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3章,憤怒的弘治皇帝

乾清宮尚書房內。

弘治皇帝召集內閣大臣、六部尚書、五軍都督府都督商議眼前的疫情防控的事情。

“諸位愛卿,京津地區的疫情經過了嚴格的管控措施,目前也是已經得到了極大的改觀,秩序穩定,新增傳染人數急速下降,大量患者得到及時的救治。”

弘治皇帝內心之中有一團滔天的火焰正要熊熊燃燒,然而表面上卻是面帶笑容的談起當前疫情的事情來。

京津地區因爲天子腳下,再加上是朱厚照當北直隸的布政使,重點主抓的就是京津兩地的防控,所以很快就穩定下來。

並且京津地區的醫院、醫館的數量也是最多的,同時技術也是最好的。

單單是京城這邊就有大明醫學院、大明皇家醫學院兩所專業性的醫學院,不僅僅培養了大量的醫學人才,同時也是轉眼新的醫學領域。

尤其是顯微鏡被髮明之後,細菌學和病毒學也是成爲一門專門的研究課程,對於各種各樣疾病的研究已經走在了世界的最前沿。

像這一次的鼠疫,如果按照歷史上的數據來說,鼠疫的死亡率有30%-50%的可怕程度,並且傳統的中醫對於鼠疫幾乎是沒有任何可以救治的手段。

但是這一次在京津地區,得益於兩所醫學院對細菌、病毒的研究,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厚積薄發之下,也是研究、總結出了一整套的治療辦法。

儘管來說還沒有研究出治療鼠疫的特效藥鏈黴素,但也大大的降低了鼠疫所帶來的死亡率,最關鍵的還是控制,能夠迅速的控制住鼠疫的傳播。

在這方面,劉晉從一開始就非常的重視,因爲深知大明的城市化和工業化發展,人口高度的集中於城市之中。

一旦出現瘟疫、鼠疫、天花之類的,那後果將會是災難性的。

劉晉在多方面進行了防禦,首先就是城市的供水系統和排污系統,城市的用水基本上都已經實現了自來水統一供應,自來水都是經過消毒的,可以大大的減少病害的發生。

同時排污系統的完善,也是讓城市變的更加的乾淨,不會像同時期歐洲的城市一般臭氣熏天,這也可以極大的減少各種瘟疫的產生。

城市的垃圾也是每天有專人進行清理、運輸到城外,這些都極大的減少了各種傳染性疾病的爆發和傳播。

如果同樣的鼠疫發生在歐洲的話,恐怕就又會是另外一個黑死病大流行了,還不知道要死多少人呢,即便是歐洲的城市規模遠不如大明,但其糟糕的衛生條件,那是疾病和瘟疫的溫牀。

劉晉同時還重視醫學科技的研究和進步,成立了醫學院,總結以往的醫學經驗,培養醫學人才,同時更重要的還是研究新的醫術,研究各種各樣的傳染性疾病等等。

經過這二十多年來的發展,厚積薄發之下,也是讓這一次的疫情損失降到了最低,單單是京津地區這邊現在就已經迅速的控制住了,死亡率也是很低,這就足以說明這些努力都是沒有白費的。

“然而,這一次的疫情,幾乎是蔓延至我大明的各大城市,尤其是北方地區,因爲乾旱的緣故,疫情尤爲嚴重。”

“朕對此也是憂心忡忡,各地是否有奏疏上來彙報各地的防疫情況?”

弘治皇帝掃了大家一眼問道。

其實心裡面也是心知肚明,哪裡做的好,哪裡做的不好,弘治皇帝都很清楚,現在這樣問也是看看這些大臣們有沒有老實,是否有各司其職的監管好各自分管的區域。

這一次,朝廷這邊將大明各大主要的省份和城市將責任落實到了眼前的這些朝廷重臣身上。

像內閣首輔韓文他主要負責的就是河南和陝西兩省,他做的就很不錯,這兩省的疫情目前也是已經得到了控制,秩序穩定,同時患者也得到了醫治,死亡率並不高。

毛紀作爲山東人,則是主要負責了自己家鄉山東和南直隸兩省的疫情防疫,楊廷和負責山西和草原兩省。

在朝廷最高的層面都進行了責任劃分,將責任落實到人,依照這樣的方法,層層落實下去,責任落實到每一個人,實行最嚴格的管控措施,防止疫情的持續擴散。

“陛下,陝西和河南兩省來電,兩省防控效果顯着,目前新增患病人數急劇下降,社會秩序穩定,各種生活相關的物資供應充足,糧食價格穩定,患者都得到了及時的隔離和救治,死亡率大大降低,預計再過幾天的時間就可以逐步的恢復正常秩序。”

