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14章 輕工業

隨着時間推進,日俄間的矛盾日益尖銳,而與之伴隨的則是東非一五計劃下東非國內衆多工業項目完成並且投產。

一五計劃是推動東非工業化短時間內迅速成長的重要性國策,這也使得東非工業品產量從1903年開始進入進一步快速增加階段。

“從1901年開始到現在,東非工業化進程不斷加速,大量工業產品實現國產化,而這些產品只要生產出來,他們就必然要面臨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那就是這些產品賣給誰?”

“從九十年代開始,國家就已經開始營造國家大市場,但是單靠國內市場來保證東非工業化生產雖然可行,卻也有着很大的負面效應,從而產生分配矛盾,這種矛盾在短時間內是不可能消弭的。”

“所以我國必須依靠國外市場來疏解這種國內供需關係的不穩定性,即便是工業化初期,大量工業產品迅速生產,也會導致供大於求的形式,而通過對外商品輸出,能在一定程度上來緩解國內分配問題上的不統一性。”

蘇聯頭兩個五年計劃爲什麼能蓬勃發展,除了當時世界各國經濟危機的極佳形勢以外,最重要的就是通過重新分配手段,創造了龐大的消費市場,從而使得蘇聯工業體系建立後,本國工業發展能夠實現正向循環。

東非則和美國類似,都是通過殖民手段從而創造了龐大的國內市場需求,原本移民羣體是真正意義的無產人羣,不僅沒有物質上的財產,同時沒有工作和收入,但是移民後通過掠奪的形式,從而獲得原住民的土地,在此基礎上經營創造價值。

所以思維特所說的國內大市場也是目前東非工業建設的基礎保證,東非正處於農業國向工業國的過渡階段,農業依舊是東非經濟的主體,而東非農民的消費能力水平在世界平均線以上。

其中最典型的就是以紡織業爲首的東非輕工業,過去大部分輕工業產品幾乎都被本國農業人口消費掉,只有少量作爲基礎工業品出口德國等發達國家作爲新的工業生產原材料再進行進一步加工。

思維特提到:“隨着西部紡織業的建設,和原來各地區紡織業的擴產,以及技術進步,機械效率提升等等因素,我國紡織業生產迎來巨大進步。”

“東非並不缺乏紡織業生產所需的棉,麻,絲,毛等基礎材料,過去東非棉花種植面積一直在不斷擴大,從北部到南部,從東部到西部,大量棉花田建設投產,品種類型多樣,其中長絨棉產量已經僅次於埃及。”

“同時東非又是世界少有的麻類種植大國,苧麻,黃麻,劍麻等麻類在東非廣泛種植,並且形成可觀規模,其中劍麻產量世界第一。”

“生絲生產規模較小,但是東非的氣候環境和過去國家政策扶持引導下,使得目前我國生絲生產僅次於亞洲國家。”

“毛紡織業,主要原材料也就是羊毛,我國南部正在迅速形成規模,未來基本可以滿足國內市場需求。”

“而我國在人口層面,這些年來生育率一直保持較高水平,各類工業所需勞動力較爲充足。”

“配合一五計劃期間,對輕工業的扶持和建設,我國紡織業發展日新月異,但是這也對市場提出了更高需求,而東非在紡織業國內市場方面的優勢是不及其他大國的。”

這十分好理解,其他世界大國主要位於溫帶,而溫帶的特點是四季分明,這樣對衣物的需求量自然也比東非要多,幾乎每個季節都有相對應的着裝,而且冬季爲了保暖需求,衣物所需要的紡織原材料也更多。

這一點從歐洲皇室的宮殿建設上也可以看出來,很多國家宮殿分爲冬宮和夏宮,俄國,奧匈帝國,以及原來的法蘭西帝國時期都是如此,而東非宮殿就不可能按照雨季和旱季建設兩座。

東非作爲一個熱帶國家,季節變化小,而且主要集中在降水上的變化,而非溫度差異,這種情況下,東非人只需要簡單衣物就可以滿足日常生活需要。

這反映在東非紡織業領域顯然是比較不利的消息,一方面東非原材料充足,另一方面需求少,這樣東非紡織業領域擴張,必然要解決市場問題。

思維特說道:“所以,我國紡織業已經度過了過去僅滿足國內市場的階段,未來紡織業進一步發展,必然要更多走向國際市場。”

“但國際市場競爭力不強,一直是以紡織業爲代表,東非輕工業的短板,我國輕工業近些年來得到大力發展,並且最終形成體系,但也失去了進入國際市場的寶貴時間。”

東非輕工業發展可以說是東非工業發展領域的薄弱環節,甚至直到一五計劃期間,東非很多輕工業產品才得以實現工業化生產。

輕工業簡單概括就是食品、紡織、傢俱、造紙、印刷、日用化工、文具、文化用品、體育用品工業等等與民衆生活息息相關的工業。

可以毫不客氣的說,最基本的鍋碗瓢盆等產品,東非都經歷了一個從無到有的漫長過程。

早期東非輕工業產品基本依靠進口和手工業形式勉強實現,就比如磚頭這種最常見的產物,東非前期生產基本是通過繼承桑給巴爾蘇丹國的磚窯起步。

即便到現在,東非對輕工業產品的缺口也比較大,一方面生產力依舊以傳統手工業形式而存在,技術薄弱,產量也不高,另一方面東非快速增加的人口,使得東非對輕工業產品的需求量一直處在攀升階段。

