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零二章 府宅擴大

bookmark

範寧從竹林裡走了出來,笑眯眯道:“我昨晚就說,最喜歡你這句話,有好消息總是讓人心情愉快。”

朱佩俏臉一紅,卻不知道她想到哪裡去了?

她輕輕掐了範寧胳膊一下,又興奮道:“剛纔管家婆告訴我,隔壁的府宅打算出售了!”

這個消息讓範寧心中大喜,他這座宅子的佈局好看是好看,但並不實用,主要是上樓下樓讓人很不方便,而且後宅太小,就算父母來,住在這裡都很不方便,更不用說親戚朋友,只能住在芙蓉巷那邊,時間長了也會讓人詬病。

他早就想把隔壁買下來,隔壁是吳駙馬宅,但也不是主宅,基本上空關着,而且佔地十畝,比自己的宅子還要大兩畝,如果能買下來,那翠雲樓就可以直接變爲內宅了。

這個消息確實讓人心情一振,範寧連忙問道:“消息從哪裡傳來的?”

“今天他們管家來了,管家特地來傳個消息,如果我們有意買下來,可以優先賣給我們。”

“那怎麼聯繫,有沒有說?”

“他們大管家還在,要不我們一起去看看。”

範寧點點頭,欣然道:“看看去!”

夫妻二人帶着劍梅子,來到了隔壁大門前,門虛掩着,範寧推開門,和他們府中一樣,迎面是一堵照壁,不過看起來比較普通,只刻了‘飲水思源’四個大字,也不知道是什麼意思,估計是有感激皇恩的成分,駙馬的宅子嘛!

“有人在嗎?”範寧高聲問道。

只片刻,一名五十餘歲的中年男子從照壁後面繞了出來,看裝束,應該是管家。

“原來是範知院,快快請進!”

吳家的消息夠快,自己才上任幾天,他們便喊得順口了,範寧笑着點點頭,“聽說這邊府宅有意出售,所以我們特來看看。”

“不客氣,我家主人說了,只要範知院看得上,價格好商量。”

“那就麻煩大院了。”

範寧走進大門,朱佩則挽着丈夫的胳膊,兩人繞過照壁向中庭走去。

吳駙馬的府宅和範寧的府宅恰恰相反,是標準的三進加偏院結構,空地很少,房舍衆多,基本上沒有兩層的樓房。

中庭有一株老杏樹,至少已有百年曆史,樹幹粗壯,體態滄桑,杏樹上綴滿了金黃色的杏果,屋角種滿一簇翠竹,另一邊屋角則放着一塊太湖石。

範寧走上前拍了拍太湖石,心中頓時有些失望,一看便知道是人造太湖石,斧鑿的痕跡還依稀可見。

範寧心中暗暗搖頭,如果這座宅子買下來,那座青珊瑚倒可以矗立在這裡。

“夫君,我們去內宅看看吧!”

範寧笑了笑,帶着朱佩向內宅走去。

吳府的內宅也沒有什麼特色,只有三個院子,佔地約三畝,每座院子裡都有一處小小的景觀庭院,整個房子約七成新,需要稍加修葺。

“好像這裡一直沒有人住?”範寧回頭問管家道。

“十年前我們大衙內住在這裡,後來他們自己買了宅子,便搬去內城了,這裡就一直空關。”

範寧點點頭,“麻煩大院回去給你們老爺說一聲,這座宅子我決定買下來,讓他報個價格,沒有異議我們就成交。”

“好!我回去就告訴老爺。”

範寧帶着朱佩離開了吳府,朱佩問道:“夫君看中這房宅了?”

範寧啞然失笑,“我哪裡是看中這房宅,我是看中這塊地了,回頭找個造房大師,讓他好好琢磨一下,怎麼把這兩座府宅合在一起?”

“現在別找,得把錢付了,房子屬於咱們以後,再好好折騰。”

朱佩又問道:“夫君覺得這座房宅值多少錢?”

