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水火

bookmark

多謝各位的厚愛,知道我的決定了還不吝打賞,讓我十分的過意不去。我一直覺得訂閱就是對於一個寫手最大的支持了,所謂的打賞都是非分,讓人確實有些受之有愧。可惜本書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支持的人太少了,其實也沒什麼好抱怨的。按收藏的比例來說,其實訂閱也真的不少。可惜以絕對數字來說,一個月辛苦下來,真的連煙錢都不夠啊。或許別的寫手會扯更多什麼東西,但是我就只能說碼字寫書縱然是一種愛好,但是沒有經濟利益,怎麼能一直支持下去?

本書會盡快的完本,再開心事,那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請各位體諒。說起來真的對不起打賞過的,和全本訂閱的兄弟。好在不多,林中在這裡鞠躬致歉……

“快走!”這時候顧不得多說什麼,只看到雲哥從手裡拿著一個水壺,把裡面的液體都往外面潑灑,一股濃烈的就香味,傳遍了四周。居然潑出來的是酒,而且還是烈酒!

看到丁立兩人跑過去,雲哥頓時點燃了烈酒,直接化爲一道火牆,熊熊燃燒起來。

三個人狂奔下山,直跑到山石部分的山體,這才稍微放下心來喘口大氣。沒想到那些不起眼的藤蔓,居然都這麼厲害。

“本來還以爲你們兩個是盜墓賊,現在看起來還真不是?”雲哥說。

餘偉跑的氣喘吁吁的罵道:“老子纔不是盜墓賊。他孃的!“

“那你們跑到上面去幹什麼?”雲哥問。

這麼一問。兩個人還真不好回答。既不好說實話,更不能沒心沒肺的說我們兩人上去旅遊看風景的吧!

“算了,想要上山,除非用火。”雲哥顯然沒有追問的意思。讓兩人舒了口氣,頓時對雲哥的好感增加不少。

“老雲啊,”餘偉親熱的摟住雲哥肩膀:“你說以前那些造反派是怎麼上山去的?”

“人家那時候是冬天,天乾物燥的。一把山火一燒……”

“對啊!”餘偉一拍手:“下次我們上去搞個火焰噴射器!”

“你們還想上去?”雲哥翻翻白眼:“我可不去救你們了。那山上危險的很!”

丁立頓時注意到了雲哥話裡的意思:“雲哥,你是不是知道什麼?關於這座大墓的?”

“這裡是闖王李自成的祖墳!”雲哥淡淡的說。

“啊呸,”丁立都還沒說話,餘偉先叫起來:“我說你說個謊話也先編圓了啊。闖王李自成的祖墳那麼出名,誰不知道李自成的祖墳在陝西米脂?怎麼會跑你們這鬼地方來了?而且,誰不知道李自成的祖墳早就被崇禎皇帝給挖了!”

關於這個故事,是中國歷史上流傳很廣的一個公案。說的就是崇禎和李自成互斷龍脈便宜了多爾袞。

當年李自成造反。聲勢極盛。崇禎帝不知聽了何人建議,希冀用伐掘李自成祖墳的辦法斷其“龍脈”,泄其“王氣”,以使“賊勢當自破矣”,從而挽大廈於將倒。崇禎十五年正月初八,接到崇禎皇帝密旨的陝西總督汪喬年命延安府米脂縣縣令邊大綬等人進山尋找李自成的祖、父的墓地。

事先,邊大綬找到了曾參與埋葬的李自成的同鄉李誠。經過拷訓,李誠給邊大綬提供:“記得李闖祖父下葬掘土時,地下面有三個空穴,其中的一個空穴尚發現有一隻黑碗。當時用土填了兩個空穴,在其中一穴安葬,並用黑油點燈放在墓內棺前。因此,只要找到那個置有黑碗的墳墓,便是李闖的祖墳。”

根據李誠提供的線索,邊大綬立刻下令尋找,但是,一連掘了數座墳,未見黑碗。到天晚,難以下山。他們坐在李自成舊窯中烤火。翌日凌晨,他們又挖了數家墳冢,到了正午時分。果然在一墓中發現黑碗,照李誠所說它必然是李自成祖父的墳墓了。挖出來的骷髏如黑墨,額骨上長出了六七寸長的白毛。狀極恐怖。在李自成祖父墳的左側下方還有一座墳墓,據李誠指認它是李自成父守忠之墓。墓的正頂長有一棵榆樹。粗如臂膀,枝葉詭異,邊大綬命人砍下榆樹,不料樹倒墓開。墓中竟蟠着一條白蛇,“長尺有二寸,頭角嶄然”,役卒上前捕捉,將蛇置於練總郝光正行裝袋內。

役卒把棺木打開後,只見所有的骨節都變成青銅色的綠色,額骨上也有六七寸長的白毛。其餘七八座墓中骷髏上也都有白毛。邊大綬爲了斷李自成的“龍脈”,還派人在舊址上邊的大小堖之間挖下寬二十米、深五米的大壕,他命人將骨骸“聚火燒化”,並把周圍“大小樹木一千三百餘棵悉數斫伐”。

而倒黴的是,朱元璋祖居江蘇省句容縣通德鄉朱家巷。元朝初期,爲了逃避官府的苦役,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就攜帶全家老小,逃到泗州、盱眙一帶,居住在古泗州城北13裡的孫家崗。

王文祿《龍興寺記》記載着這樣一個傳說:楊家墩家有個窪窩,朱元璋的祖父朱初一經常臥於其處。有一次,一個道士路過此處,見了這個地勢說:“葬於此處,後代可出天子。”

