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八章 何爲真佛

邏些城被攻破,阿里骨被生擒的消息,很快就像風一般在吐蕃高原傳開了。而此時宋清與朱武已經率大軍將邊境的吐蕃軍團團包圍。

當聽說邏些城被梁山軍隊佔領,頭領被生擒的消息後,所有人都失去了鬥志,被圍兩天後,在梁山火炮的強大威懾下,最終選擇了投降。

另一方面,企圖頑抗的墨脫守軍,在關勝一通炮火下,最後也終於放下武器,向梁山人馬投降。

吐蕃之戰,會以這種方式結束,確實是令人意想不到的。

這場勝利可以說與宋清的運籌帷幄、梁山士兵的驍勇善哉、犀利的火器,以及最後岳飛的千里奔襲等等這些因素,都是分不開的。

戰場上的勝利,並不代表已經完成對吐蕃的佔領,還有很多的細緻工作沒有完成呢!

首先就是這幾十萬俘虜的安置問題,全部讓他們解甲歸田,不現實,全部收編,宋清也沒那麼大胃口。

而另一個急待解決的就是民族宗教問題,若卓浦巴活着,或許會簡單多了,或者說他死在別的地方,也都不會讓宋清這麼撓頭了。

在梁山之前,吐蕃一直都實行的是奴隸制,一些貴族、部落首領,就連許多活佛手下都有一批奴隸。在他們看來,這是再正常不過的,但在梁山政權下,這卻是決不能准許的。

奴隸制的存在,勢必會嚴重製約社會的發展,但這個制度在吐蕃已經實行了千百年,若是一下將之打破,很容易引起吐蕃貴族們的集體反彈,所以必須小心謹慎地對待這個問題。

在梁山的兵威下,有一些活佛已經陸續趕到梁山大營。

宋清先命人將他們安置好後,並沒有立刻與他們會面,而是拉着朱武,研究起如何治理吐蕃來。

吐蕃面積數倍於西夏,而且那裡在漢朝的時候,就不歸屬於中原王朝,所以治理起來可謂是難上加難,必須得有一個智勇雙全的人才行。

其實宋清最屬意的還是朱武,但西涼這邊也同樣重要,那裡是勾連西域和蒙古的重要通道,若沒有朱武在那裡坐鎮,宋清又怎能放心?

思來想去之下,宋清決定先和朱武談談。

似乎早猜到宋清爲什麼鬧心,所以說幾句閒話之後,朱武就笑着道:“千歲可是在爲由何人來鎮守吐蕃煩心?”

宋清不由嘆了口氣道:“還是哥哥知我啊!縱觀我梁山兄弟,個個勇則勇矣,但說到治理地方,除了哥哥,我還真想不出其他人來,吳用哥哥倒也是一時人選,不過他年歲太大,這兩年身體由一直不是很好,所以我真的不知該派誰來了”

朱武心中感動,不過臉上卻沒有表露出來,猶豫了一下,才道:“臣倒是有個人選,就是不知千歲敢不敢用?”

宋清不由笑了,道:“能得你推崇的一定不一般,我又有何不敢用的?說吧!他是誰?”

“張叔夜”

竟然是他?這傢伙可是大宋的死忠份子,朱武怎麼會向自己推薦他?

迎着宋清疑惑的目光,朱武道:“張叔夜此人有大才,臣就梁山時就同他打過交道,臣知道千歲的顧慮,但此一時、彼一時,現在只要是稍有見識的人,都可看出趙宋的下場,而這個下場可以說,完全是他們咎由自取的,我梁山不過趁勢而起罷了”

“臣向人瞭解過,這些年他待在登州,看上去很悠閒自在,但也在時刻關注着局勢,千歲收燕雲、破金都、平西夏、定蜀中,那一件不是利國利民、揚我大漢國威的?他對千歲的印象早就改變過來了”

“正如千歲所言,我梁山弟兄戰場殺敵,各個都不含糊,但要說治理地方,卻真的是差很多,所以臣斗膽推薦張叔夜任職吐蕃,同時再輔以一員大將,這樣兵權始終在千歲手中,他即便是有想法也是沒用的”

朱武的話,可以說毫無私心,吐蕃的面積快有中原大了,而只要他開口,宋清一定會把這麼大一片地域交給他管理,可是他偏偏推薦了別人,而且還是一個從前與梁山爲敵的人。

天天把忠心掛在嘴邊的人,不見得就真的忠心,而朱武卻用他的實際行動,證明了他對宋清的赤膽忠心。

到了宋清和朱武這種感情,有些話是不用說出來的。

宋清沉思片刻,終於點頭道:“文有張叔夜,武將派秦明來吧!”

