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二十

紫微宮, 貞觀殿。

上官瓔珞穿過迴廊, 走進後殿,“陛下, 公主府那邊傳來消息,薛師死了,公主已經下令把他的遺體送去白馬寺。”

廊前杏花紛紛揚揚, 女皇執筆的動作沒有絲毫停滯,頭也不擡道:“屍身立刻焚燒,就埋在白馬寺內,爲他蓋一座寶塔。”

上官瓔珞應喏。

女皇又道:“處置白馬寺僧侶的事, 交給武承新去辦。告訴他, 十天之內, 薛懷義的親信侍從, 白馬寺那幾千年輕僧侶,必須全部處理乾淨,朕不想聽到任何流言。”

杏花飛入長廊,灑在上官瓔珞的袍角上, 她等了片刻,沒聽到女皇繼續吩咐,起身出去傳話。

侍御史裹襆頭,身穿一襲小團花綾羅圓領袍,腰束金帶,腳着烏皮靴,站在絢爛繁盛、恍若雲蒸霞蔚的杏花樹下。春日柔和的光線透過璀璨花枝, 籠在那張年輕俊秀的面孔上,他殺人如麻,冷酷無情,能止小兒夜啼,但他卻偏偏生得如此清秀俊逸,身姿挺拔,斯文中甚至還帶了幾分靦腆。

他擡眼看人的時候,神情冷淡而又無辜,每個看到他的人都沒法相信,這個青年竟然就是傳說中罪惡滔天,讓滿朝文武聞風喪膽的侍御史。

宮婢們聽說了很多關於他的傳言,他怎麼替女皇誅殺皇室親王,怎麼冷血地追殺流放在外的寡婦幼兒,怎麼構陷大臣,怎麼當着老臣的面一刀一刀切斷其家人的手指,逼得老臣主動認罪……

傳言太多了,上官瓔珞隨時能挑出好幾樁武承新逼供的故事,可是當她面對面和武承新說話的時候,她根本想不起那些可怕的傳聞。

她定定神,細細交待女皇的命令,末了叮囑道:“此事不宜鬧大,侍御史記得便宜行事。”

武承新右手輕握佩刀刀柄,左手擡起,接住枝頭飛灑的花瓣,問上官瓔珞:“國師死得無聲無息……是誰殺的?”

萬象神宮起火的事只能以工巧奴疏忽的理由搪塞過去。女皇厭棄薛懷義,但不敢以縱火或者其他罪名收押他,因爲他身份特殊,不可能用正常的審訊手段定他的罪。如果事情鬧大,恐怕會一發不可收拾。

只能悄悄殺了,纔不會在朝堂上掀起風波。

武承嗣忙着修築天樞的事,薛懷義不是他殺的。

上官瓔珞道:“國師死在太平公主府。陛下早就想除掉國師,只是找不到合適的時機。公主主動請纓爲陛下解憂,她邀請國師赴宴,趁國師不備時,公主府的使女合力將他擒住,直接亂棒打死。”她頓了一下,走下臺階,壓低聲音說,“這是最好的辦法,陛下很讚賞公主的周到謹慎,白馬寺那邊就交給侍御史了。”

武承新點點頭,轉身離開,淡粉色杏花撲撲簌簌墜下,落滿他的肩頭。

他停下腳步,輕輕拂去肩上的杏花,動作彷彿漫不經心,又好像很溫柔。

上官瓔珞對着他的背影搖搖頭。難以想象,一個對落花這麼溫柔的男人,竟然是個殺人不眨眼的酷吏。侍御史心裡,是不是也有他看重的人或者事?

杏桃爭春時節,禁苑的櫻桃成熟了,洛陽的氣候很適合果樹生長。

宮人採摘下第一批紅透的櫻桃,送往紫微宮。

女皇照例吩咐女官舉辦櫻桃筵席宴請大臣。

席上山珍海味,美酒佳餚,應有盡有。園內百花盛開,一樹樹杏花、桃花猶如燒着的雲霞,身着綵衣的宮婢來回穿插其間,似雲霞間流淌的彩雲。

薛懷義已死,朝中大臣們鬆了口氣。但看到張易之和張昌宗圍着女皇殷勤討好,而女皇明顯樂在其中時,朝臣們的心又提了起來。

陛下年紀大了,一會兒維護太子,一會兒又偏心武家諸王,搖擺不定,心思難測,如今又寵幸年輕俊美的張家兄弟,朝堂雖然慢慢安穩下來,但是後宮不寧,早晚會出大事。

裴宰相飲下一杯燒春酒,暗暗嘆口氣。

嘈雜的笑鬧聲中,有人含笑問:“裴公怎麼不嚐嚐開春的新鮮櫻桃?”

