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接觸戰

第9章 接觸戰

1864年2月1日。

普奧聯軍到達艾達河南岸,趁着夜色籠罩下的昏暗,在河面升騰瀰漫的茫茫霧靄掩蓋下,寂靜曲折的艾達河上人馬穿行。

南岸的德意志聯合軍指揮部,調動所有可用的船隻,和己方掌握的大小橋樑匆忙地通過了冰冷的艾達河。

數萬大軍,在狹窄平靜的艾達河面前急切行軍,帶來的動靜可小不了。

即使軍隊在出發前已經做好了萬全準備,但是大規模的軍隊調動,只要丹麥人偵察兵不是瞎子和聾子還是能觀察到的。

但是丹麥人只能眼睜睜看着一切的發生,聯軍的兵力佔絕對優勢,而分散在日德蘭半島狹窄的地形上的聯軍部隊,對於丹麥這種小國來說簡直就是鋪天蓋地。

愛達河曲折蜿蜒,可以登陸的地點多,難以防守。更要命的是發源於基爾南部丘陵的艾達河,水流平緩,河面也不寬闊,註定無法堅守。

除非舉國之力修築一條防線,沿着艾達河綿延百十里,對於人口只有幾百萬的丹麥短時間內自然不可能辦到。

不久,聯軍先頭部隊已經在北岸登陸,開始搭建沿岸陣地。

丹麥軍隊暫且不敢輕舉妄動,只是遠遠注視,偵察騎兵遊蕩在聯軍部隊的邊沿。

在這種詭異的環境下,雙方死死盯着對方,達成微妙的平衡。

丹麥軍方不敢怠慢,收縮兵力和聯軍對峙的同時,快馬加鞭的將德意志聯軍越過艾達河的消息發向王都。

等待政府的指令,做出對應措施,作爲防守方,同時是劣勢方,丹麥陸軍不敢擅自行動。

把問題儘可能的誇大,把危險的局勢儘可能的向後方傳達,這樣即使後續失利,也可以把罪責推向敵人。

不是士兵們懈怠了,而是德國人不講武德,兩個流氓國家拉着一幫小弟來攻擊我。

即使我失敗了,也是政府自己政治的失敗,敵人那麼強,你還拉不到盟友下場,等着下臺吧!

丹麥政府當然不可能坐以待斃,外交部緊急聯繫英國大使。

首相親自帶隊向英國大使尋求幫助,同時政府向俄國,法國,甚至瑞典都派出公使。

很可惜各國公使語焉不詳,倒是英國依舊明確支持丹麥,不過當涉及出兵問題時,英國人表示,正在等國內消息,不要急,我相信王國很快就會做出迴應的。

2月2日。

普魯士率先向丹麥陣地進行了試探性進攻,試圖包抄丹麥人的側翼。

……

半小時前

日德蘭半島上的冬日依舊寒冷,寒風吹過手握鋼槍的士兵臉龐,嘴巴呼出的寒氣瞬間在眼前形成一片白霧。

帶隊的軍官從懷裡掏出一包香菸,煙盒上打印着“矢車菊”的精緻標記,這是恩斯特菸草廠的商標。

打開煙盒上的紙質蓋子,從裡面抽出一支來放入嘴裡叼着。

隨手從口袋裡掏出煤油打火機,在坑道里,靠着土牆,縮着腦袋,一隻手護住風口,另一隻手,撥動燧石滑輪,一陣火花激烈噴射出,瞬間引燃前方的浸油棉芯。

年輕的軍官,嘴對着火焰,把口中的香菸引燃。這支菸前端開始發出忽明忽暗的紅色光焰,

狠狠地吸上一大口,經過咽喉,在肺葉中流動,再順着氣息吐出大股煙霧。

年輕軍官感覺神清氣爽,內心的焦躁彷彿得到了緩解。開始鎮靜的等待衝鋒號令。

……

隨着,指揮部下達命令,普魯士軍隊開始攻擊,在軍官的帶領下,士兵們向着丹麥人的防禦工事發起衝鋒。

伴隨着炮火的嘶吼聲,身經百戰的普魯士士兵,向前方穩步推進,沒有人敢後退。

只有進攻和手中的槍支纔是士兵的依靠,換彈,瞄準,射擊,一氣呵成。

炮火交織,在大地上砸出一個又一個坑窪。塵土中瀰漫着硝煙,只有敵人槍炮射擊時的火光指引着前進的道路。

“砰…砰…砰……”

在一陣激烈的槍炮聲音,丹麥人依靠着防禦工事和地利,成功阻擋住了普魯士的進攻。

雖然,普魯士士兵還在進攻,但是明顯槍聲稀疏了一些。

第一波進攻,沒有達到預期效果,衝鋒部隊,死傷慘重,但是沒有擊潰紀律嚴明的普魯士軍隊。作爲試探,後方指揮所果斷命令強攻部隊有序撤下來。

聯軍與丹麥的第一步交火就這樣結束了,對於丹麥人來說,普魯士蠻子不過如此。

普魯士的後方指揮官倒是無所謂,這只是開胃菜,纔到哪!後方的火炮還未就位,先前的進攻不過是試一試丹麥陸軍的成色罷了。

丹麥人還是有些破壞力的,但是在普魯士軍官們看來還遠遠不夠。

普魯士人最不怕打硬仗,作爲歐洲武德最充沛的國家,什麼陣仗沒見過。

而且這次還只是普魯士單獨試探,德意志邦聯,奧地利帝國都還沒出手呢!

