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章 三言兩語收名臣

聽說李綱竟能能認出那幾個似是而非的篆字,高俅不禁大生興趣。要知道,他到了大宋之後便投在蘇軾門下,雖說不見得能成爲一代學問大家,但是,少說十幾年工夫下來,也不再是當年的景象。當下他便微微頷首道:“李綱,既然你說認識,不妨就給大家解說一下。”

“首先,這根本就不是什麼篆字。”李綱環視了衆人一眼,根本不在意自己的話是怎樣語驚全場,“各位不必以爲自己的學問不夠,而是這造假的人水平着實太差,八個篆字中,除了一咋“天,字居然都寫錯了。”

話音剛落,吳子才便臉色大變,要知道,他既然能爲教授,學問上自然是有很深的造詣,之前之所以認不全那幾個字,一來是存了先入爲主的觀點,二來則是壓根沒往那個方向去考慮。眼見宋楚等幾個同僚頻頻朝自己打量,他卻恍若未覺,只是呆在那裡動彈不得。讀書幾十年,又是領了教授官,倘若事情傳揚出去,他還拿什麼臉面去教諭百姓?

“原來如此!”雖然李綱沒有再詳細解釋,但是聽到這裡,高俅已經是完全明白了←收斂了臉上笑容,冷冷地瞟了一眼那個呆若木雞的顧家炙,這才輕哼一聲道:“想不到,這所謂的祥瑞奇石居然是假造的!”

宋楚見吳子纔不說話,一顆心已經是沉向了無底深淵,當下立馬做出了決定←疾步走上前去,朝着高俅深深一揖道:“若非高相公鑑別,下官恐怕就要上了這個刁民的當!聖上即位以來。東南一帶風調雨順,百姓生活富足,下官原本還想着天賜祥瑞。能夠令聖上龍顏大悅,誰知道竟遇到了如此刁民!”他越說越顯得口若懸河神態激昂。”我等忝爲一方父母,卻無識人之明,險些上了別人的當,如今想來真是慚愧」得無地自容。此石既然是造假,下官不敢擅專。還請高相公示下該如何處置?”

高俅倒沒有料到宋楚急中生智下能夠說出這樣一番話,一時間原先地責問倒派不上了用場。然而,他終究是在朝廷中樞浸淫了多年的人,只是略略一怔便有了主意←原本就打算好的,東南民風不似西南那般多變難制,但是,官紳地執是最難制地,更重要的是,就怕這些人爲了揣摩上意而鬧出什麼不可開交地事。趁着這塊奇石造假的機會,他正好把事情鬧得更大一些。那麼,即使他日有人在趙佶耳邊叨咕什麼江南奇石天下第一,趙佶也會因爲今天的事情而有所顧忌。不至於讓花石綱的勾當重現東南。

“此事鬧得滿城風雨,自然不可等閒視之!”

見那顧家炙嚇得軟倒在地,高俅並不覺得十分同情。要知道,這家人已經使家境小康。處心積慮弄出這樣大的事情只是爲了換取天子地賞賜,若是不加以懲處,恐怕天下人都會羣起仿效,到了那個時候,東西南北的祥瑞恐怕會堆滿政事堂。

“宋大人既然爲一地父母官,此事便由你審理,我不會插手,但是,屆時可讓全城百姓前往聽審!”他略頓了一頓,見周圍的官員全都是臉色變幻不定,便知道這些人都在擔心他會如何上奏。只是,這一次的事情非比往常,他不可能也不想就這麼輕輕按下去。”正如宋大人所說,奇石造假固然是刁民貪利,但是,諸位都是讀書多年的官員,怎麼會看不到這些紕漏?此地之事流傳太廣,我不得不上奏聖上,不過,其中也會多少爲你們轉圜幾句便是。”話點透到這個份上,宋楚等人哪裡還會不知道好歹,慌忙一個個打躬作揖地謝了,然後又大大奉承了李綱一番,至於那個倒黴的顧家炙自然人人厭憎′然這一次他們眼力不濟鐵定要受到處分,但是,總比東甕到京城方纔被人認出是假來的幸運。也正因爲如此,對於能夠一眼辨真假的李綱,他們全都沒有了剛纔的敵意,反而也多了幾分感激。一出鬧劇過後,顧家炙理所當然地被下了大牢,而高俅則再一次將李綱邀上了馬車,只不過,他卻不認爲李綱會真的一眼辨明真假。

“李綱,若是我沒有猜錯,怕是你早就偷偷到顧家去看過那塊石頭吧?”

