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

聽到劉晉又有高論,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幾人連忙打起精神來,準備聽一聽這個劉晉關於這人口和土地方面到底能夠說出什麼東西來。

“我大明一直以來都在鼓勵開墾,但是這天下的土地始終都是有一個侷限,不可能永無止境的增長,特別是我估計現在大明的官方統計的可以納稅的土地數量一定要比開國的時候要少。”

“但是人口卻是在不斷的增長,特別是天下承平百年,人口更是增長快速。”

“我們假設這天下的土地有10份,剛剛開始的時候,天下的人口也有10個人,每一個人種一份田,繳納一份稅收,所以當時就能夠收到10份稅收。”

“隨着人口的增長,很快,這10個人就變成15個人,於是有5個人就沒有自己的土地,而原先擁有土地的10人當中,有人考上科舉了,種田不用再納糧了,於是可能會有好幾個人將自己的土地投獻到這個人的名下。”

“這個時候,田地還是10份田地,但是隻能夠收到7份稅收,並且多出來的5個人因爲沒有自己的田地,所以只能夠成爲僱農,專門給有田地的人種地。”

“所幸這10份田還足以養活15個人,儘管有的時候,在收成不好的情況下,還有幾個人會餓肚子,但總體來說還是能夠勉強過下去的。”

劉晉所說的這個簡單比方,如果是後世之人,估計看過的人很多,這是網絡上面用來解釋土地兼併的一個很好、很生動的例子,能夠非常清楚的將古代土地兼併、朝代更迭的事情解釋清楚。

弘治皇帝、劉健、謝遷、李東陽幾人自然是沒有聽過,現在一聽劉晉的話,頓時一個個就覺得非常的新穎,同時一邊聽也是一邊仔細的思索起來。

“等到人口增長到有20個人時候,這天下的土地還是10分土地,這個時候10分土地的產出已經沒有辦法滿足20個人的需求,捱餓的人更多了。”

“並且這個時候取得功名,擁有免稅特權人就更多了,這個時候,投獻給免稅之人的土地可能就達到了4份、5份,甚至更多,能夠收上來的稅收可能僅僅只有5份,甚至更少。”

“20個人當中,有一半的人在餓肚子,這餓肚子的人自然是不會真的白白就等着餓死,他們肯定想辦法將土地搶到自己的手中,搶奪別人的糧食來填飽自己的土地。”

“於是,這20個人就打起來了,彼此互相爭奪,最後只剩下10個人,剩下的10個人呢又重新分配土地,這樣的大家又可以重新吃飽飯,都有自己耕種的土地,接着故事又會繼續下去。”

劉晉言簡意賅,很快就將人口與土地之間的關係給闡述出來。

只有弘治皇帝、劉健等人則是一個個張大了自己的嘴巴,他們都是聰明人,哪裡聽不出來,這劉晉雖然講的是故事,但其實講的就是一個朝代的興亡過程。

關於朝代的更迭,歷史的輪迴,他們看過太多、太多的書,也研究過太多、太多的歷史,可是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從人口和土地的角度去闡釋清楚這一個個朝代變化的原因。

以前他們一直以來都是堅信,這歷朝歷代改朝換代,一定是朝政腐敗,君王昏聵、親小人遠賢臣,又或者是蠻夷入侵等等諸多的原因所導致的。

卻是從來沒有想過,原來是因爲人口越來越多,這土地依然還是那麼多,而且土地又慢慢的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導致人口與土地的尖銳矛盾,最終導致了朝代的更迭。

這個角度來說,非常的新穎,讓人眼界大開,似乎一下子就看透了華夏幾千年歷史的輪迴宿命的根本。

“我們現在是不是處在有15個人的時期?”

弘治皇帝看着劉晉,他聽懂了劉晉的話,也仔細的對比了一番,發現現在大明和劉晉所說的15個人的時期非常相似。

“或許可能是處在16個、17個人的時期吧。”

劉晉想了想說道,弘治朝的時候已經屬於明朝中葉,再過個百來年,人口更多,土地兼併更嚴重,即便是沒有小冰河期,明朝也會像歷史上其它的朝代一樣,伴隨着農民起義,最終迎來了改朝換代。

李自成能夠打進北京城讓崇禎皇帝吊死在歪脖子樹上面就足以說明這一切,即便是沒有瞞清入關,最終這天下也肯定不會再姓朱、

“再來說一說太祖制定的戶役制度。”

“在太祖時期,因爲天下動亂已久,特別是還遭到了元胡的百年浩劫,天下人口稀少,百廢待興,那個時候自然是需要百姓紮根於土地,恢復生產,所以太祖纔會制定戶役制度,嚴禁人口的流動。”

“因爲這個政策在當時來說是最合適的一個政策,能夠儘快的恢復元氣,讓天下安定。”

“但是現在就完全不一樣了,人口增多,土地還是那麼多土地,並且擁有功名的讀書人越來越多,這免稅的人越來越多,土地慢慢的也集中到少數人的手中。”

