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爲明送回了驚慌失措的英子。英子在她公司的樓下緊緊的抱着他問:“你剛纔說的話一輩子不變”。
張爲明看着懷中的美人,說:“你不變,我怎麼會變”。
英子笑道:“我變,你也不許變”。
這一晚真是又危險又刺激,雖然不是他的初吻,但在吻住英子嘴時的那種感覺,讓他久久未眠,想着用不了多久這個女人,一定是自己的女人。
第二天他早早的來到八卦門。他可不想今天遲到,如果今天遲到,他都不知道無法向何有賢解釋了。張丹和喚三竟然比他先到。
張爲明上去笑呵呵的“兄弟日子過得安逸吧”。
喚三知道他話裡有話,轉了個話題“聽說昨天晚上你們見鬼了?”。
張爲明想不到這傢伙現在腦子轉得夠快的啊,和張丹才幾個月就那麼靈活,看來俗話說得好,“一個成功的男人,背後一定有個聰明的女人”,張丹就是這樣的女人。
張爲明沒有回答他的明知故問,而是說了句“好好的待人家”。
這話一出,連在旁邊的張丹都感覺吃驚,想不到平時大大咧咧的他竟然說出這樣的話,這一早何有賢開會,開得好長,也就是日常例會,散會後叫張爲明回家準備行李,說是張蕭天點名要他過去,何有賢也不知道什麼事情,領導要求的事情,張爲明一般不會拒絕。
張蕭天好像知道他什麼時候要來到一樣,早就叫下人專車接他,張爲明是第二次來**了,感覺也沒有什麼新鮮的事情,就是那樣,樓高點,街道乾淨點,廣告牌多點,這和大陸沒有什麼兩樣,他感覺的亞洲四小龍不是這樣的,但他又說不清楚,心裡的四小龍是什麼樣子。
還是張蕭天的別墅,可院子裡的桃花和花草好像變了,變得他也說不清楚是多了還是少了,車子停在大門前,張蕭天親自來接他。
張蕭天一見面就很熱情的“年老弟啊,總是把你盼來了”。
身邊站着同是身穿黑色西服的老頭,老頭看起來比張蕭天多幾分慈祥,嘴角在張爲明下車後便一直在笑,這笑容很溫暖,讓張爲明倍感親切,進了屋後。
張蕭天介紹“這是王公,王照義先生,王公是**這有名的考古學家”。
張爲明心想,考過學家不都是,帶眼鏡,一副文人的形象嗎,這老頭看起也是個二把手,一副老實巴交的樣子,和種田的沒有什麼兩樣。
王照義向他伸出手,禮儀的握手後:“年老弟,你是後起之秀啊,年紀輕輕的,就有如此功底,你師出何門啊”。
張爲明也沒有什麼好隱藏的,他想這王照義肯定知道他是茅山弟子。
張爲明說:“談不上什麼,前些年在茅山上和師傅王真人學道,勉強繼承師傅的一點本事”。
王照義吃驚的望着眼前的少年“你說什麼,你是王瘋子徒弟,王瘋子還好不,這麼多年了想不到還能見到他的弟子”。
張爲明感覺眼前的王照義可以肯定他認識師傅。
張爲明臉上淡出幾分傷感,“師傅他老人家已經仙去了”。
王照義先是愣了下然後自言自語的說“他還是先去了,古鏡說得對啊”。
張爲明不知道,王照義說的,總感覺自己好像聽不懂,什麼古鏡,什麼說得對。
張爲明好奇的問道“老爺子,你說說你是怎麼認識我師傅的”。
王照義喝了口面前的凍頂烏龍,講出了這樣的一個故事。
一九三七年,秋天,他剛畢北平大學考古專業,那時國家正是多事之秋,他在國民黨後勤,隸屬於北平國民第三軍團,後勤,專門負責國家古董外流,其實就是收集一些國寶給那些高官,和四大家族爲首的資本家,王照義在一次軍統的情報得知,有一隊日軍以考古爲名,遊動在陰山山脈附近,好像發現什麼寶藏。
他接到命令以後就和後勤部的三位軍官前去,但茫茫的陰山,方圓幾百裡,他不知道從那裡下手,怎麼找到挖寶的日本軍隊,後經朋友的介紹,在陰山山下的一家道觀裡,認識李文濤,還有個師弟叫劉國華,兩人給他們作嚮導,在陰山上找了四天四夜沒有發現什麼蛛絲馬跡,正當王照義要打退堂鼓時。
李文濤說感覺到地下有震動,也不知道是那個方位傳來的,衆人都爬在地上聽,感覺地底下好像有人挖坑的聲音,就是找不到入口,王照義建議在上面也挖個道進去。
李文濤說“這樣不行,我們的對手是一隻擁有武器的日本軍人,萬一搞不好哥幾個都交代了,誰把消息帶出去”。
後來沒有辦法大家分散找入口,李文濤的師弟劉國華在附近的河水發現端倪,那河中有一道,人頭大的漩渦,精通考古的王照義,一看就知道這是個水墓,把人埋在地下幾米甚至幾十米,然後引河水封住出口,但河水又不會到墓裡,幾行人兢兢戰戰的,誰也不敢下去,和他一起來的軍官,在陸地上可以一打五沒有問題,但是水裡就沒有辦法了。
現在只有王照義和這兩個師兄弟會水性,開了一個簡單的小會後,三人決定下去。王照義第一個下水,然後是李文濤,接着是他的師弟劉國華,也不知道下沉了多久,看到上面有點亮光,三人爬上來,三人已經氣用的差不多了,在過幾分鐘還是沒有見到洞口,他們可能就下去陪河神了。
好大的洞,王照義打開準備好的電筒,洞頂有三層樓那麼高,可以擺幾十張桌子,門已經被炸開,旁邊的千年油燈還是微微的發着光,隱約的看到地上躺着幾個人,王照義用手中的電筒照了下,是日本人的屍體,中國人沒有人留那樣的鬍子,身上的軍裝是日本陸軍軍裝,這王照義是不會看錯的,他在北平看到的都是這樣的日本小鬼。
他小聲的說到:“該”,劉國華好奇的問“師兄這是什麼燈,怎麼不用油,沒日沒夜的亮”。
李文濤好像懂得“這燈是燒屍氣, 是維持墓裡空氣的平衡”王照義感慨地“看來這是個大墓,我們祖先給我們留的,想不到被日本人捷足先登了,幸虧來得及時”。
沿着日本人的足跡,一路上沒有幾步就有一兩具屍體,看來他們是第一批進來,觸動了暗道上的機關了,也好這樣三人就更加的放心,加快腳步尾隨着日本人,一路上來就有二十來具屍體了,看來這幫日本人是踩着自己人的屍體過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