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

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

1973年,薊縣與寶坻、武清、寧河、靜海一起,從河北省劃歸天津市管轄以後,五個縣與天津市原有的區和局成爲同等級別,市委開大會時,五個縣的領導和各區和各局的領導平起平坐了。但這只是表明五個縣的政治地位提高了,並不等於經濟地位的提高,當時這五個縣的幹部職工的工資地區類別並沒有變化,還與河北省管轄時是一樣的。那時期,天津市屬於六類地區工資標準,武清縣和寧河縣是四類地區工資標準,寶坻、薊縣與靜海是三類地區工資標準,國務院批准把這五個縣劃歸天津市管轄,並沒有改變這五個縣的工資地區類別。所以,總的看,薊縣劃歸天津市以後,幹部職工的工資沒有變化,經濟收入變化不大。

但是,天津市是個以工業爲主的大城市,糧肉蛋等生活物資主要靠外省調入,它不像河北省那樣要以“扭轉南糧北調,實現自給自足”爲農業生產的主要目標了,市裡向各縣攤派的糧食徵購任務減少了,縣裡和村裡預留的儲備糧自然就多了,農民的溫飽問題就解決了。同時,在以自行車、縫紉機、收音機、手錶等的生活日用品的供應方面,也比在河北省時多些了。所以,薊縣劃歸天津市以後,職工幹部的生活水平還是明顯提高了。

俗話說“民以食爲天”,先說吃的方面:

薊縣職工幹部及非農業戶籍的家屬吃的大米、白麪和食用油比我在大城縣時要多些。

大城縣職工幹部和非農業戶籍的家屬,供應的口糧中只有百分之四十的白麪,其餘的大部分是玉米麪、小部分是豆麪和小米麪,還有少量的小米,有時還有些大米,不是每月都有。供應的食用油是每月每人二兩。豬肉供應不限量,但是每天屠宰的豬隻有限,副食店銷售的豬肉有限,賣完爲止。那時農村供銷社肉站每天殺一口豬,供應本片職工和農村社員家庭,也是賣完爲止。那時小公社只有一個肉站,大公社有兩個肉站,至於縣城的屠宰場每天殺幾口豬就不清楚了。所以,大城縣的職工幹部和非農業戶籍的家屬,平均每人每月能夠吃多少豬肉,官方應該有統計數字。

從大城縣縣直機關和企事業單位的伙房來看,糧食和食用油的供應,都是按照上述比例來購買的,伙房的早餐和晚餐基本都是粗糧,稀的是玉米麪粥或者小米粥,乾的是玉米麪摻些豆麪和小米麪的窩頭。中午大多是白麪饅頭、花捲、糖三角,同時也有窩頭供加小票的人食用。

那時機關幹部每人每月30斤口糧,每天約一斤糧食,按照粗細糧比例,每天早餐和晚餐都可以吃一個窩頭一碗粥,午餐吃二個饅頭,不夠吃的可以自己“加小票”。加小票就是用口糧定量之外的糧票,從伙房換取的飯票。

在人多就餐的大夥房,食堂管理員也按粗細糧比例,發給大家粗糧飯票和細糧飯票,還有用錢換的代金券(俗稱菜票)。加小票的要從伙房購買饅頭票和窩頭票,河北省糧票沒有粗糧細糧之分,大夥房按照粗細糧比例,一斤糧票可以買三個窩頭票,二個饅頭票。

總的看,大城縣的機關伙房按照國家供應的糧食品種,吃的粗糧比較多,細糧比較少。

薊縣劃歸天津市管轄以後,職工幹部和非農業戶籍的家屬,供應的白麪佔百分之五十了,粗糧中有南方生產的晚稻稻米,俗稱機米,與天津本地的大米相比,油性略小些,口感略粗糙些,那也比玉米麪窩頭口感好。另外也有玉米麪和少量的小米。有時粗糧中的機米還換成了旱稻粳的粳米,這就和本地的大米差不多了。白麪加上機米或者粳米,就差不多佔了百分之七八十的比例了,少量的玉米麪只要熬粥吃就行了,不必再吃窩頭了。所以,薊縣的機關大夥房,吃的大米白麪比較多,吃窩頭的很少了。

天津市供應非農業人口的食用油是每人每月半斤(五兩),縣城裡每人每月發二斤豬肉的肉票,在機關單位大夥房就餐的單職工的肉票在伙房掌控,縣城副食店賣豬肉憑肉票購買。下面各鄉鎮的職工幹部不發肉票,鄉鎮供銷社肉站賣肉不要肉票,隨便購買。

那時在招待所和國營飯店吃飯都要收糧票,有些農村幹部到縣裡或公社開會或者出差辦事在飯店就餐,也需要花糧票。各村的大隊和生產小隊都需要儲存一些糧票,以便村幹部到縣裡、公社開會或出差時就餐使用。因爲天津市的糧票有粗糧票和麪票之分,所有的飯店,都是隻交粗糧票就可以買細糧做的飯吃。所以,就需要各村向國家糧站賣一部分粗糧,一般是玉米,換取粗糧票備用。

薊縣農村有水稻田的大隊不少,尤其是青甸窪一帶有許多水稻田,生產隊的儲備糧也是水稻。有些機關伙房的管理員,就利用村裡需要用粗糧換糧票的機會,找到一些與自己熟悉的村幹部,讓村幹部把集體儲備糧中稻穀,碾成大米,按照國家糧店的定價,以每斤一角九分的價格賣給機關伙房,換取粗糧票。這種公對公的交易,既不違反財經紀律,還給了村幹部一種結交國家機關工作人員的機會,這也就成了一些村幹部獨自具有的“特權”了。而那些能夠用粗糧票買來好大米的伙房,中午連機米乾飯都不吃了,完全是大米乾飯或者白麪饅頭。早餐和晚餐也是玉米麪粥、機米粥,機米炒飯或者饅頭了。

