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圍獵淮南(1)

bookmark

且說張璘、樑纘攻克建陽、建州後,繼續南進,一直打到福州。此時大齊主力集中在江南一帶,來不及回援。嶺南主力正在廣州、連州、道州一帶整訓,也不能及時增援福州義軍。

福州大齊守將是季雲、谷虹,這是一對英雄夫妻,二人經過研究,決定率部突圍。鑑於仙霞嶺已經被唐軍攻佔,義軍遂向汀州、潮州一帶轉移,經過一番惡戰,季雲、谷虹帶着殺出重圍的數千義軍,進入了汀州、潮州地區,在那裡進行武裝鬥爭。

張璘佔領福州後,表奏鄭鎰爲福州觀察使,並調陳巖的九龍軍到福州駐防。安排好了這些,張璘、樑纘、陳巖帶着唐兵四處征剿閩地義軍,一時間,唐軍在閩地耀武揚威,不可一世。

黃巢收到季雲、谷虹的告急文書後,深感要消滅淮南高駢軍馬,就必須拔掉張璘這根剌。黃巢主意已定,就召集大齊文武在杭州召開軍事會議。

這次會議,大齊最高層文武官員差不多都到齊了。黃巢開言道:“目前,大齊已經佔領了江南大部分地區,但江南因連年戰亂,後勤給養不力,造成軍力的提升緩慢。我決定進軍中原,但張璘、樑纘在大齊側背鬧個不休。我決心全殲張璘、樑纘軍馬,給高駢一個響亮的耳光!誰敢與大齊爲敵,誰就是第二個張璘!”

“早就該拔掉張璘這根毒剌了!”牛鋒喊道。

柴存微微一笑:“先前大齊主力到南疆整訓,兵強馬壯後開始北伐,除了江陵有些挫折,基本上是順利的。黃大哥現在提出解決張璘問題,可謂恰到好處。”

徐唐莒坐在角落裡,低頭不語。

徐唐莒與張璘是同門師兄弟,都出自慧明禪師門下,談不上情同手足,但的確兄弟情深,虛雲是他倆的師兄,武功絕倫。徐唐莒聽了大家講要消滅張璘兵馬,一股複雜的情緒瀰漫心間。他痛惜張璘一心爲李唐效力,不到大齊麾下建功。

黃巢注意到了徐唐莒的神色,和平常不同,一副心事重重的樣子。黃巢喊道:“唐莒,你和張璘是同門師兄弟,感情很深,所以這次圍攻張璘,我不想讓你的第五寨人馬參加了,你就駐守浙地吧!”

徐唐莒見黃巢主動點他的名了,只得站起身來,說道:“不錯,張璘是我的師兄,論私交,我和他感情很深;但論大義,我和他走的不是一條路。他一心想封妻廕子,光宗耀祖。而我呢,同情窮苦百姓,要爲窮人打天下。所以張璘選了李唐,我選了大齊。這次與張璘兵馬作戰,我不會以私廢公,爲了天下蒼生,我會盡力和張璘作戰,請黃大哥不要有什麼顧慮,安排我和張璘正面交戰吧。張璘文武雙全,非常難對付,沒有第五寨的參加,會犧牲更多的大齊將士!”

“唐莒爲了大齊王朝的強盛,不惜與同門師兄對陣較量,黃巢欽佩!好,我就讓大齊第五寨將士參加對張璘部的作戰!柴存兄弟,你宣佈一下你我研究好的與張璘部作戰的部署吧!”黃巢吩咐道。

柴存站了起來,大聲說道:“這次與張璘部作戰,大齊各寨將士須不怕困難,同心協力,要不折不扣地完成自己的作戰任務!此次淮南大戰的作戰部署如下:第一寨孟楷部猛攻揚州,造成高駢的恐慌。高駢勢必急調張璘部從閩地北上,張璘爲了趕時間,肯定要取道仙霞嶺。張璘一軍到達仙霞嶺北面時,第二寨曹敏部、第四寨嶽靈飛部負責夾攻,力爭消滅張璘大部分兵馬。張璘帶了殘兵敗將突破大齊第一道防線後,不是北竄就是西進,大齊中軍兵馬在黃大哥的帶領下,嚴陣以待,堅決阻止張璘殘軍北竄,中軍還要擔負起阻擊董昌部增援張璘部的任務。張璘殘軍逃至玉山一帶時,第五寨徐唐莒部必須將其團團圍住,全殲張璘殘軍!大家聽明白了嗎?”

“明白了!”衆文武齊聲回答。

“開始行動!”黃巢命令道。

不久,孟楷率領大齊第一寨十幾萬人馬渡過長江,向揚州外圍發起了猛烈進攻,打得唐軍抱頭鼠竄,紛紛逃進城裡。高駢大驚,以爲大齊主力來端他的老巢,急忙寫了幾封求援信,派信使到張璘和周圍方鎮處,搬請救兵。寫給張璘的信,那是下了死命令,要張璘帶領主力星夜兼程,解揚州之圍。

張璘拿着高駢的求援信,反覆看了幾遍,緊鎖眉頭,沉吟不語。樑纘說道:“張將軍,何事如此緊張?”