裴宰相擡起頭。

太子李旦逆光站在他面前,手中提着一隻鎏金舞馬銜杯紋執壺,掀起袍角,坐到他對面,手腕一翻,執壺中流出清冽的酒液。他緩緩道:“西域傳來的三勒漿,味至甘美,能消食下氣,裴公可以多飲些。”

裴宰相飛快掃一眼左右,席間觥籌交錯,龜茲樂人吹奏笛蕭管笙,雪膚黃髮的胡姬翩翩起舞,武氏諸王或賣力奉承女皇,或和侍酒的宮婢取笑,沒人注意到他們。

“裴公不必擔心,孤奉母親之命,向諸位閣老敬酒。”李旦指指執壺。

裴宰相微微一笑,舉起印花酒杯,淺啜一口三勒漿,他年事已高,閒暇時喜歡品酒,但不敢多飲,其中三勒漿是他最愛吃的酒,“殿下怎麼會在意這些小事?莫非殿下今天出門前,太子妃提醒過殿下?”

太子妃告病,許久沒出現在人前了。裴宰相之前常常和太子妃打交道,太子妃心細,知道他喜歡三勒漿。

李旦輕扯嘴角,淡淡道:“這種小事,不必她操心。”

裴宰相臉色微沉。

太子也有他的親信勢力,不是太子妃說的,那麼只能是太子的內應……太子連他平時的喜好都打聽得一清二楚,他平時的一言一行,太子是不是全都知情?

他心念電轉,小聲道:“明人不說暗話,殿下,臣會守口如瓶。”

太子妃接連幾個月不現身,太子幾次加派人手守衛上陽宮,除了必要的朝會,太子整日待在甘露臺,寸步不離太子妃,種種跡象表明,太子妃可能懷孕了。

裴宰相暗暗思忖,太子應該是怕消息泄露,所以特意來警告他。

李旦擡起眼簾掃裴宰相一眼,“孤準備向母親請求冊封皇太孫,不論母親答應還是否決,孤早有打算……裴公無須爲孤遮掩。”

裴宰相臉色變了變,太子竟然主動和陛下攤牌?那他之前爲什麼要瞞着其他人?該不會太子根本沒想過隱瞞女皇,之所以不宣佈喜訊,只是爲了讓太子妃安心養胎?

如果隱瞞消息的人是先帝,裴宰相會立刻提高警惕,試着去想明白先帝到底在籌謀什麼,以便提早做好準備。因爲先帝偏寵女皇的每一個舉動背後,都牽涉前朝之事,絕非□□薰心之輩。

但太子嘛……太子和先帝不同,先帝顧大局,誰都沒法信任的情況下,他選擇相信兒子的母親。

而太子實在太看重太子妃了,他對太子妃幾乎是百依百順,這種強烈到不在乎其他一切的執念簡單幹脆。

然而太子越是心思簡單,裴宰相反而摸不準他的心思,太子妃是他的掌中至寶,如今又懷了身孕,爲了心愛的妻子,太子什麼事都做得出來。

裴宰相無法揣測太子到底在想什麼。

李旦給自己斟了杯酒,“今年寒食……裴公可曾爲袁公掃墓?”

裴宰相沉默不語,雙手微不可察地抖了兩下。

李旦說道:“袁公的後人死的死,散的散。去年母親忽然想起袁公,下令將袁家幾位郎君流放至更遠的愛州,青山莽莽,不知袁公可否還有子嗣留下。”

裴宰相眼眸低垂,望着杯中澄澈的酒液,一言不發。

李旦接着道:“昔日英國公戎馬半生,出將入相,生榮死哀。須臾幾年過去,英國公的後嗣還剩下幾個?”

