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主席、總理,各位首長,我一定會專注指揮,圓滿完成試驗。”田餘濤一個標準的立正、敬禮。
田餘濤沒有了顧慮,他打開一個指揮儀道:“我是艦長田餘濤,現在我用2號指揮儀開始指揮,現在報告各戰位狀態,請報告各戰位狀態。”
“各戰位明白。”
“動力艙正常。”
“雷達正常。”
“聲納正常。”
“跟蹤監測設備運轉正常。”
“數據鏈正常。”
“槍炮戰位正常。”
聽到一切正常,田餘濤欣慰的一笑,命令道:“各戰位再次檢查一次,做好試驗準備。”
“各戰位明白。”
“各位首長,戰艦狀態良好,正在進行最後一次準備。”田餘濤彙報着。
“報告艦長。我艦已經進入預定海域,距靶艦410公里,護航艦已進入預定的警戒位置,請艦長指示。”
田餘濤沒有馬上回答,而是向海軍司令江遠陽敬禮道:“司令員,試驗一切準備就緒,是否開始試驗?”
江遠陽以目光向軍委主席和總理請示,得到肯定後命令道:“開始吧。”
“是。”田餘濤隨即通過指揮儀命令道:“向試驗指揮部通報,我艦已準備就緒,試驗按計劃進行。”
片刻以後……。
“報告艦長,試驗指揮部通報,渤海上空即將進入淨空區,最後一顆外國衛星十分鐘後離去,淨空時間一小時十九分。指揮部命令我艦十五分鐘後開始試驗。通報完畢。”
“執行指揮部命令。各戰位立即進入戰鬥狀態,做好開炮準備。”田餘濤下達着命令。
“唉,這該死的衛星整天盯着你,想搞個什麼試驗都東躲西藏。真恨不得把它們都打下來。”軍委委員、空軍司令王山河發牢騷道:
“你呀,用着衛星的時候誇衛星,衛星礙事的時候你罵衛星,衛星就是一把雙刃劍嘛,能割着自己也能砍敵人。”國防部長蘇定方笑道:
“嗯,田艦長我們的衛星能一直盯着這裡嗎?”總理好奇的道:
“這……,”總理的問話田餘濤還真無法回答,他的級別不可能知道我們的衛星狀況。
“田艦長你忙你的吧。”海軍司令江遠陽接過話頭道:“總理,爲了保障這次試驗,我們有兩顆衛星盯着這裡。”
“能實時轉播試驗實況嗎?”主席也問道:
“能,我們能在這裡清楚的看到靶艦被擊中的狀況,甚至,炮彈飛行姿態也能看到。”
“呵呵,主席呀,看來我們的衛星也夠先進的了嘛。”總理有些自豪的道:
這時,指揮儀又傳來通話聲:“報告艦長,十分鐘已到,渤海已進入淨空區。靶艦距離385公里正橫向航行,人員已全部撤離。請艦長下令。”
田餘濤向首長這邊看了一眼,隨即命令道:“各戰位注意,開啓所有跟蹤監測設備,進入五分鐘準備。前主炮一二號炮位500公斤級炮彈裝填4發。”
嘀嗒、嘀嗒。時間在嘀嗒中流逝。屏幕上顯示着兩個炮位裝彈的實況,只見裝彈機一升一轉,一米多長500公斤重的炮彈被送進了炮膛,兩隻穩健的手虛摁着紅色的發射按鈕,等待着發射命令。
“報告艦長,五分鐘準備完畢。一二號炮位裝彈完畢。”
“各戰位,我是艦長田餘濤,我命令,試驗計劃開始。前主炮4發齊射。”
沒有火光,沒有炮聲,在屏幕上,衆人只看到了兩座炮塔中曳光一閃,四顆流星衝入天際。其飛行軌跡清晰的顯示在屏幕上。
也不知是拍攝的還是模擬的,可以清楚的看到,超高速飛行的炮彈彈頭與空氣劇烈摩擦而產生的橙色火焰。
“各位首長,炮彈飛行正常,速度是每秒鐘4公里,距離靶艦是387公里,97秒後即可擊中靶艦。如果是反艦導彈,即使是二倍音速的也需要400秒。也就是說我們的電磁炮炮彈的速度是音速的十倍,即12240公里/小時。”田餘濤精準的介紹着相關數據。
“田艦長,我有個問題,炮彈沒有導引頭,目標又是活的,97秒後目標至少移動數百米。你的炮彈怎麼能確保擊中目標?”