“如果這人口一直沒有流動,所有人依然侷限在原先的地方,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一旦有個天災人禍的話,更是活不下去。”

“到了這個時候,人一旦活不下去了,後果自然就是流民四起,烽火遍地。”

劉晉看了看弘治皇帝的臉色,很顯然此時弘治皇帝的臉色並不太好看,不過劉晉卻是沒有停下來,依然繼續說道。

“所以在這個時代,我們如果想要打破這個局面,要麼就是減少人口,要麼就增加土地。”

“這歷朝歷代改朝換代的時候,其實也是一個人口減少的過程,戰爭是最有效的減少人口的方式。”

“但是現在,顯然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就要將這天下多餘出來的人口遷移到別的地方去,大明之外的世界非常廣闊。”

“這黃金洲是大明的幾十倍大,土地極其的肥沃,足以養活幾十倍於我大明的人口,還有這南洋地區,土地肥沃,水稻一年三熟,同樣能夠養活大量的人口。”

“這澳洲、非洲、天竺等等,還有我大明北面的廣袤區域,大明之外的土地何等廣袤,足夠我們擴張無數年。”

“正所謂人挪活、樹挪死,其實說的就是這個道理,我們華夏祖先也是遵循了這個道理,所以從漢中地區一直慢慢的擴張到了現在的遼闊版圖,所以才能夠養活現在數以千萬的人口。”

“要是一直侷限於漢中地區的話,根本就不可能擁有如此多的人口,如此廣袤的國土!”

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375章,蔗糖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01章,轟動第337章,狂人唐寅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2244章 ,時代的鉅變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9章,董小山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34章,黃金洲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737章,就回本了?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282章,刷題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198章,梁贊府第78章,朕好心痛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047章,大旱1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695章,瓊州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478章,南洋航線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557章,中轉點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169章,招工第450章,雪糖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203章,大明鍾第841章,旁門左道?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561章,辣椒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428章,天子震怒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
第992章,炮轟倫敦第1612章,這纔是大明日報第1669章,大明的造船業第205章,四輪馬車第821章,來都來了,自然要多打下點地盤來第255章,這是一個努力就有回報的地方第375章,蔗糖第1243章,三百年積累的財富第1720章,驚豔亮相第1474章,我們不服第671章,你們這是自己斷了自己的路啊第810章,炮轟安樂城第246章,還沒到黃金洲就已經賺了幾百萬兩第401章,轟動第337章,狂人唐寅第816章,騎兵的較量(上)第2244章 ,時代的鉅變第1707章,歐洲倭患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373章,都不敢認了?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69章,董小山第642章,天津一個月收稅銀三百萬兩第412章,死了都值了第1183章,全球第一條鐵路第815章,各懷鬼胎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448章,你打發要飯的?第1975章,完全不一樣的世界第1092章,到了籃子裡面都是菜第1671章,家鄉的味道第34章,黃金洲第27章,秦志河的邀請第1227章,東天竺殖民地第1908章,便捷的電燈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055章,朝鮮國太醫第988章,相比之下還是歐洲人更狠第2219章,被沖垮的農業2第1782章,工程機械的效率第1202章,這也是個買賣第1625章,難怪如此富裕了第1399章,亂哄哄的火車站第1140章,七裡商行第1846章 ,大金礦主第69章,妥妥的暴利第968章,打擊路霸、路匪第737章,就回本了?第2216章,老來得子第798章,朝野上下都很急第774章,西洋聯合商行獻寶第1924章,大明的民族融合2第1239章,冷兵器時代最後的戰象第1666章,建立防疫制度的想法第167章,賑災的方式第282章,刷題第2122章,就你着歪瓜裂棗的第1450章,要搞貿易和旅遊業第2198章,梁贊府第78章,朕好心痛第1510章,着急的南方資本第943章,財政就是對國家經濟的掌控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2047章,大旱1第2066章,人生要有目標,朝廷要有方向1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695章,瓊州第407章,大明必勝第680章,用黃金和白銀來贖罪第1948章,難怪要禁止宗教傳播第920章,大明的秋收之遼東篇1(加餐)第1124章,或許該把股票搞出來了第1608章,中亞大牧業第1115章,利益之爭第478章,南洋航線第703章,象林布政使司第557章,中轉點第837章,文化的入侵第300章,建乾清宮第1169章,招工第450章,雪糖第1985章,過年裝叉的時候到了第1030章,絕美之地第1781章,修建荊江大堤第1203章,大明鍾第841章,旁門左道?第2021章,還想玩以前的官商套路?第277章,富者田連阡陌第561章,辣椒熟了第884章,時代的要求第428章,天子震怒第2052章,還是要實幹派的人啊第1829章,出去玩玩怎麼了?第1601章,老劉,老劉,我是老朱第1521章,開開心心回家過大年(加餐)第1497章,偷襲燕山港第2075章,又是一個寒冬第1358章,維也納大戰(四)第779章,雲集天下名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