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我明白了

弘治皇帝發了一陣怒火之後,很快也是恢復了冷靜,他一向溫文爾雅,也是深知發火是根本沒有任何作用的,所以想了想又是對劉健等人說道:“大家對此事有何看法?”

“陛下,糧倉糧食的事情可以慢慢查,但是災民飢餓的問題卻是無法在拖延下去,我們必須儘快想辦法籌集糧食用來賑災。”

劉健作爲內閣首輔,自然是第一個站立出來,他清楚現在的關鍵不是糧食爲什麼不見了,而是如何弄到糧食來賑災,讓災民能夠吃飽肚子,挺過這個難關。

“劉公所言甚是,現在的重點就是如何籌集糧食賑災,以臣之見,應當火速令南方各省運糧北上。”

李東陽也是立刻跟着說道,但想了想又是補充說道:“南方各省運糧到北方,即便是從最近的河南、安徽,也需要一個多月的時間,而且除了漕運運輸量較大之外,其它地區交通不便,運糧有限,花費也會更大。”

“所以在南方糧食運來之前的一個多月時間內,我們必須要再想辦法籌集到糧食用來賑災。”

聽到李東陽的話,弘治皇帝想了想也是點點頭,南方是有糧,但是卻很難運到北方來,能夠運糧支援北方的也只有湖廣、蘇杭、江西這魚米之鄉,像四川雖然是天府之地,可是四川的糧食根本就運不出來,因爲出川的道路實在是太崎嶇了。

“向哪裡才能夠籌集到足夠一個月時間的糧食?”

弘治皇帝皺起了眉頭,腦海中急速的思索起來,又問道。

劉健、李東陽、謝遷等人一聽,頓時一個個也都愁眉苦臉的沉思起來,但一個個卻又都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災荒年代,糧食極其的金貴,除了朝廷官倉裡面的糧食之外,其他人很少有多少剩餘的糧食,一時之間,這些朝堂諸公竟然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

乾寧宮。

剛剛從天津這邊回來的朱厚照正在向張皇后講述天津這邊的所見所聞。

“母后,你是沒有看到,那出海捕魚的海船一回來,一船就帶回來幾萬斤海魚,各種各樣的海魚,其中有些魚足足有幾百斤重呢,需要五六個人一起擡才能夠擡得動。”

“我讓人帶回來一些海魚,已經吩咐廚房這邊做給母后您嘗一嘗,老劉說了,這海魚比河魚更營養,特別是這大黃魚,肉質極其鮮美,富含大量微量元素,對母后您這個年紀的人有很不錯的美容、養生功能,母后您一定要多吃一點。”

“好,好,我一定多吃一點,你父皇也真的,把你派去天津吃苦受累的,你看看,你都瘦了。”

張皇后聽到兒子給自己帶了海魚回來,自然是非常高興,這有段時間沒有見到朱厚照,對弘治皇帝也是頗有抱怨。

“我在天津這邊天天吃好喝好,哪裡有吃苦受累,真正吃苦受累的是那些饑民,母后你是沒有看到哦,那些饑民連樹皮都吃光了,剛剛長出來的草都不見了,連土都吃,一個個肚子漲的跟十月懷胎的孕婦一般,餓兩眼放光,皮包骨頭,那才叫真正的苦,我這次算是親眼見識了一番。”

朱厚照滿不在意,自己在天津這邊過的可是瀟灑的很,沒有弘治皇帝約束,又不用去讀書,還天天能夠跟着劉晉嚐到各種各樣的海鮮,他都有點不想回京城來,要不是弘治皇帝下旨讓他回來,他都準備一直在天津這邊待着,他還想出海去捕鯨呢。

“已經有怎麼嚴重了?”

這時,弘治皇帝走了進來,臉上滿是憂愁,討論了許久,一直都想不出什麼好的辦法來,現在聽到朱厚照的話,那更是臉色異常難看。

“父皇你親自去災民當中看一看不就知道了,天天待在皇宮之中哪裡能夠看到民間的疾苦,能夠體會到老百姓的艱難。”

朱厚照似乎心裡面有氣,他從天津這邊一路回來,所過之處,到處都是饑民,餓殍遍野,慘不忍睹,也只有離天津近一些的地方相對好一些,這朝廷似乎根本就沒有賑災一般。

聽到朱厚照的話,弘治皇帝也是微微一愣,接着也是再次看了看朱厚照,頓時就覺得這朱厚照成熟了很多,看來這一趟去天津並沒有白去,竟然也是知道民間疾苦,現在都已經開始說教起自己來了。

“有機會,朕會親自去看看的。”

弘治皇帝緩緩是說道。

“父皇你是應該去看一看的,我早就聽說朝廷在賑災了,可是爲什麼這災情越來越嚴重?”