這時期薊縣的機關單位的大夥房,已經很少吃玉米麪窩頭了。薊縣水利局機關伙房,和縣委大院及其他各局機關伙房類似,都有很多的單職工在伙房就餐,大家的糧食關係和副食供應都在伙房掌控。就餐的人每月到伙房管理員處支領飯票或者下鄉需要的糧票,並且用現金兌換菜票(代金券),開飯時大家自己用飯票買飯吃。機關幹部每月三十斤糧食,工人根據工種不同而適當增加。如果不夠吃可以自己額外加小票,加小票也不分粗糧細糧,和定量內的飯票一樣,也不必吃窩頭了。

單位大夥房是按照戶口在單位、需要在大夥房就餐的單職工人數發給肉票的。但是,大夥房的管理員可以憑關係從西關屠宰場購買豬頭、豬蹄、上下水類的,這些不要肉票。平時這些都是供應給城裡的飯店的,有時殺的豬數量多,也可以賣給單位伙房或者個人。

當時也有較多的幹部經常下鄉工作,很少在伙房就餐,他們把糧票支走了,伙房的糧食不會有富餘,可是國家供應的食用油和豬肉指標是有些富餘的,每天中午的炒菜中都是有葷有素,有錢的職工可以每天都吃到一些肉。單職工大多是農村的家,鄉下肉站買肉也不需肉票,也不需要從伙房支領肉票,這樣伙房管理員還可以靈活處理一些富餘的肉票。有些職工家裡蓋房、聘閨女娶媳婦、生小孩辦滿月等,可以從伙房管理員處要些肉票。

除了局機關伙房之外,下設單位的機井隊伙房、下倉河防站伙房和尤古莊排灌處伙房和有的縣辦水利工程大工地指揮部的伙房,因爲就餐人員較多,都有專門的炊事員和管理員,也都是大家用飯票計量買飯吃。

縣辦水利工程都要抽調附近公社的農村民工來幹活,民工由生產隊記工分,不發工資,國家只發給一部分補貼糧食和資金,民工伙房吃的糧食主要是生產隊的儲備糧,蔬菜也是生產隊的,民工的大夥房不用飯票,是大家一起吃夥飯的。所謂吃夥飯,就是就餐者都吃同樣的飯菜,不限量隨便吃。

水利工地還有工程指揮部的伙房,指揮部的人員有從事工程指揮和後勤管理工作的國家行政幹部、也有從事技術指導工作的技術幹部,還有從事技術性勞動的民技工(生產隊記工分,國家每月發24元的伙食費)。這些人都有工資和口糧,水利局派到工地的幹部職工還有每天四兩的下鄉補助的糧票,糧食基本上都夠吃了。指揮部大夥房一般有三四十人吃飯,也需要用飯票計量打飯,每天中午的炒菜中也是有葷有素,價格高低不同,供就餐者自選。

大工地堆積了不少物料,夜裡是需要有警衛值班人員守護的,有時某項工程也需要夜裡加班幹活,這些人也需要吃夜班飯。工程加班幹活的或者夜裡值班的人員的夜班飯,是在大夥房裡白吃的,不要錢和糧票。夜班飯所消耗的錢和糧票,都由工程費和工程補助糧裡列支了。有時工地來了客人,在工地伙房吃飯時,也不必交錢交糧票,就從夜班飯項目列支了。這方面,工地的大夥房要比局機關的大夥房還要優越,局機關的科室幹部晚上加班是沒有夜班飯的。局裡也沒有待客費,上邊來了客人都去縣招待所吃住,局裡伙房不招待。下面的人來局裡開會或者辦公事,也要到伙房自己掏錢掏糧票買飯吃。

那時國家規定,就餐人員三十人以上的單位伙房,配備專職炊事員一人,可以是國家的正式工,也可以僱傭臨時工,都由國家發給工資。水利局下屬單位比較分散,許多人員較少的小單位沒有專職炊事員,都是由職工或者僱的臨時工來當兼職炊事員。好在排水站、閘口等單位都有僱用臨時工的指標,可以聘請廚藝較高的農村社員來當臨時工,也就是兼職炊事員。所謂兼職炊事員,就是不僅負責做飯,還要經管菜地,或者做些其他零活。

那些職工人少的單位,也就是河防站或者灌區的閘口、護堤員和排灌處的排水站,都有自己的小夥房。這些小夥房的飯菜不如大夥房花樣多,但是比較省錢。

先介紹一下排水站的情況:

