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

且先不說秦衡臨一路上如何,卻說林氏從劉氏那兒得了準信後,回家馬上就把這個好消息告訴小栓子。隨後除了三日後宴請親朋好友一事外,其餘事宜林氏都吩咐暫且先擱下,一心一意的準備起小栓子和魚兒的婚事來。

因兩家都有當官的兒子,因此林氏認爲這樁親事不能有絲毫馬虎、也不能辦得太寒磣,一定要辦得體體面面才行。並早早就打定了主意,打算就算不能讓小栓子和魚兒的婚禮成爲小岞村裡的獨一份兒,也得辦完後讓村裡的鄉親稱讚談論上一年半載纔是。

於是林氏親自帶着小栓子去城裡走了一趟,備了厚禮去拜見了州學裡有名的先生,那位先生文采極好、又極有名望,請他來替小栓子寫一封才情洋溢的求婚啓,自是再有面子不過了。

那位先生也是位熱心腸的人,知曉了林氏和小栓子的來意後,當下便鋪紙研墨,揮筆替小栓子寫了一封求婚啓。待從那位老先生那兒得了求婚啓,林氏才轉而去請了位在城裡小有名氣的媒婆,請她幫着撮合這樁親事。

那媒婆有媒婆錢賺自是願意隨林氏跑一趟了,因此楊家門外很快就多了個穿紅戴綠、打扮得花枝招展,撐着一把油紙傘的婦人。

那婦人笑容燦爛的站在楊家大門外,遠遠的見院子裡有人走動,便扯開嗓子喊了句:“楊嫂子在不?我給你們家送好姻緣來嘍!”

劉氏聞言先是一愣,隨後才意識到那媒婆是林家請來說媒的,於是趕忙讓林氏把那媒婆請了進來,又是請坐又是看茶,忙乎了半響兩人才坐定說話。

那媒婆早先已從趙家得了準話,知道兩家早就合議過親事、沒什麼需要商量的了,剩下的便是按照規矩走一遭就成了。

因此那媒婆一進屋坐下,茶都沒顧上喝一口、就心急的把林氏給她的那封求婚啓掏了出來,一把塞到劉氏手裡、說道:“這是趙家託我送來的求婚啓,楊嫂子你且先仔細瞧瞧!”

這劉氏又不識字,因此接過求婚啓後臉上頓時有了一絲尷尬的神色,不過劉氏雖然不知道求婚啓上頭寫了什麼,但卻知道它的用處———在北宋,婚約稱之爲帖,有草貼和細貼(也稱定貼)之分。

一般兩家有了議親的意向後,便會率先由媒人把男方的求婚草貼(求婚啓)送到女家。如女方同意這樁親事,就會回一封寫有女方生辰八字的草貼給媒人、由她遞給男方。

而這些求婚草貼上,除了一些簡單的男女雙方狀況外,無非就是寫着一些讚美男女雙方的詞句,讚美完最後再說一些男女雙方乃是天作之合、珠聯璧合的一對兒等好話,總之就是走過過場而已。

因此劉氏不識字看不懂求婚草帖上寫了什麼也不打緊,她只要按照規矩把楊家事先準備好的草帖給媒人就行……

不過劉氏卻不想讓那媒人小瞧了去,只見她裝模作樣的看了一眼趙家送來的草帖,隨後纔對林氏吩咐道:“去,把我們家準備好的草帖取來,讓這位媒婆帶去給趙家。”

林氏應了聲“是”後便進了裡屋,躲在裡屋的魚兒見林氏進來了,連忙湊到她耳邊、哭笑不得的叮囑了她一句:“三嫂,你快讓阿母別裝模作樣的看那趙家送來的草貼了,她都把草貼拿反了!”

林氏聞言先是一愣,隨後便捂着嘴兒笑了起來:“我們阿母是緊張阿妹你的婚事,纔會連草帖拿反了都沒覺察到!阿妹你放心,興許那媒婆她也不識字、壓根就不曉得阿母把求婚啓拿反了!”

