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1章,旁門左道?

京城機械廠附屬小學這裡,整個校園一片安靜,一個個教室內正在進行考試,小升中的升學考試,考試合格者可以進入劉晉所舉辦的中學繼續深造。

考試不合格則是可以開始進入到劉晉麾下的產業當中從學徒開始進行學習和打磨,等到了一定的年齡和掌握了一定的技術之後纔可以逐漸的從學徒升爲師傅。

這樣的一條路線規劃,也是劉晉參考後世的教育制度來進行實行的。

搞研究類的人不需要太多,只需要真正的天才就可以,大部分的人其實最重要的還是要掌握一門技術,專門專研一個領域,反而更好。

所以小學畢業的走技術路線,進入中學的則是慢慢的要走研究路線。

或許很多人就會想笑了,小學、中學,在後世那都還是孩子,但這是大明,一個科技都還沒有啓蒙的時代,後世小學、中學的知識拿到這個時代來說都是非常、非常的先進了。

所以中學畢業之後搞搞研究並沒有什麼毛病,基礎性的東西有了,等於是有了一個樹幹,後面就看能不能開枝散葉了。

“聽說這樣的小學劉晉單單是在京津地區就建了三十多所,在整個大明更是建了將近上百所。”

校園內,幾個人正在非常悠閒的漫步着。

弘治皇帝一片饒有興趣的仔細看看這個新式學校的樣子,新式學校和傳統的私塾有很大的不同。

這裡的教室樓有幾棟,全部都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教室的窗戶也都很大,全部用玻璃窗戶,非常的明亮,能夠看清楚裡面正在奮筆疾書的考生們。

同時在校園內隨處可見的寫着很多標語。

像沒有大明朝就沒有華夏衣冠。

沒有太祖皇帝就沒有大明。

弘治皇帝高瞻遠矚指引大明前行。

弘治皇帝愛民如子~

華夏乃天下第一。

炎黃子孫當自強不息!

忠君、愛國、自強、自愛!

等等這類的標語,其實也就是和後世校園內所看到的一些標語差不多,無非就是宣揚愛國的精神,給孩子進行思想道德教育。

看到這些標語,弘治皇帝也是忍不住直點頭。

嗯,沒錯宣揚的很好,深得朕心。

沒有自己的祖宗老朱同志,這華夏大地豈不是還在蒙古人的暴虐統治之下?

正是因爲有了老朱同學率領華夏兒女揭竿而起,推翻了暴元的統治,恢復了華夏衣冠,所以纔有了今天的一切。

只有弘治皇帝自己被歌功頌德,他還是覺得老臉一紅的,自己似乎好像並沒有想象之中的那樣好,上面對弘治皇帝偉岸形象的刻畫,嗯,基本好像也是符合自己的。

這忠君、愛國、自強、自愛的宣傳也是很不錯的,在大明嘛,忠君自然是要擺在第一位的,其次就是熱愛大明嘛。

可以,可以,讓朕很喜歡,也是很放心。

“是的,陛下,劉晉喜歡建學校,每年都有很多他出資修建起來的學校,這些學校招收的學校都是貧寒家庭的孩子,只要願意來這裡讀書,都是免費,外加中午的時候可以吃一頓飯。”

“據說,每年這些學校的開支,劉晉就要花費上百萬兩白銀。”

跟隨弘治皇帝一起出來的劉健也是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劉晉喜歡辦學校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但劉晉所辦之學校和傳統私塾相差太大,爲此也是遭到儒門的強烈反對,有很多大儒都寫書信給劉晉,希望他能夠在所辦的學校當中加強四書五經的教育。

因爲這事,他這個內閣首輔也是沒少收到來自大明各地的書信,要求他向劉晉這邊施壓。希望劉晉能夠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

劉健特定了解過此事,也是很清楚。

“上百萬兩銀子!”

