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

就在高進率人抓捕盧俊義的時候,大理國都也已經亂做一團。

高升泰的軍隊與部族武裝以及忠於段正嚴的軍隊混戰在一起,而這時找不到師父的高升泰也終於明白,問題都是出在他那位最信奉的師父身上。

現在明白還有什麼用?先逃命再說吧!

亂兵入城,難免幹些偷雞摸狗,燒搶打砸的事。一時間大理國都內哭喊聲震天而起,許多地方也都被點起了大火。

火勢沖天,遠在數裡外都能看見。

不知亂了多久,城內互相廝殺的軍民、部族武裝們,忽然聽到城外傳來震天的號炮聲。

怎麼回事?那來的炮聲?亂做一團的人們不約而同地停下手來。而這時留在外面看守營地的部族青壯們,忽然發了瘋似地跑進城來。

一進城門就喊了起來:“不好了,梁山大軍殺過來啦...”

聽到這個消息,有腿快的,連忙跑到城牆上向外望去,這一望不打緊,不由倒吸了口冷氣。

但見城外漫山遍野到處都是梁山人馬,無邊無沿,也不知來了多少人?軍隊中有幾面大旗格外醒目。

一書替天行道、一書忠義無雙,更有一面掐金邊走銀線的大旗,上面有個斗大的“樑”字迎風招展。

赫然是宋清親自來了。

對大理的嚮往,來自金庸大俠的天龍八部,如今更因爲盧俊義的原因,讓宋清不得不出兵大理。

大理和蜀中雖有很多相似之處,但也有很多不同的地方,最明顯的就是大理有三十七個部族,而且這些部族還各不同屬,所以想要用對付康巴一樣的辦法是行不通的。

那麼最好的辦法就是恩威並施,用信仰控制他們的思想,同時也要磨好刀,誰不服就砍誰。

卓浦巴的辦法已經起了決定性的作用,那麼接下來的就是武力威懾了。

若是單憑梁山人馬,也不可能這麼神不知、鬼不覺地摸到大理都城來,但有了山越人就不一樣了。有他們引路,梁山大軍突入大理境內,幾乎未遇到什麼像樣的抵抗。

而就在城內變亂開始的時候,宋清傳旨圍城,但卻沒有攻城或是進城。

城內倒是不打了,可如今羣龍無首,再說了,自打見了梁山雄壯的軍威之後,已經很少有人能興起抵抗之心了。

就在這時,國王段正嚴和國師同時出現了。

這二人的出現,無疑給城內的軍民帶來主心骨,一些官員將領,以及部族首領,紛紛來請示該怎麼辦?

段正嚴告訴他們稍安勿躁,然後命人打開城門,親自去見樑王。

師父已經告訴他,該舍就舍吧!反正樑王也不會虧待他的後人。不過他的後人還小,只好把他的兄弟段正興帶上了。

出得城來,眼見望不到盡頭的梁山大軍,段正嚴不由暗道好險,如果梁山大軍真要是進攻的話,恐怕一人一口吐沫也能淹了大理都城。

梁山大營中的中軍大帳早已支起,聽說大理國王親自來了,宋清也沒有端架子,站在大帳口處等候段正嚴。

據報說段正嚴還有個名字叫段和譽,宋清就在想,他莫非就是金庸老爺筆下段譽的原形?

段正嚴確實長得很清秀,身材欣長,一副文質彬彬的樣子。看他不像國王,倒更像個秀才。難怪小說中他能勾引那麼多女孩子了。

不過這好像也同人品有關係,像自己這麼帥的人,怎麼沒四處拈花惹草?

段正嚴其實也在偷偷觀察大名鼎鼎的樑王宋清,早聽說樑王年歲不大,卻沒想到長得也這麼英俊。王霸之氣中不失儒者氣息,讓人一見就心生好感。

離着還很遠就當頭一揖道:“罪臣段正嚴特來向樑王千歲請罪,還望千歲感念上天之德,放過大理軍民百姓”

宋清對段正嚴的印象相當不錯,上前拉着他的手,笑道:“段王兄說的那裡話來,本王從不是好殺之人,本王今天還可以向你保證,不但是今天,就是今後,也絕不會妄殺一個大理百姓”

“千歲仁慈”

宋清“哈哈”一笑,轉身又向國師達波拉結躬身施禮,道:“國師此舉,可謂是功德無量,請受本王一拜”

達波拉結忙合十還禮,恭聲道:“還是王爺心念百姓,纔沒有造此殺孽,貧僧還要代我佛弟子謝過王爺呢!”

