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章 南有嘉魚

南河是再晚一些,才知道越國的事情。

聽說是越國與齊國之間, 似乎有了些嫌隙。

越王無遣出身草莽山野, 並不是稀奇的消息, 越國一統也大概是幾年前的事情。各國都有傳言, 是齊國支持了越國復國,是用宋國、越國兩國做盾,避免齊楚交界。

後來宋國被滅,這道防線顯然也不成了。而所謂齊國支持越國,那尋歡作樂的老齊王自然不會動這種腦子,此事必定是慶氏主持,但慶氏在齊國雖然也沒倒臺, 但也是隻剩大半口氣吊着, 慶氏在朝堂上的那幾位都夾着尾巴做人, 舞陽君不垂簾就理政的朝堂上,她說什麼他們都點頭稱是。但舞陽君只替換了相邦,跟她一起從魏國到齊國去的某些近臣,也搖身一變, 竟在齊國朝堂上身處高位, 發光發熱。

只是舞陽君畢竟還是有爲政的頭腦,她知道自己如果血洗朝堂,不但會有民怨和氏族的反對,還會因爲自己手下的魏臣不懂得齊國的情形,在行事上釀成了大錯。

舞陽君只是找理由絞死了慶氏的那位相邦,而後卻又派人去民間探查, 哪些官員在民間有賢名又受愛戴,立刻派人大張旗鼓的重用。

舞陽君很快察覺到,齊國與魏國的不同之處,齊國除了慶氏一家獨大,其餘的氏族雖然數量衆多,但根基不算太深。而且齊國工商極其發達,務農人口的比例遠比絕大多數國家要低,富裕又反去帶動了農具與農貿的發展,在農耕方面幾乎早早普及牛耕與鐵質曲轅犁,山東大片丘陵又有梯田,早早脫離了刀耕火種,開始了有計劃的除草與灌溉規劃,所以山丘地帶農產甚至高於楚國某些沃土之地。

而且因齊國於工、商兩行的人口極多,也就造就了一大批居住在城鎮周邊,不必耕地的“市民”,而他們生活在城池周邊,勢力龐大,又牽扯齊國的物資流動與銅鐵製造,人一多,也能牽制氏族的權力。舞陽君接過大權,明顯想要得到投身於工商農的普通齊國百姓的支持。

畢竟她雖然捏着個田氏血脈,但還是外來的人,重用氏族,驅使氏族去管理國家,雖然短時間省了很多工夫,但氏族總是有點權力就萌生野心,就像是壁虎似的,斷尾重傷也不肯認輸,想盡辦法也要存續。如今用他們,就是給自己未來培養敵人。

而百姓就不同了,一旦給他們想要的東西,他們的支持就是最不假思索,最奮不顧身的。他們缺乏深究權力運作的耐心,沒有長久作戰的能力和團結,又容易被很快的安撫下去,如果有朝一日,她要和百姓爲敵,那就像是熱油澆蟻穴似的,一窩端下去,他們還沒有反抗的能力——

被滅了之後只要再給點好處,他們又可以忘卻舊恨,主動爲當權者找行事的理由,安安心心的高呼“恭賢愛民”了。

舞陽君有身爲女子的優勢,有身處政治中心的演技,幾次衣着低調,駕車出行,在農園親手摘桑,或視察市井,齊國本來就是個王室與市井並無雲泥之差的國家,她在某些場合偷偷撒幾滴傷心淚,亦或是拎着衣襬親自走上街頭,名聲一下子傳開。一個年紀稍長但又瘦弱美貌,語氣溫柔可親的女人,不論是哪個性別與年齡的人,都不會對她有惡感。

舞陽君可是在齊國境內幾乎沒花多少時間就暫時站穩了腳步,連關於她的流言都沒有持續幾天。

而在慶氏低調做人,慶氏背後那位銷聲匿跡的同時,舞陽君也想掌控越國了。或者說越國作爲半附庸的國家,是否向舞陽君投誠,顯得極爲重要。

但越國這兩三年來一直和齊國沒什麼消息,又有傳言說越國境內百姓衣不蔽體,刀耕火種,斷髮紋身,如同沒有開化的野民部落。而這次舞陽君發公文向越國,越國竟然沒有回信,而是直接派了個使臣來。那使臣帶着野獸獻給舞陽君,說話舉止雖然有模仿齊國,但使臣的衣袍都纔到小腿,光着的腿上捆着綁帶,穿着草鞋,說的齊語磕磕絆絆還有口音。

而在朝堂上,天鵝與猴子的籠子又沒有關緊,動物逃竄,一時間鵝飛猴跳,在朝堂上亂出一陣鬧劇。

越國使臣倒是又跪拜又叩首,最後竟然害怕被齊國斬殺,嚇得抱着天鵝涕淚橫流。

齊國境內不少臣民都對越國抱有奚落嘲笑的姿態,也認爲越國不足爲據。雖不知道舞陽君是否這樣想,但楚國境內面對的越國,卻像是另一個越國。

越國有幾波勢力,開始先後對虎方附近的六安與巢縣二地展開了進攻,因六安城防不備,是個商貿散城,越國士兵竟然既不驅車也不騎馬,而是單憑草鞋藤甲,手持長矛,以人數與奇詭的打法,攻進六安城內。而巢縣是個以前吳國的重鎮,楚國攻打下之後便屯兵修城,因此城備嚴防,但越國竟然有木車與投石,還有不少前線士兵描述不出的大型木製機巧,攻打下了巢縣。

但更讓楚國震驚的是越國的攻城之後,燒城屠殺,老弱婦幼一個活口都不留,而後搶奪銅鐵器,運回越國境內,城池又重新用某些泥磚修建,越人入駐——

爲什麼要搶奪銅鐵器?

