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 層層堵截

方臘確實向鄧元覺這邊派人了,不過不是聯繫他夾擊梁山人馬的,而是通知他有多快跑多快的。

方臘此時正狼狽不堪地潰逃着,他現在是欲哭無淚,戰局的變化跟變戲法差不多,要看着就要拿下臨安城了,朝廷軍隊中不知從那冒出十幾件威力無比的神秘火器來,幾次發射之後,就將他的人馬徹底打亂。

而這時候的朝廷軍隊也突然跟嗨了藥似的,變得堅挺起來。真想不明白,這些垃圾一般的軍隊在對陣金人的時候,幾乎是每戰皆敗,怎麼到國內叛亂的時候,就一個頂倆了?

逃跑中的方臘後來也想起,朝廷用的神秘火器,恐怕就是傳說中梁山那威力無比的火器了。

心中不由大罵宋清,你他媽沒毛病吧?明明隨時可以滅了大宋,偏偏還要裝出一副孝子賢孫的模樣,趙桓是你親戚嗎?

罵歸罵,方臘終究才智高絕之人,經此一役,讓他明白了宋清爲什麼始終不肯造反,地盤卻越來越大的原因。

那就是始終佔忽悠住了趙桓,然後時不時地在他身上剜兩塊肉下來。

明白有什麼用?現在主要的就是先逃回川中再說。一邊逃一邊派人通知鄧元覺,儘快撤退保存實力,以圖日後再戰。

只可惜方臘的提醒來得太晚,宋清雖沒有主動進攻鄧元覺,確已成功地咬住了他,敢到我的地盤撒野,就這麼讓你逃了,豈不有損我梁山的臉面?

現在梁山的營盤和鄧元覺的營盤都在渭水一側,梁山大軍因有水軍支援,所以依水紮營。

鄧元覺則即怕被梁山水軍偷襲,又怕梁山以火器襲擊,所以只能遠離河岸,在樹木稀少的開闊地帶紮營。

從地勢上來說,鄧元覺的軍隊對梁山軍隊是處於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勢,但鄧元覺很快就覺出問題來,那就是水源被切斷了。

早在梁山大軍未到之前,鄧元覺爲防備梁山的火器,在營中倒是備了不少水,而且還挖掘了幾口水井,但就四萬人馬來說,那點水真可謂是杯水車薪。

這仗不能打了,必須儘快撤走。鄧元覺雖然恨急了宋清,但卻沒有因此失去理智,他要爲手下這四萬多隨他一起出川的兄弟負責。

此時對面的大營中,宋清同李助、方翰等人也正商議如何消滅鄧元覺的人馬。

現在衆人心中都是一個想法,那就是拖。天時地利人和均在梁山這邊,所以沒有必要去同鄧元覺硬拼,假以時日,鄧元覺的人馬必不戰自潰。

宋清其實也同意衆人的想法,他現在只是在以鄧元覺的角度在考慮這件事。

鄧元覺不是田虎之流,他應當知道在目前這種情況下,不適合同自己的人馬這麼僵持着,儘快的脫離接觸纔是他急切要做的,可他不會不知道自己的人馬是以騎兵爲主,想要跑那那麼容易?

用這個話題,宋清要衆人討論一下,都說說心裡是怎麼想的。

李助現在大致摸清了宋清的性格,所以倒也很放得開,沉吟片刻,第一個道:“臣覺得是時候派兵截斷他們的退路了,同時敵軍若是想強攻突圍的話,我軍只宜堅守不出。臣斷言,不出半月,敵軍必不戰自潰”

方翰也道:“應該加強對敵軍大營的偵測,臣也同意對他們施以圍困,另外我軍的火炮也會在近日運到,到時候就只有我們強攻他們的份了”

兩個人的想法可以綜合一下,步兵距這裡還有很遠的路,所以暫時指不上。另外大營中只有三萬五千人馬,其中還有一萬水軍,如何分兵?即便是分了,恐怕也無法攔住鄧元覺。

想到這,宋清不由站起身,遙望鄧元覺的大營,心中默唸,元覺大師,你會怎麼做呢?

