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下)

bookmark

船老大的反應不可謂不迅速,然而船隻從拔錨、揚帆、操槳手就位並開始划槳等等這一系列操作都需要時間,哪裡記得上加速趕來的炒花部朵**兵?

眼見得朵**兵迅速接近,而自己腳底下的座艦還纔剛剛離岸不到一躍的距離,張萬邦這個年紀雖輕但作戰經驗已經頗爲豐富的宣大悍將果斷大吼一聲:“親兵騎棄馬!舷牆邊緣列陣,排槍三……二段擊準備!”

本來他最近操練得最多的就是三段擊,也就是高務實搞出來的那個三排輪流的排隊槍斃作戰方式,所以剛纔差點就順口說了出來。

然而戰爭有時候不能死搬硬套,眼下這個局面,他手底下的親衛騎兵一共才五十人,再分作三排的話,每一排還不到二十人,齊射的威力就太小了,因此他臨時改口變成了二段擊。

實際上,就算二段擊,人數也很是不足,但沒辦法,這年頭又沒有什麼半自動步槍、自動步槍甚至突擊步槍之類的武器,裝彈速度過於感人,二段擊還能勉強維持打一發-稍等-再打一發這個節奏。

而要是全部打一發之後,等着這批人自行裝彈再打第二發,那中間間隔的時間就太久了,蒙古人衝到岸邊之後哪怕上不了船,也足夠發起好幾輪攢射,在這麼近的距離之內,蒙古人完全可以使用破甲箭,別說那些沒穿戰甲的京華船丁,就算他們這些着甲的下馬騎兵都頂不住,那樣的話,傷亡就變得完全不可控了。

張萬邦的家丁本來都是自己牽着馬上的船,跑到船老大給他們安排的地方安撫並不喜歡上船的戰馬,此時被張萬邦一喊,紛紛把馬匹隨手拴住,匆匆操起槍彈兜囊跑回甲板邊緣的舷牆邊列陣,其中某幾個最是精通火器的家丁甚至一邊跑就一邊開始準備裝彈裝藥了。

張萬邦此前的職務一直也不高,經常衝殺在第一線,所以這次在手底下只有五十人的情況下乾脆也就身兼多職,不僅做“總指揮”,還兼做發令官,看着兩列人站好,立刻大聲道:“裝彈裝藥——第一排上前,目標岸上韃子,齊射準備!第二排裝彈準備!”

此時炒花部的前鋒已經相距他們不到兩百步。

即便是步兵,走兩百步也要不了多久,加速狀態下的騎兵就更不必說了。

張萬邦微微眯起的眼眸中閃着冷厲的寒光,面無表情地緩緩抽出腰刀,高舉過頂,忽然猛地往前一壓,口中發出春雷乍破般的一聲怒喝:“第一排——開火!”

砰!砰!砰!砰!

一陣炒豆子般快速的連串槍響,已經衝到離岸邊不到五十步、正在減速的朵**兵做了第一批試驗品。

萬曆一式騎槍版頭一回當做純步槍來使的射擊戰例就此發生。

朵**兵損失並不嚴重,七人在馬上被射中而落馬,生死未卜,四匹戰馬被射中,匍匐倒地並將馬上騎士摔落馬下。

即便落馬者全部當做戰死看待,這一次的射擊命中率也只是四成多,而這次射擊在開火時,對方距離戰船最多隻有六七十步,按理說這已經是極佳的射擊距離了,而萬曆一式因爲槍管中有四條淺直膛線的原因,在這個距離上的命中率其實還挺高的。

不過張萬邦沒有怪責自己的家丁不中用,因爲他知道,造成射擊命中率比訓練時明顯下降的主因在於船。

京華的這艘炮艇在遼河上雖然的確算得上大船了,但河流依然會帶來船身起伏,而且今天有雨,有雨就有風,有風則一來本身就會造成射擊精度下降,二來還會加大船隻的起伏。

種種條件加在一起,還能有四成多的命中率,已經殊爲難得,再挑剔就完全是挑刺了。

張萬邦不是戰場初哥,作爲萬曆一式第一批換裝部隊的中級軍官,他對火器足夠熟稔,不會犯這種常識性錯誤。

所以他面色不變,甚至沒有在意對面朵**兵們第一次遭到這種“強勁火力”洗禮後短暫的慌亂,只是冷冷地繼續下令:“第一排退後裝彈裝藥,第二排上前,端槍瞄準,準備——開火!”

不同於已經吃過萬曆一式苦頭的辛愛部和察哈爾部,炒花部騎兵還是第一次挨這樣的“毒打”,第二波排槍時由於他們在慌亂之中又衝近了一些,最靠前的一部分人甚至已經到達岸邊,而京華的炮艇卻只是相應地往河中心方向“飄離”二十步左右,因此這一次開火時雙方的距離更近,實際上不超過三十步。

又是一陣排槍聲響起,朵顏部騎兵應聲而倒十四人,戰馬五匹!明軍方面的射擊準確率一下子提高到了七成半!

