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零九章 大軍南下

bookmark

在範寧的部署之下,二十萬大軍分別進駐河北北部的十三個堅固大城以及河北中部的二十一個縣城,與十萬邊軍合兵又一處,三十萬大軍形成了由點到線,由線到面的三級防禦體系。

三月十四日,由六萬騎兵和四萬步兵組成的遼國大軍兵分兩路,分別從霸州和保州南下,正式拉開了遼國大舉入侵河北的序幕。

與此同時,河北中部各州縣官府也發出警告,動員百姓上山或者進城暫時躲避戰爭。

隨着遼國軍隊大舉南侵,京城的氣氛也變得驟然緊張,商業受到影響,各個市場的交易變得冷淡,相反,各家茶館、酒樓等公共場合卻生意火爆,擠滿了前來談論戰爭的客人。

保和酒樓也生意火爆,客人們都在高聲談論着宋軍的佈防,有客人贊成宋軍以穩制敵,不輕易出擊的策略,也有客人認爲宋軍過於保守,不敢大膽出擊,客人們爭得面紅耳赤,各不相讓。

在三樓的雅室內,柳隨風一臉期待望着地上的柳條箱子,王勤英卻對兩百兩黃金搖搖頭,“這杯鐵火雷我冒的風險太大,最後我自己掏了五百貫錢買通一名士兵,才搞到這隻鐵火雷,兩百三十三隻鐵火雷都有編號,一旦船隻到了鯤州就會立刻發現少了一枚,朝廷追查下來,我也會是嫌疑人,所以我要三百兩黃金子,少一文錢都不行。”

柳隨風半晌說不出話來,他們收買情報,兩百兩黃金已是最高價格,王勤英居然要三百兩黃金。

但柳隨風也知道鐵火雷對他們的重要性,他只得暗暗嘆口氣,又道:“能不能先讓我看一看。”

“可以!”

王勤英將柳條箱擡上桌子,又掀開箱蓋,裡面是一個儼如南瓜一樣的黑傢伙,柳隨風試了試重量,重約二十餘斤,頂端是一個茶盞模樣的*****勤英取下鐵蓋子,長長的一卷火繩便顯露出來,火繩的另一端深入火雷內部。

王勤英指指鐵帽子上的一行刻文,“這是它的編號,底部也有同樣的編號。”

柳隨風看了看帽子上的編號,鐵帽子上面刻着甲九百七十四號。

“就是這個嗎?”柳隨風回頭問王勇。

王勇不知道配方,也不知道制雷技術,但他是見過一次鐵火雷,第一次鐵火雷試驗,就是在火器司的試驗場內進行。

他輕輕撫摸泛着黑色金屬光澤的鐵火雷,點點頭道:“就是它,和我見到的一模一樣。”

“重量好像輕了一點。”

“早期鐵火雷都比較輕!”王勇解釋了一下。

“好吧!那就一言爲定,三百兩黃金。”

柳隨風又取了一百兩黃金添了進去,把一盤三十錠黃金推給王勤英,“希望我們下次合作順利!”

遼國情報點又接到了新的任務,除了令他們不惜一切代價拿到鐵火雷配方和製造技術外,又讓他們儘快搞到萬石福船的圖紙,而且海外經略府正好涉及福船和其他各種船隻的製造。

周闕又把希望寄託在王勤英身上。

王勤英點點頭,“我盡力吧!”

他收起了三百兩黃金頭也不回地離開雅室走了。

柳隨風又給了王勇五十兩銀子,作爲感謝他的鑑定費,他這才抱着沉甸甸的柳條箱向客棧走去。

客棧的掌櫃房內,周闕已等待多時。

當柳隨風走進房內,他立刻接過柳條箱子,放在桌上仔細查看裡面的鐵火雷。

柳隨風撇撇嘴道:“那個混蛋最後竟然要了三百兩黃金。”

“沒問題!”

周闕隨口道:“只要能搞到鐵火雷,他就算要一千黃金,我也會給!”

他細看了一遍鐵火雷,和他掌握的一些線索完全一樣,鐵殼有帽,帽上刻有編號,外形和最近幾年流行的南瓜一樣。

“王勇怎麼說?”周闕又問道。

“他說是真的,我覺得重量有點偏輕,他說早期的都比較輕,後來才逐漸增重。”

周闕也覺得有點輕,他得到線索是五十多斤,但這個才二十餘斤,輕了一半還多,所以他心也有點疑惑,柳隨風這樣一說,他也能理解了,畢竟這是甲字頭的鐵火雷,應該是第一批的鐵火雷,年久失效了,不過看起來保養得很好,上面還打了油,使它沒有一絲鏽跡,就像新的一樣。

“好吧!明天一早送出城,儘快送去遼國。”

..........

