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

“姑娘,姑娘,您該起了。姑娘?若是再不起,爺該從朝上回來了。”我還睡意正濃,敘敘便開始有些着急地喚我。這幾日天兒愈發暖和,我卻是睡得早,起得晚了。之前無心與允禮一說鳥雀吵人,這數日來,清早的鳥鳴確實小了許多,也不知是用了什麼法子。這般一來,反倒愈發助長我的嗜睡了。

“爺早朝回不回與我何……”話說了半截兒,那“幹”字還未出口,我如夢初醒般騰得坐起,“壞了,晚了。”我記起今日該是我去允禮書房隨侍之日,若是他下朝回來我還未過去,豈非怠慢?來不及多思,我趕着更了衣,洗漱畢,早點也未用便推門而出。只是雖然想着趕快,我進殿時,允禮已然在書房內了。

“給爺請安。翛翛來遲了,爺恕罪。”我內心有些忐忑,任何一位上司都不會對遲到的屬下客氣的,也不知座上那位會不會罰我。

“第一日便來遲,嗯?”允禮坐在桌前,聽得我請安之聲,仍舊低頭執筆疾書,並未擡頭看我一眼。從他的語氣中,我聽不出他的任何想法,只是最後那個反問般的語氣,讓我有些惴惴不安。

“回爺的話,翛翛早晨,起晚了些。”我保持着半蹲的姿勢,回話時甚至能感受到小腿處襲來的陣陣酸意。

“本王想着不若讓海總管將捉了的鳥雀都放回來?”允禮依舊未擡頭,“這般你便不會睡過了。”

“翛翛知錯。”

“起來吧。隨本王去用早點。”允禮說着,放下筆站起身來。

他話音雖落,我卻未曾反應過來。用早點?他就這般將這事兒一筆帶過了?我直起身子,卻有些發怔。

“這般匆匆跑來,必是未曾用早點。本王也還未用,隨本王用些。”允禮將我帶出書房,來到小桌前。小桌上已是擺滿了點心小食。“坐吧。”他自坐下後對我道。

“多謝爺,這,不合規矩,我站着便好。”

“翛翛,自你學了規矩後,拘謹了許多。”允禮擡頭看我。

“不是拘謹,而是知禮了。”我偏頭回答。

“這裡並無旁人,無需拘禮,坐下吧。”允禮笑說,“如今看來,還是原先那個不拘一格的小丫頭有趣。”

我應言坐下,雙手一攤:“爺難道不曾聽過,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麼?我只是守禮了,可不是改了性子。”

“這般倒又像是原先的你了。”允禮輕聲一笑,“用早點吧。”

見允禮動了筷,我也開始用膳,只是喝了幾口粥,又夾了幾塊糕點,便擱下了筷。我本就吃得不多,以前家裡媽媽總讓我多吃些,可我就是極易飽,吃不了多少。清朝雖說一日兩膳制,可宮門王府又豈同尋常百姓?雖然正膳兩餐,卻有早中晚點夾於一日之間,雖沒有一二十道膳食,卻也有好幾碟。原本丫鬟並沒有這三點之制,允禮卻命海總管兩膳三點一份不少送至我房中。這般一日下來,我愈發不知餓的滋味。

“就用了這麼些?”允禮見我放下筷子,蹙眉問道。

我點點頭。

“怎麼吃的這樣少?”

“我已經飽了。”我回答道。見我這般,允禮也沒再說什麼。我一直等他用完早點,跟着他一起回了書房。

“爺,我需要做什麼?”見允禮回到桌前,我卻不知自己該幹些什麼。

“說是隨侍,不過一個名頭罷了。”允禮笑笑,“沒什麼需要做的,又不真把你當丫鬟使。”

這回我是真的驚訝了。原先雖說允禮答應過我貼身侍婢只是給我一個在王府留下的理由,可倒也未曾想過他真的什麼也不要我做。“無所事事,也很無趣呀。”我看着他道。

“過來幫本王研磨吧。本王還有公文要閱。”允禮示意我過去,又問道,“你可會研磨?”

