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四百五十二章 時機已到

bookmark

趙仲針想了想便緩緩道:“滅遼之策可以八個字來概述,備戰、破聯、擇機、出奇。”

趙禎呵呵一笑,“那就詳細說一說,這個八個字具體怎麼理解?”

“啓稟皇祖父,備戰是指需要時間,包括繁衍戰馬、製備軍資、訓練軍隊,改革軍制,籌措財力,培養後備兵員,這就和漢朝攻打匈奴一樣,經歷文景之治後,積累了大量的財力,才終於破匈奴於塞北,兩國相爭,最後比的是國力,我大宋需要這樣的一個過程,孫兒認爲需要二十年到三十年時間來進行備戰。”

這個說法,趙禎也聽範寧講過,皇孫果然接受了範寧的思想,難得這麼小小的年紀,並不急於貪功速戰,而是目光長遠,考慮到了數十年的計劃,這一點尤其難能可貴。

“那破聯呢?”

“破聯就是破解遼夏聯盟,孫兒說的破聯不是指實施離間計之類的陰謀,那個其實意義不大,孫兒認爲關鍵是使遼夏無法同時出兵,可以選擇選擇人少國力薄弱的西夏實施,也用二三十年時間來逐漸削弱它的國力,使它最後只能自保,而無力出兵,這樣就破解了遼夏聯盟,使宋軍避免了兩線作戰的困境。”

趙禎點點頭,這個破聯的想法很有見地,用陽謀來取勝,就算對方知道也無力改變。

“那擇機呢?”趙禎又問道。

“擇機就是我們準備充足後,耐心等待出兵的機會,這個機會就是對方出現內亂,西夏內亂,我們則攻打西夏,遼國內亂我們則攻打遼國,這個機會其實可以製造,但前提是要十分了解遼夏兩國的內政,所以建立一個長期情報網就必不可少了。”

趙禎已經忘記了時間,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和皇孫的探討之中,他沉思良久又問道:“再說說出奇!”

“出奇就是出奇兵,孫兒認同範寧的方案,最好以鯤州和鯨州爲跳板,利用大宋水軍的優勢,出奇兵直殺遼國的上京和東京,逼迫遼國從幽州回軍援助,爲宋軍主力奪取幽州創造條件。”

..........

就在趙禎和皇孫趙仲針深入探討滅遼大計之時,相國韓琦帶着左諫議大夫李唯臻來到大相國寺附近的清風酒樓,現在正是中午時分,皇城中的大部分官員都紛紛外出吃飯喝酒,大相國寺的清風酒樓距離皇城稍遠,這裡基本上遇不到吃飯的官員。

掌櫃親自出迎,將韓琦和李唯臻帶到二樓的一間雅室前,“兩位大官人請,趙衙內已經在房內等候!”

李唯臻有些不解,低聲問道:“韓相,趙衙內是何人?”

韓琦微微一笑,“你進去就知道了!”

韓琦推門進了屋,這是一間套房,外房門口站着兩名體格強壯的大漢,像兩座雕塑一樣一動不動,裡面一間屋則光線明亮,一名虯鬚男子正坐在桌上,李唯臻只覺男子有點眼熟,卻怎麼也想不起是在哪裡見過。

韓琦走進屋行一禮道:“殿下,他來了!”

‘殿下?’

李唯臻一怔,他忽然醒悟過來,眼前之人不就是鉅鹿王趙宗實嗎?難怪這麼眼熟,只是他的虯鬚遮掩住了真實面目。

他也連忙上前行禮,“微臣李唯臻,參見鉅鹿王殿下!”

趙宗實極爲謹慎,偶然纔會出一趟府門,就算出府也是化了妝,防止被人認出,這家清風酒樓在商業繁華之地,商人較多,比較容易掩飾身份。

他笑着擺擺手,“韓相公辛苦,趙知院也請坐!”

兩人在桌前坐下,桌上已經上了酒菜,趙宗實親自給兩人斟了酒,對李唯臻笑道:“聽說李知院帶來了好消息?”

