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22章,四海學子

陳彼得、曾子英、孫天靜、蔣熙等人先是花了十幾天的時間乘坐馬車從莫城抵達了位於黑海北面的卡法城。

在卡法城這裡,他們又換成了大輪船,經過了幾天的海上航行之後抵達了黑海東邊的西極港。

“呃~”

一下船,陳彼得就忍不住吐了起來,但是卻已經沒有什麼東西可以吐的了,因爲在船上的時候,他就已經吐的差不多了,整個人都要虛脫了。

對於第一次乘船的陳彼得來說,會暈船的他,這一趟絕對是噩夢一般的旅程和體驗,暈船的感覺實在是太難了。

所幸的是現在已經抵達了南雲省,到了南雲省之類,就可以開始乘坐火車直接前往京城了。

“陳兄,你還好吧?”

曾子英、孫天靜、蔣熙等人看到陳彼得狼狽的樣子,也是笑着說道。

“沒事,沒事了~”

“會暈船實在是太難了。”

以後是再也不坐船了。

到陸地上,陳彼得這才慢慢的緩過來,然後又擔憂的說道:“坐火車會不會暈車?”

“我聽人說有人坐汽車會暈車,這坐火車還不會也暈車吧?”

“哈哈,陳兄大可放心,坐火車很少有人會暈車,而且到時候我們可以購買甲等臥鋪票,可以直接在火車上睡覺,睡上一覺就到了很遠的地方,睡着、睡着就到京城了。”

“而且火車是非常穩的,在火車上看看書、下下棋之類的都是完全沒有問題,現在大家出遠門都喜歡坐火車呢。”

“是啊,是啊,當年我移民到黑土省的時候,也是坐火車過來,還是非常舒服、輕鬆的,要是做馬車的話,估計着都要散架了。”

“走,走,我們先去好好的吃一頓,聽說這南雲省的葡萄酒非常不錯,大家一定要嘗一嘗,我已經讓書童去購買火車票了。”

“聽說西極港這裡有一座孔廟,還是當年西極港本地的一個叫李白的書生在科舉考試的時候考進了頭甲,天子特意恩准在西極港這裡修建一座孔廟。”

“我們可是一定要去參觀、祭拜一番,我等都是聖人門徒,到了孔廟肯定是要去祭祀一番的。”

“孫兄所言有理,聽聞今年南雲省這裡出了不少有名的才子,也不知道他們是否已經出發前往京城了,不然定要認識一番。”

“沒錯,沒錯,是要好好認識一番,這也算是同年了,這如果能夠高中,以後就要同朝爲官自當多多往來。”

抵達了西極港這裡,陳彼得、曾子英等人並沒有急着走,而是選擇在這裡修整幾日。

科舉考試的時間早已經進行了修改。

因爲大明的疆土實在是太廣袤了,往西這邊是黑土省,到大明京師足足有萬里之遙,陳彼得、曾子英他們這些黑土省的學子前往京城差不多要花近2個月的時間,這還是因爲現在交通得到了大大的改善,有大量的水泥馬路和鐵路的情況下。

要是放在以前,單純的騎馬前往京城的話,需要的時間還會更久,可能需要至少半年的時間才能抵達京城。

如果是窮書生,只能夠靠走路去京城的話,還不知道要走多久呢。

當然,現在大明,能夠讀得起傳統私塾的人,家裡面都是殷實之家,買匹馬肯定是完全沒有任何的問題。

這往西就是黃金洲了,黃金洲的學子要回大明趕考,那是需要橫渡廣袤的太平洋,不僅僅路途非常的遙遠,坐船都要坐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期間也是充滿了相當大的風險,海上航行可不比陸地上。

往南,大明南洋、澳洲的學子要回京城趕考的話,路途同樣非常的遙遠,縱然是現在有速度更快的輪船,可是從澳洲回大明京師,坐船也需要差不多2個月的時間,道路非常的遙遠,一路的旅途的艱辛也是隻有經歷過的人才知道。