說話間林氏已開了劉氏牀頭的百寶箱、取出一封大紅灑金的草帖,示意魚兒稍安勿躁後纔出了屋把草帖遞給那媒婆。把媒婆得了草帖後當下便識趣的起身告辭,出了楊家門便直奔趙家。

而趙家得了楊家送來的草帖後,接下來便按照規矩進行合婚,順利合完婚又請了位算命先生合八字,這些規矩趙家都一一照辦了,才請媒婆把小栓子的庚帖送去楊家。而楊家接到庚帖後,還要再合一次婚才行。

兩家順利的交換過草帖後,接下來的步驟就開始遞送細帖、也就是定貼了。這媒婆十分盡職,一把楊家的合婚結果帶到趙家,就仔細的把細帖上需要寫明的事項一一對林氏明說……

而在北宋,議親時的細帖也十分講究、一點都不能馬虎,光是男方這邊就要在細帖上寫明祖、父及本人的姓名、職務,以及他本人的出生年、月、日,兄弟排行第幾,父母健在否;如無父無母則要寫明誰是主婚人,他本人有哪些田地、財產以及送什麼聘禮給女方,這些都要一一在細帖上寫清楚,且不可作假。

林氏聽了媒婆的話後絲毫不敢馬虎,馬上按照趙家的實際情況,把小栓子的情況一一仔細填寫了,寫完纔將細帖交與媒婆,一邊塞了把銅板兒給她、一邊笑着說道:“麻煩你再替我跑一趟把這細帖送去楊家!這幾個錢你且拿着吃茶去,回頭事情辦妥當了我自會再重謝!”

那媒婆喜滋滋的接過林氏給的錢,先把那幾個銅板兒塞到袖子裡、再伸手接過細帖,接過後照樣是往懷裡一揣,隨後便出了趙家門往楊家所在走去。

那媒婆到了楊家也不客氣,徑直揀了張板凳坐下,隨後便把懷裡那封五男二女花箋子掏了出來,笑眯眯的交給了劉氏。

這一回劉氏也不在媒婆面前裝模作樣了,直接尋了個由頭拿着細帖進了裡屋,讓識字的魚兒把細帖上填寫的內容說與她聽,見細帖上頭寫的情況都屬實,劉氏也就放下心來,讓魚兒把自家事先準備好的細帖拿了出來。

而女方回的細帖的內容基本上和男方的相同,就是少了田地財產這一項,再將聘禮一項改成嫁妝,如此即可。

而楊趙兩家互相遞過細帖,兩家的親事就算是定下來了,婚約也即時開始生效……

但即便如此,這三書六禮、以及成親前的種種規矩也才起了個頭,此後楊家和趙家都忙得不可開交,尤其楊家要嫁的乃是最心愛的幺女,因此一家人尤爲重視,事事都極力要做到最好,想給魚兒一個難忘的婚禮。

日子在喜氣洋洋的氛圍裡一天一天的流逝,轉眼離魚兒出嫁的吉日便只剩下三、四天了。這小栓子一心想早些把魚兒娶進門來,因此一到迎親的前三日,他就急忙忙的和趙家老大一起,把催妝花髻、金蓋頭、花扇花粉盒,以及畫綵線果等物事送到魚兒家裡,意爲催妝。

這催妝也是北宋的一項風俗,其意思也不難理解———大體是指在成親的前三日,由男方家裡派選人攜禮品到女方家裡,催請女方家裡的人早早爲新娘置辦出嫁時所用的嫁妝。

而楊家收到小栓子送來的催妝物事後,則以金銀雙勝御、羅花璞頭、綠袍、靴子等物回贈,表示男方的意思他們已經知曉了。兩日後,楊家便選派人送妝,把家裡替魚兒置辦的嫁妝先一步擡送到趙家去。

這新婦嫁妝多少,同她今後在婆家地位的高低有着不可分割的關係,也是新嫁婦在婆家的體面。因此魚兒的嫁妝都是劉氏花了大把銀子精心置辦的,除此之外,一直十分疼愛魚兒的楊大郎幾人、也大方的拿出體己銀子,買了不少貴重的物事給魚兒添箱。

這些嫁妝按照習俗都用箱籠裝着,大件的有箱子、櫃子、被子、褥子,小件的則有首飾、衣服、綢子、緞子、文房四寶和一些壓箱底的金子、銀子。

除此之外,魚兒的嫁妝裡還有着一種叫做“子孫桶”的物事。魚兒初始有些好奇,一直拉着劉氏追問這“子孫桶”究竟是什麼物事,後來劉氏把話說白了,魚兒才知道原來她嫁妝裡頭的“子孫桶”,其實就是一隻漆了紅漆的馬桶!

