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老孃們(上)

?再來頤和園,風景與多年前,唐浩然往頤和園遊玩時,倒是沒有太大的區別,三海之前,垂柳依依,煙波致爽,只不過與後世不同的是這三海還沒建完,而在園內隨處可見穿棱不息的太監宮女。

不過此時,唐浩然卻沒有賞景的興致,他只是隨着光緒的鑾駕往德和園走着,那德和園便是那老孃們專門修來看戲的地方,號稱是中國古代最大的戲園子,慈禧愛看戲按後世的說法是受咸豐的影響,當年咸豐逃難到熱河時還隨身帶着戲班子。慈禧後來以太后身份掌權後,對看戲聽曲更是入迷,比當年的咸豐帝有過之而無不及。而且對聽戲很捨得投資,重修頤和園後,她便在園裡新建了德和園戲樓。“德和”出自《左傳》:“君子聽之以平其心,心平德和。”意思是君子聽了美好的音樂,就會心平氣和,從而達到道德高尚的境界———慈禧大約也是取這個意思。

可這老孃們啥時候心平氣和過?

心裡這麼尋思着,人卻已經來了德和園,在德和園外,着着幾位太監,原本坐在鑾駕上,看似“九五至尊”光緒卻下來了,直接跪了下去,瞧着皇上都跪了下去,唐浩然豈有不跪之禮,連忙也跟着跪了下去。

“兒臣求見太后!”

喲!

皇上當到這份上,可真夠憋屈的,別說是光緒了,就連同唐浩然都同情起他了,這歷朝歷代有這樣的嘛,要跪,那也是見了面才跪,意思一下便得了,那有在園子外便跪下求見的。

不過,也沒讓光緒等久,不一會,便有一位太監過來通傳道。

“太后請萬歲爺進去,唐大人先候着!”

就這般跪在德和園外,不知等了多長時間,初時唐浩然在等候慈禧接見的時候,他還有些緊張,可慢慢他半分緊張的心思都沒有,無論是後世的小說也好,史書也罷,對慈禧等人早已分析的入木三分,既然瞭解他們,那自己還有什麼好怕他們的?

這會,那老孃們讓自己在這候着,說白了還不是想抖什麼皇家威風,對旁人來說,或許是威風,可對自己,不過是一個笑話罷了。

或許下次再來京城,就輪到……

思索的功夫,只聽德和園內的傳來了傳喚的聲音,一聲接着一聲。

“傳同文館頭等教習、加布政使銜唐浩然覲見!”

這官位還是張之洞幫唐浩然的謀的,準確的來說是有銜無位,換句話來說,他和這大清國數萬補官一樣,依然還是一個補官,不過比他們強點的是,至少他還能在同文館有差事,月月領着奉祿。

站起身藉着整衣襟的檔口,唐浩然活動了一下雙腿,跪了這麼長時間,雙腿確實麻了,邁步走進了德和園,在小太監的引領下上了觀臺。夏日的陽光灑在觀臺上,三海吹來的涼風徐徐,這觀臺上倒也不熱,上了觀臺,唐浩然便看到戲臺中央,一羣太監宮女簇擁着的寶座上面,端坐着一個臉上搽着厚厚宮粉的老太太,坐在那裡。

除了慈禧那老孃們,還能是誰?

在她的下首旁邊,坐着的是先他進來的光緒,在陽光下更能看出他那白淨的面上,更是蒼白而無一絲血色,身材瘦弱得似乎一陣風都能颳倒,這便是那個光緒皇帝,這會他那裡還有一絲皇上的那種唯我獨尊的感覺,只是垂首坐在一旁,甚至說連忙看着高高在上的慈禧時,那眼光都有些閃爍,這那裡是老鼠見到貓,分明就是奴才見着主子啊。

唐浩然心裡暗自嘀咕着,單就是瞧着皇帝的這副神態,他都不知道如康有爲等人,是怎麼想起來把寶押到光緒的身上,這樣的人,能成得了事嗎?幸好,自己壓根就沒想過靠他!這種人靠不得!

這時慈禧的目光投了過來,和唐浩然的目光微微一碰。唐浩然連忙垂下首,完全是一副誠惶誠恐的模樣。

同一天,自己被這對母子一同召見,這面子可不小啊!若是傳出去,自己這名聲不定又給揚成什麼樣。

念頭不過是稍閃而過,唐浩然立即按着先前已經學過禮節,呼拜道。

“臣唐浩然,叩見聖母皇太后老佛爺,皇上萬福金安!”一咬牙,唐浩然心裡便是涌起股狠勁來,硬是把自己腦袋碰的擲地有聲兒的!砰砰砰的三跪九叩。

老子還是在拜死人!

