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卷_第596章 歸家

薛朗這般想法,自然不好對外人道,只是故作淡定的搖搖頭,迴轉後院,準備告訴初雪,她照顧的小兒郎,來日說不定是個大才!

這個小插曲,薛朗笑過便算了!等十多年後,真有個叫駱賓王的少年,帶着玉佩進京,尋上國公府時,薛朗纔想起來。

少年剛喪父,但卻文才橫溢,詞采華膽。平陽公主叫了他去問話後,便給他寫了薦書,推薦他到崇文館繼續讀書。歷時三年後,又舉薦他到地方任職,從一縣之縣令做起,及至後來,名列大唐宰相錄。

一代名臣與一代名相之間的故事,流傳千古,萬世流芳。

當然,與駱賓王的典故,都是後話。薛朗此時還不知道,如今他職務完成,正準備回長安與老婆孩子團聚。李襲譽、江臨皆來了徐州,爲他送行。

薛朗謝絕了當地官員舉行送行宴的提議,讓大家做好災後安置工作便是對他最大的安慰,李襲譽與江臨上門,倒是沒拒絕,卻也沒舉行什麼宴會,只簡單的準備了個便飯。

薛朗笑道:“我這刻歸心似箭,李長史特來送行的情誼,只能銘記於心,宴飲嘛,來日李長史回長安,定會補上。”

只感謝李襲譽,他與江臨乃是結拜兄弟,無需那等客套。李襲譽笑道:“那自是好的,聽聞國公府上美酒動人,可惜緣慳一面,無緣品嚐,下官今日記下,來日定要到府上討上一杯嚐嚐。”

感謝了李襲譽,李襲譽倒也識趣,知道兄弟倆兒還有話要說,便告辭了。待李襲譽走後,薛朗與江臨鬆散的坐下,共敘別情。

薛朗道:“水師這邊,陛下只怕會一直讓你領軍,你也只能常駐滃洲島了,如今四娘也帶着孩子來與你團聚了,就安心練兵,總有你出頭一日!”

江臨道:“大哥放心,小弟省得。十萬水師,何等權柄?小弟定當謹言慎行,用心練兵。阿嫂也曾教過我,練兵千日,用兵一時,做好這千日,方纔有一時之勝!”

薛朗點點頭,兩兄弟又說了些家常事兒,絮絮叨叨的,多是薛朗在叮囑,畢竟,古代交通、通訊都不方便,這一別,又不知何時才能相見了!人在官場,身不由己啊!

江臨陪着薛朗住了一晚,第二天一早起來,天都還沒亮呢,碼頭之上,已經密密麻麻的等了許多人。

薛朗剛從馬車上下來,便被眼前的人羣嚇了一跳,人羣選派出的

長者,帶着一個少年,少年手中端着托盤,托盤上有酒。

長者道:“御史代陛下出巡,帶領我們徐州百姓抗災、賑災,於我等有恩,陛下有敕,召御史回京,草民等雖不捨,卻也不敢阻攔,今日齊聚碼頭,爲御史送行,請御史飲下這送行酒,恭賀御史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衆人齊聲道:“恭賀御史一路順風,前程似錦!”

薛朗也不知這一幕是哪個官員搗鼓來討好他的,或是民衆自發的,不過,這份心意他卻不得不領,二話不說,端起酒杯一乾而盡,誠懇的道:“多謝諸位鄉親前來送行,薛朗在徐州,雖自覺盡心盡力,但人力有時窮,若有做的不好的地方,還請諸位多多擔待。如今身負王命,不敢久留,今日一別,不知何日纔有機會再來徐州?若來日還有機會,定然再與鄉親們痛飲!告辭!鄉親們保重!”

薛朗一揖到底!

“御史保重!”

衆人紛紛回禮。最後,長者從懷裡掏出四塊紅綢,訕笑道:“御史的靈犬,于徐州救了數條人命,某受衆人所託,贈靈犬掛彩,望靈犬平安康健!”

薛朗有些蛋疼,但還只能收下,拱拱手道:“我代狗兒們謝過諸位!告辭!”

“送御史!”

在鄉親們的歡送下,薛朗踏上回長安的船,離開長安大半年,他實在想念留在長安的妻兒們。

划船的水手們大概是知道他的歸心似箭,兩班輪流,晝夜不歇的一路往長安趕,竟在短短十多日,九月初九他的生辰前趕到了長安。

受淮河、汴水等水系洪峰的影響,渭水水位大漲,關中旱情得到紓解,關中人民已然在準備冬小麥的播種。因着薛朗當初的措施得力,這次關中大旱,死亡人數較之歷朝歷代皆降到較低的水準。夏天長安因瘧疾而死亡的人數也較之往年大大減少。

一時間,李二在關中的聲威大漲。

還沒進城,碼頭上,薛偲已然在等着他:“老奴恭迎爺回府!”

薛朗有些感慨:“偲叔,許久不見了!你與容嬸可還安好?”

“勞爺動問,老奴一家都好,就是掛念着爺,如今爺回來,心中便有了主心骨了!”

薛偲說的有些動情。薛朗笑了笑,拍拍他肩膀,當先走下船。薛偲道:“老奴已命人準備了馬車,爺是直接進宮還是先回府?”

薛朗

道:“陛下手敕並沒有命我回長安就進宮的意思,先回府吧!”

