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機第177章 零配件招標會 上第28章 高考第439章 艾夢緹娜的人道主義精神第954章 穆青崛起第772章 死老外第375章 決定性的兩款車型第153章 大院出身的薛靈芸第720章 斯坦福大學的講臺第902章 獲得F1資格第157章 集結號第707章 漂亮女傭第631章 新汽車品牌“標記”的誕生第197章 資助江文絳醫生留學
第264章 京城出租車公司控制權之爭的開始第739章 盧卡斯的困境第499章 約堡綜合醫院第384章 工業基礎第9章 我不緊張第976章 大佬到來第896章 F1賽車的設計第411章 手機之父的發現第482章 功德無量的偉事第725章 戈登摩爾和安迪葛洛夫第956章 誠信教育第91章 艾瑪的超短裙第514章 太子黨第533章 以色列人的邀請第378章 一哥坐不住了第772章 死老外第126章 shopping第812章 招兵買馬第893章 與生產AUG的斯太爾曼利夏合作第488章 拉近關係第898章 羨慕嫉妒恨第188章 汽車銷售公司(上)第628章 設備第一第485章 向國內航空工業拿技術第564章 東星質量資格認證第619章 丈母孃的盤問第655章 AMC新主席第590章 濱城的照相機品牌第846章 國之重器第817章 赴美考察組第230章 上車,走吧!第531章 彌補差距第401章 重量級情報第309章 回到香江第645章 精益求精的LS400第681章 繞不開的話題第968章 原始之地第470章 工業皇冠上的明珠第495章 汽車大潮第477章 篳路藍縷第416章 遇到自己公司的出租車第777章 北汽切諾基第537章 林強生的想法第985章 師旭平到來第494章 第一商品第394章 監視第691章 私營的軍事訓練基地第830章 86年春節的新氣象第181章 意大利女人來了第67章 翻騰的浪花第573章 日化用品產業第150章 傷殘軍人第783章 驚聞路娜上大學了第1002章 西郊賓館第64章 廣告畫第859章 騙局拆穿第686章 張珊珊第441章 藝術學校第356章 摩德納大學蘭博基尼實驗室第806章 項目啓動第792章 宮市長的大廈第497章 彩虹之國第800章 國經委調查組第984章 與市長觀點不同第40章 信達雅學習小組第624章 丈母孃的心思第844章 丈人出山第25章 報名高考第120章 汽車工業第674章 壟斷美國的廢紙業第723章 網速超標準原則第216章 首長認可第982章 安然度過第464章 糾正第826章 藝員培訓班第640章 收購對手克萊斯勒?第354章 有個姑娘和我跳舞第587章 不是5億,是60億!第170章 日內瓦車展第363章 邁向國際化第353章 Party舞會第604章 婆媳之間第666章 基諾沙的汽車工人們第370章 規則第594章 東星光學成像第102章 第二次石油危機第177章 零配件招標會 上第28章 高考第439章 艾夢緹娜的人道主義精神第954章 穆青崛起第772章 死老外第375章 決定性的兩款車型第153章 大院出身的薛靈芸第720章 斯坦福大學的講臺第902章 獲得F1資格第157章 集結號第707章 漂亮女傭第631章 新汽車品牌“標記”的誕生第197章 資助江文絳醫生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