“果然瞞不過高相公。”李綱並不掩飾,很是爽快地點了點頭,“自從得到那個消息開始,我便想方設法進顧家查探,後來一個相熟地公差把我帶了進去,乍一看去還真像那麼一回事,只是那篆字卻未免畫蛇添足了。若是真的不知道而杜撰幾個也就算了,偏生那顧家人爲了追求繁複而胡亂編造,簡直是不知所謂!”

高俅卻冷不丁地插話道:“那我問你,若是那塊奇石是真的天然而成,那你此番又會如何?”

“如果是真地……”李綱的神情中不免有幾分猶豫,最後才咬咬牙道,“橫豎聖上仍在求直言,學生也會上書諫勸!玩物喪志的例子古來有之,若是聖上喜歡這一類奇石,上行下效,百姓必將受害,此風不可長,此路不可開!”

“說得好!”高俅這一次終於擊節讚歎,無論是對方流露出來的機智還是風骨,都不負史書名臣之名,最重要地是,李綱還年輕!歷史上李綱在宋高宗手下曾經官拜尚書右僕射,但是這個宰相只當了七十七天就因爲主張北伐而慘遭罷職,所以說,只要培養得當,至少能成爲日後大宋的中流砥柱!想到李綱還未應禮部試,而下一次禮部試還有兩三年,他立刻便有了主意。”此次事畢,伯紀可有什麼打算?”

發覺高俅突然不再稱其名而直呼其字,李綱頓時有一種受寵若驚的感覺,連忙欠身答道:“回稟高相公,家父剛剛遷了右文殿修撰,前時有信來要我和家母去京城居住。前幾日我已經讓幾個僕人護送家母上京,不過,我李氏一門自先祖開始從福建遷來無錫居住,此地乃根本不可丟棄,因此我原準備安頓好此地的老宅,便去京城和父母匯合!”

“原來如此。”高俅故準索片刻,突然問道,“令尊可是李夔?”

“正是!”見高俅居然知道父親的名姓,李綱頓時大奇,要知道,父親於文學詩詞上雖然相當不凡,但是,在朝中卻相當謹言慎行,一般不會給人留下什麼印象,而高俅曾經是位高權重的宰輔,怎麼會記得他的父親?只不過,這種問題卻不好當面問出來。

高俅當然知道對方所思所想,但是,他也無意解釋,只是略一點頭道:“既然禮部試還有兩三年的功夫,依我之見,你就不用那麼早上京城了。我此次奉旨安撫東南,也需要一個深悉東南風土人情的人從旁輔助。我看你雖然年輕,行事卻不但有章法,而且膽略不凡。如何,可願意和我同行去杭州麼?”

“固所願也,不敢請爾!”

李綱幾乎本能地迸出這麼一句話,見高俅臉上含笑,他不覺又有幾分尷尬。”學生自小除了讀書之外,便喜歡關心天下大事,也不知被父親責備過多少回←說我是紙上談兵不堪任用,我卻始終改不了這個習慣。今次隨高相公南行,我也希望能夠有所進益,他年應試時也好更有底氣!”

“伯紀已經是無錫有名的才子,何必妄自菲薄?至於紙上談兵之說,我卻覺得不然。若是從來未曾想過,那麼,一旦真的上陣,全無準備之下又哪來的應對之道?”高俅很滿意李綱的態度,心中暗自慶幸多年苦心沒有白費,“只不過,我目前不方便先給你什麼身份,總而言之,將來若是見到什麼事,你也不必有顧慮,直接提出來便是!”