越國銅鐵原料一直不多,多次從齊國那裡求買,但越國有極多銅鐵以外的其他金屬原料,因此銅器數量少,但製作刀劍的技術卻很不錯。

這是要打算長期開戰,所以纔想盡辦法掠奪銅鐵?

而辛翳知道,楚國鐵礦雖然不多,但卻坐擁天下大半銅礦,五大銅礦中,其中就有一個銅陵銅礦,因靠水方便運輸,銅產量在楚國算是相當高的,而且距離巢縣很近——

越國會不會有計劃奪取這座銅礦!

而越國境內到底如何?爲什麼一副扮豬吃老虎的模樣,在戰爭中也顯露出矛盾和差異的樣子來。

南河在最近這段時間,就曾懷疑過那位越王無遣,也是玩家之一,現在看來,可能性更大了。那楚國對越國的態度就要更提防更警覺,務必在越國沒有壯大之前,對其進行打壓。

楚國邊上出了事,晉國邊上也沒好多少。

只是秦趙之間的戰爭似乎陷入了什麼奇詭的事件之中,楚國能得到的信報稱,藺腹本要帶兵南下攻秦,卻險遭刺殺而停止帶兵,而且趙軍似乎也暫時停住了步伐。

這樣的大好時機不進攻秦國,藺腹到底在想什麼?難不成他受了很重的傷?

南河曾經用稱呼與年紀推測過,藺腹會不會就是“忽必烈”,但他突然受傷,是源於玩家之間的爭鬥,還是另有緣由?他難道傷重的已經無法帶兵了麼?

大梁向北數千裡之外,藺腹坐在帳下,外頭天寒地凍,就算是營帳內也是幕中草檄硯水凝,火爐燒着,但退了半步就讓人冷的哆嗦,帳下悶出一股異味,藺腹從皮袍裡赤出右邊手臂。

上臂一道深可見骨的傷痕,臉上也有幾處擦傷,翳者正在用藥膏給他塗抹換藥,但似乎因爲天氣太過寒冷,藥膏都冰冷,抹在傷口上,就連藺腹這樣的老將也打了個寒顫。

一股雪風吹進來,他仰起頭,看向進帳來的軍中大將慄獲焰,道:“如何?追擊這麼多日,還是沒有找到麼?”

慄獲焰搖了搖頭:“沒有。可能是順水逃的,他對秦國境內似乎很瞭解。畢竟是秦諜,怕是會有藍田君的人去接應,這要是抓不着,就真的……”

藺腹看着翳者給他換藥,低聲道:“秦諜麼?他自稱晉國智氏,怕是假名,但口音確實也是晉國出身,甚至帶兵的方式,都有晉軍的感覺。我與淳任餘交過手,知道晉國的軍隊是什麼樣子。”

慄獲焰坐在一旁的胡椅上:“你難道還覺得是藍田君被俘虜之後,跟他見的那幾天,還把他勾跑了?在趙國是什麼前景,回秦國是什麼前景,是個有腦子的人都知道。藍田君跑了之後,鉅鹿君怪罪與他,你也利用他與鉅鹿君的不睦,把他招到你身邊來。他是個做一方大將的料,不但有戰場上的勇猛,最重要的是有縱覽全局的眼光,你這幾個月重用他,他眼見着就能當個此次作戰的二三把手,這時候跑去秦國——必定是秦諜了!”

藺腹半晌道:“是,他本就沉默話少,心思深沉,我本來也懷疑過是他放跑的藍田君,但藍田君是在鉅鹿君帳下跑的,當時他又在主帳下跟我們議事,怎麼都沒證據,我也覺得是自己胡思亂想了。而且,我也是確實年紀大了,惜才愛才,而他的那股沉着勁兒,彷彿是坐擁十萬大軍也不慌張似的……我確實也看重他。也是那次巧了,才發現他偷偷繪圖……否則怕是現在還被瞞在鼓裡呢。”

慄獲焰看着藺腹手臂上那道可怖的傷口。

藺腹發現此事之後,立刻拔刀意圖殺死智夏子,哪裡料到智夏子武藝絕不比藺腹要弱,再加上他正值青壯,當時又是深夜,藺腹追擊不及,智夏子憑藉腰牌雨身份,堂而皇之的騎馬離營而逃。後頭再去追擊,卻發現智夏子早早給自己備好南逃的辦法,中途換船,行跡失蹤。