修建排水站的地點都是大窪地區,這些公社都是地廣人稀的,每個排水站都有一個大院,院內有排水的機房,在機房一定距離外是辦公區和生活區,另外還要有一個變電站。

這些國營排水站的機房都開設在大河河道的一側,機房本身是一座大房子,裡面正中間屋子地面上安裝幾臺大水泵,旁邊的屋子是配電間。機房前面在堤埝上開一個出水口,在後面開一條進水的渠道,也就是排水渠。排水渠距離機房一百米處有一個水閘,平時不需要排水時,水閘關閉。汛期需要排水時纔打開。機房裡水泵的出水口在河道一側,水泵的進水口在排水渠一側。機房的水泵耗電量是很大的,在機房的不遠處還要建一個排水站的變電站,大概出於安全考慮,變電站和機房與辦公生活區要保持幾十米的距離。辦公生活區是幾排普通的房屋,有辦公室、財務室、伙房、職工宿舍和庫房等。因爲機房開動機器排水時,響聲和震動比較大,辦公生活區也與機房保持幾十米的距離。這樣一來,排水站的院子就比較大了,排水站的周圍是大院牆。這些排水站院內的空地很多,而且排水站的職工只是夏季排水時才晝夜奮戰,平時並不太忙,也就有時間在院內的空地裡種莊稼和蔬菜了。他們種的莊稼主要是大豆和小麥,也有少量的玉米。蔬菜就是季節性的蔬菜。排水站的蔬菜是爲了排水站的伙房自己吃,菜地的面積不大,大部分空地都種了糧食,生產的糧食需要登記入賬,並上報局裡。但這些生產糧可以作爲職工的伙食補助和外來客人的招待開支。

那時排水站的伙房都沒有專門的炊事員,因爲一個排水站不過十多個或者七八個人,既有國家正式職工,也有臨時工。由於國家不配備專職炊事員,就是由本站的工人兼職做飯,都是以一個廚藝較高的工人爲主,吃費事的飯時再找一兩個工人幫廚。小夥房不用飯票,而是大家一起吃“夥飯”。吃夥飯就是飯和菜不限量,幾個人坐在一個餐桌上,共同吃一個大盤子或兩個大盤子的菜,站長和工人都吃一樣的飯菜,都是吃飽了爲止。如果有人喜歡飲酒,在宿舍備有白酒和五香花生米、鮮雞蛋等下酒菜,也可以把伙房的飯菜端回自己的宿舍去吃。

那時國家供應的糧食定量是幹部每月30斤,技術工人每月38斤或42斤,這些糧食指標都歸伙房統一購買。

因爲院裡自己種的蔬菜基本夠吃,吃菜不用花錢。伙食費除去買做飯用的煤、糧食、油鹽醬醋之外就買些豬肉吃。小夥房採取月底結賬法,平時職工就餐時不用飯票,但是也要記賬,每頓飯有幾個人在伙房吃飯、吃的什麼飯菜,成本是多少都要記清楚。那時買肉不方便,小夥房吃肉的次數比較少。因爲大家每月都要回家休假、或者外出開會等,不在伙房吃飯的,就按照口糧標準要退給糧票,同時也少交飯錢。因爲蔬菜不用花錢買,大家每人每月攤10元錢左右的伙食費就差不多,吃肉次數多的時候,每月有十二元錢也夠了。

排水站在汛期是需要全員在崗,晝夜值班的,排水時幾臺水泵也是晝夜不停的運轉,工人們三班倒,晝夜開機的,這時的伙房也要準備一些“夜班飯”,供夜裡值班的工人食用,夜班的飯菜都是白吃的,不記在伙食費的賬上。

排水站小夥房吃飯不限量,國家糧本上供應的糧食不夠吃的話,可以用生產糧來補助,食用油不夠的話,可以用生產糧種的大豆換些豆油。有時縣裡、局裡來了客人,中午需要在排水站吃飯的,也是和站裡的職工一起吃夥飯,一般情況下是吃不到肉的,因爲有些遠離公社機關所在地的排水站,買肉是不方便的,能夠給客人炒幾個雞蛋就算不錯了。那時局裡來的客人也不多,在排水站吃完飯後不需要交錢交糧票,都有生產糧和夜班飯裡列支了。

再看閘口的情況:

閘口是對河道上的水閘和管理水閘的單位的總稱,屬於縣裡的閘口都設在主要河道上,都是用的電動啓閉機。

河道上的閘門都是和公路橋一起修建的,把大橋一側的橋墩延長出來一部分作爲閘門的“閘門框”,閘門框的上部是閘門架臺,也就是樓房陽臺式的平臺,有階梯與地面相同。閘門架臺上面安裝閘門啓閉機,小閘門是手搖式的人工啓閉機,比較大的閘門是電動啓閉機。手搖啓閉機和電動啓閉機的原理是一樣的,就是利用水平橫向齒輪盤的轉動,帶動垂直豎起的、帶螺絲口的閘門杆(簡稱螺桿)或上或下的運動,以決定提閘或者閉閘。還有一種油壓式啓閉機,閘門杆上沒有螺絲口,而是利用油的壓力分節延長或收縮。

啓閉機耗電量雖然比排水站的水泵耗電量小了許多,可也是需要有變壓器的,而且出於安全考慮,變壓器也要與水閘和辦公生活區保持幾十米的距離,所以,在閘口附近的職工辦公生活區也是一個不太小的院子,院子裡也可以種些蔬菜。另外,國家所屬的大河的堤壩下面也有一定寬度的土地作爲築堤取土的備用地,不屬於農村生產隊的耕地,這些地裡也可以種一些莊稼,彌補閘口職工口糧的不足。

那時較大的閘口有七八個職工,中等閘口三五個人,小閘口才一個人。閘口伙房也沒有國家配備的專職炊事員,較大的閘口可以僱傭一個既能做飯又能種菜的臨時工,按照機關大夥房的辦法,用飯票計量賣飯賣菜,小些的閘口就由工人中的廚藝較高者一人爲主,另外再有一個管理伙食賬的人幫廚,平時也是幾個人一起吃夥飯。小夥房吃夥飯,也是按頓記賬,月底結賬的。