我點頭應下聲,走到他右手側,捏起墨塊,在加了水的硯臺裡輕輕來回移動。允禮見我這般,也點點頭,打開一本公文開始批閱。目過幾行,許是有了些許意見,他順手提筆,在硯中一蘸,便落下筆去。只是筆尖才碰到紙張,便是化開一小朵墨花。允禮雙眉一擰,似要訓斥,擡頭見我,約是記起研磨之人並非平日的小廝,倒是生生將眼中的不悅壓了下去。“翛翛,這墨也太稀了。”允禮指着紙上的墨花與我道,“你之前可曾研過墨?”

“沒有。”我低聲道。本以爲研墨極爲簡單,如今卻是出了醜了。

允禮輕笑着搖了搖頭,擱下手中筆,掂起墨塊在硯上幾個來回後取過一張紙,從筆架上取下一支大號的筆吸飽墨,在紙上寫下一個“一”字,遞給我。而後,他又起身從一個匣子中取出一方嶄新的硯臺和一塊未曾用過的墨,一併放到我手中:“墨色如紙上這字一般纔是最好。你去一邊坐吧,好好試試,等你胸有成竹再幫本王研墨。

我捧着這些東西,走到允禮右下首的座前坐下。照着那一筆的濃度,我幾經嘗試,卻總是顯淡。幾番下來,我有些沒了耐心,索性將那墨塊使勁來回幾下,再一嘗試,卻發現墨汁有些過濃。我擱下筆,甩了甩髮酸的右手,很是鬱悶。

“你急什麼?”允禮的聲音忽然傳來。我回頭看他,卻並未見他從公文中擡起頭來。可是他確實在與我說話,“本王都未曾催你,你這般着急做什麼?”

“我並未着急。”我接着允禮的話道。

“未曾着急?你最後那幾下用力的,不是耐心殆盡心中急了是什麼?”允禮眉角上挑,擡頭看向我道。

“是有些耐不住了。磨了許久,這墨色總是淡了些許。”我不自覺地微低下頭去。

“你看本王這書案,”允禮指着身前的桌几對我道,“你可看到有多少奏摺公文?”

我依言將目光投射過去,眼中的不明所以瞬而被訝異所替。提眸一瞥,允禮書案上堆疊的兩沓公文同他的肩一般高。“爺何時須將這些批閱完?”我不禁問道。

“今夜。”

“今夜?如何做到?這麼多公文,爺怕是得熬一夜了。”我忙得道。

“這些皆是皇兄交派之事,許是要一日夜才能閱完。你可有見本王有絲毫焦慮急躁?”允禮邊問着,邊起身至我身側,從我手中捏過那墨塊,掃了一眼墨塊的下端,“心若沉靜如水,動亦平緩端方,那般磨墨,墨塊底端必是平整。而你,你瞧這墨塊,是平是斜?”

我聞言看向允禮手中墨塊,那墨塊底端參差不齊,與“平整”相去甚遠。

“落筆必先研墨,研墨須先靜心。”允禮緩緩說着,邊拿着那塊墨在硯臺中平緩地來回移動,“翛翛,只有心平,才能知曉何時的墨纔是濃淡適宜的。在本王身邊,本王不求你何,惟願你能靜心。”話落,手頓。允禮將那墨塊交還於我,徑自走回書桌前批閱公文。我側過墨塊一瞥,底端,平整光滑如新。

再重新將墨塊直立於硯臺之上,我嘗試沉我之心。來回,來回,僅是這兩個極爲簡單的動作,我卻不厭其煩地重複着。墨塊平移之間,我原本有些好勝,焦躁的心也一點點沉落,落入無邊大海,連落水聲都不曾發出。不知來回幾遍,似乎感覺這墨應是差不離了。我擱下手中墨塊,執筆提腕,左手一捋衣袖,再次寫下一筆。這一筆,墨色與允禮的那一筆幾乎不差分毫。

擱筆,將硯中墨倒盡,重新用水研墨。幾番調整,終於是找對了感覺。我將攤在桌上的筆墨紙硯都收拾妥當,側首見允禮正微擰雙眉在紙上疾書。不願打斷他的思緒,我放輕腳步走到他身邊,左手扶袖,右手掂起那鍍着金龍的寶墨在一旁研磨。允禮似乎並未注意到我的存在,運筆蘸墨皆若無旁人。

