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血誓

血玉指環:玄鐵爲環,西崑崙玉爲戒面,紅光暗伏,環內側刻有十六字篆文:上應星宿,下闢不祥,以我血誓,永誌不忘!

以指環起血誓,神明共鑑,違誓者,神鬼共誅。

雷聲隆隆,閃電從天空劈下,將窗紙映得發白,照亮了木閣樓中一個少年的眼睛。

那是一間破舊的閣樓,木頭桌椅已經有些腐朽,地板上漆的顏色也早已被磨得看不清,樓板上,牆縫裡,掛滿了灰塵。

少年衣衫凌亂,原本白皙的臉上,混合着鮮血與灰塵,那一雙眼睛卻出奇的發亮,瞪着樓上的人。眼睛裡,交織着憤怒,悲傷,與恐懼。

閣樓陰暗,只有桌上一盞油燈如豆,二樓的廊上,斜斜坐了一個人,一面白色的披風,將他全身裹了起來,五官隱在油燈的陰影裡,看不清,卻仍然感覺那是張充滿了邪氣和俊美的臉。他一隻白玉般的手扶在欄杆上,中指上一枚血紅的戒指,在這一屋陰暗中,顯得無比奪目。

少年的眼睛,從他的臉上,緩緩下移,當看到他手上這枚戒指時,他的眼神忽的一顫,似是露出極爲驚訝的神情,隨即凝滯不動。

門外,雨聲大作,大雨傾盆而下,狂風將門口搖曳的兩盞風燈吹得滿空亂飛,最後熄滅。燈光熄滅前,隱約可以看見門楣上的四個大字:同福客棧。

這是福州以北烏山腳下官陂鎮的一家老字號小客棧,已有百年曆史。當掌管皇宮寶庫的司寶吏告老還鄉,帶着一家老小回福州,準備坐享天年的時候,他便選在了這家客棧歇腳。司寶吏掌管皇宮重寶之地,職責重大,現下卸任,當朝皇帝看在他多年盡忠職守的份上,親派了二十名御林軍侍衛護送一家老小返鄉。

此地已在福州境內,一路從北南下,千里迢迢,眼看家鄉在即,司寶吏終於長長出了一口氣。他自三十五歲入職皇宮大內,到五十四歲上表請辭,告老還鄉,一十九年間,下官敬奉的,領邦朝賀時附贈的,皇家賞下的,積下的奇珍異寶,也有滿滿兩箱,**奇珍,並不輸於皇宮寶庫的異寶。其中尤有一樣龍眼珊瑚,珊瑚樹上嵌滿了龍眼大小的夜明珠,奢華無匹,巧奪天工,乃是奇寶中的奇寶,價值連城。

司寶吏一路上帶着這兩口箱子的重寶,和一家老小,儘管有二十名御林軍的貼身護衛,依舊是一路膽戰心驚的返到了家鄉。

眼見一家人就要安然到地頭,落腳在同福客棧,準備放心住一晚趕路時,卻發現客棧老闆和夥計早已經死於非命,接待他們的老闆夥計全是一夥黑道大盜所扮,他們在酒菜中下了毒藥,藥倒了二十名御林軍護衛,然後亮出刀子,將司寶吏一家老小圍在客棧中,打劫了所有的財物,卻唯獨沒有那樣最寶貴的寶物:龍眼珊瑚。

於是大盜們將司寶吏一家老小用刀子架着,一個個逼問龍眼珊瑚的下落,問不出來一個就殺一個。

他們先殺了幾個老幼婦孺,見司寶吏還不肯鬆口,便將他的夫人也殺了。司寶吏嚇得瑟瑟發抖,終於說出龍眼珊瑚是被他遺失在路上了。

“這怎麼可能?”爲首的那個大盜一手撫摸着自己手上的血紅戒指,一邊輕描淡寫的道:“如此貴重的寶物,比其它所有兩箱寶物加起來還貴重得多,你怎麼可能兩箱寶物都在,單單就丟了這樣?”