朱厚照點點頭,接着一本正經的對着弘治皇帝問道,言語之中的不滿表露無遺,他是真心不怕自己的這個便宜老爹。

“唉,朝廷現在手中沒糧了。”

弘治皇帝嘆口氣,無奈的說道。

“沒糧?”

“這怎麼可能,糧倉裡面的糧食放出來賑災就可以了,怎麼會沒糧呢?”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不信了。

“確實是沒糧了,今天朕才收到的消息,糧倉裡面的糧食沒了。”

弘治皇帝大致的將事情和朱厚照說了一下,要是以前,他自然是不會和朱厚照說這些事情的,但是今天,他覺得太子成熟了很多,所以也是將這大事和朱厚照說了。

“前面的時候說有糧,現在卻又沒糧了,這裡面一定有蹊蹺,這糧食不可能不翼而飛的,哦,我明白了,我明白了,他們下了好大一盤棋,也真是好大的膽子,真心不怕被滅了九族。”

朱厚照一聽,頓時就立刻皺起眉頭沉思起來,接着瞪大了自己的眼睛說道。

這糧食不可能無緣無故的消失,前面都讓謝遷去清查過了,謝遷這個人還是值得信任的,更何況清查的時候又不止謝遷一人,其他人也都在,一查就知道。

這隻能說明,這糧倉裡面的糧食是這段時間內消失的,至於是如何消失的,用腳趾頭去想都能夠知道。

這事也是讓朱厚照想起了在天津這邊的時候發生的一些事情,劉晉說過有人在故意針對自己,將這事情一串聯,瞬間就能夠猜的七七八八了。

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94章,金子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976章,懟上第1125章,商議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2209章,賺翻了第986章,接弦戰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048章,大旱2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272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2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537章,羊毛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319章,鹽山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
第2224章,全球化經濟第213章,劉晉的目標第1598章,大明的經濟第1276章,祖上冒青煙第1637章,可悲的天竺人第1930章,各地的發展情況第635章,弘治十四年第2134章,低地戰爭第1322章,連根拔起第294章,金子第1282章,激動的朝鮮和倭國第2026章,來自資本家的反擊第665章,有國纔有家第2229章,大明人真的沒糧食了?第1454章,大明的大腿要抱緊第542章,方法很多第1589章,大明大有可爲第857章,編戶爲伍第1396章,風靡京津第976章,懟上第1125章,商議第1994章,這不是一座小島的事情第2209章,賺翻了第986章,接弦戰第1584章,趁火打劫的強盜第1816章,天塹變通途第236章,服務百姓,建設美麗大明第2062章,世紀婚禮第2190章,華夏曆1751年第2063章,終於下雨了第1515章,天理何在?第543章,出使乃蠻部第2048章,大旱2第1875章,海參崴的流放犯人第253章,城裡的生活第611章,有錢了才能夠辦大事第2003章,依依不捨第1120章,猶太人的打算第1836章,種植園經濟第1825章,第一站天津第1472章,刀光劍影第2272章 ,那些年,那些人,那些事2第1596章,關於血脈第1894章,精準打擊第1487章,大明的冬天天竺篇第537章,羊毛第190章,海魚帶來的震撼第1068章,打擊外來傳教士第1236章,不堪一擊第444章,傳奇人物杜明恩第1142章,寧國的種姓制度第2080章,瘋狂偷渡者第198章,慚愧、慚愧第1689章,我們纔是專業當官的第1833章,寶島琉球第1214章,榮譽之戰第666章,日不落帝國第1428章,坎蘇二世的野心第2085章,來自大明的廉價糧食第1186章,強大的運載能力第487章,琉球的巨大潛力第1785章,沒本事就換人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574章,天竺和周圍的世界第1365章,東歐戰局第319章,鹽山第1490章,朝波同盟?第726章,他們長的真醜第1857章,農奴們的新年第1628章,血洗巴黎第271章,詩書傳情第1663章,流年不順第1139章,不要也罷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第2018章,也來搞銀行?第2159章,玩科技也要趕早第909章,每年進貢十萬匹良馬第1878章,林海雪原第1927章,提到新學就氣第1207章,報紙廣告第854章,慌了的地主老爺第441章,皇帝都吃驚了第347章,經濟治國第1309章,大家的支持第1329章,朱厚照是個人才第59章,人挪活,樹挪死第1724章,新一輪技術爆發第77章,有些東西是別人學不走的第362章,鹽商聚會第962章,各有不同第1998章,大明人的墳墓第1883章,還是現在的世道好第1429章,坑你,你還要說謝謝第1815章,雲夢糧倉第1460章,新舊之爭第1360章,沒有贏家的戰爭第999章,忙碌的田二牛第1691章,就往權貴的地修路第554章,要讓他們樂不思蜀第173章,弘治皇帝的怒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