閘口到了汛期也需要晝夜值班,夜裡值班的人也要吃夜班飯。夜班飯也是不收錢和糧票的。

這些閘口的小夥房,也是吃菜不用買,口糧不足時有自己種的莊稼可以彌補,有時局裡來了客人,和大家一起吃夥飯,也不用交錢交糧票。

因爲小夥房有些殘渣剩飯和泔水,有的就養了幾隻老母雞,從糧庫買些麩皮,摻和泔水和雞食,用雞蛋改善伙食。

這些閘口中,山下屯閘口在提閘放水時,還可以捕魚吃,這是比其他閘口和排水站所獨有的地理優勢。

山下屯閘口是州河在於橋水庫出水口下面的第一道閘口,於橋水庫放水時,水庫裡的一些魚就跟着游出來了,閘口提閘放水時也會隨着游到下游河道里去。

山下屯大橋是南北走向的,東面是閘口蓄水區,水面較大、較深,俗稱二庫,第二個水庫的意思。二庫裡有各種魚類,其中也有較大的鯉魚、草魚和鰱魚。

大橋西側有三四個閘門,每道閘門大約三米多寬,四米多高,平時全部關閉,閘上與閘下的水面相差四五米高。閘門下方的西側是一道高於下游河面的斜坡式水泥坎子牆。坎子牆下面河道水位也深一些,水面也比較大,彙集了下游來的各種魚類,有鯉魚、草魚、鰱魚和鯽魚等。

山下屯大閘是新安裝的油壓啓閉機,據說比電動的螺桿啓閉機還好。

山下屯閘口是節制閘,主要是爲灌區供水的。需要向上遊的橫渠供水就關閉閘門,需要往下游河道供水時就提閘放水。閘口放水時,是根據閘門上游蓄水量、來水量和向下送水流量的多少,來決定把閘門提起的高度的。

提閘放水時,二庫裡的河水從閘門下面擠出來,翻騰起一二米高的浪花,急速流進坎子牆下面的河道里。在這條三米多寬急流兩側的坎子牆下面,是逆向而流相對平靜的水面。這時有一些企圖往上游遊走的魚類,就頂水來到坎子牆下面的急流兩側的平靜水面處,從這裡向上跳躍,企圖進入上游的河道。

這些魚類都是近視眼,誤以爲坎子牆的急流上面也是普通的河道,看不見擋在水流上面的閘門。它們就天真的用力躍出水面,企圖跳躍到坎子牆上面的普通河道里去。哪知坎子牆上面的水流更急,浪花更高,還是把它們衝回到坎子牆下面去。也有的撞到閘門上被反彈回來落到急流裡。

原來不只是“鯉魚躍龍門”,有好多種魚類都有跳躍過河水中障礙物的本領。大概山溝的河水落差大,河道里有許多大石塊形成的小瀑布式的陡坡障礙,下游的魚類往上游去,就需要用力躍出水面,翻躍到上游去。因此,這些魚類就有了逆流而上和跳躍障礙的本領吧。

閘口的工作人員見到這種“跳魚”的現象,就在放水的閘門前面懸掛一個二米多長、一米多寬的大眼篩子,也就是建築工地用來篩沙子的木框鐵絲大篩子,篩子的高度在出水口的浪花尖處,有些較大的魚跳的高,正好落在平放的篩子內,四周有木框,落到裡面的魚多數跑不了,少數的還會在篩子裡再次跳躍起來,回到河裡去。篩子裡的小魚會自然漏下去掉進水裡,較大的魚則留在篩子裡。

這樣提閘放水時每天都會有幾條鯉魚、鰱魚或大鯽魚等跳進篩子裡,大的一條一二斤、二三斤、四五斤,小的也在二三兩或半斤以上。閘口的工人每隔幾個小時就用長杆大網抄子,把篩子裡的魚撈上來,供閘口的伙房吃。有時跳的魚多了,山下屯閘口就給水利局機關伙房送去幾十斤,伙房用大鍋燉熟了,二角錢一碗賣給就餐者。而那時如果從市場上買來的魚,燉熟了要賣五角錢一碗的。

在吃魚這方面,水利局的伙房要比其他單位的伙房便宜多了。每次在伙房吃山下屯閘口送來的魚時,還要多燉一些,平時不在伙房就餐的雙職工也可以到伙房去買一份,用鋁製飯盒帶回家裡去吃。

那時薊縣農村沒有養魚池,只在於橋水庫裡放養了各種吃草的魚類。於橋水庫沿岸的村莊有集體捕魚隊在水庫裡打魚,打了魚要交售給薊縣水產局。水產局要把大部分魚用冷藏車交售給天津市裡,少數儲存在冷庫裡,供應縣直單位的大夥房。那時的副食蔬菜門市部沒有冷藏櫃,無法銷售鮮魚,有時也賣一些用鹽儲存的帶魚、黃花魚等海魚。集市的農貿市場上,有時有些農村社員賣一些自己從河裡捕撈的一二寸長的小魚,沒有賣大魚的。各單位的大夥房要想吃鮮嫩的淡水魚,就要到水產局去買。

東趙各莊閘口和紅旗莊閘口的上游,也有較寬較深的水面,雖然也可以捕撈到一些魚,但是數量相對較少。因爲於橋水庫是薊縣水產局的養殖和捕撈基地,每年縣裡都要投放魚苗。從水庫裡逃跑出來的魚首先進入山下屯閘的二庫,這裡的魚是比較多的,東趙閘口距離於橋水庫較遠,紅旗莊閘口距離上游平谷縣的海子金海湖水庫更遠了,所以河道的魚就少些了,可是有時也可以撈到魚,供閘口的伙房吃。