所以考慮到這些因素,朝廷這邊也是將科舉考試的時間推遲到了秋天的時候,以前鄉試叫秋闈,因爲是在秋天的時候考試,會試叫春闈,因爲是在春天的時候考試。

現在會試也是推遲到了秋天,而且還是秋天末尾的時候舉行,爲的就是讓大明各地的學子能夠有足夠的時間來趕路,抵達京城之後,也是能夠有一段時間好好的休整一番。

陳彼得、曾子英等人早早地就出發了,時間是非常充裕的,這一路上也是準備在大明各地一邊遊玩一邊往京城趕路。

西極港是南雲省的首府,也是南雲省最繁華熱鬧的城市,人口已經過百萬,非常的熱鬧,自然是要在這裡遊玩一番的。

陳彼得、曾子英、孫天靜等人一路上還能夠吃吃喝喝、玩玩樂樂的往京城這邊趕去,只要還是因爲路程大部分都是陸地,也大部分都有火車聯通,所以趕路就沒有那麼急,但是其它地方的考生就沒有那麼舒服了。

黃金洲蓬來城這裡。

“噼裡啪啦~”

伴隨着一陣鞭炮的響聲,田二牛的兒子田遠山也是帶着一家人的希望和祝福踏上了前往京城的趕考的漫長路途。

去年北黃金洲的鄉試,田遠山不負衆望,一舉高中成爲了舉人老爺,這也是田二牛高興的合不攏嘴,直言自己老田家總算是出了一個讀書人。

這田遠山在田家的地位也是直線上升,他原本僅僅只是田二牛一個小妾生的兒子,家中並無什麼地位,現在連帶着母親的地位都得到了提高。

田遠山騎着馬走在前面,身後跟着好幾個奴隸,這些奴隸也騎着馬拖着四輪馬車,攜帶着田遠山的行李、書籍、筆墨紙硯以及滿滿一大箱子的金銀珠寶、銀票以及大量的黃金洲土特產。

因爲是田家第一個舉人,田二牛非常的高興,所以給了很大一筆的錢讓田遠山帶着,這其中有他的趕考的用度,也有以後做官時用到的銀子。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有着一大筆的錢和禮物是要帶着帶到京城去送給劉晉的。

田遠山如果能夠高中,這以後就是官老爺了,即便是沒有高中,舉人也是可以去做官的,到時候只要劉晉幫忙一下,也可以獲得一個不錯的位置,以後隨便提拔、提拔,這田遠山以後也就前途無量了。

