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就如同上古靈長類的一支,進化爲智人。又或者,如電影中,那些感染了特殊病毒的猩猩和猴子一般。只有在生命肌體,因爲外界而來的基因,產生一些變化時,突變纔是有可能大量產生的。
如果只依靠生物基因本身代際之間的細微變異。那麼,生物進化的速度,應該很慢。
當然,這種基因的改變,並不一定是好的。或者說,大部分都是不好的。各種致病病毒,會讓生命體變得衰弱、短壽,甚至送命。有的時候,一種病毒導致的奇特突變,甚至可以導致某個生物種羣的滅亡!
所以,生物機體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產生了免疫系統。細胞中的遺傳物質,會指導蛋白質的合成,從而產生抗體。不過,這個世界上,任何免疫系統想要起作用,都要依靠自身的遺傳基因。
也就是說,如果生物自身的遺傳基因中,有相關的基因片段,可以製造出能夠消滅相應病毒的抗體,那麼,就能消滅病毒,保持自身的健康。
如果這個生物自身的基因之中,沒有相關的基因片段,製造不出相應的病毒抗體。基本上,就只有死路一條。
在地球生命漫長的進化過程之中,通過病毒進行的基因交流,已經持續了至少幾億年。所以,地球生命本身的基因之間,纔會在某種程度上,形成某種程度的相似性。而該交流的基因片段,基本上都已經交流過了。
如今,人類的基因,人類的免疫系統,只對少數的一些病毒,無法有效的免疫。這些病毒,會讓人類患上各種疾病。而這些病毒,在醫學教材之中,都有記載。
但是,這個範圍只限於地球生命!
按照許多生物學家的推演預測,如果這個擁有與地球各種生命,完全不同基因的木星微生物,真的被帶到地球。並適應了地球的環境。那麼,一旦這種微生物在地球上繁衍開來。
其後果,或許比地球上有史以來,任何一次瘟疫的大爆發後果還要嚴重。
或許,這種木星的微生物,並沒有太強的破壞性,但是,誰知道在這些木星的微生物死亡之後,在其基因大量的落入環境中之後,會不會在地球這個環境中,與其他的基因片段結合,與其他的病毒結合,形成某種,或者某幾十上百種,與原先完全不同的病毒?
根據一九九九年,第十一屆國際病毒學大會,對病毒在基因水平上的起源及進化的研究,發現了一種介於原核生物和真核生物之間的古細菌,這種古細菌中,存在一種,被稱之爲“反轉子”的遺傳單元。
這個遺傳單元,是僅含一個基因並且能自我複製的一段核酸分子!具有重要的基因捕獲功能。這個被稱之爲“反轉子”的遺傳單元,可以從宿主細胞的基因庫中捕獲基因,擴大自己的遺傳信息量!成爲最原始的感染性病毒顆粒。
病毒於是也有了結合不同基因,產生不同進化和變異的能力。
一旦這些病毒結合了木星微生物的某個基因片段,產生了對某種生物體、特別是人類致病的能力。那麼,人類免疫系統機制中,那隻包含地球生靈各種基因片段的基因庫,就會顯得極爲蒼白無力。很難及時的指導相應的特殊蛋白質,也就是抗體的合成。
也就是說,人類的免疫系統,在這種可能存在的致病病毒面前,幾乎毫無抵抗能力。一場巨大的很有可能涉及幾億甚至幾十億人口的、根本無法挽回的瘟疫,便如同一把達摩克利斯之劍一般,隨時有可能落下。
到了那個時候,末世類幻想小說,就變成現實類小說了。
即便這種致病的病毒,並不是針對人類的。而是某一種其他的生物。那麼,這種生物,怕是也絕無幸理。而一種生物的消失,會牽動整個生態系統的變化。地球某地,或者整個地球的生態系統,就會受到重創,損失仍舊巨大。
當然,這木星微生物的基因片段,在隨着病毒,進入人體或者其他生物體之後,也可能在導致生物體本身或者後代基因異變的同時,讓人類,或者某種生物,發生突變式的演化。
但是這種突變式的進化,也是超乎人類的控制之外。
誰知道,在多出某個基因片段後,那些地球上殘存的巨蜥,會不會變成恐龍?誰知道,在多出某個基因片段後,《猩球崛起》不會真的發生?誰知道,在多出某個基因片段後,人類會不會仍舊是萬物之靈長?自然界會不會仍舊安全?
當然,這還只是說的動物。如果這種可能存在的病毒,感染了某種人類大量種植的、對於人類非常重要的植物,比如說水稻或者小麥,那事情就大了。若是產量增加還好說。
可一旦產量大幅度降低或者絕產。那恐怕人類世界就會在飢餓之中,動盪起來。
這些可能存在的變化,在木星上那與地球生命截然不同的基因,被解構測序之後,便被世界上那些頂尖的科學家們推測出來。然後,通過科普的形式,展示在公衆之前。
一時間,地球上衆皆悚然。
一份命令,從華夏上層發出,傳到雷霆號上。要求雷霆號上的科學家們,對這些從木星採集到的微生物,立刻採取滅活措施。木星大氣對流層頂端存在生命這件事情,人類知道就可以了。目前尚無研究的條件。
而滅活之後的這些木星微生物,也不會被帶回地球,而會被留在月球基地。在嚴密隔離的情況下,進行研究。
直到人類掌握了基因片段排序和表達的真正語法規則,可以從根源上制約和消滅病毒,木星上的微生物,纔會被敞開研究。
在接到地球上傳來的指令時,雲雷和雷霆號上的那些科學家們,都覺得有些惋惜,不過卻並沒有往心上去。繼續探索這個太陽系,纔是他們的目的所在。而他們的下一個目標,存在生命的可能性遠比木星大氣底部對流層上方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