夏季排水時,有時排水站的機房排水口也可以撈到一些魚吃。有些大河裡的魚也喜歡逆水而上,可以用抄網撈上來,還有的上游來的大魚被水泵的葉輪切斷,也可以及時撈上來供伙房吃。

水利局下屬單位最小的伙房是一人伙房,也是看閘人和護堤員的伙房。有的距離大閘口遠的小閘口只有一個人看管,也有職工宿舍、伙房和設備庫房,也有專用電話。

屬於國家的河道上都有護堤員,每人管轄一段堤岸,在排水站或閘口附近河段的護堤員,可以在排水站或閘口吃住,局裡閘站較遠的護堤員也有一處職工宿舍和伙房。護堤員宿舍沒有電話,需要打電話可以到附近的村莊大隊部去借用。因爲河道的堤埝除了發大水的防汛時期可能出現緊急情況外,平時沒有緊急情況,而發大水的防汛時期指揮部要增加人員對危險堤埝晝夜巡邏的。

獨住護堤員宿舍的護堤員和小閘口的看閘人都是自己買糧食和副食品,自己做飯吃。護堤員的宿舍和小閘口的職工生活區沒有大院子,他們可以在房前屋後種一些蔬菜,也可以種幾棵玉米,完全歸自己吃。如果他們“懶”,不願在業餘時間幹農活,也可以什麼都不種,花錢買菜吃。

不論是人員較多的排水站和閘口,還是隻有一個人守護的小閘口和護堤員宿舍,都是位於河道堤埝的旁邊的,堤埝上的樹木每年都要“攢樹”,也就是削掉樹幹下部的枝杈,以利於樹幹向高處生長。這些“攢樹”砍削下來的樹枝樹葉就是燃料,可以用來做飯和燒開水,這也節省了伙房買煤和買柴的開支。排水站和大閘口的伙房,還有用吹風機燒煤的風竈,而那些一個人的伙房,根本就不需要燒煤做飯,一個人的飯菜,只燒木柴就夠了。

一人伙房的小單位,是沒有客人來就餐的,這位職工吃的好賴,完全取決於他自己是否勤快。

由於水利局下面各閘站的小夥房,在吃糧、吃菜、燒柴方面都比局機關的大夥房同樣的飯菜成本要低些,因此,上面來了客人才可以不收錢和糧票。

其實排水站和閘口的客人是很少的,那時局裡只有政工組和工管組分管與他們相關的工作。政工組負責職工的政治思想工作,有時派人到基層去了解情況;工管組負責各閘口和排水站的設備保養情況,也需要定期到各處去檢查巡視。再有就是河防站和排灌處的領導,需要定期到下面自己所屬的閘口和排水站去檢查工作,這些就算上邊來的客人了。那時水利局機關只有一輛吉普車,供局領導去市裡開會或者下鄉檢查工作時乘坐,組長以下的工作人員都是騎自行車下鄉。一般情況下,局長們乘坐吉普車下去都是到河防站和排灌處的大夥房午餐,不需要到閘口和排水站吃飯。只有騎自行車下去的人才需要在閘口或排水站吃飯。

那時期公家沒有待客費,上級機關的同志到閘口和排水站來了,只是和大家一起吃夥飯,顯得很“實在”,但不太“熱情”。有的閘口和排水站的站長就自己掏錢,買些下酒的菜,用自己的白酒來招待客人。這方面我有切身的體會:

我在水利局政工組負責學習和宣傳工作,需要定期到下面的單位去了解情況,曾經多次騎自行車到下面的工地、閘口和排水站去,多次在下面的單位吃飯和住宿。

第一次是1977年夏季,李振生帶着我到各閘口和排水站去摸情況,順便把我介紹給下面各單位的同事們。第一天中午,我倆是在洲河灌區吃的飯,是灌區主任王保庭招待的。

中午吃飯時,王保庭和我倆在他住的屋子裡吃的。他讓人從伙房端來三份大米飯和熬豆角,這和大家是一樣的。因爲小漫河距離供銷社肉站較遠,買肉不方便,而且那時伙房也沒有冰箱冰櫃,平常是沒有肉的。爲招待我倆,又特意讓伙房多炒了一盤雞蛋和一盤小倭瓜,又拌了一個黃瓜。這就等於是四盤菜了。

王保庭又拿出自己從上倉酒廠買來的一塑料桶散裝淨流白酒,又拿出一個小瓶的酒麴香精,先倒了一瓶白酒,又倒進去幾滴酒麴香精,蓋好瓶蓋搖晃幾下,就算勾兌好了。他說上倉酒廠的漁陽曲酒就是這樣勾兌的,這次我們喝的散白酒和漁陽曲酒是一樣的味道。

那時商店賣的65度散裝白酒每斤一元錢,直接從上倉酒廠買的淨流酒是67度,也是每斤一元錢,上倉酒廠生產的瓶裝65度白酒“盤山白酒”每瓶一元七角,65度“漁陽曲酒”每瓶二元四角。那時,商店裡見不到的65度茅臺酒每瓶價格才六元多。

我們仨喝着自己勾兌的“麴酒”,覺得曲香味真的很濃,比從商店買的瓶裝“漁陽曲酒”還好喝呢。我的酒量不大,只能喝二三兩白酒,那時的白酒都是65度的高度酒,超過三兩我的胃難受。李振生喝半兩就臉紅,超過一兩酒就全身起泛疙瘩,我倆加一塊也不如王保庭喝得多。結果勾兌的一瓶酒也沒喝完。