中軍大帳昏暗的燭光下,鄧元覺面色沉重地看着面前的三個愛將。陳觀、陳益、陳泰兄弟。

“弟兄們能不能成功返回川中,全仰仗諸位了”

鄧元覺鄭重地抱拳道。

三兄弟單膝跪地,陳觀道:“國師勿須多言,我等兄弟的命是國師所救,此次若能成功脫身,我兄弟還願追隨國師,請國師安心上路”

鄧元覺躬身向三兄弟施了一禮,再不說一句話,眼睛卻有些紅了。

此役將由三兄弟率一萬人馬夜襲梁山大營,吸引梁山人馬,然後他帶剩餘的三萬人馬趁夜撤走。

陳家兄弟這一萬人馬去攻擊三萬多梁山士兵駐守的大營,同自殺沒什麼區別,所以幾人的表情才這麼沉重。

不得不說方臘手下的這些將領間可比田虎或是王慶強多了,彼此間都有很真摯的感情,尤其是被鄧元覺救過的陳家兄弟。

爲了掩護鄧元覺,陳家兄弟已經做好了犧牲準備。

梁山的斥候一直沒有放鬆對鄧元覺大營的監控,所以這邊陳家兄弟的一萬人馬剛出營門,梁山那邊已經收到消息,但爲了迷惑敵軍,營中並沒有把燈火全部點燃,而是悄悄集結人馬,將中軍營盤讓了出來,人馬則偷偷迂迴到兩側。

接到消息的宋清,在侍衛們的護衛下蹬上水軍的戰船。在這裡可以觀察戰場的情況,也非常的安全。

直覺告訴宋清,鄧元覺是要突圍了,不得不說他選的時機非常好,深夜中自己的騎兵根本無法追擊,而且有鑑於鄧元覺先期爲防備自己騎兵做的準備,顯然他也會在撤退的路上設置對付騎兵的陷阱,所以現在只能看着他逃走,待天色大亮才能去追擊。

一萬多捨生赴死的鄧元覺軍隊一頭扎進梁山軍隊爲他們挖好的陷阱,其後果可想而知。但也正是陳家兄弟的殊死搏殺,爲鄧元覺爭取到了寶貴的逃跑時間。

大半夜的廝殺,陳家兄弟以全軍盡沒的代價,換取了梁山五千多士兵的傷亡。

宋清得到消息,不由勃然大怒,除了對陣金兵的時候,他還沒吃過這麼大的虧。立即就要下令追殺鄧元覺,不過他很快就冷靜下來。

鄧元覺既然能捨出一萬手下,怎能不再逃跑的路上設置埋伏?若貿然追上去,一定會吃虧的。

不過就這麼讓鄧元覺跑了,實在是不甘心。宋清沉吟片刻,命人把地圖拿來。

從京兆府返回川中,終南山是必經之路,而那裡山路崎嶇,顯然不適合騎兵馳騁。鄧元覺很可能會在那裡設伏。

而從終南山南下數百里就是鳳凰山,同樣也是鄧元覺回川的必經之路。

宋清看到這裡,火速傳令後方已經到達華州的朱武、燕青、李逵等人,不要再來京兆府,率三萬步兵直接取道南下,在鳳凰山設伏。

同時傳令花榮,率一萬騎兵緩緩跟上鄧元覺的人馬,不許追殺,不許過分跟得太近,只要讓鄧元覺有追兵就可以。

安排完追兵的事,宋清下令厚葬陳家兄弟所率的這一萬軍隊,善待倖存者。兩軍雖是敵對狀態,但這些川中兄弟的拼死精神值得人欽佩。

安葬完這些士兵之後,宋清又命人在這片墓地上爲逝者立碑,以傳誦他們英勇無畏的精神。

很多人都不太理解宋清的行爲,只有宋清自己知道,不論是前世還是今生,他都是對川軍發自心底的尊敬。

宋清卻不知道此舉卻贏得川中士兵對他的感激。

亂世人命如草芥,那有人真正在乎過他們這些士兵的生命?

