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謝大盟、小胖、鐵錘s)
~~~~~~~~~~~~~~~~~~~~~~~~~~~~~~~~~
“公子,陳、郭二校尉前來拜會。”
韓駿叉手站在門檻稟報時,張放正在看書。書是木簡,字是漢隸,書名《西域都護府志》。
張放在休養期間,就想找本書來看,目的有二:一是看看自己能不能認字;二是看自己能否流暢閱讀。不過這年頭,書……或者說是木簡絕對是稀缺資源,找金子容易,找本書千難萬難。
若大的交河壁,一本像樣的書都沒有,只有公文條例,這些東西當然不能隨便給人看。直到找了陳湯,他正好隨身帶了幾卷《西域都護府志》,便借了一卷給張放看。
《西域都護府志》是五鳳三年(前55年),由首任西域都護府都護鄭吉命人撰寫。主要記述在西域發生的大小事件,風情民俗,山川地理及施政條令。其目的是爲繼任者提供一個可資參考的資料,是歷任都護不可不看的重要資料。而每一任都護不光是讀者,也是作者,不斷爲《府志》充實新的內容。
陳湯上任伊始,處理軍政事務之餘,隨身攜帶《府志》,手不釋卷。而他給張放的這一卷,正好不涉及山川地理及施政條令等敏感內容的西域掌故。
這一卷書其實內容並不多,張放數過,不過寥寥千餘字。放在現代,千把字的內容,不用兩分鐘就看完了,而張放足足看了三天。且不說古人文字不加點逗斷句,令看慣了現代標點斷句的今人看得無比辛苦,光是那高度濃縮的文言文,就夠燒腦的了。
張放看得懂繁體字,古文底子也還行,這樣一字一琢磨,一句一推敲,逐字逐句看下來,三天能看明白已經算是很不錯了。
聽到韓駿的聲音,一旁侍奉的青琰低聲咕噥:“不會是來索書的吧?這人也忒小氣。”
張放微微一笑,放下手裡書卷:“若是他一人前來,或許真是取書,但與郭校尉同來,必是爲尋求釋疑解惑的。走,一起出迎。”
剛走到階前,陳湯與郭習已聯袂而至。望見張放出迎,齊齊立定,合袖爲禮。
陳湯與郭習,都是比二千石的高官,但在張放這位未來的富平侯面前,卻是半點不敢託大。郭習常年駐守邊塞,或許對長安朝局缺乏瞭解,那陳湯可是剛從長安來,對有特殊情結的富平侯府情況非常瞭解。
從第三代富平侯張勃開始,張氏就是一脈單傳,如今在位的富平侯張臨,只有一個兒子,那就是眼前這位翩翩少年。也就是說,下一代富平侯,毫無懸念就是他了,試問他們又如何敢失禮?
這並不是郭習第一次見到張放,不過上回初見時,看到的是一個渾身血泥,面目難辯的血戰餘生者,自然看不出什麼。此時乍見,驚歎之餘,心下感概,若當日是這少年親自前來求援,哪怕沒有任何憑信,他怕是也會出兵吧——人家這張臉,就是最好的憑信啊。只是大錯已鑄成,爲今之計,只能寄希望於這位世子真如陳湯所言,有容人雅量了。
郭習合袖行禮,頓首道:“習前番不知公子大駕光臨,有失遠迎,還望公子恕罪。”
張放笑了,郭習這話還真有技術含量啊。表面上似是尋常客套話,實則既有含蓄的請罪,保全面子,又有投石問路的意思。也不知是他自己琢磨出來的,還是陳湯給他的提點。
張放的迴應,只有深深一鞠:“二位校尉之大恩不敢言謝,放銘記五內,他日必有厚報。”張放這話也有技巧,如果是針對郭習說的,難免會讓對方產生歧意,以爲說的是反話,但連陳湯一塊說進去,那就不一樣了。因爲陳湯是實打實的救命恩人,這話完全可以從字面上理解就對了。
郭習懸着的心總算放下,這位富平侯世子果然與五陵少年不一樣。想想也是,一個敢帶十幾個扈從出塞,奔襲千里,追殺胡奴的人物,胸襟氣度,豈會等閒?
當下三人相對施禮,然後韓氏兄弟引導,張放在前,陳、郭在後,步入木樓前堂就坐。
陳湯是通過審訊匈奴俘虜,才明白張放出塞的真正原因,擊節讚歎之餘,也不免以略帶責怪的口吻道:“且不說公子遠離長安,離家千里,令君侯、公主擔憂,就算要解救漢民,也可求助於軍隊啊。據湯所知,雞鹿塞校尉竇嚴,乃章武侯之後,素與富平侯友善,大可求助之,想必不會推辭。如此,也不至於身陷險地……”
張放眨眨眼,章武侯是誰,老實說,他還真不知道。如果真如陳湯所說,兩家交情瓷實的話,在出雞鹿塞時,他還真會前往求助。可惜,他是張放,但不是“張放”,三代富平侯積累的人脈,相當於一座金山,他卻沒法挖上一撅頭……
張放只能嘆氣:“唉,放此次離家,箇中情由,實在是一言難盡。若前往拜會竇君,別說出不了塞,怕是要被立刻‘解送’回京啊。”
陳、郭二位都是一副恍然、瞭然的表情,不再深究這個問題了。侯門深似海,箇中內情還真不是他們這些外人能置喙的。
陳湯與張放算是蠻熟了,遠有上一代的淵源,近有前段時日的搭救,加上張放對這位牛人又極上心,態度熱忱。雙方由客套到聊天,由《西域都護府志》聊到西域風土人情,越談越投機。
當然,張放也絕不會忽略郭習,不時向他詢問西域局勢及諸國情況。
郭習越談越驚訝,這位張公子對西域情況並不陌生,甚至在某方面瞭解得比他還深。有些東西他都不知道,少年隨口道來,條理清楚,宛若親睹,不由人不信。
不過,驚訝歸驚訝,郭習心裡有事,始終心不在焉,最後終於抓到一個空子,頗含深意道:“據匈奴人所言,公子破敵之法,乃引天雷攻之。不知然否?”
張放哈哈笑道:“放知郭君必有此問,嗯,想必陳君也存疑慮。放對此早有準備……青琰,把匣子端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