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五百四十三章 循循誘導

bookmark

當天,韓絳便和範寧辦了交接手續,押送一百五十萬兩黃金和無數珍寶返回京城。

範寧剛回經略府,曹評和高士林帶着一羣官宦子弟找到了他,曹家、高家、潘家、楊家等等數十個權貴家族都在泉州開辦了商行,籌建數月後,商行先後建立起來,接下來是要尋找機會賺錢,各大家族紛紛派出精明能幹的子弟來泉州坐鎮。

機會不是從天上掉下來,而是跑出來的,尤其要和範寧關係搞好,十幾名軍方世家子弟濟濟一堂,坐滿了範寧的官房。

曹評是曹太后的親侄,曹國舅的長子,這次曹家拿出十萬貫錢作爲本錢,就是打算施展一番手腳,高家也不例外,高家拿出八萬貫本錢,由家主高遵甫的兒子高士林全權負責,高士林是高滔滔的親弟弟,關係更不一般。

“各位請安靜!”

範寧擺擺手,吵嚷成一團的房間裡漸漸安靜下來。

範寧這才道:“我理解大家急切的心情,但賺錢不是伸手一撈就能到手,他就是搶掠了,其實賺錢的機會很多,關鍵看大家自己選擇哪個方向。”

“範使君給我們說說吧!我們現在都一頭霧水。”曹評高聲道。

範寧點點頭,“目前賺錢有四個方向,一個是貿易,一個是辦工坊,一個是買土地,一個是開礦,貿易大家都知道,一個是對日本貿易,一個是對南洋貿易,還有就是對西方貿易,貿易是來錢最快,販賤賣貴,賺取差價,這個只有本錢,一般商人都能做,說實話,現在做得人比較多,利潤已經沒有以前豐厚了,所以我建議你們做後面三項,但買土地和開礦由於朝廷的法令還沒有下來,暫時不好做,如果能等的話,等一段時間也無妨。”

“使君覺得買土地的話,朝廷能放到開到什麼程度?”曹評小心翼翼問道,曹家在鯤州淘金髮了大財,他們更關注土地。

“這個很難說,但海外風險較大,必須要自保,我估計會允許私人武裝存在,也會允許私人建設城鎮,不管你擁有怎樣的自治權,但有個原則不會變,你必須向大宋天子效忠。”

“使君的意思是說,現在就是自治權的大小朝廷還沒有確定,對吧!”

範寧點點頭,“是這個意思,我必須說實話,海外買土地風險比較大,朝廷還有考慮太多這方面的情況,我建議暫時不急着出手,可以先把基礎打好。”

曹評連忙問道:“使君說的基礎打好是什麼意思?”

範寧微微一笑,“去海外發展,最關鍵的就是人,你買下土地,沒有人你怎麼開發?買下礦山也是一樣,你要招募到勞工才行。”

“但聽出金礦和銀礦知政堂不肯交給私人。”這次問的楊憲,他是楊文廣的幼子,原是宮廷侍衛,和高士林關係極好,這次是代表楊家來泉州。

範寧道:“你說是嘉佑五年的天子令,這道天子令目前只針對鯤州和琉球府,大家如果看到昨天的《小報》和《信報》,就會知道,大宋已拿下呂宋諸島,面積相當於五十個開封府,各種資源異常豐富,目前經略府準備開發呂宋島,這座大島的面積相當於京東路,河流中金砂含量較大,還有幾座大金礦和銅礦,易於開採冶煉,目前礦山開採權在經略府手中,但是否放開私人開礦卻是由知政堂決定,昨天聽韓相公的意思,知政堂只傾向於放開採礦,金砂田還是希望由官府主導。”

大堂內頓時吵成一團,這些官宦子弟大多數都衝着淘金砂田去的,曹家和高家在鯤州淘金髮了大財,讓很多家族都眼紅,如果朝廷不放開淘金,那海外開拓還有什麼意義?

事實上,主張不放開淘金的卻是範寧,在上次知政堂議事上,範寧就提出鯤州的教訓,放縱淘金會破壞農業,使移民人心不穩,最多允許私人開礦,開礦需要一定技術和本錢,普通人做不了,就不會像鯤州那樣引發全民淘金熱。

這時,高士林站起身厲聲道:“大家安靜,聽範使君說話,要吵的話出去吵!”

高士林是太后親弟,天子的舅舅,資歷也比較大,他的威信很大,衆人頓時安靜下來。

範寧又緩緩道:“呂宋島剛剛纔拿下來,需要先移民、然後站穩腳跟,事情比較多,所以無論賣地也好,開礦也好,至少三年內不會批准,我剛纔說了,如果能等的話,可以等上幾年,如果只想賺錢,那麼建工坊和走貿易路線是個好辦法。”

這時,潘泉舉手問道:“剛纔使君不是說,現在貿易獲利已經沒有從前豐厚了嗎?”

範寧笑道:“剛纔我說,只做貿易的話,利益沒有從前豐厚,這是事實,我用細麻舉例,一匹細麻在大宋最便宜的收購價格是八百文,去年南洋市場上一匹細麻是三千文,而對方商人接手價格是兩千文,那麼一匹細麻的獲利就是一千二百文,但我得到最新消息,細麻對方商人的接手價格已經跌到一千五百文了,除非你自己開店賣給普通百姓。”

“那一匹細麻還有七百文的獲利啊!”