而且這種傳統手工業,在東非依舊有些頑強的生命力,這也是東非依舊不能算工業國家的重要原因之一。

所以說東非前三十年輕工業相當薄弱,除了紡織業等重要領域以外,很多輕工業基本不存在,而是以進口和傳統手工業形式來滿足本國對輕工業產品的需求。

而等到東非重工業體系建立後,纔開始帶動輕工業的發展,實現大部分輕工業產品的規模化生產。

但是依舊面臨規模小,生產分散,技術差等嚴重問題,所以在一五計劃期間,東非重點針對輕工業發展薄弱這一問題,投資新建了一批現代化輕工業工廠。

其中棉紡織業就佔據了大頭,尤其是西部的安哥拉地區,已經形成了新的棉紡織業生產基地。

而東非的食品工業則屬於輕工業中的優勢產業,依託東非豐富的物產以及龐大市場需求,發展較早,尤其是東北和北部已經比較發達,能夠和歐美國家形成競爭力。

但是在東非重點投資重工業的整體國情下,輕工業嚴重失衡或者缺失問題嚴重,這並不是可以短時間裡迅速抹平的。

而且現在東非輕工業整體不足,但是局部又面臨市場缺失問題,這種矛盾現象在東非越發凸顯。

所以爲東非輕工業尋找市場的同時,繼續對東非輕工業領域進行升級改造必須同時進行。

而東非政府的任務就在於疏導整合國內手工業向着輕工業轉變,同時尋求很多的國際市場,爲東非部分已經發展起來的輕工業注入發展動力。

第801章 恭賀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21章 裁軍第631章 準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88章 情報戰第197章 建議第289章 教學第343章 屯田第732章 雙輸第867章 推銷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83章 新民族第596章 壓迫感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54章 軍演第925章 造船業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89章 易手第821章 裁軍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16章 萊茵盾第523章 旱情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14章 伊林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91章 歸途第998章 貝拉市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84章 底氣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09章 起步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878章 無線電第564章 貴人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15章 交涉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章 補丁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8章 新年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44章 魯道夫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85章 煽動第149章 王位第446章 災情第688章 巡邏兵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66章 《東桑條約》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353章 下一站第304章 調停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
第801章 恭賀第851章 前往莫桑比克第821章 裁軍第631章 準備第105章 葡萄牙人第488章 情報戰第197章 建議第289章 教學第343章 屯田第732章 雙輸第867章 推銷第835章 大鐵路藍圖第987章 經濟危機和一五計劃第483章 新民族第596章 壓迫感第421章 東非大鐵路計劃第613章 工作報告第912章 羅安達商人第730章 拉穆灣海戰第159章 實驗基地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466章 各國態度第482章 波斯尼亞第156章 焚燒(內容可能引起不適)第437章 霍亂和黑幕第920章 圖謀棉蘭老島第768章 無謂的抵抗第849章 東非醫學第454章 軍演第925章 造船業第317章 《東埃邊界劃定協議》第389章 易手第821章 裁軍第838章 鋼鐵“怪物”第956章 專家建議第316章 萊茵盾第523章 旱情第841章 大國使團第985章 第一大路橋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714章 伊林加第569章 以下犯上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880章 安哥拉農業第966章 參觀姆貝亞第591章 歸途第998章 貝拉市第1054章 地緣博弈第718章 奧賽羅“販奴”第1084章 底氣第839章 強大的東非電力第267章 各自戰場第271章 新海軍基地選址第224章 國王瀑布第459章 工作會議第753章 三個月結束戰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509章 起步第342章 玻璃產業第874章 推銷移民地第845章 北莫桑比克第1017章 沙皇政府的急躁第652章 經濟收入第759章 歹毒手段第765章 南非戰爭下面目全非的歷史第770章 安哥拉遺產繼承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878章 無線電第564章 貴人第139章 戰爭結束第729章 正式宣戰第236章 “羅馬”之謀。第751章 西線反攻第215章 交涉第957章 農林牧漁第941章 “萊茵帝國”第895章 第二次全國水利工程第12章 戰場間隙第997章 工業之基第137章 補丁第994章 經濟外援第883章 全面東非化第598章 新年第1026章 鋼鐵產業計劃提前完成第45章 羅恩羅達第844章 魯道夫第857章 一分爲二第385章 煽動第149章 王位第446章 災情第688章 巡邏兵第133章 西北移民工作第66章 《東桑條約》第331章 插翅難飛第353章 下一站第304章 調停第573章 海陸之爭第341章 民主選舉第848章 教育資源集中化第1028章 1904年經濟狀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