鄧元覺一路倉惶而走,一直深入終南山纔敢喘口氣,聽斥候報說梁山騎兵跟上來了,也曾想過要伏擊這支人馬,可人家根本就不上當,只是遠遠地綴在後面。

鄧元覺有些明白了,這是宋清無力追殺自己,所以在監督自己離開他的地盤啊!想明白這點,不由稍稍放下點心。不過爲了安全起見,他仍不敢走得太快,以免被梁山騎兵追擊。

一直進了金州地界,鄧元覺的心纔算放下,前面就是鳳凰山了,而過了鳳凰山也就等於一隻腳邁入川中了。

此時跟在後面的梁山騎兵似乎也知道完成了任務,已經同他們的距離越來越遠了。

一路的緊張勞累,加上要到家的感覺,讓鄧元覺和他的人馬都放鬆下來,傍晚時分在鳳凰山腳紮下營盤。

不管是巡邏的士兵,還是派出去的斥候,都已經放鬆了警惕。

卻不知密林深處正有無數雙狼一般的眼睛在盯着他們。

朱武他們接到宋清的旨意,不敢耽擱,火速留下少數士兵看管輜重,其餘人馬輕裝簡從,於兩天前到達預定的埋伏地點。

夜半三更時分,一支火箭忽地從林中飛入半空,接着就是無數支火箭從四面八方射入鄧元覺的大營,轉眼間整座營盤就陷入一片火海中。

鄧元覺被手下從夢中叫醒,當聽到四面八方的喊殺聲時,忍不住一口鮮血噴出,自己一路小心謹慎,卻仍是着了宋清的道。自己還有何面目去見聖公?

情急之下,就想拔刀自盡,卻被手下攔住了。不過也讓他清醒過來,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宋清,咱們走着瞧。

在糾集一些手下後,鄧元覺趁亂逃入鳳凰山中,再一次躲過樑山對他的追殺。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本風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趙桓之憂第九十四章 老友重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田虎再現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陽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是時候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七章 遲到的提醒第一百五十五章 馳援開封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三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興平四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縱談佛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六十一章 再遇紈絝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一章 惱人的穿越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下一州第九十二章 義字當先第二十八章 踏上旅途第三十八章 初到岳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濟南烽火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戰地鴛鴦第六章 你謀我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全線進攻第十三章 就事論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有請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吐蕃清洗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城來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一百零四章 忠誠背後第一百零一章 趁夜而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進用計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八十八章 入主臨安第二十六章 虎口狼窩第一百一十二章 布衣少年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年將至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趙桓之憂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五十八章 禍亂之源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章 天大喜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三十三章 見證之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編王慶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皇特使第二百零三章 不長記性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二百零七章 捕獲漢奸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五章 莫非真有鬼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六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六章 虎口狼窩
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本風雲第一百九十三章 潤物無聲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二百八十七章 趙桓之憂第九十四章 老友重逢第一百四十九章 請求封賞第一百八十二章 廉政行動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二百二十五章 王府家事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七十四章 田虎再現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一百一十七章 陰謀陽謀第二百四十九章 不是時候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七章 遲到的提醒第一百五十五章 馳援開封第一百一十九章 伊人遠去第三十一章 麻煩來了第二百四十二章 興平四年第二百六十四章 縱談佛政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六十一章 再遇紈絝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二百八十四章 增援臨安第二百一十一章 報仇雪恨第一章 惱人的穿越第一百二十六章 再下一州第九十二章 義字當先第二十八章 踏上旅途第三十八章 初到岳家第一百四十二章 濟南烽火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一百五十七章 真正目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幽州戰備第二百九十二章 戰地鴛鴦第六章 你謀我算第二百五十五章 全線進攻第十三章 就事論事第一百二十四章 引蛇出洞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二百零四章 有請皇帝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八十三章 吐蕃清洗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百五十章 大軍未動第一百零七章 送上門來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一百三十六章 京城來客第一百五十二章 醉翁之意第九十三章 入主登州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一百零四章 忠誠背後第一百零一章 趁夜而來第二百二十三章 高進用計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八十八章 入主臨安第二十六章 虎口狼窩第一百一十二章 布衣少年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八十六章 梁山水軍第二百四十一章 新年將至第九章 只是開始第一百二十八章 罪魁禍首第二百八十七章 趙桓之憂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五十八章 禍亂之源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章 天大喜訊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三十三章 見證之城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二十二章 新婚大禮第一百九十八章 收編王慶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皇特使第二百零三章 不長記性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二百零七章 捕獲漢奸第二百五十三章 西夏內戰第二百零六章 煩惱不斷第五章 莫非真有鬼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八十二章 兵出梁山第一百三十三章 藍色展望第十一章 內憂外患第十四章 早做準備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二百五十八章 守得雲開第六十八章 艱難抉擇第二十六章 虎口狼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