韓文一聽,也是連忙站出來彙報起自己負責的陝西和河南兩省的情況。

這一次他身爲內閣首輔,既要在大的層面兼顧整個大明的情況,同時也是要狠抓陝西和河南兩省的防疫工作。

既要和五軍都督府這邊進行協調,要求當地駐軍配合官府這邊的行動,同時也要通過電報實時的掌控兩地的情況,遙控指揮當地的防疫工作。

“嗯!”

弘治皇帝滿意的點點頭,從廠衛這邊提供的情報來看,陝西和河南兩省確實是做的很不錯。

這些實幹派官員所主導的省份,基本上都能夠落實朝廷這邊的要求和命令,迅速的控制住疫情的同時,還能夠穩定社會秩序,穩定糧價,保證老百姓的生活。

“陛下,山東和南直隸兩地來電,兩省防控效果顯着,疫情已經控制住,新增患者數量大大減少,社會秩序穩定,各種生活物資供應充足,百姓生活無憂。”

“同時患者都得到了及時的隔離和救治,死亡率大大降低。”

毛紀將弘治皇帝心情似乎好像很不錯的樣子,也是趕緊跳出來說道,一副得意洋洋的樣子,卻是絲毫不知道此時此刻弘治皇帝都已經怒火沖天了。

“山東和南直隸兩地防疫效果顯着?”

弘治皇帝一聽,頓時就反問道:“朕可是聽說了,這濟南城裡面的糧食價格都已經漲到200多文錢一斤了?”

“還有這南直隸的南京、蘇州、揚州等城市的糧食價格都大漲,少的漲了十幾倍,多的已經漲了二三十倍。”

衆人聽到弘治皇帝的話,眼睛頓時就微微睜開,再看看弘治皇帝,此時此刻盯着毛紀,猶如擇人而噬的勐獸一般,嚴重泛着紅色和冰冷。

“陛下,山東布政使湯沐和南直隸布政使許銘來電說物價穩定,糧食價格並無大漲。”

毛紀一聽頓時就後背發涼,額頭冒冷汗,這山東和南直隸到底是什麼情況,其實他也不知道,下面的這些官員怎麼說,他就怎麼回報。

“他們說什麼就是什麼嗎?”

弘治皇帝冷冷的問道:“你好好看看!”

弘治皇帝找出山東和南直隸這邊的發過來的電報甩到毛紀的身上。

一向好脾氣的弘治皇帝,這次是真的怒了。

這個毛紀,在這個關鍵的時刻掉鏈子,濟南城這裡都已經水深火熱了,他竟然還說秩序穩定,物價平穩,簡直就是睜眼說瞎話。

還有南直隸這邊,南直隸算算守舊派官員的大本營了,南直隸當地的鹽商、糧商那都是有傳統的,豈能放過這樣的發財機會?

官商勾結之下,藉着疫情,在哪裡大發橫財,朝廷發過來的賑災糧食直接就被轉賣掉,糧食價格一天一個樣子,都已經漲到天上去了。

有些地方甚至於老百姓不買都不行,他們強制性的要求老百姓必須購買到一定數量的糧食囤積在家中,美其名曰爲了減少大家出門聚集,有糧食纔可以安安心心的在家裡面。

很多老百姓其實根本就不需要那麼多的糧食,或者是家裡面已經有足夠的糧食了,但是不行,還必須要購買高價的糧食。

“臣~臣真的不知啊!”

毛紀戰戰兢兢的撿起起來,快速的看完,整個人都直冒冷汗,臉色都大變了。

“你們也都看看、都看看!”

弘治皇帝看着毛紀,隨即示意其他也都看看。

大家一聽,也是好奇的接過來快速的看完。

“天啊!”

