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八脈還魂針

他心中也不肯定柳宮文口中所謂的刺客,是否是來刺殺自己。當剛回到驛館之時,柳宮文言道有人跟蹤,就帶着兩位護衛從後院而出,卻是在半個時辰後,回到館中說是發現大周朝廷的刺客。

半信半疑之間,又聽到刺客負傷逃到了劉繼業府上,心中就有了計較,便想借機除了這個讓遼人忌憚的邊關守將,此下聽出劉承均言外之意,便道:“皇子殿下認爲這四丈高的太原城牆能攔得住折家將嗎?”

對於折家軍北漢皇帝是又愛又恨,當初駐守府州的折家軍是効力北漢朝廷,後來北漢皇帝爲借兵攻打後周,向遼朝稱臣,引起的折家軍的憤恨從而脫離北漢歸順後周。

折家軍扼守府州,阻住遼國從黃河北下中原之路,北漢雖臣事於遼朝,但也亦不想讓遼人入主中原,故對摺家軍的存在也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怎奈在北漢攻打後周之時,折家軍卻在西邊進犯北漢,使得北漢分心,纔不得不對摺家軍動手。

但聽耶律宗武提及折家將,劉承均心中一震,他甚通權謀之術,耶律宗武想借刀殺人之意自也瞞不過他,心中忖道,刺客若是折家軍之人,斷不會逃到劉府去連累劉繼業,這刺客或是來自中原,刺殺不成後,無意中才逃到劉府之中。

對於劉繼業的忠心,劉承均自是十分信任,又忖道若是刺客真得逃入劉府,屆時請旨搜出,即使與劉繼業無關,在朝中親遼的大臣口水之下,恐也難護劉繼業周全,若沒搜出人來,卻也會寒了劉繼業的忠心,想到此處便道:“何以耶律將軍會認爲這刺客是折家之人?”

“劉將軍的夫人是折家之後,這刺客逃入劉府,若非是折家之人?難不成是劉繼業將軍的手下?”

此話自是認定了劉繼業與刺客有關,劉承均聞言輕笑一聲:“嘿嘿,就不會是中原郭家使人來栽贓嫁禍?將軍此話言及過早了吧。”

轉而望向柳宮文,“柳先生手下的護衛確是親眼所見那刺客逃入劉府?”

柳宮文自然不會改口,便是點頭道:“確是爲錢護衛所見……”

“那錢護衛何在?”劉承均問道。

“柳某恐刺客逃脫劉府,便留下錢護衛在暗中留意。”

劉承均見他如此一說,眉頭一皺,沉吟片刻道:“此下已是深夜,不宜進宮打擾皇上休息……兩位隨本王先一同前去劉府詢問。”

轉身對身邊侍衛道“備馬”,言罷徑自而岀,耶律宗武與柳宮文對視一眼,只得跟上劉承均朝劉府而去。

剛到劉府門口,那錢護衛便迎着上來,行禮見過後,對柳宮文搖了搖頭,低聲道:“後面出來的那濃眉大眼的漢子與一隨從離開過,別的倒未見有人出入。”

原來劉繼業也恐暗中有人留意,便讓折德守與折卸勳二人從前面府門而出,而楊忠則帶着受傷的洛逍遙與莫不善從後院乘馬車離開。

此時皇子府中的侍衛已是敲開了府門,劉繼業迎了岀來,但見劉承均到來卻也未感驚訝,躬身行禮道:“繼業見過殿下。”

劉承均笑道:“昨日忙於政事,未能親來道賀小公子彌月之喜,繼業切莫見怪本王,啊,哈哈……”

“繼業豈敢。“劉繼業轉而望着耶律宗武,拱手笑道:“見過使臣大人。”

他在守護北邊漢境之時,曾與當時身爲朔州騎兵統領的耶律宗武交過手,卻也認識,耶律宗武微微一笑,拱手回禮。

劉繼業對柳宮文笑了一下,道:“想必柳供奉沒有追到刺客,便請了皇子殿下幫忙追拿吧,哈哈……”

笑罷便將劉承均三人請進府中廳堂落座,劉承均打量了一下廳堂上的佈置,笑道:“這三更半夜的,繼業怎還未休息?”

“小兒彌月之喜,諸多朝中同僚來賀,繼業久在邊關許久未見,故頗有嘮叨話語言談,送走賓客後本欲休息,卻不料柳供奉手下護衛欲闖進府中,被繼業攔下,說是有什麼刺客逃入府中……”劉繼業頓了頓,望了一眼柳宮文,“看到柳供奉離去的神情,繼業心猜或許還會前來,故也未再作休息之想。”

“那護衛何時闖進?”