灌區的伙房也是大家吃“夥飯”,局裡來人在灌區吃飯,也不用交錢交糧票。那時雖然沒有招待客人的專用款項,但可以用院內的生產糧和自種的蔬菜解決,只是喝的酒是王保庭個人花錢買的。

這天晚上,李振生我倆來到了幹八里排水總站,這個站裡只有總站主任賀銀和會計張文瀚兩個人工資較高,每月六七十元。他倆有喝酒的嗜好,每天晚上都要喝點白酒。排水總站伙房也是大家一起吃夥飯,中午和晚上都是或燉菜或炒菜。開車排水需要三班倒的時候,在機房值班的人要倒替班輪流吃飯,夜裡值班的也有夜班飯。

賀銀與張文瀚愛喝酒,他倆不在伙房的餐廳和別人一桌吃,就從伙房端來普通的飯菜,再加上自己屋裡自備的五香花生米,兩個人一起喝酒。這些酒也是他倆自己買的,今天喝你的酒,明天喝我的酒,等於是打平夥喝酒。副主任吳平、技術負責人陳賀伶等人平時不參與這老哥倆的喝酒。因爲他們只掙三四十元錢的工資,還要養家餬口,自己捨不得花錢買酒,又不好意思白喝別人的酒。

因爲我是第一次來幹八里排水站,晚上賀銀說晚飯他請客,讓伙房多炒兩個菜,讓張文瀚、吳平、陳賀伶都來陪我倆喝點酒。

夏季天熱,我們六個人就在院子裡的水泥桌子上邊吃邊喝,幹八里遠離供銷社,也沒處去買肉。所以,也沒有葷菜,就是炒雞蛋、熬豆角、拌黃瓜、拌茄泥等素菜,賀銀和張文瀚都把自己裝酒的塑料桶拿出來了,大家輪番敬酒,喝的很熱鬧,也不知道喝的是誰的酒了。

這天夜裡我倆就住在幹八里排水總站的客房裡,第二天早晨和大家一起在餐廳吃的飯。

1978年8月下旬,灤泉河發大水時,我被抽到下倉防汛指揮部,派我到幹八里排水站去住了幾天,每天晚上賀銀與張文瀚都要喝酒,也邀請我去喝,我就謝絕了,因爲我也不好意思白喝他們的酒,他們也理解我的心情,也就不勉強了。

我第一次到下倉河防站時也受到了熱情款待,那是李振生我倆住在幹八里排水總站的那天上午,我們從幹八里排水總站又來到了下倉河防站,是主管政治工作的副主任馬庭和接待的我倆。河防站的伙房和局機關的伙房一樣,是需要用飯票計量打飯的,來客也可以不換飯票交現金和糧票。

中午吃飯時,馬庭和我們仨一起從伙房買來飯菜(李振生我倆是自己交錢交糧票),端到馬庭和的屋子內,他已經從下倉飯店買來香腸和豬頭肉,還有煮花生米,又拿出一瓶白酒,我們三個就喝起來了。馬庭和也是軍隊轉業幹部,掙的工資高一些,他買的這些酒菜大約需要四五元錢。

這天下午,李振生我倆從下倉河防站去白塔子排水站,

白塔子村是公社機關和供銷社等單位所在地,買肉比較方便。白塔子排水站的站長柳子寬見我倆來了,就知道我倆晚上要在這裡吃住,馬上就吩咐工人去供銷社買肉,要伙房多炒一個菜。晚上吃飯時,工人給我們端進來兩大盤子炒菜,三碗大米飯,還有一小盆西紅柿雞蛋湯。炒菜是一盤小倭瓜炒肉片,一盤子西紅柿炒雞蛋。伙房裡其他人吃的也是這兩樣菜,我們並沒有特殊。柳子寬又拿出自己買的一瓶子散裝白酒,我們仨就邊吃邊聊。我倆酒量不大,柳子寬的酒量也不大,一瓶子就沒喝完就結束了。吃完飯又閒聊一會兒就休息了,晚上我們住在這裡,第二天和大家一起吃的早飯。後來我自己又騎自行車去過白塔子排水站,每次都是伙房特意買點肉,炒一個有點肉絲的菜,大家都一樣吃,站長柳子寬拿自己的白酒請我喝點酒。

那時期的領導人,好喝酒的就自己預備酒,不好喝酒的也不儲存酒。後來的尤古莊排灌處主任羅遷也愛喝酒,孫勤我倆一起下去轉,在尤古莊排灌處,羅遷也請我倆喝酒,連副主任杜文學都找藉口離開,不陪我倆喝酒。

那時沒有公款招待費,就是下面當小領導的個人花錢招待局裡的客人,我們都感覺欠他們個人的人情,他們到局裡開會或辦事時,我們也要把他們請到自己家裡去吃飯,這也是爲了“還情”。孫勤就請賀銀、王保庭、羅遷等人到自己家裡吃過飯,我也讓李振生陪同請馬庭和到我家裡吃過飯。

那時期沒有招待費,可是下面有大院子的排水站和閘口自己耕種的生產糧是可以摺合成糧食指標和現金收入的,這些就屬於國家預算外的收入了,也可以作爲大項公務活動的飯費開支。