範寧搖搖頭,“帳不是這樣算的,你還有租船費用對不對,一匹細麻的租船費是兩百文,那利潤就只剩下五百文了,你這邊開商行,還要派人去收購,市舶司還要收五釐的稅,最後算下來,一匹細麻只有三百文的利潤,還不如大宋內部,據我所知,大宋內部的一匹細麻還能賺到四百文錢。”

衆人都沉默了,範寧看了一眼衆人又繼續道:“這就是純貿易的利潤,但如果走工貿就不一樣了,你們都知道的,範氏商行建造了一座三千張織布機的工坊,已經開工了,每匹細麻布的本錢已經降到五百文,他們自己還有船隊,那他們一匹細麻的淨利就是八百文,如果他們再自己種麻,那麼本錢還要再降一百文。”

這時,一直沉默的曹評道:“範使君能否安排我們去參觀一下工坊?”

旁邊高士林笑道:“這件事不用麻煩範使君,我去找那兩個小子,我和他們關係熟着呢!”

.........

好容易打發走了這羣權貴子弟,範寧才長長出了口氣,這幫傢伙一心想去淘金,那怎麼行,必須要引導他們到實業上去,造船、建工廠、發展遠洋貿易,這纔是強國之道。

這時,門外傳來的蘇亮的聲音,“我找他有急事,你趕緊給我通報一聲。”

範寧笑道:“季常,讓蘇知州進來吧!”

片刻,蘇亮快步進來道:“你快去看看吧!那幫移民都在鬧着回家呢,大營內亂成一團。”

“發生了什麼事?”範寧問道。

“還不是你變掛唄!”

蘇亮沒好氣道:“朝廷之前說好讓他們去琉球府,可你又說大部分人得去呂宋府,大家就炸開了,吵嚷着朝廷是騙子,要回家!”

“爲什麼不願去呂宋府?”

“還不是嫌遠唄!讓他們去琉球府就說了好久,騙他們說就隔一座海峽,平時沒事還可以坐船來泉州看看花燈什麼的,所以他們才肯遷徙,現在又說去呂宋府,他們死都不肯去了。”

範寧眉頭一皺,起身道:“走吧!我們去看看。”

兩人離開經略府,帶着隨從騎馬向城外的大營奔去。

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
第四百七十章 變法第一步第六百五十章 謠言四起第二百二十三章 新股東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五百一十四章 翁婿促膝第七十一章 明仁和明禮第六百零五章 完顏計劃(中)第三百五十四章 忘了重要儀式第二百九十三章 長崎的消息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三百八十章 調令到來第二百六十二章 曹府祝壽(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二百八十三章 新城唐縣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五百六十一章 真相殘酷第三百七十四章 登上朱雀島第一百六十九章 忿忿不平第五百七十六章 公開出海(上)第七十四章 四強賽(上)第五百八十九章 泉州聞敵情第四百九十章 關鍵一步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七百四十八章 不戰屈人第一百四十章 癡人說夢第三百九十三章 新官上任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七百三十一章 北島新貌第六百二十二章 兩地激戰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六百五十一章 太后出手第八十二章 李縣令第五百九十五章 苦苦相勸第二百五十四章 住水邊的煩惱第九十二章 青珊瑚第二百五十九章 醍醐灌頂第四百三十九章 詳細調查第六十八章 乙區第二輪第三百八十八章 從何入手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第六百四十七章 驅逐宋人第三百二十章 先下狠手第七百五十二章 遼國西遷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七百六十三章 雙贏協議第七百六十一章 羅馬商隊第三百八十一章 告別鯤州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一百二十四章 縣衙前的血案第四十八章 趁虛而入第四章 客串教授第五百一十七章 初到泉州第七十二章 隱蔽的相親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五十章 新宅入手第五百五十六章 白色樹油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三百三十六章 張三孃的心思第二百三十八章 再遇老友第一百零五章 連環毒計第三十三章 三叔範鐵牛第五十四章 上元花燈會(下)第一百一十四章 縣學增補考試第五百五十二章 家增兒女第六百一十三章 被迫放棄第二百七十二章 天子之劍第四百五十六章 收集證據第五百八十七章 南方新城第五百六十三章 朝堂激辯第五十三章 上元花燈會(中)第五百七十章 力勸天子(下)第一百八十一章 妓館風波第五百五十九章 象膠車輪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海之策第五百一十一章 釜底抽薪第六十九章 再下一城第一百九十九章 酒樓偶遇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六百二十四章 被迫求和第四百九十一章 被坑了嗎?第一百一十八章 危局中的機會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六百三十章 新島消息第五百八十一章 蒸汽機第一百四十八章 科舉發榜第一百三十四章 兩個學渣的抉擇第三十六章 老實人的抗爭第四百七十四章 清散大會第二百三十二章 縣學演講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七百二十二章 銀盒密旨第一百八十四章 柳家風波第六百零一章 遼國消息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三百四十五章 立下保證書第四百八十章 平留刺殺第六百三十八章 河套反撲第二百九十八章 城中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