幾方實力可以說是丹麥人的數倍,對於和法,俄,奧等強國打交道的普魯士王國,從前都是在逆境中爆發。

像丹麥這種已經沒落的國家,完全看不上眼,這種順風局簡直不要自信感爆棚。

丹麥人上次(第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能夠獲勝,更多是依靠國際勢力,這次丹麥政府反而在政治上表現出遲鈍。

沒有及時串聯歐陸上的其他國家來助威,比如此前已經對普魯士加以警告的英國。

現在英國人都還沒有大動作,作爲海軍強國,讓英國人單獨行動在歐陸上耀武揚威是辦不到的。

至於法國,倒是可以打斷普魯士的計劃,但是俾斯麥早已經玩明白了外交領域,用其他利益換取了拿破崙三世政府的沉默。

英國人倒是希望拉攏沙俄下水,但是上次克里米亞戰爭英法聯手重創了俄國人,俄國自然不可能此時干涉歐陸風雲。

這就讓英國人犯了難,總不可能海軍上岸去和普魯士蠻子拼命吧!

所以英國人只能口頭上給予丹麥人一切支持,但是毫無出兵的誠意。

維持當然歐陸勢力的平衡是英國的國策,丹麥失去兩個公國完全構不成對大陸局勢的影響。

頂多是丹麥人撤回日德蘭半島內部,損失些土地,而且失敗的丹麥人必然加劇對普魯士的仇視,更加堅定的站在英國人這一邊,爲下一次歐陸動盪時英國在歐洲大陸上埋下暗子。

當然英國人還有其他招可以使,遠達不到戰爭的要求,而且丹麥人也沒有使出全力呢!

要知道丹麥雖然是個小國,但是歷史上也發達過,單就上一次石勒蘇益格戰爭就表現出不俗的實力。

丹麥人控制着波羅的海的出海口,地理位置優越,經濟發達,放在現在也能養起數目可觀的軍隊。

戰爭又總是充滿不確定性,萬一丹麥人挺過來了呢?而且丹麥政府在戰爭開始前還表現出了超乎尋常的自信,不然也搞不到現在這個地步。

雖然不知道丹麥政府哪來的自信(至少恩斯特這樣認爲)。但是不妨礙丹麥政府在外交領域的遲鈍。

現在普魯士通過合縱連橫,穩住了大多數強國,還拉攏上了奧地利和德意志邦聯。

在輿論外交上的壓力沒有了,軍事上只要不遭受重大挫折,石勒蘇益格和荷爾斯泰因就是碗裡的肉。不過,前提是戰後搞定奧地利,但是,俾斯麥早已經胸有成竹。

(本章完)

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45章 機遇第695章 納塔爾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973章 籌備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77章 放牧第1045章 教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57章 探險隊第446章 災情第898章 太特市第345章 援助團第797章第289章 教學請假第732章 雙輸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89章 邀請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949章 戰敗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463章 站隊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章 打探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7章 探險隊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85章 煽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5章 安卡村第182章 抉擇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882章 出口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71章 漏洞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09章 事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238章 教唆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1章 部落衝突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63章 年底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403章 撤資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220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76章 開始第1113章 大借款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73章 籌備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27章 艦隊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233章 抓捕
第597章 軍紀敗壞第1145章 機遇第695章 納塔爾第550章 戰友敘舊第533章 危若累卵第1059章 戰爭販子第973章 籌備第363章 百萬畝橡膠林第870章 前期工作第216章 未來可期第72章 菸草種植第1095章 《東,英和解條約》第242章 爲什麼是馬約特島?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263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506章 賊心不死第177章 放牧第1045章 教育第76章 應許之地第313章 盜版“斯圖加特”第611章 打入內部第57章 探險隊第446章 災情第898章 太特市第345章 援助團第797章第289章 教學請假第732章 雙輸第186章 “三線”計劃第225章 東非王國第1189章 邀請第689章 心態失衡第929章 海軍的心思第1171章 新達爾馬提亞王國第949章 戰敗第1192章 鋼鐵森林第463章 站隊第1050章 伊林加市工業探索第910章 坦克試驗場第722章 人員再培訓第886章 落後產業轉移第549章 自行車產業第899章 東非鋁產業第864章 莫羅戈羅市第128章 打探第234章 兄弟拉扯第1210章 三大艦隊第1005章 人造纖維第405章 運河背後第57章 探險隊第226章 遠東大使第385章 煽動第198章 烏龍對話第355章 安卡村第182章 抉擇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42章 三區一改第882章 出口第706章 東阿外交關係升級第868章 塵埃落定第471章 漏洞第791章 圖窮匕見第171章 1868年發展情況第809章 事後第1033章 一五計劃尾聲第1238章 教唆第902章 帝國大廈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007章 準備插手第646章 南方形勢第1042章 工業反哺農業第667章 擴軍備戰第31章 部落衝突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163章 年底第1073章 交通大變局第423章 軍工推銷第403章 撤資第578章 水利建設問題第220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259章 意大利:這次該輪到我上場了吧!第1134章 奧匈帝國內部爭議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976章 開始第1113章 大借款第604章 民不聊生第213章 西南攻略第527章 東英(印)貿易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1120章 巴爾幹戰爭爆發第817章 東非糧倉第973章 籌備第374章 熱鬧的南非第727章 艦隊第127章 拉斯坎坡裡交易市場第1233章 抓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