李唯臻連忙取出一封信,呈給趙宗實,“這是昨天範寧派人送來的急信,信中說抓住了安撫使趙謙的把柄,希望微臣立案並派人去調查,請殿下過目。”

李唯臻昨天接到範寧的快信,感覺情況重大,他便找到了韓琦,請示是否立案,韓琦也遲疑不定,索性將趙宗實約出來,當面向他請示。

趙宗實看了看信,疑惑道:“這似乎不是範寧的筆跡?”

“啓稟殿下,是谷熟縣令謝文升寫得控訴信,最下面有範寧的批示。”

趙宗實翻了翻最後面,果然看見了範寧的批語,‘情況屬實,建議立案並派人秘密調查證實。’

趙宗實又仔細看了一遍這封信,這封信揭示了趙家在應天府三大罪證:一是僭越,趙氏祠堂高度超過了歸德殿;其次是假傳太祖之詔,數十年一文稅賦未繳納;第三是訓練數千私軍,盔甲長槍堪比廂軍。

這三條罪狀都很重,足以將趙謙罷職免官,但這樣做的後果也比較嚴重,會影響到其他功勳世家對自己的支持,畢竟趙彥徽也是開國功臣,父皇或許會念舊情,不會輕易動他的家族。

“趙家除了趙謙外,還有誰在朝中爲官?”趙宗實沉吟一下問道。

李唯臻道:“啓稟殿下,趙謙有個從弟在真定府任邊將,好像是都指揮使,另外趙家還有幾個子弟在宮中爲侍衛,除此以外就沒有了。”

趙宗實想了想,又問道韓琦,“韓相公怎麼看?”

韓琦緩緩道:“殿下長子在宮中已得官家青睞,證明範寧的方案非常成功,同時張堯佐也會心急如焚,必然會加快部署,微臣擔心趙謙會不斷加強對京東路廂軍的控制,安插心腹,即使他被貶黜,他在軍中的影響還在,所以扳倒趙謙宜早不宜遲。”

“韓相公支持範寧的建議?”

韓琦點點頭,“我是支持他的方案,但我建議最好能和曹家再談一談,得到曹家的支持,請曹家去安撫其他功勳世家,消除後患,即使趙家因此被問罪,也能把不利影響降到最低了。”

或許是想到張堯佐的瘋狂反撲,趙宗實想了想,最終同意了韓琦的方案,“好吧!我去拜訪一下曹老爺子,尋求他的支持。範寧的方案可以實施!”

他又對李唯臻道:“今天下午就立案,立刻派重要諫臣趕赴應天府,在不驚動趙家的情況下秘密調查。”

“微臣遵令!”

..........

三天後,一行四名從京城來的官員抵達了宋城縣的官驛,官驛顧名思義就是官方辦的客棧,條件要比普通民間客棧好得多,和頂級客棧差不多,有獨院、套房,有上等酒菜,全天熱水供應,但想住官驛卻不容易,必須是九品以上官員,同時有官驛劵才能入住,這也算是官員們出差在外的一項福利。

官驛管事熱情地將四名官員請入大堂,四名官員取出官驛劵,同時出示代表身份的魚符並登記了客簿,左諫院諫司劉楚率三名諫官赴應天府各縣公幹。

見是諫官到來,掌櫃更是熱情,安排他們住進了一座獨院,並令夥計好生伺候,四人住了下來,爲首左諫司劉楚卻僱一輛牛車前往應天府衙。

府衙內,範寧正和通判王安石商議夏收和搶種水稻事宜,夏收是大部分官府都要面對的一件大事。

地方官第一要務就是勸農,春耕、秋收或者中原和南方地區的夏收夏種都是官員們每年繞不過去的坎,王安石就算再想推行變法,也必須等夏收夏種結束後才能實施。

範寧喝了口茶笑道:“這次去地方巡視,在谷熟縣和縣令謝文升交談,倒受到一個很好的啓發,我們可以建立鄉村牙人制度,像提供耕牛信息,提供耕種收穫勞力,出租農田,修繕房屋,幫助開荒,興修水利等等,然後官府給予一定的扶植,比如免去牙稅等等,我相信這種交換信息的方式推廣開來,一定會大有作爲,甚至會在整個大宋進行推廣。”