炒花臺吉本人一開始是衝得比較靠前的,因爲他在今天之前也沒見識過萬曆一式的威力,他對明軍火力水平的認知,九成來自於過去北方邊軍流行的三眼銃,一成來源於隆萬之交配備的隆慶二式。

然而,隆慶二式的總裝備量不算很大,而且當時“西懷”的重要性大於“東制”,而“西懷”成功的前提,按照高拱的說法是要先自己有強兵,使土默特不敢寄希望於強迫大明同意開放邊市,因此那個時期隆慶二式的換裝是朝宣大山西方面傾斜的,直到後來土默特越來越老實、安於維持現有狀況,馬匹、裝備等物資傾斜才轉到薊遼方面來。

再有就是,遼東方面裝備的少量隆慶二式火槍,也基本被李成樑拿去裝備他自己的家丁以及其他將領的家丁了,所以炒花面對一小支“探馬”的時候,根本沒料到對方會擺個火槍陣出來——何況還是在船上。

於是,張萬邦的第一輪齊射差點直接把炒花臺吉“點名”了,這也是這支炒花部前鋒騎兵剛纔出現一定混亂的主因——他們生怕炒花被當場擊斃,連忙護衛着把他送進了後方的陣中。

那會兒炒花自己也有些驚魂未定,一時沒有來得及去想其他的事,直到這第二輪齊射過後,他才大怒起來,明軍的火器怎麼又更新換代了?還是說老子踢到鐵板,前頭是某位重要人物的家丁?

此時他忽然想起一件事來:傳言京華是明國最大的火器供應商,因此高務實本人的護衛家丁一直都配備着最好、最新的火器,而現在對面的火器如此精良,同時還有這麼大一艘船,那麼這船上之人難道……是他?

炒花眼中精光大亮,大喝一聲:“射!前陣破甲箭給我射!後陣想法子射火箭!本臺吉要留下這艘船!”

----------

感謝書友“塵*埃”、“zoonm”的月票支持,謝謝!

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62章 二段擊第132章 遇刺!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12章 東返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268章 揭謎(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12章 入城式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45章 《取用疏》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257章 後續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68章 幕後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00章 忽悠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273章 倒臺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47章 有詔第268章 揭謎(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0章 瞭解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260章 引蛇出洞
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62章 二段擊第132章 遇刺!第163章 冠絕京華(上)第083章 宮外反應(下)第145章 一定轉達,一定轉達第089章 早有綢繆第118章 憑什麼啊?第172章 安南捷報喜與憂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158章 庚辰春闈(一)第112章 東返第056章 土司之會第014章 北洋海貿同盟第008章 又是香皂(上)第045章 諭德上疏(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六)第268章 揭謎(上)第030章 夫若有罪,妻豈無過?第112章 入城式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145章 《取用疏》第096章 興趣培養(上)第124章 奉旨觀政(四)第104章 高務實依賴症第097章 以“理”服人恰臺吉第074章 文華召對(下)第055章 強,不等於無敵第080章 姑娘教訓得是第245章 世界不足我欲第112章 我願意借第124章 奉旨觀政(七)第070章 逐保倒張(八)第157章 圖們之軍師第116章 工作安排(上)第257章 後續第070章 萬事俱備(下)第087章 翰林清貴(下)第056章 太嶽燒竈(上)第070章 萬事俱備(上)第099章 高拱秉國(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十四)第041章 皇帝宣召第280章 驚喜連連第047章 未雨綢繆(中)第105章 慈寧宮的哭聲第068章 幕後第122章 朝爭之第一次立儲風波第104章 復寧夏(上)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上)第180章 請獻戶籍於聖使第004章 初見太子(下)第177章 生擒炒花(下)第111章 一舉三得[第4更]第125章 高務實的開平城第122章 相府夜會(上)第006章 禁軍與警備軍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021章 門生聚會(下)第067章 倒高風波(五)第143章 新鄭新政(中)第069章 何爲實力(上)第031章 你下罪己詔吧第065章 承意詳處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100章 忽悠第038章 園內收支(下)第192章 戴罪立功(二合一)第031章 朝廷的事朝廷辦(上)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123章 聖眷太隆也麻煩第066章 我保他必有美諡第093章 撲朔迷離(4更破萬)第273章 倒臺第143章 海商都不簡單啊第128章 恩憲?第122章 蒙疆風雲(五)第050章 招降納叛(上)第161章 張守戎遇敵(上)第089章 吾家寶駒(下)第083章 三邊震動第056章 漠南之戰(五)哲別神射!第097章 馮張俱隕第123章 俺答封貢(十四)第047章 有詔第268章 揭謎(下)第128章 青黃接否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64章 同眠水底墓?第124章 奉旨觀政(十五)第091章 粗中有細(下)第134章 給朕辦他!第059章 國戚參股第086章 蛇打七寸(下)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040章 瞭解第108章 所爲何事(上)第049章 鍾金哈屯第260章 引蛇出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