等將來再還……和死人記較個什麼啊!

不用說,唐浩然都知道,自己的腦袋肯定嗑青了。拜完之後,他趴在地上動都不敢動,他知道,這怕纔是自己來到這個時代,所面臨的最重要的一關,只要能渡過這一關。

過了好一會兒,才聽見慈禧的聲音。

“起來吧……碰得這麼用力,怪可憐的。你這人倒是忠義,雖說長在外洋,可也是心懷國家的忠臣,咱們大清不能屈待了忠義之臣,賞個座兒坐下來回吧。”

唐浩然又是一聲高聲謝恩,爬起來在旁邊座位,捱了一點兒屁股,虛坐下來,這虛坐還不勝跪着,這虛坐可是更累腰,不過這一點,這慈禧倒是比光緒爲做人,先前自己可不就是跪了小三個鐘頭嘛。

咱可是你想要大用的人,結果還不知道示恩,光緒這個皇上當的。

真着虛坐的功夫,唐浩然還是藉機打量了一下週圍,瞧着在太后一旁站着位輕鞠腰身的太監。唐浩然心下有數,這位怕就是慈禧手下第一得寵的太監,被外間的人稱爲內相,以一個太監身份,對國事對慈禧有着絕大影響力的李蓮英李總管太監!

往後得在這個人身上打點一二,絕不能讓此人記恨上自己,心裡這麼想着,唐浩然便聽到慈禧彷彿是嘮家常似的說道。

“早些時候,就聽人說你精通西洋,寫出的一本《泰西策》就連洋人公使也是拍案叫絕,這又寫出了個《盛世危言》來,你來說說,這都盛世了,還有什麼危言可講的!”

好嘛,一來便對上了,唐浩然稍作思索後,便頭也不擡的說道。

“這大清國這些年,在聖母皇太后老佛爺和皇上以及一干能臣的治理下,可不就是太平盛世,小臣所說的危言,不過只是些許警示之言,”

這一番馬屁說出來的時候,只讓唐浩然覺得一陣噁心,可這馬屁卻還不能不拍,

“所警示者,實爲外患所至內憂,這外患使是泰西各國,不受孔孟教化,其所持者乃是禽獸所信之叢林法則,所謂叢林法則者,即是弱肉強食之策,如若我國力弱,泰西諸國必以虎狼之勢,羣涌而至,那印度國土之大、人口之多,幾不遜於我國,仍亡於英國之手,王公貴族任由屠凌,越南雖小,亦可爲警,小臣所警者皆是重重外患所逼之內憂!”

慈禧聽着倒是不住的點頭,這唐浩然說的可不就是這個理,操辦國事這麼些年,那些不知教化的洋鬼子成天逼着,自己個再勵精圖治,洋鬼子打上了門,又能什麼法子。

“理倒也是這個理兒,這洋鬼子逼上了門來,咱想過安生日子,也就是得行那“富國強兵”的法子,那你來說說,這新政又怎麼個富國強兵法!”

雖說瞧着慈禧看似在聽戲,可唐浩然卻不敢馬虎,連忙定定心神答道。

“這富國強兵,說白了,也就是爲國拓財源,這拓財源,一是改地稅,二是興商務,辦商學;三是開工礦,辦工學;到時候,國家賦稅自然也就番了幾番兒,等朝廷有了錢,自然也就能練出水陸師了。”

唐浩然這般忽悠着,慈禧的眉頭卻是微微一皺,瞧着戲臺上正翻着空翻的戲子說道。

“那改地稅,可就是你在書裡頭提的那個什麼按地價收稅,咱大清可是有“永不加賦”的祖訓擺在那,這稅制可不能輕改。”

雖說“永不加賦”不過只是哄小孩玩的,正稅沒加,這捐那稅的可沒少加,可也不妨着慈禧拿這話說事。

“回太后老佛爺話,百多年前世宗皇帝的時候,不也是推行攤丁入畝的法子嘛,這時代變了,有些法子也得跟着變。”

幸好還有一個雍正改革的前例,話不過只是一提唐浩然便連忙歷數推行新政的好處來,什麼推行地價稅,會使國家賦稅增加了數倍,到時候僅此一項便可使朝廷多入萬萬兩的賦稅,總之一句話,這推行新政,說白了,就是銀子,是富國之必須,臨到最後,唐浩然又把話峰一轉,起身重新跪在地上說道。

“太后老佛爺,這也是小臣尋思着要擇不足輕重一省試行新政的原因,當年世宗皇帝也是先於河南試行,成效後,方纔於全國推行,這說是新政,其實說到底,那也是循着祖制……”

“理倒也是這個理兒!”