“應是剛過亥時,府中僕人因小兒彌月之喜,頗有諸多雜務整理,那時皆還未作休息。”劉繼業應道。

劉承均點了點頭,望向耶律宗武,“耶律將軍,可否讓發現刺客闖入的護衛進來?本王有事詢問。”

耶律宗武也覺有理,便點頭同意,劉承均便令隨從侍衛將那錢姓護衛請進府內。

柳宮文心下忐忑起來,他之所以對耶律宗武謊稱洛逍遙是刺客自有原因,一則擔心耶律宗武不願幫他對付洛逍遙,這畢竟是他的私人江湖恩怨,當初楚南風闖進護衛府殺他之後,護衛府中之人已是頗有微詞。

二則見洛逍遙等人已受傷,若不趁機除去,讓楚南風翁牧聞訊趕來,燕仲長又在養傷,屆時恐怕是無人肯保自己。

至於洛、莫二人是否闖進這劉府卻是猜測,本以爲劉承均會因爲耶律宗武大遼使臣身份,會不顧情面搜查劉府,畢竟刺殺邦國使臣茲體事大,卻未曾想到卻是如過堂審案一般,但見那錢護衛進來,心念急轉之下搶先開口道:“錢護衛,你將見到那兩個刺客逃進府中之事說與耶律統領聽……”

那錢護衛心中一愣,但見柳宮文眯着眼睛看着自己,心中旋即明白可能自己要當替罪羊了,官場之中察顏觀色是每個做爲手下之人的必修之課,聞言略是遲疑一下,道:“稟統領,屬下當時在屋頂……與那兩個受傷的刺客有十餘丈之距,那二人躍下屋頂後,轉入劉府左邊的巷子中,屬下趕至巷口時,雖不見身影,但聽劉府院內有急促腳步之聲,想是那二人逃入……”

“等等,錢護衛,這麼說並非你親眼所見?”劉承均皺了皺眉頭,轉眼望着耶律宗武:“繼業剛剛也說了,因爲繼業公子彌月置辦酒席,諸多僕人尚有雜務,但憑聽到府院內有腳步聲,便斷定那兩位刺客闖進了劉府,耶律將軍這恐是草率了吧?”

耶律宗武在這錢護衛進來後,但見柳宮文言行神色,便知柳宮文隱瞞真相,況以柳宮文修爲怎可能會落在這錢護衛身後,心中暗罵柳宮文祖宗一遍,但此時畢竟要維護自己大遼使臣的面子,對於劉承均問話並不作答,對那錢護衛問道:“然後呢?”

“屬下那時便躍上院牆,卻被……卻被劉將軍發覺。”

耶律宗武轉頭對劉繼業笑了笑:“何以劉將軍會如此警覺?”

卻聽劉繼業哈哈一笑:“錢護衛恐是一時追暈了頭吧,即是覺得那刺客從巷子邊的院牆闖入,那爲何當時不立即追進,反而從正門的院牆闖入?”

頓了一下,望向耶律宗武:“本將軍剛好欲送一位朝中同僚出府,恰見有人闖上院牆,自是一拳將他擊落。”

那錢護衛聞言臉色頓紅。耶律宗武此時自然不會退縮,雖無實證刺客逃入劉府,但有人行刺之事應可咬定爲事實,瞪了一眼錢護衛後,轉而笑道:“那刺客刺殺本使不成,逃到這附近,劉將軍府院甚大,就是被人闖入匿起,一時也未必察覺,還望請劉將軍協查,也可防刺客驚了將軍家人。”

“大遼使臣在我漢境驛館遭人行刺,本將軍自也有協查之職,柳供奉退去之時,本將軍也恐真有歹人闖入驚擾小兒,也自細查府內一遍,卻未有任何發現,本將軍這麼說……使臣大人,信是不信?”

耶律宗武聞言一怔,他身爲大遼朝官,深知官有官威,以劉繼業的身份,若非當朝皇帝的旨意,任何人也不敢強行搜查,劉繼業如此說法,隱有給他下臺階行走,便是笑道:“劉將軍身爲保衛指揮使,自是不會放過刺殺本使之人,將軍即已查過,本使哪能不信,不過這周邊的宅院……”

但聽劉承均截言道:“這右邊隔巷的宅院是戶部李大人居所,左邊隔街的中書舍人馬大人宅院,後面幾個宅院也多是朝中官員住所……這事依本王看來,等早朝稟明皇上後再做決斷,使臣大人意下如何?”