道士的徒弟追問原因,道士說:“你若是不信,就拿個枯樹枝栽在這兒,十天之內就能起死復生”,朱初一偷偷試驗了一下,果真如此,於是把道士的話告訴了朱元璋的父親朱世珍。十年後,泰定四年朱初一病死,如道士所言,葬於此。半年後,朱世珍妻陳氏即懷了朱元璋。至正十二年,朱元璋參加了郭子興領導的紅巾軍,一路登上皇帝之位,1386年,朱元璋命皇太子朱標,帶領文武羣臣和工匠,到泗州城北楊家墩,開始修建祖陵。以後陸續增修,經過28年,耗費大量資金,到永樂十一年才把他的高祖、曾祖、祖父三代的陵墓全部修建成功。至此,楊家墩改稱明祖陵。李自成攻破此處後,爲了破壞明朝的龍脈,將明祖陵破壞的一塌糊塗。

雙方你壞我的墳,我壞你的墳,終於在挖龍脈上兩敗俱傷,白白成就了清軍將領多爾袞。帶着十萬八旗軍殺入中原,從此以後還安居樂業一直呆了二百多年,始終不肯走……

不過據丁立分析,事情沒這麼簡單。按說風水只發一世,就算老朱家的祖墳龍脈再牛逼,能興旺起一個強大王朝,那祖墳風水也應該用盡了。李闖王肯定是手下沒高手,跑過去把老朱家這沒用祖墳給挖了。

而挖李自成祖墳的全過程,邊大綬詳細記錄在了向陝西督軍汪喬年呈報的《塘報》中,陝西督軍汪喬年得知後,嘉獎邊大綬:“據來報,知闖王墓已開,可以制賊死命。他日功成,定當首敘以酬。”

第116章 爆破2第171章 壯烈第90章 門外的老丈杆子第54章 降頭第184章 還擊第96章 點穴第20章 情之爲物,不計死生第136章 醫院第111章 圓覺第83章 丹藥第114章 黑暗第128章 舊案第121章 紛雜第33章 京城之局第83章 丹藥第150章 高人第57章 旱魃第156章 痕跡第34章 落入圈套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星圖發動第106章 棺材第178章 猜想第50章 無極老母第122章 蛇羣第91章 山路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166章 詛咒第64章 祭壇第57章 黃泉陰氣第50章 無極老母第104章 金礦第14章 長明燈第48章 又見洞神第145章 放不下第52章 朱陵道士第83章 來客第51章 秦守貴第159章 鼎第152章 圖騰3第83章 來客第179章 搏殺第145章 陷阱第139章 開眼第145章 放不下第71章 鬥法第97章 奇案第9章 寶貝第33章 京城之局第80章 心傳第54章 降頭第21章 大鯢龍魚第139章 開眼第38章 紛亂如麻第140章 三尸蟲第5章 大禹九鼎第155章 日本鬼第105章 爭吵第137章 水火第26章 煉丹爐?第15章 痋第78章 書劫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71章 祝水咒第84章 解密第53章 太古藏書第131章 鬼門關第21章 大鯢龍魚第40章 騎馬布第97章 奇案第120章 渡海傳說第139章 雲哥的秘聞第43章 風水只發一世第109章 奇門第93章 付偉第29章 碟仙第153章 星宿分野第145章 陷阱第159章 鼎第104章 浮屠第28章 胡校長第66章 陣第60章 星圖發動第89章 湘西第174章 “神”二第73章 蠱毒第82章 超渡第102章 瘴氣第186章 黑毛第4節 宅蛇第5章 大禹九鼎第123章 報復第119章 雷印第83章 丹藥第100章 九龍水第7章 救命第146章 青銅器第104章 金礦第21章 火車之一
第116章 爆破2第171章 壯烈第90章 門外的老丈杆子第54章 降頭第184章 還擊第96章 點穴第20章 情之爲物,不計死生第136章 醫院第111章 圓覺第83章 丹藥第114章 黑暗第128章 舊案第121章 紛雜第33章 京城之局第83章 丹藥第150章 高人第57章 旱魃第156章 痕跡第34章 落入圈套第一部七十五章 峰迴路轉第60章 星圖發動第106章 棺材第178章 猜想第50章 無極老母第122章 蛇羣第91章 山路第11章 密道壁畫2第166章 詛咒第64章 祭壇第57章 黃泉陰氣第50章 無極老母第104章 金礦第14章 長明燈第48章 又見洞神第145章 放不下第52章 朱陵道士第83章 來客第51章 秦守貴第159章 鼎第152章 圖騰3第83章 來客第179章 搏殺第145章 陷阱第139章 開眼第145章 放不下第71章 鬥法第97章 奇案第9章 寶貝第33章 京城之局第80章 心傳第54章 降頭第21章 大鯢龍魚第139章 開眼第38章 紛亂如麻第140章 三尸蟲第5章 大禹九鼎第155章 日本鬼第105章 爭吵第137章 水火第26章 煉丹爐?第15章 痋第78章 書劫第161章 諸幻皆空第71章 祝水咒第84章 解密第53章 太古藏書第131章 鬼門關第21章 大鯢龍魚第40章 騎馬布第97章 奇案第120章 渡海傳說第139章 雲哥的秘聞第43章 風水只發一世第109章 奇門第93章 付偉第29章 碟仙第153章 星宿分野第145章 陷阱第159章 鼎第104章 浮屠第28章 胡校長第66章 陣第60章 星圖發動第89章 湘西第174章 “神”二第73章 蠱毒第82章 超渡第102章 瘴氣第186章 黑毛第4節 宅蛇第5章 大禹九鼎第123章 報復第119章 雷印第83章 丹藥第100章 九龍水第7章 救命第146章 青銅器第104章 金礦第21章 火車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