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西北大旱

“自然是有要事纔來上朝的,只不過兒臣的想要說的事先放一放,還是讓各位大臣們先說吧。”莫澤宇稍微收斂了一些往日的輕浮,這讓皇上和大臣們覺得似乎是真的有要事。

“好,那朕就依你。”皇上點點頭道。

往常太子有事上朝都是直接了當的先說完然後走人,哪裡像今天這般乖巧聽話。

衆人有些好奇,但眼光卻不敢往太子身上放,萬一一個不小心惹怒了太子,倒大黴的人可就是自己了!

莫澤宇在一旁靜靜的聽着官員們一一上奏,同時腦子也在運轉着。

當戶部尚書李爲民說起西北地區大旱,恐怕今年豐收即將顆粒無收的時候,衆人皆安靜了下來,皇帝也在沉默不語。

西北地區,西鄰西月國,北靠北疆國,五年一大旱,一年一小旱,這在玄武國已經形成了自然規律。

這時代的人幾乎都是靠天吃飯,遇到天氣乾旱,最是影響收成,再加上玄武國本就資源匱乏,一遇到天災之類的,所有人都束手無策。

如今正是農作物結果實之際,如果再繼續幹旱下去,今年西北境地的收成怕是顆粒無收了,而百姓們手中的餘糧怕是所剩無幾了,如果收成無望的話,兩個月後必定會有大批難民往南方逃去。

“那李尚書就做好救濟百姓的準備。”皇帝聽了李尚書的話,緊皺眉頭,也知道今年西北境地將遭遇五年一大旱,因此此事得提前做好應對措施,而往年這些事都是由戶部尚書負責的。

“臣領旨!”戶部尚書李爲民下跪領命。

李爲民,原是西北境地內的一名寒門學子,從小立志長大後要當一名爲國爲民的好官員,在三十多年前,一舉高中狀元,從一個小小的縣官做起,一直清正廉明,在十多年前被戶部尚書提拔爲戶部侍郎,又過了三年,因前任戶部尚書告老還鄉,李爲民又承蒙當朝右丞相楊開雲向皇上舉薦,如今在戶部尚書的位置上待了近十年。

“且慢!”

莫澤宇突然出聲,引得衆人皆向他看去,好奇太子這又是整的哪一齣。

“太子所爲何事?”李爲民有些嘲諷道,他最看不得太子平日裡的囂張跋扈,衆人皆怕太子,但他不怕,只是他多次彈劾過太子,奈何皇上拿他也沒辦法,畢竟當今皇上只得一子,久而久之李爲民也不再彈劾他了,只是平日裡看見太子要麼掉頭就走,要麼就當看不見,今日難得有機會嘲諷太子,李爲民又怎麼會放過這個機會!

“李尚書能否說說此次西北地區的旱情?”莫澤宇看向李尚書,聽出了他的嘲諷之意,並不在意。

“此事不勞煩太子殿下操心。”李爲民有些敷衍迴應着,太子不禍害百姓就不錯了。

“據我所知,此次西北地區旱情應該是到了五年一大旱災的時候,不出意外的話,兩個月左右後將會有大批難民往南方逃竄,屆時京城也將會有隨地可見的難民,那時李尚書該如何處理?”莫澤宇語氣有些隨意,但分析得也符合實情。

“這自然是開倉賑糧,給百姓們發糧食。”李爲民捋了捋鬍子,似乎對此事已早有準備,因爲往年都是這樣解決的。

“那解決的效果如何?”莫澤宇發問,救濟百姓,開倉賑糧是下下策,不到萬不得已,一般不採取如此措施。

“雖說不能讓他們吃飽,但大多數人能熬過去。”李爲民根據以往的數據統計來看,這也是沒辦法中的辦法。

“大多數人能熬過去,也就是說有少部分人會死於旱災中,大家不妨想一想,爲什麼我們國家的人口數量一直上不去,戰爭是一部分原因,天災人禍也佔一部分,如果不從根本上解決問題,長時間發展下去,怕不是要被強國侵佔,而是要自我滅亡了!”莫澤宇聲音有些洪亮,但分析的不無道理,據他所知,玄武國每年人口是負增長,本就醫療水平低下,再加上天災人禍之類的,人口每年都在急劇減少,亡國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這是自然生存規律,又怎是人爲所能改變的呢?”戶部左侍郎竇繁昌悠悠的回了一句,像他這種自視清高的人,自然是看不起太子那般的廢柴,隨後又道:“難道您身爲太子殿下,不明白這個亙古不變的規律嗎!”