此時言稱耶律宗武爲使臣大人,少了一份親近,自也有按規矩辦事之意,耶律宗武心知目前也只能如此,況且真實情況恐非柳宮文所言那般,便與劉繼業客套一下,告辭而去。

一一一一一一一

中了“神風散”之人,本是十二時辰後功力會慢慢恢復,可惜洛逍遙氣機漸弱之時被柳宮文掌氣所傷,又被“周天指”擊中氣戶穴,自是傷勢不輕,幸虧是習有“太初心法”加上是天蠶體之故才未有昏迷,對着在馬車廂內往自己體內輸送真氣的折德守道:“在下想是中了散功一類的毒藥,咳、咳……真氣無法凝聚,難以……引氣療傷,但想性命無礙,恩公此時不必浪費真氣。”

折德守收回右掌,將洛逍遙移靠在馬車廂壁上,“那暫先好好養神休息,待到府州之時,尋上良醫醫治。”

轉而望向正行氣逼毒的莫不善,言道:“莫先生可需幫忙?”

莫不善看着手掌逼岀略帶腥味的黑血,搖頭道:“所幸這毒性未曾侵入內臟,不然恐是神仙難救……”

折德守聽了此言,知他也無大礙,便伸手掀開車廂布簾向外看了一下,“天已破曉了,此地距府州還有五百餘里,二位有傷在身,不便急趕,想是要明日才能到達,二位若有需要但請直言。”

一路上倒也順利,終在第二日早上到了黃河水西門渡口,折家軍自也有在漢境內藏有接應的船隻,於是一衆人棄了馬車,上了渡船渡過黃河,踏上了府州境內。

洛逍遙與莫不善二人被安置在一營兵軍舍之中,不久後但見折德守笑着進來道:“真是大幸,未想折某去了太原七天,軍中請來了一位神醫……稍待片刻,苗谷主便會過來。”

此時“神風散”十二時辰的藥性已過,洛逍遙真氣雖漸恢復,但被柳宮文的“周天心法”的掌力所傷,周天指又專傷人脈絡穴道,行氣通絡自也滯緩,但感胸口疼痛,自也下牀不得,聽了折德守之言,便道:“多謝折兄……”

話音未落,但見門外進來兩人,舉目望去,卻是不由得喜道:“師叔,您……”

原來來人正是江秋白與苗長寧。幾天前,苗長寧製出解藥化去了“朝夕散”之毒,但見軍士已趨痊癒,本欲與江秋白二人告辭離去,卻聽防禦使折德扆言稱,有兩位俠士在北漢刺殺遼使中毒受傷,請他前去治傷。

苗長寧但想好人做到底,便也應允,一同隨行的江秋白未料到受傷之人竟然是洛逍遙,見狀大吃一驚,“逍遙,這是如何回事?”

旋即轉身對苗長寧道:“這是山長的愛徒洛逍遙,煩請苗谷主費心。”

苗長寧聽得是楚南風的徒弟,大爲驚訝,忙上前把脈探息,復是臉色大變,原來他探出洛逍遙不僅是被自己苗家的“周天心法”的所傷,更是中了“神風散”。

大吃一驚之下,便從懷中掏出一布包,打開之後,衆人只見並排存放着十餘支銀針,苗長寧將銀針消毒之後,便在洛逍遙身上的奇經八脈中任、督、衝三脈腧穴取位施針,半柱香後,將留針取岀,遞與洛逍遙一顆“歸元丹”,言道:“將它服下,引氣調息便可。”

方纔轉身走向莫不善,望了一眼莫不善發黑的手掌,嘆了一口氣,取出‘百草丹’言道:“此丹可解這銀龍蛇餘毒。”

莫不善自不見疑,忙接過吞下,運氣化行藥性周身。

望着臉顯關切之色的江秋白,苗長寧道:“江先生放心,洛少俠已無大礙了,一兩日定會痊癒。這“周天心法”真氣不僅傷人內臟,對於各行氣經脈更是大有傷害,幸虧洛少俠脈絡異於常人,不然縱是老朽施了這八脈行氣針法,也要在牀上躺上十天八天。”

洛逍遙自苗長寧取去銀針已感神清氣爽,服了“歸元丹”行氣周天運行藥性後,頓覺體內氣機暢通無阻,心中對苗長寧妙手回春之術大感佩服,忙下牀躬身行禮:“多謝前輩出手相救。”

“幸無大礙,不然老朽真得是無顏面對楚先生……哎。”他已是確認傷洛逍遙之人便是柳宮文,想起馬希蘭之事,自然是感嘆不已,“洛少俠是如何遇上柳宮文那惡徒?”