“正是因爲它如此貴重,所以我放在哪裡都不放心,便專門做了個布袋,將它包起來藏在身上,吃的時候,走路的時候,睡的時候,都帶着它,隨時都要摸上一摸。誰想有一天我在路邊吃飯的時候,有個乞丐跟我要錢,我便從身上掏了幾枚銅錢給他,等我吃完飯的時候,卻發現身上一輕,布袋不見了!”司寶吏額頭上直冒冷汗:“我當時如同天打雷劈,不敢相信,也不敢告訴人,自己在那地方前前後後找了好幾圈,可布袋就是不見了!”他撲在地上衝那大盜首領直磕頭:“大王,求您饒過我吧!我就是要騙您,也不敢拿我一家老小的性命開玩笑!”

那大盜首領偏生得極秀美,平日裡慣常穿一件白色披風,與其他五大三粗的大盜比起來,簡直象是個文弱書生,可他偏偏是這羣大盜裡最狠硬,也最愛財的一個。他一邊撫摸着手指上的血紅戒指一邊說:“我齊湘玉一生最愛的,便是珠寶。我千方百計纔打聽到,龍眼珊瑚就在你手中,我跟蹤了你二十天,摸清了你的起居習慣,辛辛苦苦佈下局,在離你家鄉最近,你最鬆懈的時候動手,你說我容易嗎?你若不交出龍眼珊瑚,便是跟我一生最愛的東西過不去,那我也不能留你了!”

他一邊說着話,一邊奪過手下手中的刀,親手將司寶吏殺了。司寶吏一家老小看他已經被這大盜殺了,知道自己都不能倖免,所有人都嚇得直哭。那幫大盜果然將他們一個個都殺死,連小孩子也不放過。

殺到最後的時候,便是那個少年。少年才十五歲,他一直站在最後面,看着那個大盜首領。他沒有說話,也沒有哭。

大盜的手下正要去殺他的時候,大盜卻揮手製止了他們。因爲他也發現了這個奇怪的少年,所有人都知道自己要死,都嚇得直哭的時候,只有他不哭。

於是他倚在樓上,居高臨下的對少年道:“你跟他們不同,他們所有人都貪財,愛命,膽小,只要你肯說出龍眼珊瑚的下落,我便放你一條生路。”

其實誰都知道,只要少年說出龍眼珊瑚的下落,便是死路一條。沒想到少年看着大盜,卻點了點頭,道:“我可以說出龍眼珊瑚的下落,”大盜們一陣狂喜,卻聽他接着道:“但是,我還有一個條件,”他緩緩擡起一隻手,指着大盜:“我要你先將這枚戒指送給我!”

那枚戒指就在大盜白玉般的手指上,閃着殷紅詭異的光芒。那是大盜最喜歡的一枚戒指。可是比起龍眼珊瑚的巨大誘惑來,戒指又算得了什麼呢?更何況,只要龍眼珊瑚到手,便可以殺了這少年,戒指依然會回到大盜的手指上。

於是大盜齊湘玉緩緩笑了,點頭,將戒指從中指上除下來,從二樓拋到了地上。血紅戒指在地上滾了幾滾,骨碌碌的滾到了少年腳下。

“現在,你可以說了麼?”齊湘玉看着少年,冷冷的道。

少年仰頭看着他,臉上浮起一絲詭異之極的笑容,緩緩蹲下身去,跪在了戒指面前,忽然將中指放入口中用力咬破,再將中指上的鮮血滴到戒指上,原來暗紅的戒指,在一滴滴溫熱的鮮血滴上戒面之後,卻忽然變得殷紅起來,紅光在戒指上流動,偏偏有什麼神靈甦醒了一般,在黑暗中睜開了血紅的雙眼!

少年對着戒指頂禮膜拜:“血玉指環上的神靈啊,我願以我的生命和鮮血起誓,與你交換,我要這裡所有的人都死去,一個不留,他們的屍體將在這裡腐爛,他們的靈魂將永遠墜入地獄,永不超生!”