弘治皇帝一聽,也是忍不住微微咋舌,如此鉅額的花費,劉晉竟然也是捨得。

“劉晉說自己以前家境貧寒,爲了供自己讀書,他的母親吃了很多苦、受了很多罪,所以他有能力了就要幫助更多家境貧寒的子弟讀書。”

“他還說了,讀書是改變一個人命運最有效的方式,他希望有一天,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去學校讀書。”

劉健微微點頭繼續說道。

對於劉晉這樣的人,他其實是相當佩服的。

年紀輕輕,有才能,有能力,但卻是並不驕奢淫逸,反而非常熱衷於教育,有銀子了喜歡建學校、喜歡免費供人讀書。

這樣的人,絕對是有着崇高精神的人,也是最讓人佩服的人。

劉健覺得自己是做不到這一點的,別說一年拿出一百萬兩銀子了,就是每年拿出一千兩銀子來辦學,劉健都覺得自己做不到。

“每一個孩子都能夠去學校讀書?”

“他真這樣說?”

弘治皇帝聽了,眼睛都微微睜大了。

“是的,他這樣說過。”

“他還說,不僅僅男孩子要讀書,其實女孩子更應該讀書,因爲讀書了才能夠明事理,懂是非,而一個女人往往能夠影響三代人,所以女孩子讀書也是非常重要的。”

劉健鄭重的點點頭說道。

劉晉有時候的言行非常的奇怪,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彷彿與這個時代格格不入,有時候劉晉所說的話非常直白,一點都不文縐縐的,不像是一個讀書人說話的方式。

但劉晉所說的話都蘊含了很深的大道理,而且更讓人能夠理解和讀懂,比起孔老夫子的之乎者也、孔曰成仁之類的更加的易懂。

“劉晉熱愛辦學是真的,但是他所建的學校所教授的都是旁門左道,孔孟之道的內容非常少,這旁門左道都是微末之道,哪裡有孔孟之道字字珠璣、蘊含大道這般。”

“陛下,臣以爲,應該向劉晉這邊施壓,讓他在這些學校當中加強孔孟之道的內容,多傳授四書五經纔是,大量的減少旁門左道的傳授。”

這時吏部尚書王鏊站了出來說道,他對這事也是很清楚,而且一直以來他都在向劉晉這邊建議,要多讓孩子們讀四書五經,少學一些旁門左道,這樣才能夠讓孩子深明大義,懂是非、尊孔孟。

“旁門左道?”

“這學校裡面都教一些什麼東西啊?”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來興趣了,連忙說道:“去取一些他們的書本過來。”

“是~”

旁邊的蕭敬一聽,也是連忙對着身邊的小黃門吩咐道。

“陛下,劉晉所創辦的這些學校教學和傳統的私塾有很大不同,他們不讀四書五經,而是將所有的內容分爲國語、歷史、數學、化學、物理、生物、體育、地理八門課程。”

“其中只有在國語課當中有少數一些四書五經的內容,其它的課程當中都沒有任何關於四書五經的內容。”

“這體育課更是有辱斯文,竟然教授這些孩子武術,舞刀弄槍、彎弓射箭,這不是有辱斯文是什麼?”

“還有這化學課,上面所授之內容都是一些江湖術士之類的知識和內容,生物課竟然講一些男女大防之事,還有這地理課所傳授之內容竟然有些風水先生之學說。”

“這些不是旁門左道又是什麼?”

“讀這樣的書,不僅僅沒有任何的作用,而且還會將孩子們給帶偏、帶歪,遠離我孔孟之道,豈能知大意?懂君臣之道?”

王鏊有些痛心疾首的說道,說到這裡的時候,整個人的鬍子都氣的飄了起來。

爲了這事情,他可是沒少去和劉晉聊一聊,想要讓劉晉改變這些學校的教學內容來,教這些東西,哪裡是在幫這些孩子,簡直就是在害這些孩子。

不讀四書五經,不識孔孟之道,不尊教化,不識禮教,都是旁門左道,書本所寫之內容都沒有任何深明大義的東西,這樣的學校竟然還越辦越多,吸引越來越多的孩子去讀書,這樣下去,豈不是誤人子弟?