田餘濤看了一下屏幕,見炮彈剛進入拋物線頂端,便回答道:“這不難,我們的火控雷達是2型磁力線微電子掃描探測雷達,掃描距離是700公里,測距可精確到米,火控計算機將目標的距離、航向、航速與風向、風速及空氣溼度等因素綜合到一起,解算出精確的射擊座標,單炮雙發命中率60%以上,雙炮四發齊射命中率在80%以上,而且不怕電子干擾,還因炮彈體積小,對方雷達探測不到,更不可能採取規避措施,所以,命中率要大大的高於導彈。現……。”話未完指揮儀傳來了提示:“報告艦長,炮彈15秒後擊中目標。”
田餘濤忙道:“首長們請看屏幕。”
只見炮彈頂着橙色的火光撕裂着空氣,遠處,充當靶艦的103號退役艦毫不知情的航行着。當然,遙控這艘艦的操作手們的操作就要結束了。
幾乎是在同一時間,四團一齊火光墜落。兩發炮彈落入艦尾的海水中,不待爆炸,另兩發正好砸在了靶艦中央,不用說,巨大的爆炸力瞬間就將靶艦拆回了原始狀態。雖然聽不到爆炸聲,但那恐怖的摧毀能力足夠駭人的了。
突然,海軍司令江遠陽急切的命令道:“田艦長,趁目標還沒全沉,立即下令再打四發炮彈,看是否能夠再次擊中。”45
“是,首長。”田餘濤應了一聲:
“一二號炮位注意,各裝彈兩發300公斤級,立即發射。”
“一號炮位明白,二號炮位明白。”
不到兩分鐘,四發炮彈的飛行軌跡躍然在屏幕上。
第八十八章光速利劍
在屏幕上可以看到四發炮彈畫了個優美的弧線,重重的砸在了目標區,兩塊正在疾速下沉的較大的殘骸再次被拆解了一次,這次更徹底,直接被拆到了海底。海面上只剩下幾個漩渦和一些輕質漂浮物。連大海都爲之驚歎。
“太好了,”江遠陽興奮的手舞足蹈:“主席、總理,你看我們的武器有多先進,400公里啊,兩次發射的炮彈都擊中了同一個目標。”
“是啊,主席、總理。”國防部長蘇定方接過話頭:“這電磁炮打軍艦可比反艦導彈強多了,即不用中繼制導,也不怕電磁干擾,對手更是無法攔截。這邊電鈕一按,那邊一艘宙斯盾就沒了,哦,對了,看那架勢,要是1000公斤級的炮彈砸在航母上,嘿嘿,絕對要比拆船廠拆的要快。主席、總理,這麼好的東西我們多造幾艘吧。”
總理看了一眼主席笑道:“幾位將軍,俗話說物以稀爲貴。好東西多了也就不值錢了,也是浪費。主席呀,你的將軍個個都貪得無厭啊。”
主席呵呵一笑看着愛將們:“唉,總理啊,他們是窮慣了呀,有了好東西都想多要幾個。你就別批評他們了。”
“啊,不是吧?主席你就這麼寵着他們?”總理叫屈道:
哈……哈哈哈,大家都笑了。在試驗的間隙,緊張的心情鬆弛了下來,軍委委員們圍坐在主席的周圍,興奮的暢談着這次試驗的效果和重大意義,勾勒着海軍發展的前景。
田餘濤則查閱着已收集到的試驗數據,並詢問了雷達監視情況。
“報告艦長,雷達共發現三個可疑目標,有兩個已排查清楚。第三個最可疑,出現在渤海口外距我艦800公里處,一艘船電磁波功率強大,極其活躍並還放飛了微型無人機。經試驗指揮部覈實是海軍132所在測試海蜂無人機。報告完畢。”
耳尖的空軍司令王山河道:“什麼?田艦長,你的艦800公里外的海蜂無人機都能發現?我知道海蜂可是隱形無人機啊。”
田餘濤一笑自豪的道:“首長,201號上的四面相控陣雷達是中華神盾2型,有效探測距離1000公里,在它的面前可不管你是不是隱形,只要你含有金屬就能探測到。”
“呵呵,老張啊,”王山河對海軍司令道:“好傢伙,你地神盾艦的探測距離和我的預警機不相上下啊。”
“那是當然了,你以爲就你的耳朵尖呀,告訴你吧,早把美國甩到後面去了,美國的最新宙斯盾探測距離才500公里,還沒發現我時,嘿嘿,我的大炮彈就砸過去了。死都不知道是怎麼死的。”
這時田餘濤報告:“首長,攔截導彈的試驗就要開始了,指揮部希望首長們撤離本艦,是不是請首長們……?”
江遠陽眼巴巴的看着主席和總理,可根本沒有要撤離的意思。只好道:“告訴指揮部,主席和總理要親自觀看攔截過程,請他們放心指揮。”
“是,司令員。”田餘濤回覆了指揮部。不一會兒,指揮部下達了進行導彈攔截試驗的命令。
田餘濤立即命令各戰位進入戰鬥狀態,兩部相控陣和其他三部雷達全部開啓,嚴密的監視着天空。
“報告艦長,指揮部命令我艦進入十分鐘準備。”
“報告接着,各戰位準備就緒,嚴陣以待。”
“報告艦長,指揮部通報,警戒艦隻到位,電磁屏蔽正常,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到位,靶彈已進入發射狀態。”
田餘濤艦長向張遠發請示道:“司令員,可以開始嗎?”