“我估計不會高於兩萬貫。”

“不會吧!我聽說這兩年房宅漲價很快,尤其這種大宅子,至少都五萬貫以上。”

“那是內城的價格,咱們這裡是外城,再說,人家都稱呼我範知院了,你覺得吳家還會賣高價?”

“你是說,吳家是給我們人情?”

“多少有一點,當然,估計他們本身也需要用錢,賣給別人也是賣,賣給我們還得個人情,我們也不佔吳家便宜,市價多少,我們就付多少。”

兩人剛走回到自己府門處,管家婆便迎上來道:“官人,有一個姓李的官員來找,說是你的下屬。”

範寧立刻想到了李唯臻,他點點頭,又吩咐管家婆道:“你去看看,今天的《朝報》和《小報》各買一份回來。”

“我這就去!”

範寧走進了府內,穿過樹林,果然看見了李唯臻,他正站在翠雲峰前欣賞這塊京城第一名石。

範寧走上前笑道:“李諫司今天怎麼不在家休息?”

李唯臻苦笑一聲,“原本是在家休息,但剛剛得到一個消息,趕來通知知院。”

李唯臻壓低聲音道:“薛宗孺死了!”

範寧一怔,“是怎麼回事?”

“昨晚在監獄裡自縊而亡,大理寺給出的結論是畏罪自盡。”

範寧眉頭皺成一團,又問道:“你覺得可能嗎?”

李唯臻冷笑一聲道:“薛宗孺年輕時是出了名的紈絝子弟,貪生怕死之徒,他纔不會自殺,再說這又不是什麼大罪,流放幾年就回來了,如果歐陽修給他說說情,說不定流放都不用,我不相信他是自殺,而且聽說他昨天審問時招出了賈昌朝和張堯佐。”

範寧心裡明白,薛宗孺應該是被滅口,估計天子也不會再追究,這個案子就這樣結束了。

“《小報》那邊有消息嗎?”範寧又問道。

李唯臻點點頭,“《小報》聽說是認罰一萬貫,但堅決不道歉,可以理解,錢家怎麼可能給歐陽修道歉。”

這個結果在範寧的意料之中,《小報》這些天拼命黑歐陽修,倒不是因爲錢家支持琅琊王,而是錢家和歐陽修有仇,歐陽修在編撰五代史時,評價吳越錢氏實施嚴刑峻法,殘暴虐民,引起錢家的極大不滿,認爲歐陽修是捏造事實,歪曲歷史。

《十國春秋》中甚至有這麼一個記錄,歐陽修曾十分喜愛一名妓女,但這名妓女卻被錢惟演霸佔,使歐陽修對錢氏深恨之。

其實歐陽修得罪的人還不少,他推行文學改革,得罪了一大批保守文人,這些保守文人的弟子都是因爲歐陽修主考幾次科舉而名落孫山,斷人仕途,歐陽修怎麼能不遭人恨。

甚至連包拯和他的關係也很糟糕,歐陽修一直抨擊包拯胸無才學,只靠沽名釣譽來升官,雖然包拯和他都支持趙忠實,但兩人關係卻很冷淡。

這就是這次歐陽修被御史薛宗孺誣陷,御史中丞包拯卻冷眼旁觀的主要原因。

所以以錢家的傲氣,他們怎麼可能向歐陽修道歉。

“這件事我知道了,我們已經問心無愧,這件案子就算結了,你回去休息吧!明天我們再整理一下別的案子。”

“那卑職告辭!”

李唯臻行一禮便匆匆走了。

不多時,管家婆拿着兩份報紙走進中庭,把報紙遞給範寧,“這是今天剛出的報紙,請官人過目!”

“多謝了!”

