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9章 殷去郭來(下)

bookmark

近兩年來,身懷救明之志的高務實對大明究竟有沒有做出過具有積極意義的貢獻?

有還是有的,但不多。

從他陪高拱進京起復算來,在這差不多兩年左右的時間裡,他順勢而爲的給高拱做了一些建議,其中大部分被採納,少部分被暫時擱置。

總體來說,有一定的積極意義,但仔細算一算就會發現,這些建議和意見都是零散的,大多都是因事而爲,並不是系統性的,更不具備決定性的影響。

系統性這個方面那是沒辦法,高務實畢竟不是自己掌權,而高拱又是一個主觀意識很強烈的人,高務實作爲他的侄兒,凡事只能旁敲側擊、敲敲邊鼓,影響他的思路和決定,而不可能越俎代庖,幫他決斷。

所以這事兒急不來,畢竟狐假虎威也得有個限度,真老虎還在臺前呢,有他這隻小狐狸多大的事?

不過說到決定性,高務實感覺到,很快就有一件他穿越近十年來真正具備決定性的大事即將發生了。

隆慶病了。

這位天子今年不過才三十五歲而已,按理說正當盛年,是一個人心理成熟,而生理也正值巔峰的年紀,哪怕偶有小恙,也不值得大驚小怪。

然而現在京師百官卻不得不大驚小怪了——今日大朝,皇帝先是神情恍惚,在與諸臣工的議政當中數次言不及義,甚至無語倫次,而後當知道殷正茂已於月前徹底平定韋銀豹之亂後,興奮的皇帝突然當場站起,但還沒來得及說話,竟然暈厥過去,倒地不起!

大朝之上,轟然就亂了套。

被這一突發事故驚得腿軟腳軟,說話也跟皇帝一樣語無倫次的孟衝不知如何是好。

高拱、郭樸、張居正三位輔臣義不容辭,連忙上前探視,最終還是帝師首輔高拱拿主意:大朝立刻終止,百官各回本衙,不得延誤;扶皇帝於原處地毯上暫時躺好,不得擅自移動陛下龍體,並立刻傳御醫診治,不得延誤;通知皇后、貴妃與太子即刻前來,不得延誤。

三個“不得延誤”,出自高拱之口,在場百官、內宦無人敢多言半句。

這既是一位元輔老臣的威勢,更是一種擔當。

尤其是不得擅自移動皇帝龍體,只讓他就地躺着,這更是一個除高拱之外絕無第二個人敢於做出的決定。

縱然大家都知道,這種時刻不能隨便挪動皇帝,以免出現意外之後分不清責任,但問題在於……對方可不是普通人,他是皇帝!讓皇帝這樣毫無形象的躺在地上,像話嗎?

然而,高拱就敢。

對於高拱而言,只要是對皇帝有好處的事,他沒有什麼不敢做的。

高務實是隨着太子朱翊鈞匆忙趕到現場之後才知道之前發生的這些情況的,不過此時此刻,他什麼都做不了,也不敢做。

他有些緊張。

現在還只是隆慶五年下半年,按照原先的歷史,隆慶帝應該還有半年多一點的陽壽,可是歷史上,他的身體雖然每況愈下,但似乎沒有鬧出過這麼大的動靜,現在居然搞得直接暈倒在大朝之時,這個影響,實在太壞了。

天下人會怎麼想?百官會怎麼想?張居正和馮保那些人,又會怎麼想?

雖然對於隆慶駕崩一事,高務實早有準備,但他的各項準備,前提都是隆慶駕崩在歷史上的那個時間點——可以遲,不能早。

太早的話,有些準備工作就還沒有完全做好,無法保證不出現意外。

好在皇帝很快醒了——太醫纔剛剛伸手探脈,皇帝就自己醒來了。

隆慶迷迷糊糊地看了一眼刷一下圍在自己面前的三位閣老和兩名太醫,以及皇后、貴妃和太子等人,眼神逐漸清明。

在你一言我一語的“皇爺,您還好嗎?”、“陛下覺得如何?”等廢話當中,隆慶面色不豫地一擺手,道:“老師扶我起來。”

高拱沒多想,立刻上前扶起皇帝,也下意識問了一句:“皇上龍體有恙?”同時,把懷疑的目光朝孟衝、馮保和陳洪等人掃去。

孟衝一臉呆滯,朝高拱搖了搖頭。馮保面色悲悽,卻似乎沒感覺到高拱的目光。陳洪目光閃躲,張了張嘴,又閉嘴垂首,默然不語。

隆慶看起來竟然有些怕高拱發怒多過於擔心自己的身體,苦着臉岔開話題道:“也沒有什麼大事……想是累了些,不礙事,不礙事。那個,剛纔說到哪了?韋賊滅了?對,對,韋銀豹滅了,殷正茂幹得不錯,老師和張先生運籌帷幄,推薦有功……”

高拱皺了皺眉,道:“皇上,這些事等會兒再談不遲,您剛纔究竟是怎麼了?”

高老師一嚴肅,隆慶還真有些怕,目光瑟縮了一下,又幹咳了一聲,才道:“呃,想是站起來的時候太快了點,就覺得眼前一黑……太醫,這很常見吧?就是那個什麼,叫什麼來着?”