他應是在寫奏章。我探頭去看,雖不是很能看懂他寫了什麼,卻一眼被那字所吸引。這字跡,我太過熟悉。我曾幾乎遍尋他所留存於世的碑,書畫,牌匾等等,不僅能一眼認出他的字跡,更曾模仿過些許。如今,這熟悉的字跡呈於眼前,而書寫的人更是於我跟前,心中一種說不出的感覺尤甚。從不敢想,我竟能親眼看着他揮毫弄墨,只覺得,我確是萬分有幸的。

洋洋灑灑幾頁紙,允禮終於是寫完了奏章。他從一側取過寶印,鮮紅的官印落於淺黃紙上,象徵着他的身份。揉了揉太陽穴,允禮偏過頭,終於注意到我的存在。“翛翛?”

“爺可是累了?我去叫人奉茶可好?”我擱下手中墨塊道。

“方纔,是你研的墨?”他有些驚訝,見我點頭後,又重新拿起奏章細細一看,最終滿意地點點頭,“完琦嬤嬤所言不假,你果然極爲通透。”

“爺可要小憩一下?”我問道。

“不了,還有這許多事未處理。這些墨汁足夠本王寫一陣,你也無需立侍着了。本王書房架上典籍頗多,外間更有諸多藏書,你可以隨意翻翻。”允禮指着書架子對我道。我點頭應下。

看允禮又埋入公文堆裡,我也不願去擾他,輕手輕腳走到門邊,推開屋門,囑咐外頭侍立的丫鬟去泡茶。茶水送來,我令小丫鬟繼續在外頭候着,自接過茶水,送到允禮書案前。早聞得史學家評價雍正殫精竭力,堪稱勤政之表範。皇帝勤政,底下王公大臣自然也忙碌。我知曉允禮和怡親王允祥都是實心爲國,兢兢業業之人,也知曉他們總是忙於朝政,卻不曾想,他會是這般忙碌。

給他送了茶水,我徑自走到一旁,在書架前踱步。允禮的書架中,自有四書五經,《史記》、《資治通鑑》、《戰國策》、《左傳》等等耳熟能詳的書籍和各國列傳,更有無數我從未聽過,甚至連書名都認不全的典籍。我隨手抽了一本《初刻拍案驚奇》,隱約記得這當是一本明代小說,頗有些興趣,便坐到一旁翻了翻。書中語言雖不深奧,可沒有標點的書我實在讀得費勁。雖說這書語言並非文言,與我以前看過的《三國》《紅樓》頗爲相似,但這書一旦沒了標點,確乎是折磨人的。再加上我本就不太熟悉繁體字,看這書,竟比我當時第一次看英語原著還要吃力。

看書若是看不懂,便容易犯困,加之書房內炭火暖意融融,我書沒讀幾頁,眼前卻是有些恍惚。也不知心不在焉翻了多久,竟捏着書一手垂在桌沿,邊枕臂睡去。

也不知多久,只覺着有人在碰我手中的書。本就是極淺的小憩,一感覺到動作,神思已是醒了一半了,還未等全清醒,允禮低沉的聲音便傳來:“翛翛,翛翛,醒一醒,這般睡,又該着涼了。”允禮一出聲,我立刻睜開了眼。

他輕輕從我手中接過書,合上放在一側,“已是約莫巳時,隨本王用膳去罷。”

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七章 世間難得此靜姝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七章 世間難得此靜姝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
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七章 世間難得此靜姝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章 不便之時多不便第十二章 行莊禮端造閨秀第八章 飛來王府長作巢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七章 世間難得此靜姝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十一章 只是除歲孤獨身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六章 一入府門再難退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十四章 倚坐窗前侍君側第九章 望月思鄉愁漸起第一章 二月春寒上嶽祭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四章 亦嗔亦怒心猶憐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三章 陡歸前塵手無措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第十三章 心靜神寧墨自宜第二章 若歸百年尋緣去第五章 不耐嚴寒歸途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