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

“礦物質……微生物……這又是幼陽在佛郎機所學?不知是屬於哪一科的學問?”

公主殿下已經學會自己推理聯想了。

薛朗道:“礦物質是屬於化學,微生物屬於生物學。”

公主殿下饒有興趣的問道:“化學已聽幼陽說過,這生物學又是做何學問的?”

薛朗道:“生物就是研究一切有生命的物體的學問。上至萬物之靈的人類,下至人眼看不見的細微之物,只要是活的都研究。”

公主殿下點點頭,沒再追問。薛朗叫來馬元良,交代他白天有太陽的時候打開窗戶曬太陽,沒有太陽的時候,就把窗戶關起來。

薛朗要去偏廳那邊,匯合柳女官整理剛交接來的文書、賬冊,公主殿下要回去正廳,剛好一路。

平陽公主把薛朗叫到身旁,閒話家常似的說道:“我記得幼陽曾說過,在佛郎機,幼童從六歲開始,要連續上12年的學,分別學習幼陽所說的這些學問,對否?”

“沒錯!小學學的簡單,主要是學基礎,主課是語文、數學,穿插一些其他科的啓蒙課程;中學漸漸加深課程的難度,到大學,就是學生自己選擇感興趣的科目專研學問。”

平陽公主道:“大學?這又要學幾年?”

“一般是四年。”

“如此算來,豈不是要上十六年的學?”

公主殿下難掩訝色。薛朗頓了頓,在現代都習慣,很少算念幾年書,這會兒一算,到大學就十六年,如果再加上碩士、博士,人生的三分之一都用來上學了。人類爲了生存求知,也是蠻拼的。

於是,薛朗感嘆道:“經殿下這麼一說,還真是,從小學到大學居然要學十六年。”

平陽公主道:“整整十六載,其中只怕花費不小,一個普通的家庭,能否承擔得起?”

“能否承擔得起,還要看家庭。就算在佛郎機,教育支出在家庭支出裡,佔有的比重也是非常大的

。普通家庭如果沒有什麼變故之類的,負擔一個孩子的教育花費沒有問題;如果家中有了變故,花銷加大,那負擔孩子的教育花費就是一個大大的難題。”

薛朗想到自己,教育貸款要大學纔有,高中階段是沒有的,於是他只能輟學。

平陽公主道:“如此看來,不管在哪裡,上學求知都是一筆巨大的開支,無錢是不行的。”

“殿下說對了!在佛郎機,不管男女老幼、權貴平民都有‘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思想,整個國家的國力,有一部分是要投入到教育事業裡的。彼時,小學六年,初中三年,被稱作義務教育,學費什麼的是免除的,國家律法規定,但凡該國子民,皆必須接受義務教育,家長也必須配合,否則,就是違反律法的事情。”

其實國家規定強制的義務教育是好事。在經濟發達地區或許看不出,在貧窮偏僻的地區,義務教育的好處就顯出來了。

最最起碼的,上學上到初中,簡單的計算總是會的,字也多數都認識,出門打工,看個路牌,計算一下自己的經濟收入什麼的,起碼不會被人矇騙。

“有這等規定?開支從何而來?難道是國家賦稅?”

這下,平陽公主是真驚奇了,杏眼瞪得圓溜溜的,少了幾分清冷,多了幾分可愛。薛朗道:“彼時,國家曾對國民宣傳,再苦不能苦孩子,再窮不能窮教育。教育之道,功在當代,利在千秋。啓發民智,勢在必行。幾乎所有的學校都是國家開設,教書的先生們,俸祿也是國家發的,一切都是國家出錢,學生只需要自己準備生活費、書本筆墨花費這些。”

平陽公主不是什麼都不懂的人,只一聽就明白其中花銷的巨大,腳步停下,表情幾乎可用呆滯來形容,驚呼:“學校的屋舍,教書的先生,上學的桌椅板凳,等等,如此巨大的花費,全部皆有國家賦稅出?那佛郎機該是如何的富有?”

公主殿下有些失聲,被自己腦海中估算的數字嚇

到。薛朗沒解釋,雖然知道其中肯定有公主殿下誤會的地方,不過,如果能因此間接的影響到李唐王朝對教育的投入和態度,那真是再好沒有。

中華民族本來就是重視教育和傳承的民族。縱觀彼時世界所謂的四大文明古國,真正從古到今傳承延續的也就只有中華文明,這其中自然和本民族好學上進、重視教育傳承的習慣分不開。

於是,薛朗道:“並沒有多富有,只是,社會經濟、國家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就可以做到,佛郎機做到彼時的局面,花費了許多許多年。如果放到這裡……依我看,先把基礎的溫飽問題解決再說吧。”

平陽公主一窒,似笑非笑的看薛朗一眼:“幼陽果真如自己所說一般誠實。”

呃……這是被公主殿下抱怨了嗎?