這話就有些諷刺的味道了,意思是他一個小小的侍郎都知道的事,身爲太子的莫澤宇卻不知道,未免有些說不過去。

雖然太子是大家公認的無用之才,但卻沒有人敢這樣公開在衆多人面前說過太子的壞話,一是怕遭到太子的報復,二是皇上一向袒護太子,縱然大家對太子有不滿,卻沒有人敢當衆說太子的不是。

話說竇繁昌曾經與李爲民同爲戶部侍郎,一左一右,只是,後來因前戶部尚書告老還鄉,右侍郎李爲民被右丞相楊開雲舉薦給皇上,兩人從此便拉開了距離,雖然表面上對李爲民恭敬有加,私底下卻暗中跟李爲民的死對頭蘇侯爺有勾結,也在暗中蒐集他的罪證把柄,奈何這些年都沒有什麼罪證。

也正因爲有蘇侯爺和恆親王做靠山,這些年有些得意忘形了。

“你又是哪位?”莫澤宇斜睨了他一眼,這樣的人還配不上他用正眼看。

雖然太子以往從來不關注朝廷之事,但這些官員當中私底下的勾當,他幾乎都一清二楚,因爲他平時跟這些人家的公子少爺什麼的打成一片,他們自家爹做些什麼事,偶爾總會透露點出來。

“在下是戶部左侍郎竇繁昌。”侍郎官位也不小,是正三品官員。

正三品官員,怪不得如此囂張。

“你就是那位當了十幾年的左侍郎啊?”莫澤宇似是恍然大悟,語氣裡帶着往日的囂張。

“你!”竇繁昌被人戳中痛處,奈何對方是太子,是他得罪不起的人物。

“太子不得無禮!”皇帝出聲斥責,太子私底下如何驕縱也就罷了,在朝堂上可容不得他如此放肆,如今正是需要拉攏朝中勢力的時候,這些大臣都不可輕易得罪。

莫澤宇聳聳肩,皇上就是太優柔寡斷了,怕得罪了官員導致自己的勢力削弱,以至於讓兩位親王有機可趁,說到底還是在意那個位置罷了。

01 魂穿太子府14 集資計劃12 小機器人阿呆14 集資計劃03 特殊風月場所06 南館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8 十級要一百億12 小機器人阿呆17 蘇子離15 前朝五皇子16 做錯事要被扣積分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8 十級要一百億19 吳承璟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11 以工代賑08 十級要一百億05 系統升級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7 發現奸細01 魂穿太子府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6 南館18 辣椒03 特殊風月場所17 蘇子離14 集資計劃12 小機器人阿呆06 南館15 前朝五皇子15 前朝五皇子11 以工代賑07 發現奸細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1 以工代賑07 發現奸細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7 發現奸細14 集資計劃11 以工代賑17 蘇子離17 蘇子離18 辣椒07 發現奸細17 蘇子離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7 發現奸細09 西北大旱19 吳承璟11 以工代賑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13 前朝餘黨11 以工代賑19 吳承璟04 招來殺身之禍13 前朝餘黨19 吳承璟06 南館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6 南館12 小機器人阿呆17 蘇子離04 招來殺身之禍09 西北大旱05 系統升級08 十級要一百億09 西北大旱14 集資計劃19 吳承璟16 做錯事要被扣積分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8 辣椒14 集資計劃09 西北大旱19 吳承璟07 發現奸細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9 西北大旱06 南館04 招來殺身之禍15 前朝五皇子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4 招來殺身之禍04 招來殺身之禍15 前朝五皇子01 魂穿太子府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
01 魂穿太子府14 集資計劃12 小機器人阿呆14 集資計劃03 特殊風月場所06 南館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8 十級要一百億12 小機器人阿呆17 蘇子離15 前朝五皇子16 做錯事要被扣積分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8 十級要一百億19 吳承璟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11 以工代賑08 十級要一百億05 系統升級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7 發現奸細01 魂穿太子府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6 南館18 辣椒03 特殊風月場所17 蘇子離14 集資計劃12 小機器人阿呆06 南館15 前朝五皇子15 前朝五皇子11 以工代賑07 發現奸細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1 以工代賑07 發現奸細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7 發現奸細14 集資計劃11 以工代賑17 蘇子離17 蘇子離18 辣椒07 發現奸細17 蘇子離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7 發現奸細09 西北大旱19 吳承璟11 以工代賑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13 前朝餘黨11 以工代賑19 吳承璟04 招來殺身之禍13 前朝餘黨19 吳承璟06 南館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06 南館12 小機器人阿呆17 蘇子離04 招來殺身之禍09 西北大旱05 系統升級08 十級要一百億09 西北大旱14 集資計劃19 吳承璟16 做錯事要被扣積分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18 辣椒14 集資計劃09 西北大旱19 吳承璟07 發現奸細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9 西北大旱06 南館04 招來殺身之禍15 前朝五皇子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04 招來殺身之禍04 招來殺身之禍15 前朝五皇子01 魂穿太子府10 救災還是開河引水?20 女子也能成爲國家做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