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九十六章 夜訪請命

bookmark

這時,門吱嘎一聲開了,朱佩端着一盞茶走了進來,她把茶盞放在桌上笑道:“是不敢面對我們,早早逃到這裡來?”

“什麼不敢面對?”範寧有點糊塗了。

朱佩指了指桌上,範寧這才注意到桌上還有一份《信報》,他拾起《信報》看了看日期,是昨天的報紙,再看內容,他頓時暗叫一聲苦。

頭版頭條便是‘小范相公入相拜帥’,內容就是說他將赴河北指揮宋軍和遼軍作戰。

範寧臉色苦澀,半晌道:“我今天才知道這件事,如果你們都反對,我可以不接受這個任命。”

朱佩搖搖頭,“如果不接受,就是大宋的逃兵,會被百姓唾棄的,我們不會反對,只是你希望你能多多考慮自己的安全,比如今天,堂堂的大宋軍隊主帥,居然連一個護衛都沒有,還要在街頭召牛車,若被遼國奸細知道,夫君,後果不堪設想啊!”

“今天是意外,我主要考慮朱龍他們年紀都大了,卻無妻女子嗣,連家都沒有,又想到干將島缺乏忠心耿耿且武藝高強之人,所以把他們四人送去了干將島,哪裡想到我一進京就被接進朝廷,還要我去河北接替韓閣老,一連串的措手不及。”

朱佩幽幽道:“我沒有怪夫君的意思,只是很擔心,哎!朱家還有一些武藝高強的死士,但在吳江老宅,先讓劍姐跟你幾天吧!有劍姐在,我也放心一點。”

劍梅子在範寧剛到泉州不久時便返回了普陀山梅花觀,出任觀主,但一直被幾個師妹排擠,加上她不太會爲人處世,觀內女弟子們都不聽她的話,她一怒之下辭去了觀主,年初又回泉州投靠朱佩,現在在範寧府中修行,同時保護範寧家人。

範寧點點頭,帶幾名普通隨從,又有劍梅子在暗中保護,差不多也夠了。

他喝了幾口茶,感覺腹中飢餓,便起身笑道:“有點餓了,咱們吃晚飯去!”

.........

一家人其樂融融吃完了飯,孩子去上晚課,就是去練書法,範寧又回到了自己書房。

他取出一幅遼宋形勢對抗圖,這是宋真宋時期,遼宋兩國在河北交戰的形勢圖,他再對照河北地圖,仔細揣摩當時的對抗情形。

這時,一名使女在門外道:“官人,外面有客人來訪,說希望你能見見他。”

範寧一怔,問道:“是什麼人?”

“是一個很精神的老者,他說自己叫做楊文廣。”

範寧笑了起來,“我知道,請他到外書房稍坐,我馬上就來。”

範寧知道自己一旦回京就會被人盯住,果然來了,第一個人居然是楊文廣,已經多年未見他了。

範寧換一身待客之服,便向前院走去,前院有他的外書房,實際上就是接待重要客人的地方。

範寧走進院子,便一眼看見了坐在大堂上喝茶的楊文廣,他這座翠雲樓就是從楊文廣手上買下來的,當初楊文廣才五十歲出頭,現在已經六十餘歲了。

不過看起來精神很矍鑠,頗有幾分老當益壯的感覺,歷史上,楊文廣是大器晚成,宋英宗登基後纔開始用他,宋神宗趙頊也很器重他,最後壯志未酬而死,年已七十五歲,算得上一生戎馬生涯。

目前楊文廣出任龍衛軍騎兵統制,掌管一萬騎兵。

天子趙頊接受了範寧的意見,先從簡單的地方實施變更,年初便進行了軍制改革,簡化軍制,把戰時軍制和平時軍制合二爲一,一旦出現戰爭,就不再打亂重編,這樣便使將知兵,兵知將,避免了從前的混亂。

將四十萬禁軍、二十萬廂軍和二十萬邊軍,分成十六衛,每衛有軍隊五萬人,主將叫做都統制,都統制下面又各設五名統制,統制下面是五名統領或者總兵。

統領這一級相當於原來的指揮使,有兩千人,如果是單獨駐紮地方,就叫總兵,如果是和大軍駐紮在一起,就叫統領。

然後統領下面是營將,營將下面是押隊和夥長。

都虞侯、虞侯依然保留,作爲都統制和統制的副將,都統制任期四年,統制任期五年,統制一級可以調動,調動時一般主將和軍隊一起走,也就是到了統制這一級,將兵就不分開了。

另外,都統制下設立六衙和參謀營,統制下面則有六吏,作爲文職軍官掌管軍務糧草。

範寧走進大堂笑道:“讓楊老將軍久等了。”

楊文廣連忙起身行禮,“是我不請自來,打擾小范相公休息了。”

範寧有些無奈,小范相公原本只是一句戲稱,現在人人都叫他小范相公,連一向嚴肅的楊文廣也這樣稱呼他,變成了正式尊稱。

“楊老將軍不必客氣,請坐!”

楊文廣坐下,範寧又讓使女上茶,他笑問道:“我長期在海外,對朝中情況不太瞭解,現在老將軍官任何職?”

楊文廣微微欠身道:“我現擔任龍衛軍下統制之職,屬於禁軍,掌管一萬騎兵。”

範寧眼睛一亮,“可是來自鯤州的戰馬?”