那是何等惡毒的咒語,縱是殺人如麻的大盜,也不由打了個冷戰。咒語的聲音越來越少,竟然在陰暗的客棧中迴響起來,震動着大盜們的耳膜。隨着少年的語聲,戒指上的紅光也流動得越來越強烈,瞬間光芒大漲,戒指升到了半空中,紅光流轉不息,照耀着整個客棧。

大盜們驚懼的擡頭仰望着那個枚被下了咒語的戒指,正在這時,門外卻“嗖”的射進來一箭,射中一名大盜的背心,將他射死。跟着“嗖嗖”連聲,幾隻鐵箭射來,射翻了幾名大盜。大盜們一驚拔刀回身,卻發現客棧的門被人踢開,官府的捕快和一名俠客衝了進來,他們已經被包圍。

大盜們仗着大盜首領齊湘玉的武功高絕,妄圖拼死抵抗,卻被捕快們一一斬殺。他們卻萬萬沒有想到的是,那名俠客卻是當世鼎鼎有名的第一劍客鐵中流。齊湘玉縱然悍猛,怎麼是鐵中流的對手?他便在與鐵中流的對決中,被鐵中流一劍刺中胸膛,鮮血染紅了白衣。奄奄一息之際,他轉過頭,看着那少年和空中的那枚血紅戒指,眼神中透出迷惑和不甘。

“你想知道你爲什麼會被戒指上的血誓所殺是吧?”少年恨恨的看着他:“這是一枚古老的戒指,叫做‘血玉指環’,傳說只要在戒指上以自己要交換的東西和鮮血起誓,它便一定能夠應驗!我爹掌司皇宮寶庫多年,早已教會了我分辨天下寶物,當我看到你手上戴着這枚戒指的時候,我便一眼認出了它!所以,我要你將它交給我,作爲說出龍眼珊瑚的條件,可惜你空有這枚血玉指環,卻不知道它有如此大的威力,它的價值,甚至遠在龍眼珊瑚之上!”

少年哭了起來,眼中終於流下淚水:“你當着我的面,殺死我的孃親和父親,殺死我的全家,所幸天不亡我,借這枚血玉指環,我終於討回了公道!”

他走上前去,撿起一把刀,將大盜的頭顱一刀砍下。半空中血玉指環,也逐漸收斂了光芒,慢慢從空中落下,落入了少年的手中。

——那是一枚玄黑色的戒指,指環爲黑沉玄鐵所鑄,上面嵌了一枚暗紅色的西崑崙玉,內中隱隱有紅色的光芒蜇伏,極爲緩慢的流動,如同流沙般的質感。彷彿隨時可以再次應誓而出,大放光芒。指環內側,刻有十六個古老的篆書文字:

上應星宿,下闢不祥,以我血誓,永誌不忘!

說書老人說到這裡,終於長出了一口氣,一口喝乾了茶碗中的茶。旁人卻心有不甘,連連追問:“那這個少年,後來怎麼樣了呢?”“這血玉指環如此厲害,他擁有了血玉指環,豈不是從此天下無敵?”“血玉指環這樣的奇寶,現在在哪裡?”

這個時候窗外鳥雀鳴叫,嘰嘰喳喳,將春光也隔着窗戶傳了進來。——這是福州一家最大的茶樓,人來人往,熱鬧非凡,可是聽完了剛纔的故事,每個人的心頭,都象是罩上了一束陰霾,因爲這家茶樓的名字,恰巧叫做同福茶樓。

福州號稱“山在城中,城在山中”,久被山間靈氣薰染,一派沉穩靈動的模樣,青青古板古調悠長,古剎鐘聲晨鐘響,凡是到福州來往的過客生意人和本地居民,都喜歡到這裡最有名的同福茶樓,聽說書老人講上一段古老的故事。而“血玉指環”的故事,又是所有故事中最奇特的一個故事。

說書老人鬍鬚斑白,一臉滄桑,似乎臉上的每道皺紋裡,都刻着一個古老的故事。他常常佝僂着腰,背一把胡琴,每天走到同福茶樓來,就着一大碗泡得釅釅的鐵觀音茶,講上一個故事。彷彿那些故事,是從茶湯中氤氳化出來的。

說書老人瞎了一隻眼睛,所以聽書人都叫他“眇目老人”。他此刻正摸索着收拾着包袱,將胡琴背了起來,又去摸碗中的銅錢,剩下的那隻眼睛,也渾濁不清,彷彿也將快瞎了。

他這架勢,分明是故事已經講完,要起身離去了。圍坐的一衆聽書人卻不肯就此放他走,急了起來,叫道:“那個少年後來怎樣了?血玉指環的下落呢?龍眼珊瑚是真的被司寶吏弄丟了嗎?快講吧,我們加錢!”