遼軍西路軍由三萬騎兵和兩萬步兵組成,他們從保州和定州交界的白溝西岸南下,一路向東南殺去,他們的目標是保塞縣,擊破保塞縣,得到糧食和物資補給,再繼續殺向河間府,和東路軍匯合,會攻宋軍的指揮中心河間縣。

遼軍比大宋更重視情報,他們在河北各地也部署了大量探子,對宋軍的佈局瞭如指掌,宋軍將邊境兩百里內的鄉村百姓全部遷移南下,遼軍很清楚,宋軍搞堅壁清野,他們也不擔心。

蕭韓家奴作戰經驗豐富,善於抓住重點,範寧實施的以點帶面的策略他看懂了,也看出了這個策略的優缺點,優點是以城池爲依託,抵消遼軍騎兵的優勢,而缺點也很明顯,可以讓遼軍集中兵力各個擊破。

蕭韓家奴把重點盯住了河間縣,這裡是宋軍的指揮中心,宋軍主帥範寧便駐紮在此,只要他們猛攻河間縣,宋軍其他城池必然來援,他們便有了圍城打援的機會。

但攻打河間縣需要時間,他們必須要有糧食和物資補給,蕭韓家奴根據掌握的情報,把這個糧食物資補給點放在保塞縣。

保塞縣一直是後勤補給重點,有很大的倉庫,至少囤積了三十萬石糧食,有了充足的糧食補給,遼軍便可長時間圍困攻打河間縣,不再出現去年因糧食補給不足,而不得不撤回遼國的情形。

一支五萬人的大軍浩浩蕩蕩向東南方向挺近,這支遼軍主將是許國公、北院副樞密使耶律昆平,他攜帶的輜重有六百輛大車,主要以帳篷和攻城武器爲主,並帶了三十天的糧食和大量草料。

耶律昆平和蕭韓家奴都很清楚,一旦他們大軍南下,宋軍就會切斷他們的糧食後援,至少會切斷西路軍的糧食後援,如果十天內拿不下保塞城,西路軍只能放棄保塞城,趕去河間府和東路軍匯合。

保塞城的城頭高達三丈,堅固而寬闊,去年挖掘了三丈寬的護城河,城池周長三十里,城內人口約有八萬,在邊境的十四座大城中排名第五。

保塞城目前有駐兵一萬六千人,邊軍和禁軍各八千人,由禁軍統制曹文靜統一率領。

曹文靜年約三十七八歲,他是曹家的偏房子弟,卻從底層將領一步步做到統領的位子,參加對西夏的戰爭,有豐富的帶兵經驗和前敵作戰經驗,並不是那種鍍金的官宦子弟,範寧也是看中他這一點,才任命他爲保州總兵,率一萬六千軍隊鎮守保塞城。

曹文靜長一張方臉,爲人穩重剛直,他戰在城頭上,目光犀利地望着西北方向的官道,他已經得到消息,五萬遼軍正浩浩蕩蕩殺向保塞城。

“曹將軍,接下來會是一場慘烈的大戰啊!”

說話的是副將王選,他原本是保州的邊軍主將,兩軍合併後,他便成了副將,這並不是範寧的歧視,王選的資歷和經驗都比不上曹文靜,雖然都是統制,但他的官階要比曹文靜低一級,他是正五品定遠將軍,而曹文靜是從四品宣威將軍,讓他爲副將,大家都無話可說,王選本人也心服口服。

曹文靜淡淡一笑,“這場大戰不會有意外,我們有守軍一萬六千人,民兵兩萬人,而對方能攻城的軍隊只有兩萬步兵,你總不能讓契丹騎兵來攻城吧!何況我們還有威力強大的鐵火雷,說實話,我很期待這一戰。”

王選也點點頭道:“之前我不理解小范相公爲什麼要分散兵力,分守城池,這不是要被敵軍各個擊破嗎?現在我才明白,一百座城池就是一百道防線,這是拖垮敵軍,保存兵力最有效的辦法,利用城池來和敵軍對戰,敵人強大的騎兵就沒有了用武之地。”

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
第五十六章 難定的人選第五百五十三章 新港備戰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四百六十六章 通過決議第四百七十八章 惲州錢鋪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二百三十五章 尋找壽禮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臂之力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五百一十章 莊園集結第十章 神童對神童(上)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三百四十八章 大喜之日(三)第五十章 新年將至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九十一章 感恩拜年(下)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七十章 頭疼的家務事第三百一十七章 考慮不周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第一百二十章 範鐵牛打官司(上)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四百零一章 讓他徹底閉嘴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四十二章 斷其後路第三百九十章 正式任命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五十七章 規則改變了第三十九章 鄉村離婚案(下)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六百四十一章 一物降一物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七百三十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十五章 學堂有本難唸的經第二百七十九章 制定方案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八十三章 路遇曹詩第五百七十九章 大失所望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七百三十九章 重返京城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五百九十章 緊急授命第二百三十一章 還是回家好第六百一十九章 御駕親臨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百六十八章 海外傳聞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五百三十二章 煞費苦心第二百二十一章 關鍵證人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七百四十二章 突襲錦州(上)第三百一十章 出了人命第七百四十三章 突襲錦州(下)第七百二十九章 內應暴露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三百一十六章 鴿信基站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六百七十七章 戰爭開始第六百四十章 驚天騙局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百七十章 君臣論戰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六百五十四章 盛況初現第十九章 嚇煞人香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三百三十一章 父子三人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三百一十九章 遇險船隻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零五章 春心萌動第六百二十三章 噩耗連連第七百三十三章 出謀劃策第四百八十八章 趙宗實入坑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三百七十七章 論功再賞第一百七十五章 科舉報名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