薛朗打了個哈哈:“屬下曾聽先祖講過,晉時用人,曾有‘上品無寒士,下品無庶民’的論調。人的地位只靠血統出身論,不論人品與才學,能不能有出息,就看投胎的技術。對吧?”

“投胎技術……”

公主殿下莞爾:“此言頗妙,道盡其中緣由。晉時確實如此。”

薛朗道:“其實,會有那種論調,除了士族世家把持朝政之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那就是知識的普及率!”

“知識的普及率?何解?”

薛朗解釋道:“所謂知識的普及率,就是上過學的人在人口總數中的比重。舉個例子,假設人口總數是100個,上過學的人只有5個,那知識普及率就可以算作是百分之五。”

平陽公主點點頭,算是明白了,示意薛朗接着講。

薛朗道:“知識的傳播,除了先生教授,還要依靠書籍的傳播。那時候,書籍絕大部分掌控在士族手裡,貧寒之士就算有求學之心,也沒有求學之道。沒有書,怎麼學?買不起筆墨紙硯,怎麼學?付不起先生的束脩,怎麼學?何況,士族與世家是天然的利益同盟。”

(本章完)

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
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四卷_第384章 好基友的悠閒假期第三卷_第202章 上班之後的第一個驚喜第三卷_第177章 頡利入關第三卷_第170章 御賜宅邸第四卷_第401章 好消息與壞消息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七卷_第574章 阿柳現狀第二卷_第103章 君子以德立天地間第二卷_第64章 春天來了第五卷_第450章 新婚愉快第二卷_第110章 論讀書第二卷_第70章 桃花朵朵開第二卷_第67章 好禮不好收第三卷_第207章 慈母多敗兒第一卷_第44章 逛街第三卷_第187章 過堂三問第二卷_第141章 聖人御使到第四卷_第281章 一家之主不好當第六卷_第490章 畫技小成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三卷_第154章 鐵粉李綱第三卷_第158章 面聖第四卷_第322章 預知的人生第三卷_第178章 朝議出兵第三卷_第250章 莫名收場第六卷_第505章 弄瓦之喜第五卷_更新說明第二卷_第150章 送別第六卷_第481章 暫居四水村第四卷_第385章 驕狂小人第七卷_第591章 抗災第二卷_第120章 因緣際會第一卷_第4章 驚奇的打開方式第一卷_第25章 論開發菜品的重要性第三卷_第238章 冬月到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四卷_第363章 以人換人第七卷_第590章 新官赴任第四卷_第284章 頭緒第四卷_第408章 兩處忙第五卷_第424章 補救措施第四卷_第303章 矇在鼓裡的聖人第四卷_第352章 地理知識普及第七卷_第547章 黯然神傷第二卷_第144章 紅薯宴客第七卷_第544章 到長安第四卷_第342章 相知第一卷_第9章 一進將軍府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一卷_第12章 出仕公主府第六卷_第528章 論將第四卷_第367章 專注和稀泥的聖人第六卷_第489章 眼見風波起第三卷_第203章 屬下們第二卷_第58章 所謂的奇花異草第六卷_停電通知第四卷_第377章 一定是開門方式不對第三卷_第206章 陪客第五卷_第446章 禮成第三卷_第246章 共議未來第四卷_第373章 倉惶無聲第五卷_第427章 大勢所趨第六卷_第519章 轉危爲安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六卷_第527章 好友相聚第三卷_第225章 饅頭威武第三卷_第277章 真猛士當惺惺相惜第四卷_第372章 秦王妃的謀略第六卷_第501章 相聚第二卷_第126章 隊伍初成第四卷_第368章 家宅安第六卷_卡文請假條第七卷_第578章 應對第一卷_第52章 隱情第五卷_第466章 求教第二卷_第79章 移栽第五卷_第454章 山雨欲來風滿樓第五卷_第464章 紛紛擾擾第三卷_第232章 主僕敘話第五卷_第432章 萬萬沒想到第五卷_第429章 “巨坑”第七卷_第546章 父女終相聚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五卷_第455章 有成第二卷_第71章 開始前的小風波第一卷_第28章 論學第六卷_第534章 帝心難測第二卷_第65章 河東薛氏第二卷_第113章 不平第二卷_第124章 疑惑第四卷_第339章 飲宴第四卷_第387章 豁然開朗第二卷_第87章 飛泉觀水第六卷_第493章 補第一更第一卷_第33章 最後的視頻第二卷_第74章 太極式推廣會議第四卷_第386章 所謂的兩相印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