“喏。”

薛偲引着薛朗向馬車去,船上的行禮、隨從自然會有人安排。來的車駕是國公府的,車伕也是府裡的人,薛朗免了他禮,掀開布簾正要上馬車,卻被裡面的情景嚇了一跳,下意識的撤回身子,想確認馬車是否平陽公主的車駕,裡面已然撲出來一隻可愛萌的蘿莉:“爸爸!”

薛朗下意識的抱住從車裡跳出來的女兒,任由女兒在他兩邊臉上各親了一下,一手抱着她,一手摸摸她頭髮,問道:“有沒有想爸爸?”

“想!爸爸呢?有想水奴和弟弟嗎?”

說着,一雙大眼睛滴溜溜的望着人,薛朗笑了,柔聲道:“自然是想的,日日夜夜都在想。弟弟呢?”

“弟弟在家睡覺呢,爸爸我們快回去,回去弟弟就睡醒了,就可以陪爸爸玩了!”

這稚語,讓薛朗笑開懷,抱着女兒上了馬車,車裡端坐的人兒,衝他嫣然一笑,深情道:“爲妻也是日日夜夜皆思念郎君。”

薛朗呆呆的望着人,許久,許久,感覺飄蕩了許久的心,似乎終於得以落地,認真道:“我也是啊,每日每日都想着,一直很想,很想!”

公主殿下又是一笑,伸手拉他,頭顱輕輕靠過來,在他脣邊輕輕一貼:“歡迎回來,我的郎君!還有,生辰快樂!”

薛朗笑得暢快:“多謝娘子!”

渾然不管一旁的水奴在叫囂:“爸爸親阿孃,都不親我!不要!不要!我也要親親!”

然後,十分破壞風景的擠入父母中間,爲人父母后的二人相視一笑,父親低頭親了親抗議的女兒,小小的馬車中,童語聲音,笑聲響亮。

家啊!終於回來了!

三日後,朝廷下詔,調薛朗任民部尚書兼侍中,仕於御前。

貞觀十七年,公元643年,太宗命閻立本於凌煙閣繪製功臣畫像,薛朗位列第九——

薛朗,字幼陽,據載祖籍建康,爲晉時三薛後人,家族流亡海外,因家譜於流亡途中遺失,世系已不可考,唐時歸附。

因其德行出衆,廣博有才,高祖以平陽昭公主出降之;太宗謂之,薛朗其人,克己奉公,勤懇奉己,忠直之士也。封樑國公,諡曰憲,高宗追贈司空。按諡法解,博而多能曰憲,雖多能,不至於大道。

(本章完)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
第二卷_第91章 薛朗展示會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47章 公主殿下威武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二卷_第131章 薛朗式勸慰第七卷_第570章 “農神”的傳說第七卷_第586章 臥病第七卷_第561章 事成第二卷_第60章 兩份消息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24章 求技能點!第六卷_第483章 以退爲進第四卷_第329章 結個善緣第七卷_第565章 未雨綢繆第四卷_第397章 嘴炮技能發動第七卷_第567章 費盡心思第六卷_第533章 入骨相思知不知第五卷_第463章 六月天第三卷_第212章 解決之道第四卷_第279章 質樸的馬車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二卷_第142章 來自二十石的震撼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三卷_第227章 迎戰突厥第四卷_第393章 離京避暑第二卷_第109章 農莊漸成第六卷_第487章 釋然第二卷_第138章 喜報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二卷_第116章 論功行賞第七卷_第554章 愛屋及烏第四卷_第290章 點歪的技能點第二卷_第68章 請教第七卷_第564章 行動起來第五卷_第478章 再見長安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49章 青青子衿第二卷_第62章 論鹽第二卷_第132章 論突厥第三卷_第244章 花園散心第七卷_第566章 無心插柳柳成蔭第六卷_第509章 財帛利祿動人心第二卷_第85章 師者第二卷_第77章 公主解惑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四卷_第399章 尋幽訪勝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六卷_第500章 巧合?!第四卷_第382章 失望而生的隔閡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一卷_第26章 第一次議事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07章 盡心盡力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四卷_第362章 江臨調職第四卷_第404章 度假結束第二卷_第66章 保媒第一卷_第10章 “編”出個未來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五卷_第440章 明悟第五卷_第471章 深意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24章 江臨帶回來的消息第四卷_第406章 流言第四卷_第369章 櫻桃熟了第六卷_第497章 驚變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三卷_第253章 爲何介懷第五卷_第458章 鐵面第二卷_第112章 軍需官日常第四卷_第351章 長安的春耕第一卷_第11章 初唐數學第一課第六卷_第538章 成王敗寇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七卷_第557章 塵埃落定第七卷_第583章 再次參與朝議第二卷_第84章 薛朗的常識培訓課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二卷_第148章 挖土豆第七卷_第582章 以退爲進第五卷_第442章 元正第七卷_第589章 新的任命第五卷_第441章 天藍藍水藍藍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一卷_第48章 驚而不喜的答案第七卷_第581章 賑災之策第一卷_第8章 醫者仁心第二卷_第129章 收紅薯了第三卷_第236章 意外之客第五卷_第451章 又是上元日第三卷_第204章 消極怠工第三卷_第181章 任務完成度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