“王公,言之過甚了~”

聽到王鏊的話,李東陽實在是忍不住站出來說道。

這把劉晉所辦學校給說的一無是處,儘管李東陽也是覺得這四書五經的內容太少了,不利於孔孟之道的傳授,但是劉晉所辦的這些學校還是有其可取之處的。

王鏊如此全盤否定,這就不對了,他這個腐儒只知道孔孟之道,除此之外其實什麼都不懂,就如同大明的讀書人,很多人除了會之乎者也之外,似乎好像真的什麼用都沒有。

四書五經是很重要,是要多讀一讀,學一學,這樣才能夠深明大義,但是光讀四書五經的話,恐怕也沒有什麼任何用。

大家都是過來人,能夠走到今天這一邊,四書五經不過是他們科考的工具,真正治國之道,還是從其它的一些書籍來學到的。

“是啊,王公言之過甚了~”

“劉晉創辦這些學校的目的並不是爲了科舉考試,而是爲了讓貧寒家庭的孩子也能夠讀書識字,同時也是從中獲取一些對生活有幫助的知識,出發點就不一樣,自然不能強硬的要求。”

劉健也是跟着點點頭說道,他其實還是很支持劉晉的,至於王鏊,腐儒一個罷了。

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962章,各有不同第57章,人與自然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67章,超級火爆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341章,改土歸流第63章,推銷第552章,入關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312章,撤兵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33章,玻璃廠第1950章,南州城第358章,取銀子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687章,讀報先生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522章,眼紅了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1章,收徒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532章,淞滬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906章,以殺止戰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559章,淘金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98章,發工錢第2150章,熱氣球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
第643章,銀子多了也發愁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1683章,最終還是牽扯到當官的第962章,各有不同第57章,人與自然第1049章,賣炸藥包給韃靼人第484章,什麼叫絕望第712章,輕輕鬆鬆拿下第1289章,差點氣死的張氏兄弟第2201章,不同的藩國,不同的藩王2第1775章,黑土地的生活第1377章,哪裡的美人好第392章,第二批船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67章,超級火爆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623章,反倒是移民出去的過的更好了第736章,輕鬆拿下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51章,棒打狍子,瓢舀魚,野雞飛到了飯鍋裡第622章,對外當行王道第1918章,這就要當爺爺了?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341章,改土歸流第63章,推銷第552章,入關第915章,弘治皇帝交代後事第924章,南洋的秋收第465章,老劉,佩服~第1217章,頑固不化的猶太人第44章,多了三個跟班第556章,姓氏的誘惑第1922章,四海學子第446章,船的問題(加餐)第2187章,時代的縮影第1645章,新的探寶潮第1259章,黃土高坡第2158章,大明第一批院士第312章,撤兵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832章,炮轟古裡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777章,王府都賣了第133章,玻璃廠第1950章,南州城第358章,取銀子第567章,淞滬的重要性第687章,讀報先生第612章,有官做了第1661章,長江大橋開工第522章,眼紅了第2131章,到底要不要買房?第41章,收徒第1735章,黃土高原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83章,流民成了香饃饃第765章,憤怒的歐洲各國第1897章,哭都沒有眼淚了第1263章,強悍的生產力第1023章,怒火沖天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532章,淞滬第1191章,又爭起來了第830章,豈能見死不救?第503章,牛人王守仁第759章,美洲東海岸的局面第1067章,嚴重違背大明的價值觀第668章,都是來取存銀的第711章,攻打麻六甲第1326章,報應不爽第906章,以殺止戰第823章,攻打河中地區第559章,淘金第1293章,東籲侯思家第1060章,還是太落後了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315章,新官上任第391章,知識改變命運第907章,鐵甲重騎兵第280章,文人才子的盛會第873章,走上正軌的大明第913章,不管事的弘治皇帝第400章,大明早報第一期第1286章,張皇后的安排第1048章,奴隸有多少我們要多少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32章,我們出來的太遲了第313章,值錢的俘虜第98章,發工錢第2150章,熱氣球第2102章,不甘心的楊廷和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853章,黃金洲大平原第991章,比斯開海戰第969章,土匪和海盜第693章,私人殖民團的構想第1728章,石油肯定是大買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