魚兒也是聽了劉氏的解釋,才知道原來北宋女子出嫁,無論家境如何、置辦了什麼樣的嫁妝,這嫁妝裡頭是一定要有這子孫桶的。

且這子孫桶裡還要按照各地的風俗習慣放些物事進去,例如惠安一帶的女子出嫁,是往子孫桶裡放棗子、花生、桂圓、栗子、荔枝,取“早生貴子”、“五子登科”之意。往北一些的地方,則會往子孫桶裡放五個煮熟的紅雞蛋,也是有“五子登科”的寓意。

劉氏這麼一解釋、子孫桶的用意立時顯現出來———大家夥兒都希望魚兒和小栓子成親後、能夠趕緊生出幾個大胖小子來!

於是魚兒不等劉氏把話說完就羞紅了臉,此後再有什麼好奇的事兒,魚兒也不敢打破沙鍋問到底了,更是不敢再提那隻子孫桶……

---------------------------------------------------------------

總想着魚兒的婚禮一定要好好寫寫,可突然不知道該咋寫,汗~

第二十一章 初當繡娘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一章 思鄉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六章 實驗失敗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一章 思鄉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變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二十二章 小小開心果第七章 熱鬧(二)第四十四章 籌辦親事第四十八章 情愫漸生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六十三章 湊抱媳禮兒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二十七章 年師傅的考驗(1)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十四章 年師傅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三章 出海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九章 惠安女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四章 適應了新生活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十三章 惆悵第二十七章 究竟是誰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三十四章 設套第五十九章 林方二人過招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三十五章 同貨郎打交道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四十九章 換牙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十八章 溫情(一)第二章 紫菜礁第八章 小栓子的優點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三十三章 買房(三)第四十四章 籌備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四十八章 情愫漸生第二十八章 採珠人(二)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六十章 展現絕技第五十三章 拒親第六十九章 殺手鐗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一章 轉眼兩年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搶手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三十六章 秦家鬧劇(二)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六十六章 柳氏的用心險惡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
第二十一章 初當繡娘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五十四章 英勇的小胖墩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一章 思鄉第五十九章 惠安影雕第五十章 楊記燒烤攤(一)第六章 實驗失敗第二十二章 喜慶洋洋(一)第一章 思鄉第六十二章 王家生變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十五章 被拐稚童第二十二章 小小開心果第七章 熱鬧(二)第四十四章 籌辦親事第四十八章 情愫漸生第三章 新的八卦(三)第四十三章 挺身護送第六十三章 湊抱媳禮兒第四十章 表明心意第二十七章 年師傅的考驗(1)第二十七章 採珠人(一)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五十章 通房丫鬟第二十章 塵埃落定第十三章 以事實來教育(二)第二十九章 黃雀在後(一)第二十四章 年師傅第十五章 意外之事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十七章 教育過頭了第三章 出海第三十九章 有人的地方就有八卦第六十五章 守活寡第三十八章 陳年舊事第十七章 急忙趕回第四章 轉眼中秋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九章 惠安女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七十二章 尋找新銷路第二十九章 採珠人的饋贈第二十三章 喜慶洋洋(二)第十四章 適應了新生活第六章 引“魚”上鉤第十三章 惆悵第二十七章 究竟是誰第六十六章 分家(一)第三十四章 設套第五十九章 林方二人過招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三十五章 同貨郎打交道第五十五章 偶然一幕第四十九章 換牙第六十五章 方氏提分家第二十五章 魚兒的必殺技(1)第十八章 溫情(一)第二章 紫菜礁第八章 小栓子的優點第三十九章 喜遷新居第三十三章 買房(三)第四十四章 籌備第十章 楊家送女(1)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三十一章 一個包袱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十五章 一片混亂第二十章 不再迂腐固執第四章 方氏套話第四十八章 情愫漸生第二十八章 採珠人(二)第三十五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一)第五十二章 楊記燒烤攤(三)第六十章 展現絕技第五十三章 拒親第六十九章 殺手鐗第一章 北宋紫菜第十七章 意外獲助第三十六章 你有張良計我有過牆梯(二)第十四章 秋梅之死第十二章 以事實來教育(一)第一章 轉眼兩年第十五章 王道婆驅邪第五十章 擲牙習俗第七十四章 豆腐乳搶手第三十二章 新人拜門(二)第二十三章 自私小人第三十六章 秦家鬧劇(二)第五十四章 婆媳和睦第六十六章 柳氏的用心險惡第五十七章 小正太新鮮出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