洛逍遙與苗長寧從未見過,但聽江秋白對他的稱呼,已然知道眼前老者便是藥王谷谷主。關於到太原盜取‘鳳梧琴’之事自然是不可對人提及,聞言略一思索,拱手道:“家父不慎受傷,晚輩岀走江湖尋訪醫治之人,無意間在太原遼人驛館遇上了柳宮文這惡賊,遭了毒煙暗算,幸得莫先生相救才得已逃生。”

洛逍遙本是對莫不善騙奪水龍吟心有惱意,但他是恩怨分明之人,雖說此次受傷也算是因莫不善奪劍引起,但見莫不善捨命相救,恨意消去之下反生出了感激之心。

江秋白聽到洛逍遙之言,便是臉顯感激,對着莫不善拱手行禮,“多謝莫先生了。”

他自也不知莫不善與洛逍遙之間的過節,心道莫不善應是通寶閣閣中之人,此下苗、折二人在場,卻也不便出口詢問來歷,以免泄露通寶閣的秘密,而莫不善心中卻是暗道慚愧,忙拱手還禮,連稱不敢當。

“這麼說……這惡徒想是入了護衛府做了客卿、供奉了,但他究竟是如何煉製了“神風散”?”

苗長寧一時之間,自也未料到當初贈與翁牧的“神風散”竟被柳宮文所獲。思索許久卻是想不出是何原因,便是嘆了一口氣,“這府州兵士之毒也是這惡徒所爲,定要想法殺了這惡徒,不然後患無窮。”

頓了一下,似有所感望向洛逍遙,略一遲疑道:“剛剛聽得洛公子之言……似說令尊受傷,不知是受了何傷?可否見告?”

洛逍遙但覺得房內皆是可信之人,纔不避諱提了洛寒水受傷一事,本是無意,但苗長寧是位醫者,出於本能便出口詢問。

洛逍遙一愣之下,頓然醒覺,暗罵自己糊塗,其實這也怪不得他,在了覺大師這位得道高僧診斷下,任誰也認爲唯有明無僧人的“天雷音”才能化解百劫拳,自也忘了去尋求醫術高超之人治療。

此下親身感受苗長寧妙手回春之術,洛逍遙心生希望,忙將洛寒水受傷症狀言出。

苗長寧聞言撫着長鬚沉思起來,良久之後,卻似自言自語一般言道:“難道是與那凌前輩所受之傷相同?”

頓了一下,望着洛逍遙殷切的眼神,“若老朽判斷不差得話,令尊之傷或可救治……”

“啊?”大喜過望的洛逍遙忙是躬身行禮:“望請前輩岀來相救。”

“但是若要救治洛公子的父親,非得有一位元嬰之境的人相助不可,我苗家“八脈還魂針”法施救纔會成功。”

原來苗長寧知道受傷之人修爲愈高,愈難醫治,心想洛逍遙的父親修爲應是不低,爲求周全纔會有此要求。

“非得元嬰境不可?”江秋白疑問道。

苗長寧點頭道:“對,若要萬無一失,就非得元嬰境不可,即使是修爲相若的金身境也是不行。”

見衆人大惑不解之狀,苗長寧道:“老朽曾祖父青遠公在百餘年前,踏遍諸山尋找珍稀藥草,無意間在一山洞發現躺有一人,身週三尺之內氣機遍佈,卻是沉睡不醒。”

“青遠公已是神念大成修爲,觀其不似練功走火入魔之態,但也非正常之狀,細察之下發現其三魂七魄受困……”

“三魂七魄受困?”折德守驚訝道。

“所謂魂悸而魄動,那人的神魂受到功擊,七魄自然悸起而動前去相救。但那傷人神魂的功法當世罕見,竟然牽引精魄之力流失,使人力竭氣消而亡。”

“而那魂魄受困之人乃元嬰之境,本命胎丹已有靈識,意念之強自然非同尋常,想是發覺自己神魂受傷,七魄相護之時,本命胎丹的靈識也從體外聚氣相救,故而纔會在周身之處遍佈氣機。”

諸人皆是習武之人,自也知道修爲到了元嬰之境,溫養在天關的本命胎丹,雖不能如道家修真之人所言那般顯化身外身,但卻是能凝成一道有質無形的神魂胎識,殺人於無形之中,但想如此修爲之人也會被人所傷,聞言自是相顧失色。