1978年5月20日,局裡組織了一次聯合大檢查,查看各大閘口和排水站的設備管理情況,局裡相關的科室幹部和下面各單位的負責人都參加了,一共有三十人左右,我也參加了。局領導乘坐吉普車,其他人乘坐一輛嘎斯卡車和一輛雙排座卡車,老同志坐在車樓子裡,年輕的坐在車箱裡。這天中午飯是在東窪排灌處吃的,晚飯是在西窪排灌處吃的,吃的是宴席,每桌十多個菜,午餐不許喝酒,晚餐還有酒。據說這次的飯費就是用排灌處的生產糧收入開支的。

除了這次可以算公款吃喝外,平時即便局長們下去,也是下面單位的領導私人招待,個人花錢買酒買菜的。劉連科局長是十八級的老幹部,工資高,住在下倉河防站去防汛時,有時他也掏錢讓人去飯店買些酒菜和別人一起喝酒。

從雙職工的個人家庭來看,吃的糧食都是糧庫按比例供應的,除了百分之五十的白麪之外,粗糧中機米多,大米很少。因爲在縣城上班的職工與那些盛產水稻的農村幹部沒有聯繫,也沒有用粗糧票去農村購買大米的機會,所以還不如在機關單位的伙房吃的大米多。

再看機關宿舍方面:

我在薊縣水利局工作時,薊縣的雙職工家庭還不多,水利局的大部分職工得家屬都是農村的。那時的局長劉連科、副局長孫樹山、劉海餘、蒙玉爲都是家屬在農村的單職工,他們每人在辦公樓裡一個單間宿舍兼辦公室,其他單職工或沒結婚的小青年都是兩個人一間宿舍,有的在辦公樓裡,有的在後院平房裡。供電局搬到南院後,水利局的房屋更多了,有的年齡大的單職工也是一人住一間宿舍了。如我們政工組的張毅和李振生,家屬在農村,有時老婆孩子來了,也可以在局裡住幾天。

水利局的職工宿舍有的在辦公樓的房間裡,有的在辦公樓後院的尖頂青磚小瓦房裡,後院還有一個鍋爐房,用煤面子燒暖氣。那時水利局的暖氣鍋爐是“汽暖”,不是“水暖”,據說汽暖的鍋爐產生的水蒸氣溫度高,室內的暖氣片熱得快。可是過一會兒就涼了,不如水暖的溫度持恆。白天上班,暖氣管道“放氣”時室溫較高,少穿些衣服就可以,過一會涼下來了,還要把外罩再穿上。1978年2月過春節,單職工都回家休假,孫勤、趙彩榮我們在機關值班,夜裡我住在政工組辦公室的東屋跨間,暖氣一會涼一會熱,涼的時候蓋一牀棉被覺得冷,還要在被子上面加蓋棉衣和棉大衣,放熱氣時室溫又很高,還得把壓腳的棉衣和棉大衣掀開放旁邊。就這樣掀開再蓋上,蓋上再掀開的,還不如在我家的冷屋子裡睡覺舒服。

王振英、張榮玉等幾個年紀大的雙職工在城裡分了家屬房,都是每家兩間的平房。沒有分配家屬房的雙職工或女職工,在後院的平房裡給一間或兩間宿舍。那時工程組副組長趙金榮與辦公室張懷英夫婦已有兩個女兒一個兒子,三個孩子都在上學,就在水利局後院給他們兩間屋子當做家屬宿舍。政工組的趙彩榮丈夫韓威是部隊軍官,她家有一兒一女兩個小孩,由小姑韓學軍給她看小孩,就在後院給她一間屋子當做家屬宿舍。孫勤的妻子在城關醫院上班,兩個兒子上幼兒園,住的是醫院的一間宿舍。辦事組的小青年潘學營結婚時,也讓他一人住一間宿舍,他妻子在城裡糧店上班,下班後就到水利局的機關宿舍來。後勤組新分配的中專畢業生趙慶邦,未婚妻是農村社員,他上班後要悔婚,未婚妻來局裡找領導告他“忘恩負義”。經局領導做思想工作,趙慶邦同意與未婚妻結婚了,局裡也給他一間宿舍,讓他妻子陪他一起住。

那時局裡的幹部還沒有租民房居住的。後來分配的攜帶隨軍家屬的轉業幹部多了,他們就要臨時租民房居住了。

1978年,薊縣在城東小毛莊的二六九醫院前邊蓋好了幾棟筒子樓式的樓房家屬房,分配給各單位的雙職工家庭。這種老式的樓房,中間是一條樓道,兩側是房間,陽面是臥室,陰面是廚房和衛生間。這次分樓房給水利局幾套記不清了,孫勤家分了一套。

1979年春天,縣裡又在城東圍房村北蓋了58間平房,分爲兩間一戶或三間一戶的小院,又分給水利局幾家。我記得喬森和趙彩榮都分到了,喬森家是三間的小院,趙彩榮家是兩間的小院。趙彩榮搬家時她丈夫韓威從部隊請假回來了,局裡安排嘎斯車給她運東西,李振生我倆幫助她搬傢俱。那時她家也沒有多少傢俱,繼續借用公家的鋪凳和鋪板,公家的兩把椅子,自家只有一個大衣櫃和一個小櫃櫥。

家屬房與職工宿舍有區別,各單位自己籌資蓋的家屬房都是每家一個小院,最小的院子是一間正房或者是上下兩層的兩間小樓房,還有院內是兩間正房的院子,只有一間半的屋子,其中一間正房的後半間屋子給了鄰居家,使人口多的鄰居家是兩間正房的院子,卻有兩間半的屋子;更多的是兩間或三間正房的院子。早期的家屬院除了正房還有倒座的門道和小廚房,廚房內有上下水管子,可以洗漱,但是都沒有廁所。因爲那時城區家屬院的下水道不發達,沒有化糞池,在家屬院的外面的公共廁所都需要定期掏糞。