範寧接過報紙便向內宅走去,他先打開的是《朝報》,朝報比較嚴肅正統,一般會報道昨天發生的重大朝廷政務。

頭版頭條的新聞是吏部左侍郎柳雲被貶,這確實是一件大事,但報紙上卻沒有詳談被貶黜的原因,這裡面沒有提到歐陽修,甚至沒有提到薛宗孺。

範寧找了半天,只在第二版最下面的一條新聞上找到了薛宗孺被下獄問罪的消息,裡面只是提到薛宗孺瀆職,彈劾歐陽修不實,被大理寺下獄問罪。

終於提到了歐陽修,只是在很小的一個地方提到,但彈劾歐陽修具體什麼內容卻沒有說。

範寧心中有了一種不祥之感,連比較正統的《朝報》都用一種含糊其詞的手法替歐陽修正名,那麼《小報》還能指望嗎?

範寧又打開了《小報》,果然,今天的《小報》已經不再提及歐陽修了,而是在談論東京十大名妓,但找遍了報紙的任何版面,都沒有一絲關於歐陽修平反的消息。

由此錢家對歐陽修平反一事是多麼的不甘心,天子要求他們必須給歐陽修正名,但並沒有說讓他們在哪份報紙正名,所以他們選擇了讀者較少的《朝報》,用一種含糊且隱蔽的手法替歐陽修正名了。

但道歉絕對沒有,他們選擇了認罰一萬貫錢。

“夫君在嘆息什麼?”朱佩在一旁問道。

“我在嘆息輿論操縱之厲害。”

範寧搖搖頭又妻子道:“我們下午去一趟三祖父府上吧!”

“去找他做什麼?”朱佩不解地問道。

“我想找他聊聊,看看他能否辦一份報紙。”

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
第六百八十四章 無計可施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三百六十章 另有蹊蹺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一百九十六章 省試大幕拉開第五百八十章 南北雙島第二百零八章 開榜報喜第六百八十二章 進退維谷第九十六章 何處不相逢第一百零七章 聞弦知雅意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九十五章 選教授第七百五十三章 遼國滅亡第四百九十四章 密會王妃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三百四十一章 瑣事爭吵第四百六十章 接管軍營第三百六十九章 各有算計第一百零一章 六個師弟第一百三十一章 社會實踐第三百一十八章 明仁夜來第一百八十八章 兩堂會審(上)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七百三十四章 市井民生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一十二章 新皇登基第四百六十七章 組建變法司第三十一章 飯堂風波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一百九十章 感恩拜年(上)第三十八章 鄉村離婚案(中)第一百三十七章 熟悉的馬車第七百三十章 南去北島第五百四十五章 另補缺口第七百一十一章 揚州碼頭第六百六十章 低調回京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五百九十三章 一石激千浪第三十二章 字帖引發的血案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六十章 曹府祝壽(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一百五十一章 鳳凰暖玉第二百六十五章 再見天子第二百四十九章 俏語解惑第三百四十二章 家事煩憂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四百八十七章 致命弱點第四百二十六章 收買內應第三百零八章 探礦協議第五百五十七章 新的大陸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四十七章 矛盾升級第六百七十一章 教改法案(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引來外援第六百零二章 傷亡慘重第二十九章 朱家的背景第一百九十三章 預看考場第四十二章 老底敗露第四百七十二章 危機處理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三百零六章 朱雀島第五百二十七章 初抵日本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三百六十五章 夜攻秋田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七百三十七章 耕田之車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三百四十三章 婚姻危機第一百五十七章 程家做客第一百九十五章 過猶不及第六百零六章 完顏計劃(下)第八十三章 買瓶記第六百六十三章 呂宋偶遇第三百五十五章 小媳婦回門第二百六十四章 發財新路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九十九章 找關係要趁早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一百七十二章 朱母之憂第五百五十一章 一致通過第一百六十八章 陪美逛街(下)第三百五十七章 變通建議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七百六十二章 培養商機第二百四十章 金銀彩帛店第一百六十七章 陪美逛街(上)第四百四十章 上任首日第二百八十六章 新火器研製第四百九十三章 推薦名額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第六百九十三章 尋找軟肋第二百七十章 走爲上計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