而洛逍遙聽過了覺大師講過凌布衣之事,雖心有所驚,聞言卻是猜想起了這受傷之人的來歷。

“青遠公自知修爲不夠,不敢出手相助,待守在那人身邊三日後,那人身周的氣機漸弱消去,臉色忽紅忽白,氣息忽緊忽緩,心知不妙,青遠公便將早準備好的銀針,先對其八脈交會穴施針,將十二經脈氣機穩住,再施“八脈還魂針”法取穴固魄喚魂,那人也在半個時辰後醒了過來。”

洛逍遙聽得“啊”了一聲,面露喜色。

“那人自稱名喚凌布衣,曾祖父青遠公雖一心向醫,但對凌布衣其人卻也是聽過,知他是那時江湖武林第一高手,心下愈發吃驚,凌布衣知是青遠公施針所救,感謝之時卻也道是命當如此。”

“原來凌前輩竭盡精魄之力,纔將那攻他神魂的氣機抵消,已是燈盡油枯之際,青遠公引發他奇經八脈中餘有一點的氣機纔將其喚醒,但他已是功力散消,形同尋常之人了。”

但聽受傷之人正是心中所猜的凌布衣,也真如那天竺僧人所料一般,中了百劫拳入魂劫,洛逍遙不禁暗歎一聲。

“而青遠公若是在其本命丹靈識在體外聚氣相救之行,引發八脈中貯蓄的氣機暴發而出,定是能使受制的魂魄脫困而出,那時凌前輩自也不會是功力盡失,可惜青遠公修爲不夠,自是無法在那本命丹靈識、自我保護浩大的氣機中下手施針……”

一臉緊張的洛逍遙問道:“那後來呢?那凌前輩怎麼樣?”

苗長寧嘆道:“那凌前輩有感曾祖青遠公相救之恩,教了幾招掌法與曾祖父後,就隻身離去,但依清遠公的判斷,應是時日無多。”

衆人面面相覷,心中皆暗道可惜。

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十一章 報恩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四章 南下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四十六 言親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四十六 言親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
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三十三章 獻寶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五十章 父愛無疆第十一章 報恩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第四十六 言親第一七三章    決戰青龍峰(上)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一五三章 紫金山之戰(五)第二十三 護衛府第一二九章 蒙面人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一七六    報仇雪恨(二)第六十六章 蕭雁北之死第四十四章 平叛〈上〉第二十四章 天蠶體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五八章 無悔山之行第五十四章 馬希蘭第一五五章 夷門山糧倉第十一章 報恩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五十八章 內鬥第一三三章 誅殺卓青蓮(二)第一五一章 紫金山之戰(三)第七十章 身陷韶州第一零四章 降龍掌第一八一 章     困局第一零三章 高平之戰(五)第一一五章 履約(下)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一四五章 涼州行(二)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八十三章 太上忘情第一四六章 涼州行(三)第一零八章 雙龍池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八五章   兵變(下)第九十一章 錦囊第一二七章 破蠱入境第三十八章 劉繼業第一七八章   報仇雪恨(四)第九十四章 十朝元老(上)第六十章 元嬰境〈下〉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二零章 龍氣易脈(上)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四四章 涼州行(一)第五十七章 沈連城第七十二章 江湖情苦男兒蒼第一七零章 扶搖子第三十章 天雷音第一零九章 趙杜氏第九十章 易氣金訣第一二一章 龍氣易脈(下)第四章 南下第五十一章 法無我第一六四章 護冢之戰(五)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一一七章 清風驛刺殺(二)第四十六 言親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四一章 衣冠冢第一零一章 高平之戰(三)第一一九章 清風驛刺殺(四)第一一三章 赤子情懷第一六六章 護冢之戰(七)第六十七章 真相第四十七章 意外收穫第二十一章 順水推舟第一一四章 履約(上)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七十三章 渡口驚變第四十六 言親第三十五章 歸順第一零七章 解散通寶閣第一三五章 誅殺卓青蓮(四)第一八三章   兵變(上)第十四 千機散〈上〉第六十五章 惡訊第八十九章 破障音第一六五章 護冢之戰(六)第四十章 折家英豪第一二八章 明月長存第六十一章 周娥皇第一一二章 笑看風雨第一六一章 護冢之戰(二)第八章 飛鴿傳書第一四八章 魄元丹第一三四章 誅殺卓青蓮(三)第一八零章  殿前都點檢第一零二章 高平之戰(四)第一三一章 魂失悟命通(下)第四十九章 苗長寧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