家屬院需要按照房屋的佔地面積繳納房租、水費和電費,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公租房”。

職工宿舍都在機關或單位的內部,原則上是爲單職工預備的,屋內的牀鋪和桌椅等都是公家的,只有屋子,沒有院子,沒有廚房和上下水管,只是臨時住所,也不收房租、水費和電費。

那時水利局的女職工很少,所以都在單位的職工宿舍住,沒有租民房居住的,而城內商業部門和工業部門的女職工較多,雖然公家蓋了一部分家屬房,也是優先分配給了老同志,年輕的小夫妻還是要租民房居住的。

那時水利局機關有一輛吉普車,基本都是共用,沒見過哪個領導私人使用。劉連科局長是楊津莊公社漁津莊村的家,他有時乘坐吉普車去下倉一帶的河防站、排水站和工地檢查工作的機會,順便回家去看看,有時順便用車把老伴接到局裡來住幾天,過後再順便送回老家去。劉海餘副局長經常坐吉普車下去檢查工作,也是有時順便回家看看。幾個局長沒有人專門用車辦私事。1978年2月春節放假,劉連科、孫樹山、劉海餘都是騎自行車回家過節,吉普車司機張玉科也是騎自行車回家過節的。

那時局裡有一輛嘎斯車、一輛130型卡車和一輛140雙排座運貨卡車,這些車是可以無償爲職工家庭解決困難使用的。那時期市場上沒有拉腳的出租貨車,城裡的雙職工搬家,家在農村的單職工家裡蓋房,有時需要從局裡買些木料等,都可以使用局裡的貨運汽車。

水利局主管縣裡的水利工程與水利設施的管理工作,也有一些特殊的條件照顧職工的家庭生活。主要體現在新舊木材的使用方面。

因爲那時是計劃經濟體制,國家木材庫只供應公家基建工地的房屋建築用木材和打造辦公傢俱的木材,由縣計劃委員會控制。國家不供應個人家庭建房和打傢俱的木材,個人家庭建房或打傢俱,只能到集市的農貿市場去買價格比較高的木料。

水利局主管縣裡的幾條較大的河道,州河、泃河、薊運河是比較大的河流,許多地段都有內堤和外堤兩道堤埝,岸邊村莊有許多在內堤與外堤之間的河套地。洪水氾濫時河套地可能被水淹,防汛築堤時也要從堤埝旁邊的地裡取土。因此,這些在堤埝數米之內的土地都不計算在正常的耕地之內,也不徵收農業稅。漳河、麼河、遼運河等較小的河流,只有一道堤埝,堤埝數米之內的土地也屬於防汛取土的備用地,附近的生產隊可以無償耕種,也不統計在正常耕地範圍內,不徵收農業稅。如因防汛築堤取土毀壞了地裡的莊稼,國家也不予賠償損失。這樣,水利局就和堤埝附近的村莊有了天然的聯繫。

縣裡的幾條主要河道的大堤上都栽滿了楊柳樹,因爲堤埝是屬於國家的地面,這些樹木也應該屬於國家的。可是水利局無力在堤埝上栽樹,就與附近的村莊合作,由各大隊派社員在堤埝上栽樹,由河防站職工負責看護,樹木長大成材了,再由大隊負責組織社員砍伐,然後雙方按二八比例分成(水利局分百分之二十,村裡分百分之八十),砍伐一茬成材的大樹之後,再由該大隊組織社員重新栽幼樹。

堤埝上大部分是楊樹,樹幹可以做建房用的木料,水利局分成的部分,由本局自行處理,可以公家使用,也可以按照國家木材庫的定價,賣給內部的單職工家裡建房使用。

那時期國家鋼鐵產量不太高,建築工地還沒有出現鋼鐵製造的立柱支架與盒子板,需要澆築鋼筋水泥的橫樑或者樓板、屋頂時,完全是用木板做盒子板,用圓木做立柱支架。一項工程結束後,這些圓木支架與盒子板都成爲廢料,原則上是用來劈柴燒火了。可這些建築工程的廢木料中,有大部分還可以廢物利用,在刮掉外表粘附的水泥之後,有的可以用來做蓋尖頂房屋的挑檐、花架,有的可以用來打門窗。有些職工家裡蓋房缺少木料,就向局領導申請,要求購買這些這些廢舊木材,經領導批准後,就可以購買了。這些廢舊木材,只按照三元錢一百斤“劈柴”價格收費,要比國家木材庫的價格還低,這是需要蓋房的農村家庭的單職工可以享受的優惠待遇。縣城裡的雙職工家庭,一般不需要蓋房,但是也可以申請購買這些廢舊木材打傢俱。

那時期,農村社員家裡蓋房,都需要從生產隊請人“幫工”。所謂幫工,就是隻管三頓飯,不給工錢,幫工的人只是白吃飯,既掙不到工資,也掙不到工分。水利工程工地上,有一批民技工,多數是瓦工、木工、鋼筋工和水暖工。有少數在水利工地工作的職工幹部,自己家裡蓋房時,也可以在不影響工地工程進度的情況下,經工地領導批准,請幾個民技工到自己家裡去幫工蓋房。

以上這些,就是一部分需要蓋房或者打傢俱的水利局職工可以享受到的職業優惠了。

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
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二節 幾年來薊縣的發展變化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第五節 政工部門的工作特點第一節 調回薊縣後的工作安排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七節 水利局職工的生活狀況第三節 當年薊縣水利局的概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