慈禧點點頭,看似不經意的把話題一轉,輕聲問道。

“那興商務、開工礦的,這些年,也辦過不少,你那新政還要練什麼新軍,若是許你於一地辦新政,那你說說,你準備給朝廷練多少新軍!”

慈禧便瞧着跪在地上的唐浩然輕問一聲,兵權這事只要有她在,便不能讓光緒沾上了。這會她倒沒有再讓唐浩然起身回話的興致了。

第259章 天涯第18章 不簡單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31章 特區爲何第58章 破勢第291章 決戰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1章 行憂第261章 前夜第29章 賤骨頭第12章 蓋平縣第167章 新世紀第341章 停戰日第181章 重創第33章 風雲微動第68章 無奈第2章 朝鮮之困第360章 對與錯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24章 合作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7章 在海上第2章 朝鮮之困第129章 法國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186章 探究第69章 緣何第356章 未來第125章 人才(下)第201章 漢城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174章 激盪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329章 故友第32章 翁府話(下)第42章 恭王第29章 賤骨頭第21章 賠罪第249章 遠航第343章 投機者第96章 革命者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94章 賢良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22章 馬前卒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33章 份子第66章 臨時政府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227章 鴻章第320章 去北國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122章 父子第61章 財富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17章 邀請第74章 臺灣第175章 督難安第360章 對與錯第16章 泰西策第35章 臺北第105章 我是誰?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56章 關內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111章 朋友第266章 分歧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71章 午夜長談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55章 華陽洞第195章 突襲第63章 賭徒第200章 奉天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55章 華陽洞第236章 雙英第117章 邀請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166章 潛伏者第22章 應對之策第145章 山路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215章 交易(上)第222章 試一下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124章 要塞第314章 爲天下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18章 謠言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304章 天津雨第8章 朝鮮王第29章 投身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1章 行憂
第259章 天涯第18章 不簡單第240章 未來的方向第31章 特區爲何第58章 破勢第291章 決戰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1章 行憂第261章 前夜第29章 賤骨頭第12章 蓋平縣第167章 新世紀第341章 停戰日第181章 重創第33章 風雲微動第68章 無奈第2章 朝鮮之困第360章 對與錯第256章 疑人不用第24章 合作第308章 彼得堡陰雲第7章 在海上第2章 朝鮮之困第129章 法國第342章 掀起革命新高潮第186章 探究第69章 緣何第356章 未來第125章 人才(下)第201章 漢城第185章 遼陽戰役(四)第174章 激盪第372章 何以應對第329章 故友第32章 翁府話(下)第42章 恭王第29章 賤骨頭第21章 賠罪第249章 遠航第343章 投機者第96章 革命者第182章 情報決定一切第194章 賢良第351章 大白來訪第22章 馬前卒第156章 公私難分第133章 份子第66章 臨時政府第364章 最終目的第227章 鴻章第320章 去北國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122章 父子第61章 財富第352章 劃時代的驚駭第117章 邀請第74章 臺灣第175章 督難安第360章 對與錯第16章 泰西策第35章 臺北第105章 我是誰?第294章 南北激盪第56章 關內第258章 老艦新春第111章 朋友第266章 分歧第112章 秋山的選擇第171章 午夜長談第253章 法屬圭亞那第55章 華陽洞第195章 突襲第63章 賭徒第200章 奉天第37章 太后的決定第115章 內地之變第55章 華陽洞第236章 雙英第117章 邀請第154章 杭州義(下)第166章 潛伏者第22章 應對之策第145章 山路第251章 走向戰爭的道路第215章 交易(上)第222章 試一下第85章 未來的基礎第124章 要塞第314章 爲天下第165章 爭取時間第18章 謠言第345章 法必責衆第319章 風雲變幻(下)第304章 天津雨第8章 朝鮮王第29章 投身第370章 託雷翁事件第11章 行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