“還真的是有不怕死的人,專門發國難財。”

“都已經到這個程度了,朝廷嚴令之下,竟然還敢如此陽奉陰違,大肆斂財,簡直就是自尋思路。”

大家一看,心裡面都忍不住震驚了,底下這些官員爲了發財真的是不擇手段了。

這個湯沐,不僅僅不顧疫情,自己家族的工廠竟然連還日夜開工,而且還藉着疫情的名義直接就吞併了幾座工廠。

更加可惡的是和姦商勾結,故意哄擡糧價,打壓老實本分的商人,將這些老老實實經商的商人找個名義給關到大牢裡面去,然後和那些奸商大發國難財。

朝廷發過去的賑災糧食更是讓他直接就轉手弄給了糧商,直接就高價賣掉了。

這所做的一切,簡直就是駭人聽聞,讓人難以置信。

大家看完了都覺得嵴背發涼,難怪弘治皇帝如此的憤怒了,關鍵是弘治皇帝對各地的情況還知道的清清楚楚,自己負責的地方要是也如此的話,那就完蛋了。

第1582章,背叛者第656章,朝鮮商行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377章,先遣隊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969章,大招工第7章,精煉鹽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2273章 ,順勢而爲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6章,回京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74章,我明白了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31章,比數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2033章,窮啊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936章,世道好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962章,各有不同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29章,逛京城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481章,大買賣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440章,偷襲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532章,淞滬第111章,趙二虎飄了?
第1582章,背叛者第656章,朝鮮商行第686章,安南和占城第1764章,張懋的叮囑第2078章,飢寒肆虐的歐洲2第700章,一面倒的戰爭第1342章,若有戰,召必回第592章,關於人口問題第1973章,見過世面了就是不一樣(3)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091章,一本萬利的買賣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89章,這下難辦了第377章,先遣隊第2170章,電話的時代第984章,射程就是真理第995章,倫敦條約第1053章,醫療關係每一個人的生死健康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1845章 ,粗獷的黃金洲第1566章,內閣職權第14章,3兩銀子能娶婆姨第2073章,直接封侯2第1987章,大山裡的震驚2第463章,萬惡的房地產第930章,來自世界各地的奴隸第1075章,天價賞金第1821章,有人彈劾是好事第723章,弘治皇帝的眼睛都紅了第2121章,萬國來朝3第1969章,大招工第7章,精煉鹽第1123章,誘惑力很大第2273章 ,順勢而爲第399章,大明的第一份報紙第897章,全民皆武第2118章,劉姥姥進大觀園2第1699章,大明石油商行第1262章,讓我想起了一個叫李鴻章的人第1119章,地中海最大的生意第1143章,王爺可別後悔啊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05章,主動求和了第1093章,我想回家第958章,進京述職第116章,回京第599章,與民同樂第174章,我明白了第371章,鹹魚產業第1910章,電燈的影響力第26章,昌黎三才子第31章,比數第1324章,知府算個錘子第492章,遠征倭國第1524章,先整治江南官場第2033章,窮啊第534章,火爆的紡織業第1943章,西洋聯合商行的瓶頸第1086章,總有人不想過好日子第427章,弊病叢生第138章,高端大氣上檔次的路線第936章,世道好第278章,你可別後悔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1934章,殘酷的科舉2第188章,一文錢一斤肉第474章,新兵入伍第1335章,流放北海(1)第1528章,全部閹割第1040章,鬥牛士的怒火第1066章,殺雞儆猴第2056章,實幹出人才啊第1063章,當場揭穿第1737章,榆林石油第1209章,大明的新年第1409章,新年大事第962章,各有不同第844章,這是在剝奪普通子弟受教育的權力第107章,二牛回家第1957章,盛世的創造與佛陀無關第776章,給自己留條後路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29章,逛京城第1702章,新任香港總督第78章,朕好心痛第1439章,黃雀在後第974章,還是保持和平比較好第2079章,大明和西班牙帝國的關係第334章,本質是官場鬥爭第481章,大買賣第596章,熱鬧非凡第1784章,蜀道難難於上青天第1694章,有規劃了就是不一樣第1440章,偷襲第1653章,有收穫就好第755章,寧王朱宸濠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1015章,特殊的禮物第532章,淞滬第111章,趙二虎飄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