不能總在這謝來謝去的,說話間,宋清將衆人請入大帳,又在段正嚴的引見下認識了段正興。

宋清早就知道段家人在大理還是很有威望的,不然也不會讓達波拉結傳話,將來大理還交由他們段家管理。不過還是會按着慣例,解散原來的軍隊,駐軍都換成梁山人馬。

見識了梁山的軍威之後,段正嚴更不敢有什麼奢求。

於是在宋清在半推半就之下,下旨封段正興爲雲貴總管,世襲罔替。加封關勝爲鎮國大將軍,統領蜀中雲貴兵馬。

關勝可是意外之喜了,因爲樑王之下,除了林沖,還沒有誰被任命爲大將軍的。而且樑王輕易不許官,按他的話說就是革命尚未成功,弟兄們尚需努力。

其實宋清是很想邀請段正嚴去洛陽小住的,卻怕他多心。

閒聊幾句後,纔對達波拉結道:“大師,本王還有一不情之請,不知大師能否允准?”

大理國號已經取消,就不能再叫他國師了。宋清說的客氣,別人當然不能當真。

達波拉結忙道:“王爺心懷仁念,貧僧感懷至深,但有吩咐,貧僧無不遵從”

“呵呵!其實也不是什麼大事,待本王返回洛陽之後,打算在洛陽建一座佛光寺,然後想請大師去坐鎮,不知大師可願前往?”

樑王居然要建佛光寺,而且還要自己去坐鎮。達波拉結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因爲他聽師兄說這位王爺是不肯皈依佛門的,怎麼現在又要理佛了?

見達波拉結沒明白自己的意思,宋清接着又道:“本王小時候曾聽一位高僧說過,酒肉穿腸過,佛祖心中留,只要心中有佛,不管身處何地,都是在修行。大師以爲然否?”

達波拉結不由深吸了口氣,站起身恭恭敬敬地向宋清施了一禮道:“貧僧苦修數十載,竟然不如王爺看得透徹,慚愧、慚愧,不知王爺說的那位高僧可還健在?貧僧想去拜望請教”

宋清真記得濟公好像是宋代的,但卻記不清是什麼時候的了。無奈搖頭道:“高僧神龍見首不見尾,本王也只是見那一面而已”

聽宋清這麼說,達波拉結不由臉顯失望之色,他卻也不想想,宋清已經是成年人,小時候見到的高僧,現在若是活着得多大歲數?

當下答應宋清,待佛光寺建成,一定帶着徒弟們前去入住。

說完這些事,接下來宋清就想聽聽段家是如何治理這個大理的,他們家在大理這麼受擁護,當然有他們的獨到之處。

宋清把目光轉向段正興,溫言道:“段總管可否給本王說一下將如何治理這雲貴?”

段正興以爲宋清要考他,要知道在大理也不一定就是把王位傳給兒子的,所以他雖不是國王,但一直參與政事,宋清是問不住他的。

要說宋清把段家從國王的位置上扒拉下來,段家人應該恨他纔對,但這種現象在段家兄弟身上卻一點沒有體現出來,不能不說他們確實是那種生性豁達之人。

段正興站起身,向宋清施禮後道:“大理、雲貴地處西南,因地利關係,與中原接觸較少,這裡的百姓雖然人人禮佛,但部族衆多,而一些山野之處更民風彪悍,所以治理起來就需小心謹慎。臣的想法是因人而治、因地而治,萬不可一概而論”

“同時這裡雖臨近天竺、浦甘、越李等幾國,但山高林密,通商不暢,王爺應加大中原地區與這裡的商貿往來,總之一句話,治理雲貴,先從改善民生開始”