但他心知趙軍停軍,可不是因爲藺腹這道傷口。

藺腹受傷比這重數十倍的時候都有。

一是因爲藺腹不知道智夏子到底帶走了什麼樣的消息,生怕這其中有大量趙國行軍密令。

二是這個冬天的天氣,也嚴寒到所有人都沒想到的地步,道路難行,糧草不備,馬匹和士兵也多有凍傷凍死,真算得上“晻靄寒氛萬里凝,闌干陰崖千丈冰”了。

趙國畢竟常年北境,抗寒能力遠比列國要強,但今年趙國地界的嚴寒,也幾乎讓人無法招架。

連慄獲焰都感慨起來:“聽說周滅商時,就有常年嚴寒暴雪,說是那些年,北地九月入冬,來年四月化雪,凍死了許多人,也讓周滅商的戰亂下許多人喪命……”

藺腹嘆息道:“我聽說過。人事與戰亂,往往與氣候相連,這也算是老天爺來掌控棋局了。你再派人去搜查,如此嚴寒之下,萬一他沒有逃那麼遠呢。”

而幾日後,大雪的另一端,有一流民裝扮的男子,在咸陽城外,手持趙軍大將令牌,求見藍田君。

第251章 維天之命第35章 穀風第250章 清廟第29章 終風第15章 採蘋第160章 伐木第200章 何人斯第232章 皇矣第85章 子之丰兮第213章 采菽第182章 吉日第9章 漢廣第144章 匪風第88章 子衿第154章 九罭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12章 魚藻第4章 樛木第245章 崧高第136章 東門之楊第154章 九罭第44章 牆有茨第163章 采薇第27章 燕燕第165章 杕第251章 維天之命第252章 烈文第159章 常棣第37章 簡兮第10章 麟之趾第101章 載驅第21章 小星第112章 白石鑿鑿第21章 小星第25章 柏舟第121章 蒙楚第7章 兔罝第106章 陟岵第19章 殷其雷第74章 將仲子第134章 衡門第209章 青蠅第32章 雄雉第67章 中谷有蓷第248章 常武第110章 蟋蟀第127章 終南第104章 汾沮洳第22章 野有死麕第74章 將仲子第62章 芄蘭第146章 候人第159章 常棣第6章 桃夭第54章 考槃第235章 文王有聲第81章 山有扶蘇第42章 二子乘舟第120章 葛生第114章 綢繆第15章 採蘋第176章 湛露第46章 桑中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8章 芣苢第93章 子之還兮第240章 泂酌第56章 氓第11章 汝墳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253章 時邁第33章 式微第152章 破斧第69章 葛藟第90章 野有蔓草第161章 天保第57章 竹竿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196章 小旻第228章 綿第23章 何彼襛矣第230章 旱麓第170章 南有嘉魚第98章 甫田第140章 月出第226章 文王第197章 小宛第89章 出其東門第121章 蒙楚第151章 東山第116章 豹祛第50章 相鼠第82章 蘀兮第148章 下泉第136章 東門之楊第228章 綿第214章 角弓第2章 葛覃第39章 北門第199章 巧言
第251章 維天之命第35章 穀風第250章 清廟第29章 終風第15章 採蘋第160章 伐木第200章 何人斯第232章 皇矣第85章 子之丰兮第213章 采菽第182章 吉日第9章 漢廣第144章 匪風第88章 子衿第154章 九罭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212章 魚藻第4章 樛木第245章 崧高第136章 東門之楊第154章 九罭第44章 牆有茨第163章 采薇第27章 燕燕第165章 杕第251章 維天之命第252章 烈文第159章 常棣第37章 簡兮第10章 麟之趾第101章 載驅第21章 小星第112章 白石鑿鑿第21章 小星第25章 柏舟第121章 蒙楚第7章 兔罝第106章 陟岵第19章 殷其雷第74章 將仲子第134章 衡門第209章 青蠅第32章 雄雉第67章 中谷有蓷第248章 常武第110章 蟋蟀第127章 終南第104章 汾沮洳第22章 野有死麕第74章 將仲子第62章 芄蘭第146章 候人第159章 常棣第6章 桃夭第54章 考槃第235章 文王有聲第81章 山有扶蘇第42章 二子乘舟第120章 葛生第114章 綢繆第15章 採蘋第176章 湛露第46章 桑中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8章 芣苢第93章 子之還兮第240章 泂酌第56章 氓第11章 汝墳第178章 菁菁者莪第253章 時邁第33章 式微第152章 破斧第69章 葛藟第90章 野有蔓草第161章 天保第57章 竹竿第203章 瞻彼洛矣第196章 小旻第228章 綿第23章 何彼襛矣第230章 旱麓第170章 南有嘉魚第98章 甫田第140章 月出第226章 文王第197章 小宛第89章 出其東門第121章 蒙楚第151章 東山第116章 豹祛第50章 相鼠第82章 蘀兮第148章 下泉第136章 東門之楊第228章 綿第214章 角弓第2章 葛覃第39章 北門第199章 巧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