“千歲英明,但不知千歲準備如何處置這些吐蕃降兵?”

“剛剛我想了一下,這裡加上墨脫的吐蕃軍,不下三十萬,全部裁撤的話,勢必會形成一個新的隱患,所以我打算將其中的老弱裁撤掉,然後將他們分散到岳飛、林沖、韓世忠的部下。同時在岳飛和關勝的軍隊中抽調十萬大軍,駐紮在邏些一帶”

“當然,這還只是權宜之計,待我們在吐蕃完全站住腳之後,就可以在吐蕃的下一代中招募新兵,與三邊的士兵輪防,這樣算下來,相信不出十年,就可徹底將吐蕃軍隊的影子抹去”

其實宋清心中關於奴隸制的隱憂,並沒有對朱武說出來,他打算待張叔夜到了之後,好好與之談談,聽聽張叔夜的想法再說。

邏些城即是後世的拉薩,如果不是帶着兒子,宋清真想去看看,布達拉宮啊!後世他也沒去過。

因爲岳飛生擒了阿里骨,所以有關他企圖假借宋清之手,除掉卓浦巴的陰謀,也最終公之於衆。

在知道事情真相後,更多的活佛趕到宋清的大營,沒別的,都知道這位王爺寵佛,所以都想在宋清這裡撈取最大的好處。

宋清也沒有讓他們失望,重申自己尊重他們信仰、不干涉他們佛教事務的宗旨,另外,宋清還承諾,在吐蕃舊地興建佛寺,並由洛陽直接負責供養他們。

聽到這個消息,活佛們可謂是皆大歡喜,不過很快他們就笑不出了,因爲宋清手中的刀也舉起來了。

宋清要求他們一不可干涉地方事務,二不準蓄養農奴,第三、百姓信佛可以,但不得隨便出家爲僧,最後一條更狠,就是要他們將現有的農奴釋放出來,恢復他們普通百姓的身份。而這些農奴的衣食住行,則暫時由官府提供。

這幾條公佈完,所有的佛爺們都傻了。這樑王也太狠了吧?雖說承諾由洛陽供養他們,可那能同自己擁有大批奴隸,呼來喚去、被信徒供養着自在嗎?

一個滿面紅光的胖大和尚當即站起來反對。

躬身合十道:“千歲此言差矣,寵佛、信佛,均是信徒們自願,而佛門廣大,世人皆爲我佛弟子,我等豈能硬將之拒在門外?還請王爺收回成命”

宋清笑眯眯地聽着他說完,然後才道:“何爲真佛?大師又爲何信佛?”

很多吐蕃人一生下來,就被家人抱着在佛像前發下寵佛的心願,直到長大正式成爲佛教信徒。

在吐蕃人心中,這一切都是在正常不過,是天經地義的。還從來沒有人這麼問過他們。

所以宋清的一句話倒是把胖和尚問住了,張了張嘴,半天才道:“拯救世人脫離苦海,使衆生平等,乃是我佛真諦,本師也是在一直向這方向努力的,有何不對嗎?”

“本王也一直堅信佛祖的宏願即是拯救世人,使世人不受苦難折磨,最終達到衆生平等,可是大師覺得衆生真的平等嗎?您寺院裡的奴隸,他們也是佛祖派來修行的嗎?”

“這、、”

要是論佛經、講禪機,十個宋清也不是大和尚的對手,可偏偏宋清劍走偏鋒,從令一個角度來說這件事,一下就把大和尚問住了。

“本王知道有一位大師,他從不住名山古剎、從不對人講經說道、從不去化緣求施捨,可他卻有無數弟子,衆位活佛可知是爲什麼?”