海軍司令員江遠陽點點頭輕聲道:“開始吧。”
“是,司令員。”田餘濤聲音洪亮信心十足的命令道:“我是艦長田餘濤,向試驗指揮部報告,我艦已做好一切準備,隨時可以攔截任何目標。”
田餘濤心情激動,更感到責任重大,因爲黨和國家及軍隊的最高統帥和共和國的總理就在艦上,他們要親自檢驗這艘共和國的海上長城,中華神盾艦攔截導彈的能力。他沒有理由不指揮好這最後的也是最關鍵的攔截試驗。他知道,主席、總理及幾位軍委委員待在艦上,是對這艘國產戰艦的充分信任,更是對他這位艦長以及艦上的全體官兵的充分信任。絕不能辜負這種信任。他的思緒在飛揚,可他的兩眼卻緊盯着指揮儀上的各種數據。
突然通話指示燈一亮,一個緊張又急促的聲音傳來,他知道試驗開始了。
“報告艦長,雷達截獲目標,是高速導彈,方位左舷12°,距離485公里,彈種超音速巡航導彈,高度1000米,預計11分鐘後與我艦接觸。”隨着報告聲,各種數據、圖像在大屏幕上閃現出來,甚至能看到那猙獰的彈頭在撕裂着空氣。
“立即解算彈道,一二號對空戰位做好攔截準備。”田餘濤大聲命令道:
看着神色坦然甚至饒有興趣的首長們,田餘濤更冷靜了。
“報告艦長,彈道已解算完畢,攻擊目標不是我艦,是我艦左後方×××,現距我艦196公里,是否攔截?”
“一號對空戰位立即開炮。”田餘濤的命令一出,只見大屏幕上正在疾飛的巡航導彈突然被一束白光掃過,導彈猛的頓了一下翻轉着四散開來。
“攔截成功。”指揮儀傳來了興奮的叫聲。首長席上一片熱烈的掌聲……。
聽到田餘濤向指揮部報告攔截完畢,導彈已被擊毀。國防部長蘇定方有些失落的道:“怎麼,這,就這麼白光一閃就結束了?這也太簡單了吧。”
“是啊,複雜的武器,簡單的效果。有時高科技戰爭勝的很輕鬆。”
“我們戰艦有了電磁炮和激光炮,海戰就有了革命性的變化。你打我打不中,我打你你防不住。敵人的下場可悲又可憐。”
首長們一個個激動的談論着……。
指揮儀的揚聲器響了,“報告艦長,部分試驗數據已統計出來:”
一號對空戰位發射一次,命中率百分之百。
目標被擊中前三分之二處即油箱部位,目標被引爆炸成六塊。
目標被擊中時距我艦174公里,高度970米,速度2馬赫。
武器輸出功率40%,
報告完畢。
田餘濤被成功的喜悅鼓舞着:“各位首長,部分數據表明,試驗極爲成功,已超過預期。”
“小田呀,”主席一指屏幕道:“最後那個數據是什麼意思啊?”
“啊,是這樣,”田餘濤調出了幾組數據顯示在屏幕上:“主席、總理,武器輸出功率是指激光炮發射時消耗的單位電能。電磁炮的發射功率與目標的速度成正比,目標速度越快消耗的功率越大。根據試驗計劃,目標彈是二倍音速,要求第一次射擊的功率是40%,如果沒有摧毀目標,進行第二次滿功率射擊,如果還沒有摧毀目標,就兩個對空戰位滿功率齊射,以確保摧毀目標。”
“這就是說我們的艦載激光炮打超音速巡航導彈綽綽有餘,打彈道導彈也不成問題嘍?”胡潤濤高興的道:
“是的,”田餘濤肯定地道:“我們的艦載激光炮功率足夠強大,可以擊毀世界上所有型號的彈道導彈,即使是俄羅斯鈦金屬殼的白楊—M彈道導彈,我們也可以一擊即穿。而且我艦的射高也有保證,後甲板的是JG—2型,最大射程是400公里、降低發射速度可達800公里。足以將來襲的導彈摧毀於大氣層外至大氣層中,使其燒燬而不傷害地面。”
聽到田餘濤的介紹,總理高興地道:“主席呀,這麼棒的戰艦看樣子我們是該多造幾艘嘍。好東西不嫌多嘛。”
聽到總理這樣表態,軍委委員們都興奮地笑了。是啊,這樣的戰艦多有幾艘多好啊。
這時田餘濤道:“各位首長,我已接到試驗指揮部命令,攔截攻擊本艦導彈的試驗馬上開始,請首長觀看大屏幕。試驗過程是,我艦受到三枚不同型號反艦導彈攻擊,我艦前甲板兩座JG—2型激光炮進行攔截。”
“報告艦長,各戰位一切準備就緒。”
“我是艦長田餘濤,立即向指揮部報告,我艦已做好攔截準備,可以開始攔截試驗。”
三分鐘後,屏幕上出現了三枚反艦導彈,速度明顯不一樣。顯然是奔201號艦而來。最關鍵也是危險的試驗開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