楊文廣點點頭,“一萬匹戰馬中,有七成是來自鯤州,另外三成來自慶州馬場。”

在開拓海外養馬地之前,宋朝本身也養戰馬,像在陝西路慶州、原州,還有中原以及山東半島都有養馬場,不過規模都不大,而且主要以圈養爲主,不像鯤州,氣候寒冷,實行野外放養,養出了優質的鯤州馬。

楊文廣知道範寧對什麼感興趣,又笑道:“小范相公請放心,鯤州馬非常精悍,速度極快,而且耐力也很好,承重力也不錯,能用作重裝騎兵,我們都叫它鯤馬。”

楊文廣又狠狠誇了一通鯤州馬後,兩人的話題就轉入了正事。

楊文廣當然無事不登三寶殿,他得到消息,龍衛軍不會調去前線,他有點急了,自己已經六十餘歲,再不抓住這最後一次次機會,這輩子恐怕就完了。

他當然改變不了朝廷的決定,但範寧卻能,只要範寧點名要龍衛軍去河北,那麼天子肯定會同意。

楊文廣便支支吾吾說出了來意,希望龍衛軍也被調去河北。

範寧明白了楊文廣的來意,他沒有承諾什麼,而是微微一笑道:“老將軍戎馬一生,又有父祖兩代名將,不知老將軍怎麼看這次和遼軍之戰?”

檀淵之盟已經被遼國廢除了,在沒有達成新盟約之前,遼宋雙方是處於戰爭狀態,隨時會爆發激戰。

楊文廣立刻興奮道:“這次是大宋收復幽州的千載良機,我們不能一味防守,還必須主動出擊,但坦率地說,我們的騎兵和契丹騎兵相比還比較弱,除了裝備好一點,各種技戰術都不如對方,我覺得還是應該步步推進,以城池爲中心,打推進守城戰,而且最好是分兵進擊。”

“難道不應該是集中優勢兵力和敵軍作戰?”範寧笑問道。

“並不是這樣,我們和遼國之戰實際上是國力之戰,遼國佛教興盛,耗費了國庫大量錢糧,耶律洪基更是窮奢極欲,帶動了遼國貴族的奢侈享樂之風,進口了大量宋城的奢侈之物,看看去年的邊貿互市就知道了,七成以上都是各種奢侈品,各種香料的消耗不亞於大宋。

卑職大膽猜測,這次遼國向大宋開戰,也是因爲遼國內部矛盾尖銳,耶律洪基爲了轉移國內矛盾,才挑起對宋朝的戰爭。

但大宋國力是遼國國力的十倍,只要我們用國力和遼軍較量,而不要在意一城一地之得失,我們一定能笑到最後。”

楊文廣的建議和範寧想到一起去了,用國力也消耗對方,他又問道:“老將軍還有什麼好的建議?”

“我建議明年春天后再發動攻勢,那時黃河解凍,就算遼國出奇兵南下,也無法渡過黃河威脅京城,只要京城安然無恙,那麼遼國再出奇兵也沒有用。”

範寧笑着點點頭,“看來老將軍不去河北作戰,真是浪費將才了。”

楊文廣大喜,起身行禮,“卑職一定不會讓小范相公失望!”

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
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十四章 回家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五百三十七章 接受新府第三百四十七章 大喜之日(二)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第六百九十一章 出兵河北第六百零七章 異族異心第九十三章 去縣學讀書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四百九十六章 矮種小馬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五十八章 範銅鐘要上進第三百一十二章 家族恩怨第二百五十一章 刻意結交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六百二十五章 私見宋商第二百零二章 省試結束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五百七十二章 曹氏提親第四百四十五章 調虎離山第七百四十六章 步步爲營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七百零七章 太后調和第六百一十章 血戰保塞(上)第七百一十五章 除夕之夜(上)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三百二十四章 正式述職(上)第四百八十六章 激烈爭執第六百一十八章 增兵易縣第四百九十九章 蘇亮進京第一百二十五章 把酒問君第六百二十九章 銅鉛活字第二百七十七章 大宋新領土第一百一十二章 押題第七百二十六章 功高震主第六百二十六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五百五十五章 登陸大戰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二十二章 霹靂出擊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三百八十七章 妾無人可求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二百零六章 西閣面聖第四百七十七章 仇恨爆發第二百二十五章 書房長談第三百九十一章 幕後真相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四十七章 遼皇北撤第六百九十七章 井陘內訌第二十五章 柳暗又花明第三百零九章 朱佩離去第四百八十九章 天子閱兵第五百三十章 泉州小聚第十六章 退學記第四百五十章 僭越把柄第四百零七章 罷相傳聞第七百四十九章 遼陽城破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二十三章 走爲上策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四百六十一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二百七十三章 出發遠征第五百五十四章 戰爭升級第六百八十八章 關鍵人物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七十八章 家裡來了賊第六百章 皮下毒瘤第五百六十章 路聞噩耗第二百五十七章 飲茶夜話第六百八十五章 視察井陘第五百三十六章 返回故里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五百八十五章 漏洞提醒第五百零一章 東宮議事第四百六十八章 三大作弊器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六十七章 貴客來訪第四百四十四章 逐步收網第十八章 再遇小蘿莉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九十五章 追憶鯤州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六百四十三章 糧食斷絕第七百零五章 圓廳議事第七百零四章 北島來人第四十四章 買房記第五百七十五章 岳父曹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