“大師說佛經是佛菩薩所注,多一番註釋就多一番支離,再由別人說起來,豈不如癡人說夢一般?大師還說,這世上能打擾他清修的還有很多因素,適體的清風、悅耳的鳥鳴,不耕而食、不織而衣,一心只等着別人供給,還如何成佛?”

這個故事是宋清實實在在聽過的,不是臨時抱佛教,想通過這個說法來教育這些大和尚。

而假如這個故事從別人嘴裡說出來,這些佛爺們也沒耐心聽下去。但宋清說完之後,這些和尚們卻誰都不開口了。

倒不是贊同了宋清的旨意,只是想不出該用什麼話反駁宋清。沒人敢說自己當和尚精研佛法,是爲了受萬人膜拜,可以招奴使俾的被人供養。

因爲這樣的話一旦傳出去,他的聲望勢必會一落千丈,也不用再裝什麼活佛了。

宋清肚裡的墨水也就這麼多了,見震住了他們,立刻就開始收尾。

語重心長地道:“諸位大師,本王剛剛說過,會爲你們興建寺院,所有的供養也都由本王一力承擔,你們只要安心地研修佛法即可,這不是很好嗎?何必去理那些俗務?”

頓了一下又道:“吐蕃將來只是一個民族的稱謂,而不會再做爲一個國家存在,本王很快就會向邏些城派駐官員,本王在這裡向你們承諾,對待漢、吐兩族百姓會一視同仁,決不偏差,但若有人蓄意違抗本王的旨令,破壞漢、吐兩族的和平,本王手中的刀也決不答應”

宋清最後這句話說的雖緩慢,卻也擲地有聲,殺機涌動。

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濟南烽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八十章 王爺回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五十七章 京城大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伐高麗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二十三章 孤帆遠影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遙望洛陽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四章 準備工作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八十八章 入主臨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零二章 終極無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朱武用計第九十七章 初戀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點利息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春大禮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九十章 成功返回第八十九章 找個藉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城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二十四章 宋江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五章 天子腳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田虎再現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二百七十一章 草原亂戰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四十二章 簡單任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章 涌動的暗流第五十五章 隱形護衛第一百五十章 各逞心機第四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佛之名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一百二十七章 擴大會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水平有限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算太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一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六十七章 重返梁山第十二章 生存空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七章 初戀感覺第一百四十四章 抗金義士第二百零一章 層層堵截第五十二章 明修暗度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四十五章 天子腳下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涼總督第七十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藤源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未戰先敗第二百五十四章 最後之戰第八十七章 完顏可兒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
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二百七十五章 意外之變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四十二章 濟南烽火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八十章 王爺回府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五十七章 京城大事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一百九十五章 軍事演習第一百六十一章 再伐高麗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二十三章 孤帆遠影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一百八十六章 遙望洛陽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四章 準備工作第四章 保命的煽動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二百八十八章 入主臨安第二百三十六章 天羅地網第二百零二章 終極無間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百六十二章 朱武用計第九十七章 初戀感覺第一百四十五章 收點利息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春大禮第八十章 國事家事第一百九十章 成功返回第八十九章 找個藉口第一百二十九章 新的一年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城來客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二百九十三章 又是一天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二十四章 宋江的心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四十五章 天子腳下第一百七十四章 田虎再現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二百七十一章 草原亂戰第一百七十章 危城時刻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四十二章 簡單任務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二百八十一章 聯合作戰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章 涌動的暗流第五十五章 隱形護衛第一百五十章 各逞心機第四十四章 進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五章 軍機泄露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九十六章 大江南北第二百三十四章 以佛之名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一百二十七章 擴大會議第二百二十六章 水平有限第二百六十一章 不算太平第一百三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一百三十章 對症下藥第六十七章 重返梁山第十二章 生存空間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九十七章 初戀感覺第一百四十四章 抗金義士第二百零一章 層層堵截第五十二章 明修暗度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四十五章 天子腳下第十六章 準備開戰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涼總督第七十章 新的時代第二百六十七章 藤源兄弟第二百九十一章 未戰先敗第二百五十四章 最後之戰第八十七章 完顏可兒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