跟着桌上那隻破口的大瓷碗叮叮噹噹的響了起來,不少人都紛紛解囊,往碗裡擲錢。說書老人看着破碗裡的銅錢,眉眼都笑了起來,連那隻渾濁的獨眼中都彷彿有了光,佝僂着轉過身:“你們真的想知道後來怎樣了?”

“當然!”人們紛紛答道。“後來的故事,你們問他!——”說書老人臉上露出狡猾的笑意,拉長了聲調,手指劃了半個圈子,緩緩落在了一個人身上。

那個人穿着一件青灰色的衣服,衣服上都磨起了毛邊,坐在人堆的角落裡,正在緩緩的喝着一杯普洱茶,一身風塵僕僕的樣子,看起來毫不起眼。只有他意態慵懶的臉上,時不時流露出的一絲淺淺笑意,讓人不由的覺得,這是個滄桑卻溫暖的年輕人。

“我?”當衆人的目光紛紛轉過來,聚焦在年輕人身上,他修長的手指捏住了茶杯,這才頓了一頓,彷彿並不太習慣被人注視。

“是的,就是你!”說書老人臉上的笑意更濃,笑得彷彿就象是一條千年的老狐狸。

“我爲什麼知道呢?”年輕人不緊不慢,不疾不徐的問道。

“因爲,你就是——”說書老人看着他,獨眼中光芒亮了起來:“沈萱!”

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四章 鬼節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七章 觀風亭第七章 觀風亭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五章 雲棲竹徑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章 磨鏡人第五章 樹下白衣僧第八章 嬰兒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十一章 薛懷夜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一章 血誓第六章 應誓第十六章 冥泓第十四章 美人關第四章 藏鏡人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八章 彼岸花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二十章 磨鏡人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章 餐霞島歸來的人第十章 餐霞島歸來的人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四章 藏鏡人第三章 他來了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三章 他來了第六章 大漠屠狼第十九章 木槿花下第二十八章 誰是鏡中人第二十五章 殺夜第七章 寸影流光第十八間 血誓賭約第十八間 血誓賭約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一章 顧傾城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六章 應誓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二十七章 無名弟子第十三章 十萬黃金第十七章 洗心池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七章 洗心池第十一章 石室畫卷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七章 觀風亭第一章 顧傾城第五章 憶舊遊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五章 憶舊遊第二十八章 誰是鏡中人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六章 應誓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一章 顧傾城第十六章 冥泓第三章 血手趙奪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七章 觀風亭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三章 他來了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七章 無名弟子第十章 第二間石室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一章 血誓第五章 樹下白衣僧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
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四章 鬼節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七章 觀風亭第七章 觀風亭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五章 雲棲竹徑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章 磨鏡人第五章 樹下白衣僧第八章 嬰兒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十一章 薛懷夜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一章 血誓第六章 應誓第十六章 冥泓第十四章 美人關第四章 藏鏡人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八章 彼岸花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二十章 磨鏡人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章 餐霞島歸來的人第十章 餐霞島歸來的人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四章 藏鏡人第三章 他來了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三章 他來了第六章 大漠屠狼第十九章 木槿花下第二十八章 誰是鏡中人第二十五章 殺夜第七章 寸影流光第十八間 血誓賭約第十八間 血誓賭約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二十六章 萬鏡幽明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一章 顧傾城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六章 應誓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二十七章 無名弟子第十三章 十萬黃金第十七章 洗心池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十六章 同室操戈第二章 白蓮花第十七章 洗心池第十一章 石室畫卷第九章 九香玉露第七章 觀風亭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七章 觀風亭第一章 顧傾城第五章 憶舊遊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五章 憶舊遊第二十八章 誰是鏡中人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十三章 祝由術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六章 應誓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第九章 第二重血誓第一章 顧傾城第十六章 冥泓第三章 血手趙奪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七章 觀風亭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八章 聶隱娘和磨鏡少年的故事第十九章 石室深處第十二章 天香水榭第三章 他來了第十四章 故人重逢第十五章 身世迷離第二十七章 無名弟子第十章 第二間石室第二章 泰山十八盤第一章 血誓第五章 樹下白衣僧第二十章 紫竹潮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