張璘長嘆一聲:“唉,我今天碰到第二個王鐸了!想那王鐸,算是大唐的飽學之士,可腦子就是缺根好筋。王鐸外表看起來嚴肅認真,其實骨子裡有一股濃濃的浪漫主義情懷。總想着國難當頭時,自己挺身而出,爲君王命,在疆場上羽扇綸巾,指揮千軍萬馬,一派儒將風流。但是,他缺乏克敵制勝的手段,在軍事上完全依賴武將。王鐸選中的那個李系是中唐名將李晟的後代,其實也沒有什麼軍事才能,主要特點就是能吹,典型的馬謖趙括。但是王鐸見他口才好,所以很信任他,把全部精銳兵力都交給他,命他駐守潭州,“分兵扼嶺路”。黃巢在桂州編造大筏數千,趁水漲流急,沿湘江而下,經永州、衡州,直抵潭州城下。此時手握十幾萬重兵的李系見賊寇來勢兇猛,嚇得龜縮在城中不敢應戰。黃巢乘勢發動猛攻,僅一日便打破城池。李系倉惶逃往朗州,大唐軍死傷狼藉,“流屍蔽江而下”。今天高駢給我這封信,就是王鐸、李系的翻版!照我看,這樣和黃巢賊寇打下去,大唐的所有精銳都得完蛋!”

張璘說完,把高駢的求援信遞給樑纘。樑纘掃視了一下,不由得倒抽了一口冷氣,說道:“張將軍,高駢這樣命令我軍主力北上,不是明擺着把咱們的兵馬往黃巢賊寇的包圍圈裡送嗎?黃巢這次玩的就是圍城打援!張將軍,可不要上賊寇的當啊!”

“唉,軍人以服從命令爲天職!現在只能抱僥倖心理了。如果我軍行軍時,多放警戒哨,就能到達揚州城外了!到了那裡,我們就能交差了!”張璘嘆道。

“張將軍,看來只能服從命令了,那我們什麼時候動身?”樑纘問道。

張璘果斷地說:“兵貴神速,我看明天就出發吧!這次要徵集閩地兵馬,一同北援。我決定點兵八萬,越過仙霞嶺,火速北援揚州!樑將軍,快去準備吧,時間就是生命,時間就是成敗!”

第二天,張璘、樑纘帶領八萬唐軍,離開福州,開始了急行軍,按下不表。

孟楷一軍猛攻揚州後,高駢驚慌失措,接受了呂用之的建議,採用緩兵之計,遣使送給大齊很多金銀珠寶,乞求孟楷放他一馬。

孟楷見高駢不但送來大量金銀珠寶,還附贈了不少美女,不禁大喜,顧謂衆將道:“高駢被我軍打怕了,服軟求和了,哈哈哈,什麼李唐名將,大草包一個!”

朱溫在一旁,說了一句:“孟寨主,我看這是高駢的緩兵之計,他送金銀美女的目的,就是要慢我軍心,我軍攻勢減緩後,李唐周圍方鎮兵馬一到揚州附近,高駢肯定變臉!我們可不能麻痹大意!”

孟楷一聽,勃然大怒:“朱溫,你屢屢不聽我的意見,總是獨家廣播,亂我軍心,來人呀,把朱溫推出去,重打二十軍棍!”

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
第七章 雷霆出擊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七章 東征沂州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三十五章 通了敵情第二十七章 血淚傖悲歌第三十二章 美人計第二十一章 用兵如神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三十章 剪羽孤勢第二十三章 蜀地舉義旗(1)第十四章 意外打擊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二十四章 黑色樑田陂(3)第二十三章 飛兵越仙霞(2)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十二章 江淮雷霆第十八章 佔毫州第三十四章 嶺南烽火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章 黑雲壓城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第十章 拱衛洛陽第一章 長垣風雲起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八章 李唐新政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四章 叛齊降唐(2)第二十七章 盤馬彎弓雄師出第十一章 攻守易勢(3)第四十章 痛殲王牌軍(4)第十五章 休言女子無英物第十九章 義薄雲天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三十三章 朱溫獻計第三十章 外線出擊(1)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二章 東征颶風(2)第三十八章 沖天劍(2)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三十七章 民歸如流水第三十五章 圍陳州(3)第五章 波詭雲譎第二十六章 血染黃梅第三十五章 分進合擊第三十七章 豔紅的晚霞第六章 妙手回春第八章 臨危受命第三章 兵貴神速第二十五章 黑色樑田陂(4)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二十九章 分險相拒第十二章 平叛立功第二十六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章 敲山震虎第四章 天補平均大將軍第四章 鐵壁合圍第五章 鐵血征途第四十章 天縱奇才第十七章 寺名話英雄第十八章 挺進浙西第三十四章 依依離別情第三十六章 圍陳州(4)第十二章 聖命不可違第十四章 大戰碴砑山第十四章 威震齊魯第九章 攻守易勢(1)第三十六章 大反擊第二十四章 隱真示假第二十八章 控扼藍田第三十四章 迂回奔襲第十九章 沙陀兵南下(1)第四章 浙東風雲第三十七章 沖天劍(1)第十六章 劍指南疆第六章 二雄合兵第十八章 江南大戰略第七章 摧樑折柱第二十八章 霹靂手段(2)第十六章 義師集結第三十一章 外線出擊(2)第十三章 兵不血刃第三十三章 圍陳州(1)第三十八章 火燒驛館(1)第十五章 奸雄設謀第三十六章 疾風暴雨第十三章 戰旗漫卷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九章 朝堂風雲第十一章 洞庭譜壯歌第三十章 討李唐檄第二十八章 萬衆一心第三十九章 訪賢赤山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