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111章日本使者

bookmark

雖說趙銘對於家人,其實並不怎麼上心,作爲政治家,他更看重自己政治理想能否實現,但在選擇繼承人時,趙銘還是決定選擇自己的兒子。

在今後幾年之內,趙銘會逐漸完成對明朝政治的改革,實行國社黨的一黨專政,要求所有官員,都必須入黨,連縣裡的小吏,軍隊的士卒,也都可以成爲黨員。

他會將國社黨變成一個除非自己內部腐朽,自己崩潰,外部勢力和皇帝根本沒有能力擊倒的龐然大物。

今後大明的攝政,就是國社黨黨魁,是大明最高領導人。

這個位置,理論上,任何一個國社黨員,都有機會做上去,不過眼下卻是由趙銘來指定接班人,甚至到趙銘兒子時,依舊是指定接班人。

不過或許隨着時代發展,或者是由於自己子孫太弱,被黨內強人取代,但那也沒有多大關係。

在這種政治鬥爭下,肯定不像改朝換代,子孫都被殺光那麼殘酷了。

趙銘看着趙建成,選擇他,是因爲他年紀不大,卻主持漢國事務多年,而且將漢國治理的井井有條,欣欣向榮。

他有管理一國的經驗,還有成績,進入國社黨高層,不會引起衆人太過反感。

畢竟,黨內有能力的人很多,趙銘找個傻兒子來,繼承衣鉢,會引起這些人的不滿,也違背了黨的章程。

因此,以後要當選黨魁,至少是需要有些能力,不會出現傻子領導大明的局面。

趙銘快五十,一隻沒有明確指定接班人,令朝臣都有些心急,而趙銘的三個兒子,同他們身後的勢力,也在暗暗較勁。

趙銘其實並不想太早指點接班人,畢竟一旦指定接班人後,黨內一些人,自然就去巴結太子了,這樣會挑戰他的權威,會使得趙銘的權利旁落。

現在趙銘感受到自己身體下滑,加上擔心他死後,接班人根基不穩,無法堅持他的路線,才下定決心培養。

趙建成聽說,趙銘要讓他進入國社黨中央委員,立時就明白了趙銘的意思。

雖說漢國也不錯,但大明攝政王,纔是天下最具權勢的寶座,趙建成立刻大喜跪地,“兒臣一定不負父王的期待,不讓大臣們小看,不給父王丟臉!”

趙銘哈哈一笑,“起來吧!先吃飯!”

趙建治、趙建隆兩兄弟,臉色瞬間難看起來。

……

除夕過後,便是1665年新年,開朝後,趙銘面下達旨意,改明國號爲新明,並定爲新明元年。

以後朝廷公文,民間記事,都用新年號,並舉行更改國號的閱兵大典,邀請各藩屬國參與,以彰顯盛世到來。

眼下大明統治的天下,基本太平,各周邊也都相安無事,不過卻也有個例外。

兩年前,因爲德川家拒絕加入明朝朝貢體系,考慮到直接發兵攻打日本,並不划算。

趙銘採取了,資助日本國境內,反對派的方式,顛覆德川幕府的統治。

在明朝的資金和物資的支持下,倒幕軍很快就在東京附近擊敗了德川家,德川幕府失去對日本的掌控,日本重回戰國時代。

在京都附近的戰役結束後,倒幕一方,勢力最大的島津家,佔領京都後便準備繼續北上,想要一舉蕩平德川家,但是明朝並不願意,看到日本再次統一,便沒有繼續支持島津家。

當島津家向江戶進軍時,頗具戲劇性的一幕出現,島津家麾下的田川家,在江戶合戰時,反戈一擊,幫助了德川家,擊敗了島津氏,使得島津家退回九州。

而田川氏在與德川家,進行一番艱苦談判後,達成協議,田川氏接受德川家冊封,成爲德川家的大名,並准許他統軍三萬,收取九州。

田川氏乃是延平藩的親族,有大明的支持,很快就滅亡島津家,控制了九州。

在京都之戰後,德川家已經意識到了,明朝沒有親自出手,只用日本境內的反德川勢力,差點滅了德川家,這讓幕府將軍,明白德川家無法與明朝抗衡。

因此,德川家很快,也就上表嚮明朝臣服,加入了朝貢體系。

在嚮明朝臣服後,德川家遂即,決定結束日本的混亂,準備發兵再次統一日本,倒幕府軍與德川軍再次於京都決戰。

兩分勢力,一個有延平藩支持,一個由漢國支持,可以說是明朝的左右互搏,雙方損失慘重,令日本的有志之士,逐漸意識到,他們被明朝玩弄了。

而就在這時,在京都又發生了一件,令日本所有大名,都極爲憤慨的事情,田川軍在兩軍默契保持和平的情況下,突襲了倒幕軍控制的京都,並在炮擊城池的過程中,造成天皇死亡。

這使得倒幕軍,勃然大怒,對德川家發起了瘋狂的進攻,德川家難以支持,只能派出使者,前往明朝求救,而倒幕一方,也派出使者,希望明朝能支持倒幕派,滅亡德川家,統一日本,並重立天皇。

這時,在南京城中,從日本來的使者隊伍行走在南京的街道上,禮部主事陪同着,向禮部緩緩而去,一邊走,一邊給講解南京的景點。

德川家的使者,卻全無興致,只是隨聲應和,顯得很是心不在焉。

現在德川家危機,如果明朝不出面調停,那麼德川家就完了,可是明朝會答應,制止倒幕軍的攻擊嗎?