離開了無錫,高俅便直接把一干事由寫成了奏疏往上呈遞,當然,這明面上的摺子是一定會通過政事堂的。儘管劉逵很有心從中挑一點紕漏,但是,趙挺之卻無意生波,二話不說地把摺子轉到了御前。而趙佶剛剛因爲高俅的前一道奏疏,下旨進楚州市舶司提舉鍾昌直龍圖,集賢殿修撰:拜程之邵太中大夫,加龍圖閣直學士,爲熙河路都轉運使。此時看到這樣一篇奇石風波,他立即覺察到了事情背後的隱情。

當着趙挺之和劉逵的面,他便毫不留情地道:“看來,這些人真的是欲以天下奉朕一人了!古來祥瑞便多虛報,如今若是再有人仿效,則天下亂矣!爾等身爲宰臣,處置政務之餘也有曉諭百官之責,便將伯章的這道奏摺明發天下,不得再報祥瑞,不得再以珍奇之物媚上,違者永不磨勘!”

趙挺之聞言暗歎,不露痕跡地和劉逵對視一眼後,他便躬身問道:

“聖上這番處置極爲妥當,只是不知道,那無錫縣令等人又該如何處置?”

沉吟片刻,趙佶便做出了主張:“查人不明,教諭百姓失職,只是,這職責也不能說完全在他們,各自罰俸半年,若磨勘之期已到,再加一年!”

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10章 一網打盡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4章 浮出水面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5章 暗潮洶涌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6章 高府夜話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4章 酒肆論書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章 路遇貴人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章 穿越時空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7章 峰迴路轉
第35章 引金蘭希圖固己第9章 噩耗頻傳遼國亂第16章 趙府宴術驚四座第16章 細分析堪破玄機第33章 婚事亦需從長議第13章 借外力胸有成竹第11章 除大敵國舅逼宮第10章 一網打盡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7章 高郎道觀遇段郎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30章 迷霧重重前路茫第14章 炙手可熱燙山芋第40章 雙喜臨賀客盈門第27章 憂婚事百味雜陳第30章 八方風雨齊匯聚第4章 細思量禍端又起第14章 未雨綢繆嚴防範第28章 訪高相太子露怯第22章 芙蓉帳暖度春宵第11章 賓客盈門第24章 浮出水面第8章 卻聖意心志彌堅第11章 抵江南贈書爲禮第10章 爲贓物羣賊反目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37章 夏主低頭結和議第23章 春宵苦短日高起第18章 上香遇劫靈隱寺第31章 李才女十里相送第29章 狡蔡攸擠兌老父第25章 鬧劇連連第31章 反目成仇第23章 美人高人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章 烏蒙王不請自到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8章 回春也須留一手第23章 痛定思痛慮軍事第5章 暗潮洶涌第28章 高嚴對酌謀靖國第22章 防微杜漸第34章 御前蹴鞠第16章 佳兒佳婦佳偶成第12章 幕後盟友第22章 慮父疾才女憂心第30章 送別離人生百態第6章 受召見驚怒交加第18章 辨良駿因禍得福第37章 應邀約兩女爲媒第27章 殺伐決斷第36章 怒衝冠人死燈滅第37章 拖兒帶口出門去第6章 高府夜話第21章 動色心圖謀不軌第37章 獲賊首塵埃落定第12章 諸般大戲齊登場第25章 偕使團奉旨回京第33章 動刀兵渝州大索第2章 兄弟自有手足情第40章 謝幕亦是開幕曲第15章 兩虎相爭未必傷第2章 誰家英氣少年郎第13章 陰結內外謀升轉第17章 接書信各做準備第28章 妙手回春皆歡喜第34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34章 苦心孤詣造時機第2章 爲家國各有盤算第14章 轉武階再試鋒芒第32章 賀帝壽暗度陳倉第39章 一朝人死如燈滅第24章 浮出水面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3章 賀生辰貴妃認親第3章 驚天秘聞平地現第9章 微服出遊第27章 回京更有重任待第22章 爲聖心各用機謀第15章 拒請降攻勢日急第33章 狹路相逢第33章 有心施恩無心報第8章 聞捷報隱跡面聖第36章 翩翩欽使乃閹宦第4章 酒肆論書第1章 渾水摸魚本常事第1章 一朝天子數朝臣第3章 路遇貴人第18章 舊話重提第19章 臭味投沆瀣一氣第23章 煽風點火暗報信第26章 抽絲剝繭見真章第1章 穿越時空第15章 念舊情天子恩重第17章 風起朝堂第35章 見遺稿睹物思人第20章 爲茶法波瀾迭起第4章 翻臉無情各爲己第27章 屈豪家鋒芒初露第27章 峰迴路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