再加上當初弘治皇帝和劉晉來黃金洲的時候,還在自己家住了一段時間,田遠山也給弘治皇帝留下了極爲不錯的印象。

這次前往京城,也是帶了不少黃金洲的土特產,到時候還要送到皇宮裡面去,送給弘治皇帝再嚐嚐這黃金洲的娃魚乾、野牛肉乾、北境人蔘、魚乾等等之類的。

東西雖然不值錢,但也是表明一個態度,更重要的還是要給弘治皇帝留下一個印象,這樣以後田遠山做官就可以順利多了。

所以這一次,田遠山帶的東西很多,需要好幾個奴隸來幫忙運輸。

好在田家財大氣粗,麾下的奴隸多的是,帶上一些奴隸專門負責去搬運這些東西。

田遠山離開家也是和蓬來城的十幾個書生匯聚在一起,大家一起共同前往京城趕考。

根據行程,田遠山需要花幾天的時間從東蓬來城到西蓬來城這邊,然後從西蓬來城這邊花大概35天左右的時間乘船才能夠抵達大明的天津港口。

整個行程來說,花費的時間不算太久,但全部都是在海上度過的,日子自然是不會太好過的。

南洋交趾省這裡,阮文豪也是告別了家人,騎上馬兒準備前往京城趕考。

阮家以前的時候在這裡算是豪門大戶,士族門閥,縱然是後黎王朝的國王都拿他們沒有辦法,但當年劉晉率領大軍掃蕩南洋。

對於交趾本地的這些士族門閥之類的進行了重點的打擊,不僅僅剪掉他們的軍事力量,而且也是將他們的土地、家族等等進行了一再的削弱和打擊。

大量的族人被遷移到了其它的地方,同時有大量的漢人移民遷移到這裡,這極大的改變了交趾這裡的情況。

阮家不再是士族門閥,不過瘦死的駱駝比馬大,阮家依然是很有錢的,供應了大量的家族子弟讀書,希望有人能夠出人頭地,再現阮家的輝煌。

阮文豪就是這一代最爲傑出的一個,僅僅才20多歲的他就已經在去年高中舉人,今年更是要去京城參加科舉考試,只要能夠高中,他們阮家就又有人可以做官了。

帶着幾個書童,阮文豪也是踏上了漫長的路途,根據計劃和行程,他需要先騎馬抵達海邊港口這裡。

然後花十幾天的時間乘船前往淞滬,在淞滬這裡,又改乘火車,花幾天的時間從淞滬再抵達京城。

整個過程大概需要一個月左右的時間,不算慢,但也不快,要是沒有越來越快的輪船和火車的話,從交趾這裡前往大明京城的話,僅僅只是考走路的話,估計着沒有幾個月的時間根本就不可能抵達京城。

趕考對於這些考生來說可是一項巨大的考驗,身心的考驗,好在現在交通越來越便捷了,趕考也是變的輕鬆很多了。

第537章,羊毛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464章,新的潮流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2246章 ,野生動物的天堂第1843章 ,黃金洲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041章,黑海第838章,鄙視鏈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0章,拖網捕魚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40章,一鏡難求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1950章,南州城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639章,囂張抗稅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267章,回京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02章,唱大戲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761章,厚照城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490章,朝波同盟?
第537章,羊毛第1585章,洗劫馬賽港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2226章,限制糧食出口第464章,新的潮流第2001章,荒蕪的山村第123章,人一定要拼,要去搏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2246章 ,野生動物的天堂第1843章 ,黃金洲第721章,眼睛都紅了第1083章,重要的會議人不多第1041章,黑海第838章,鄙視鏈第825章,再次移民百萬前往西域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406章,舉國之戰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1161章,羨慕嫉妒恨第1906章,火爆大明第304章,投資兩百萬兩銀子的鋼鐵廠第1931章,真正的豪門聯姻2第942章,加強集權第1660章,滾滾長江東逝水第544章,先決條件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416章,大捷,還是大捷第324章,年終清算第104章,換了個人第1674章,忙碌的順天府第1595章,大明人的生活第1394章,奔馳自行車工廠第1554章,家國天下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160章,拖網捕魚第472章,大海啊,你全是水第1468章,簡直就是胡鬧第1905章,神奇的電燈第451章,產量太大了第299章,乾清宮走水第1986章,大山裡的震驚第124章,西山海事學院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2074章,價比黃金,一藥難求第316章,人無橫財不富第899章,斬斷大明的手第2218章,被沖垮的農業1第1044章,西班牙人的危機第1065章,休想在我大明傳播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727章,南非殖民地的成功第1254章,太可怕了第140章,一鏡難求第792章,草原人口問題第1219章,比掠奪錢財還要可怕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970章,外面賺錢真容易第2136章,大明式的王侯將相寧有種乎第1475章,屎~~尿~進士第540章,韃靼諸部的重要性第1395章,王根生買車第782章,打破思想的束縛第1805章,大明的春耕1第935章,老百姓對更好生活的嚮往第2240章 ,大河南第1615章,如何當個舒服的天子第2278章 ,落葉歸根第1613章,不怕災荒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1950章,南州城第1902章,我們奧斯曼帝國不是誰都可以欺負的第613章,這可是肥差第1223章,足利家的請求第350章,王守仁的紡紗廠第1526章,問題多入牛毛第639章,囂張抗稅第438章,終於回來了第758章,寧王的目標第1052章,尚書房小會議(加餐)第1856章,勤儉忠厚傳家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886章,勤勞的弘治皇帝第2035章,小冰河期的威力1第210章,爭論(求訂閱)第267章,回京第626章,大明藩屬國條約第1896章,秋風掃落葉第1408章,新年第一次早朝第2106章,就叫圓明園第102章,唱大戲第2042章,受歡迎的劉清第1076章,無處可逃第1374章,猶豫不決的阿列克謝第384章,抵達寶島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1218章,大明人的地位第772章,麾下產業的發展第1761章,厚照城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1490章,朝波同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