倒幕軍是明朝自己扶持,這讓使者心中沒有底氣。

他唯一的依據就是去年雙方簽署的朝貢協議,其中有保護德川幕府的條款,但如果明朝不看重這份協議,那他也就沒法了。

“不知攝政王殿下什麼時候才能召見在下?”使者小心翼翼地問道。

這纔是關鍵,如果沒有趙銘的召見,還有點頭,不管禮部談的怎麼樣,都沒有用。

錢主事並沒有直接回答使者,只是淡淡笑道:“這件事我不是很清楚,等會兒問問中堂,就知道了。”

(新書求收藏,求推薦。這本書馬上就要完結了,有票的書有投新書吧!)

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278章隆武危機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313章華興公司第1094章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265章福建危機第904章內應燒糧第740章開戰!開戰!第597章遼東風起第510章焚燬兩陵第473章激烈搏殺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309章重用宗藩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977章會師破關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746章廈門海戰第310章多鐸病危第550章讓出南京第949章調整國策第306章瑞金會師第三章好爲人師第802章小覷於孤第836章官紳勾結第二十二章大木神射第249章抵達臺灣第十一章趙日天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660章逐鹿中原第508章排槍擊潰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871章分配利益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397章戰火再起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928章朱明落幕第575章突襲土著第549章驚聞噩耗第530章籌劃伐周第501章決戰到來第750章太監急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956章援兵趕來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631章黃雀在後第748章矛盾激化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399章各自心思第730章羣雄逐鹿第956章援兵趕來第294章路遇伏擊第582章踊躍應募第156章老巢被佔第608章王牌內線。第963章王鐸效應第374章高傑鎮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380章激戰武進第921章聲振九霄第718章羞辱阿濟格第630章一觸即發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87章嶽樂背鍋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41章閣部醒醒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494章勸降旅順第663章登壇拜將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967驅狼吞虎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825章兩淮難民
第八十五章防線缺口第278章隆武危機第六十二章唐魯並立第186章激戰四明山第681章死裡逃生第516章議政王大臣會議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313章華興公司第1094章我承認我有賭的成分第二十三章趙銘出城第五十七章江陰巷戰第265章福建危機第904章內應燒糧第740章開戰!開戰!第597章遼東風起第510章焚燬兩陵第473章激烈搏殺前面一章已經修改第309章重用宗藩第572章第一塊殖民地第977章會師破關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八十章魯王危機第746章廈門海戰第310章多鐸病危第550章讓出南京第949章調整國策第306章瑞金會師第三章好爲人師第802章小覷於孤第836章官紳勾結第二十二章大木神射第249章抵達臺灣第十一章趙日天第七十一章太特麼殘暴了第409章清軍突襲第462章攻佔江華島第714章趙雜毛撤軍第592章東方無敵艦隊第660章逐鹿中原第508章排槍擊潰第五章神秘黑衣人第871章分配利益第182章四明山義軍第397章戰火再起第383章千里送人頭第八十八章迎頭痛擊第1107章會上抓捕第928章朱明落幕第575章突襲土著第549章驚聞噩耗第530章籌劃伐周第501章決戰到來第750章太監急第1086章總攻開始第1017章萬馬衝鋒第956章援兵趕來第854章有錢有糧第1036章逆城市化第四十章趙銘打游擊尼堪怒興師第210章廢除家丁制度第八十七章生死之役第148章忠貞營復楚第十二章城中暗流第三十六章天地會反清復明第1013章細作稟報第九十六章怎麼又是這廝第631章黃雀在後第748章矛盾激化第900章閻應元入城第258章準備就緒第399章各自心思第730章羣雄逐鹿第956章援兵趕來第294章路遇伏擊第582章踊躍應募第156章老巢被佔第608章王牌內線。第963章王鐸效應第374章高傑鎮第188章博洛進退兩難第一百零三章毛文龍的兵第380章激戰武進第921章聲振九霄第718章羞辱阿濟格第630章一觸即發第一零七章趕赴行朝第687章嶽樂背鍋第469章空間換時間第921章聲振九霄第441章閣部醒醒第246章臺北衝突(爲了掌門)第288章閩江口大海戰下第494章勸降旅順第663章登壇拜將第126章活捉樑化鳳第九十九章國無儲君第967驅狼吞虎第1022章追擊吳三桂第825章兩淮難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