知府和通判的關係又有點像書記和市長的關係,知府負責用人,以及掌舵,提出各種方案,而通判則負責實施。

建立鄉村牙人制度是範寧上任以來的第一個政績工程,他當然很重視,他把這個任務壓給了王安石,只許成功,不準失敗。

王安石點點頭,“鄉村做牙人,事多而且比較瑣碎,需要東奔西跑,如果能用免牙稅的方式,倒是能吸引不少人蔘加,我建議不妨先在宋城縣試點,若成功後,則推廣到整個應天府,府君覺得如何?”

範寧欣然道:“可以試行,我建議介甫兄先去牙行和鄉村調研,把情況摸透在草擬方案。”

“府君說得有道理,我這兩天就安排一下。”

兩人正商議着,有小吏在門外稟報,“啓稟府君,有京城來的諫官要見府君!”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
第三百三十七章 以畫明志第六百三十四章 出人意料第四百七十一章 觸動利益第三百三十九章 催妝鋪牀(上)第六百七十六章 軍國議事第六百三十一章 遼使到來第三百七十五章 監察到來第五百九十四章 出了難題第四百七十三章 殺雞儆猴第三百七十八章 堵不如疏第七百一十三章 蘇轍上任第十五章 送禮記第二百一十章 寬言解惑第二百零一章 忽悠成功第六百八十六章 血戰關城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七百五十一章 傷勢沉重第七百零三章 說服太后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襲鯤南灣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七百一十八章 提攜後輩第二百五十八章 酒樓會面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一百八十章 賣炭翁第四百四十二章 首局認慫第二百五十二章 絕好的廣告第五百二十八章 貿易談判第八章 我爸是侍郎第三百九十九章 針鋒相對第三百三十八章 商討嫁妝第一百七十一章 誰是大東主第五百二十章 紫川府宅第六百五十八章 危機爆發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八十一章 舊陷新阱第四百三十章 連環雙殺第六百七十三章 新式弩炮第一百二十六章 意外消息第四百二十章 京城有變第四百零六章 買了新院第六百七十章 安撫軍心第六百七十九章 將計就計第五十二章 上元花燈會(上)第一百四十七章 被遺忘的試卷第六百一十一章 血戰保塞(下)第六百五十二章 兵圍鹽州第六十二章 有了藉口第二百九十六章 砝碼長崎第五百二十九章 滿載而歸第十四章 回家第六百八十三章 夜戰井陘第一百五十二章 決定北上第七百零一章 犀利武器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七十六章 程氏兄妹第二百一十九章 關撲風波第三百二十八章 最高機密第二百一十四章 公然欺君第六百零四章 完顏計劃(上)第七百二十一章 暗謀退路第四百二十七章 江記石刻第八十五章 朱府祝壽(一)第四百四十八章 新任通判第六百一十五章 佔領易縣第二十六章 百兩銀子的餘波第一百零三章 兩套茶具第二百八十章 一邊倒的殺戮第三百五十九章 兩族火併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六百九十四章 攻城首戰第三百三十章 委婉說服第九十四章 遇到了熟人第三百三十二章 之美第四百五十三章 登門賠禮第四百一十二章 兩女相見第三百九十八章 收集證據第一百六十六章 舊曹門瓦子第五百九十一章 狹路相逢第一百三十九章 科舉月來臨第五百九十七章 詭奇之道第二百零四章 繼續背鍋第三百五十八章 再度出發第五百三十五章 再別京城第二百二十章 打官司第二百九十二章 日本之謀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五百三十一章 回京述職第二百七十六章 耽羅國(下)第三百九十五章 調查立案第七百零六章 聯名上書第二百三十章 離京返家第二百八十二章 北鯤州第二百二十二章 脣槍舌戰第二百七十一章 重要議事第七百二十七章 天子決心第二百九十七章 新船到來第六百二十章 易縣初戰第二百四十五章 看房記(上)第二百一十五章 面試(上)第一百七十八章 水源遊記(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