裴宰相臉色越來越沉。

英國公李績原來並不姓李。因他驍勇善戰,南定維揚,北清大漠,爲建立大唐立下汗馬功勞,得高祖李淵賜姓李,榮耀至極。

太宗李世民晚年時故意藉故貶謫李績,授意李治登基後再將李績召回長安,好讓李績感恩戴德,真心效忠於他。

李治即位後,李績果然成爲他的臂膀,屢立功勳。後來李治執意要廢黜王皇后,羣臣反對,唯有李績以一句“此陛下家事”,成功贏得李治和女皇的信任重用。

李績歷三朝而無過,晚年備受榮寵,死後陪葬昭陵,是凌煙閣功臣之一。

諷刺的是,李績一生謹小慎微,臨終前仍然不忘警告子孫遠離進宮闈紛爭,卻不幸攤上一個膽大包天的孫子,其孫李敬業起兵反武,兵敗被誅,女皇大怒,革去李家的李姓,恢復徐姓,還把李績的墳給填了。

袁宰相外圓內方,直言正諫,大義凜然,落得全家男丁流放,女眷爲奴的悲慘下場。

英國公李績能屈能伸,極盡哀榮,可死後也免不了家破人亡。

裴宰相捏緊酒杯,太子這是在警告他,還是想拉攏他?

李旦舉起酒杯,一口飲盡,“裴公的幾位郎君正當盛年,小郎們也是青春正好的年紀,時不待人,裴公得早些爲子孫做打算。”

說完這句話,他提着執壺走開,爲正盤腿細聽樂曲的張宰相斟酒。

裴宰相清了清嗓子,春風拂過,他不自覺打了個激靈。春光正好,天氣溫暖舒適,他卻出了一身冷汗,幾層裡衣早已溼透,風吹過,這股陰森的冷像是能透過皮肉一直吹進他的骨頭裡去。任他怎麼攏緊衣襟袍袖,依然還是覺得冷。

幾十年爲官,他小心翼翼,曲意奉承,每一步都走得謹慎再謹慎,他根本不在乎誰當皇帝,反正只要能保住裴家的富貴就夠了。

現在看來,生前爲子孫掙下萬貫家財,儘量不得罪人,免得連累家人,這些遠遠不夠,他還必須爲將來打算,免得和英國公那樣,死後無人祭祀。

太子瞧着儒雅溫馴,實則是涼薄絕情之人,如果他不應承太子,等女皇退位,太子登基,他的兒子、孫子們說不定比袁貓的兒孫還要慘。

他的兒孫個個嬌皮嫩肉,每天在平康坊花天酒地,除了和其他嫖客爭風吃醋,什麼正經本事都沒有,哪經得起風雨磋磨……

裴宰相長嘆一口氣,暗暗苦笑:太子不愧是先帝的兒子,先帝多病,何等文弱,卻能果斷親手除掉扶持他登上帝位的親舅舅,屠殺世家時毫不手軟。太子鋒芒內斂,清除異己時,狠辣手段絕對不遑多讓。

李旦和幾位閣老一一交談,回到圍幛彩幔搭起來的帳篷前。

早從去年開始,他按着裴英娘給出的名單仔細辨別哪些閣老偏向李氏,哪些忠於女皇,哪些搖擺不定,綜合細作內應和其他人送回的密報,最終篩選出人選。

他準確找到每個人的弱點,不怕他們告密,誰敢泄露今天的對話,誰死得最快。

張易之和張昌宗兄弟倆頭戴玉冠,穿絳色袍,陪女皇玩樗蒲戲。

女皇興致勃勃,羊仙姿掀起帳簾時,李旦聽到母親爽朗的笑聲。

他走到楠木榻牀前,“母親,兒有話和您說。”

笑聲停下來,張易之和張昌宗轉了轉眼珠,接着玩他們的。

女皇淡淡掃李旦一眼,繼續和兄弟二人擲骰子。

李旦垂手站在榻牀邊等。

他就這麼靜靜地站在一邊,眼眉低垂,既不出聲催促,也不應和邀他一起玩的張昌宗。

半個時辰後,女皇道:“朕乏了,你們先出去轉轉,看看外頭的杏花。”

張易之和張昌宗依依不捨,和女皇膩歪了一會兒,才起身走開。

女皇接過羊仙姿奉上的熱茶。

李旦轉身面對女皇,道:“長安醴泉坊忽然多出幾口清泉,冒出的泉水清甜似甜漿,而且取之不竭。”

女皇挑眉,“喔?有這樣的奇事?”