看着兄弟侃侃而談,段正嚴老懷大慰,大理沒有權臣作祟,我段家終於可以真正爲百姓做些事了。

宋清聽的也是頻頻頷首,段正興一句“因人而治、因地而治”可謂道盡了施政的精髓。這樣文有段正興,武有關勝,自己可以放心地回洛陽了。

當下段正嚴兄弟重新返回城內,將大理已經併入梁山治下的消息告訴城內的軍民,以及各部族的頭人。同時告訴他們樑王委派段正興出任雲貴總管。

可以說是梁山的兵威鎮住了這些桀驁的部族頭人們,而且這裡仍由段家人掌管,只不過換了個名稱而已,所以都表示服從樑王的旨意。

而高升泰此時早已死在了亂軍中,高家權臣當政的時代徹底過去了。

安頓好各項事宜後,段正嚴隨師父去寺院剃度修行。段正興則帶着原來的官員及個部族頭人前往城外軍營,拜見他們的新主人。

宋清熱情接待了他們,並好言安撫,讓他們仍按原來的樣子各司其職,管理好自己的部族百姓。並告訴他們,在梁山治下,百姓沒有種族貴賤之分,均一視同仁。

最後,宋清帶領這些原大理官員和部族頭人們,觀摩了一下樑山的軍威,同時也讓他們見識了一下火炮的威力。

梁山人馬的軍威是不用說了,頭一次見識到火炮威力的部族頭人們也算是徹底服了。

還好沒有和梁山人馬起衝突,不然什麼樣的血肉之軀能禁住火炮的轟炸啊!還是老老實實當好樑王的子民吧!

吵吵嚷嚷十餘日後,宋清率大軍凱旋而回。

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本風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東成西就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八十五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六章 徹底清洗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二百七十九章 吐蕃新官第五十一章 收買皇帝第四十三章 宋清當官第一百五十章 各逞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四十章 康王大禮第一百零二章 收編海盜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是大非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後收網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六十九章 粗獷之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貫用技倆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安軼事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皇特使第九十八章 海上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人能當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三十八章 初到岳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成員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春大禮第一百零四章 忠誠背後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二百零九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二十一章 豐厚戰果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層隱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攜子同行第五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生裁縫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團團圓圓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二百八十九章 另闢戰場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涼總督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二十三章 孤帆遠影第十七章 超級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梁山兄弟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驚現麒麟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送上誠意第四十六章 議論造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願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遠眼光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五十章 院裡院外第二百九十二章 戰地鴛鴦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三章 殺人的動機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四章 抗金義士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如此容易第二百一十七章 驚現麒麟
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八十三章 超級臥底第四十一章 民族利益第一百六十三章 我做好人第一百二十三章 風雨欲來第五十四章 午夜兇鈴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本風雲第一百九十七章 東成西就第一百九十二章 敗壞名聲第一百八十四章 拖你後退第三十章 梁山消息第一百三十一章 居安思危第六十六章 飄然而去第八十五章 軟硬兼施第七十六章 徹底清洗第七十三章 家賊難防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二百七十九章 吐蕃新官第五十一章 收買皇帝第四十三章 宋清當官第一百五十章 各逞心機第二百三十八章 官心民意第一百六十五章 計議河北第一百零五章 家的感覺第四十章 康王大禮第一百零二章 收編海盜第一百一十四章 大是大非第二百九十六章 最後收網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二百六十九章 粗獷之下第二百七十四章 不堪一擊第一百一十一章 貫用技倆第一百九十一章 兄弟情深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二百三十二章 臨安軼事第六十章 楊氏百年第一百三十四章 天皇特使第九十八章 海上消息第一百五十六章 何人能當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三十八章 初到岳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四方雲動第一百零六章 新的成員第二百一十二章 新春大禮第一百零四章 忠誠背後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二百四十四章 草原野望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八章 必死之局第二十一章 山外來客第二百零九章 戰雲密佈第一百二十一章 豐厚戰果第一百七十五章 深層隱患第二百二十九章 入主蜀中第二百七十二章 攜子同行第五十六章 意外收穫第二百三十五章 天生裁縫第四十八章 下蛋金雞第九十章 一戰而定第一百九十四章 團團圓圓第一百零九章 狹路相逢第六十九章 梁山之殤第二百八十九章 另闢戰場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二百五十九章 西涼總督第一百六十二章 反覆無常第一百八十八章 父子兄弟第二百七十七章 計劃斬首第一百四十六章 水淹七軍第二百三十七章 平定大理第二十三章 孤帆遠影第十七章 超級黑鍋第一百八十五章 梁山兄弟第二百九十章 東北戰局第二百一十七章 驚現麒麟第二百六十三章 談硃色變第四十七章 小人當道第二百九十五章 送上誠意第四十六章 議論造反第一百四十八章 共同願望第一百七十九章 河北防務第一百零三章 體察民情第七十七章 名聲在外第二百一十六章 長遠眼光第二百八十章 老奸巨猾第五十章 院裡院外第二百九十二章 戰地鴛鴦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一百一十章 客棧風波第三章 殺人的動機第七十二章 家有喜事第一百六十九章 汴梁風雨第九十一章 人心所向第一百五十八章 收穫季節第二百四十五章 緊鑼密鼓第一百四十四章 抗金義士第三十二章 波瀾在起第二百四十七章 如此容易第二百一十七章 驚現麒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