李旦點點頭,“泉眼在永安觀的後院。”

女皇喝茶的動作一停,眼中閃過一抹警惕。

永安觀,不就是十七娘住過的地方嗎?爲什麼所有吉兆,都和十七娘有關?

“母親。”李旦跽坐,和女皇平視,“我要當父親了。”

帳篷裡靜了一靜。

羊仙姿領着宮婢們默默退出去。

李旦接着說,“母親,阿父臨終前,已經爲我和英孃的孩子取好名字,您覺得哪一個最合適?”

他徐徐展開一卷竹簡。

女皇放下茶盞,目光落在竹簡上,乳名大名都有,一半是小郎君的名字,一半是小娘子的名字。

李治防着她,不論生前還是死後……他到底留了多少東西給李旦……

帳外的樂聲和紛亂人聲飄進帳篷裡,春暖花開時節,杏花桃花開得如火如荼,羣臣歡聚一堂,賞花飲酒,氣氛歡快熱烈。

如果李治還在的話,得知十七娘有孕,一定欣喜若狂。春光明媚,他高興之下,說不定鬧着出宮踏青。

女皇的手指輕輕拂過竹簡,“既然是先帝取的名字,那就都用上吧。”

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54章 五十四第79章 七十九第60章 六十第95章 九十五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第196章 一百九十六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二百三十二第45章 四十五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76章 七十六第43章 四十三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137章 一百三十七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三十七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93章 九十三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50章 五十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第18章 十八第40章 四十二百三十七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83章 八十三二百一十六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第93章 九十三第2章 二第51章 五十一第40章 四十第202章 二百零二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第95章 九十五第105章 一百零五二百二十一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二百三十五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第32章 三十二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3章 三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二百一十九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第85章 八十五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第77章 七十七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1章 一第87章 八十七二百一十四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158章 一百五十八二百三十一第160章 一百六十章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第203章 二百零三二百三十六第99章 九十九第91章 九十一第86章 八十六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章 一第98章 九十八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74章 七十四第11章 十一第52章 五十二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第29章 二十九二百一十七第61章 六十一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53章 五十三第59章 五十九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二百一十八第47章 四十七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77章 七十七
第179章 一百七十九第54章 五十四第79章 七十九第60章 六十第95章 九十五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117章 一百一十七第196章 一百九十六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二百三十二第45章 四十五第188章 一百八十八第76章 七十六第43章 四十三第125章 一百二十五第137章 一百三十七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二百三十七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93章 九十三第119章 一百一十九第50章 五十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55章 一百五十五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第142章 一百四十二第18章 十八第40章 四十二百三十七第101章 一百零一第83章 八十三二百一十六第122章 一百二十二第93章 九十三第2章 二第51章 五十一第40章 四十第202章 二百零二第167章 一百六十七第129章 一百二十九第95章 九十五第105章 一百零五二百二十一第180章 一百八十第164章 一百六十四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121章 一百二十一二百三十五第163章 一百六十三第147章 一百四十七第126章 一百二十六第32章 三十二第190章 一百九十第120章 一百二十第3章 三第128章 一百二十八二百一十九第110章 一百一十第182章 一百八十二第185章 一百八十五第85章 八十五第116章 一百一十六第133章 一百三十三第77章 七十七第144章 一百四十四第1章 一第87章 八十七二百一十四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158章 一百五十八二百三十一第160章 一百六十章第152章 一百五十二第203章 二百零三二百三十六第99章 九十九第91章 九十一第86章 八十六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章 一第98章 九十八第161章 一百六十一第74章 七十四第11章 十一第52章 五十二第124章 一百二十四第29章 二十九二百一十七第61章 六十一第178章 一百七十八第53章 五十三第59章 五十九第172章 一百七十二二百一十八第47章 四十七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187章 一百八十七第77章 七十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