高拱皺着眉,朝兩位太醫望去——太醫診治,不能只有一人,需要兩人或更多人互相監督、印證,剛纔因爲事急,因此只來了兩個。

現在他們覺得,爲什麼偏偏是我們倆個倒黴蛋?

這話可不好答啊。

還是年紀更大的那位太醫有經驗,朝高拱微微頷首道:“元輔明鑑,皇上可能是想說頭暈,從剛纔諸位大人對此前皇上的情況描述來看,比較像是尋常的黑眼暈。”

這個連高拱都知道,但他直覺沒那麼簡單,蹲、坐太久,然後起身太快的確容易“黑眼暈”,但也很少聽說能直接暈倒過去的,何況這事發生在皇帝身上,那就更不能輕忽大意了。

於是高拱仍繼續問道:“那麼,陛下之症狀何以如此嚴重,又是因何引起,二位太醫可有明斷了?”

兩位太醫對視一眼,仍是那位年紀更大的太醫應答:“元輔明鑑,通常而言,導致暈眩的原因大致有三點:或氣血瘀滯,或氣虛血虧,或腎精不足。”

高拱繼續追問:“那皇上現在是對應的哪一點?”

“這個……”那太醫下意識看了皇帝一眼,隆慶看似面無表情,卻目光一凝,殺機隱然,同時幅度非常輕微的搖了搖頭。

那太醫看懂了皇帝的意思,輕咳一聲,滿臉郝然地道:“元輔恕罪,方纔還沒來得及詳查,不過眼下陛下既然自行醒轉,可見並無大礙,可否請陛下暫回後宮安置,我等再細細把脈問案,瞭解清楚?”

高拱並不太通醫理,不敢在這種事情上跟太醫的意思相悖,只好點了點頭,交待了一下他們必須好好診治。

隆慶如蒙大赦,忙說道:“那就先回後宮。老師,我近來頭暈有些多,朝廷的事就都拜託你了,你只管處置,票擬知會司禮監就好,我會讓他們照例批紅。”

高拱看着一門心思急着要走的皇帝,欲言又止,最後只好拱手道:“處理政務原是臣職責所在,陛下不必掛懷,近期的票擬,臣等會盡量寫得簡短些,以免累於陛下。”

“好,好,有老師在內閣,我無憂也,辛苦老師了。”隆慶說完,立刻轉頭道:“起駕,回後宮。”

然後看了看滿臉憂色的皇后、貴妃和太子三人,又道:“皇后和貴妃可先回去,不必多慮。鈞兒,你跟我去。”

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12章 東返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55章 缺朝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68章 幕後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3章 大危機第004章 京營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40章 瞭解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08章 隱情(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206章 弒嶽(上)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25章 三策(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
第125章 重陽大會(上)第098章 貴州總兵(上)第062章 猶豫難決(上)第112章 東返第181章 壯士斷腕第160章 以發財爲宗旨的聯軍第123章 俺答封貢(二)第137章 李成樑的驚、怒、急第070章 逐保倒張(一)第003章 新內閣,新七卿第071章 黃芷汀的大度第055章 缺朝第194章 泉州之大喜第104章 權貴子弟(上)第084章 務實回府(下)第120章 初戰告捷(上)第183章 血戰古勒寨(中)第033章 國士以待第056章 漠南之戰(七)猶豫就會敗北第059章 惟利不破(上)第186章 人口怎麼來第029章 風箱裡的老鼠第090章 淨軍圍剿第218章 再臨東昌堡第058章 互爲倚仗(上)第068章 幕後第011章 材料價格(上)第240章 三個“未來首輔”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067章 決戰沙城(九)第113章 高戚之會(五)第174章 遼河伏擊戰(下)第236章 收服陳黨第012章 劃分檔次(上)第112章 初會戚帥(下)第122章 特來求死第130章 有個叫努爾哈赤的小子第005章 好好做,不要怕第003章 隆慶天子(上)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25章 可戰方和(十六)第281章 吃南掌,望暹羅第004章 捉拿訟棍(下)第043章 誰是奸商第072章 敢問路在何方第04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中)第121章 以勤致仕(上)第146章 閣老相商(上)第072章 姐弟相商(下)第024章 俺答死,戰爭近第124章 奉旨觀政(六)第151章 枕邊風(上)第071章 火藥遭掠案第104章 復寧夏(下)第141章 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上)第004章 朕想明白了(4更破萬)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210章 釜底抽薪第123章 大危機第004章 京營第203章 誰取葉赫第113章 高戚之會(四)第036章 同往別院(上)第026章 河海並行(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040章 瞭解第070章 逐保倒張(二)第129章 回鄉之前(下)第125章 可戰方和(三)第139章 這是咋了?第062章 暴怒的圖們汗第108章 隱情(上)第096章 馮保倒臺(五)第4更!第067章 決戰沙城(二)第105章 第一把火第013章 高龍文之邀(3更破萬)第002章 王者歸來(下)第213章 李家的反應第031章 務實被擄(上)第020章 暢論鹽鐵(下)第101章 戚帥繼光(下)第009章 安陽之行(一)第038章 青把都臺吉第212章 歸化戶籍制第107章 國士香皂(下)第070章 逐保倒張(九)第206章 弒嶽(上)第282章 再造暹羅第137章 水來土掩第097章 黃孟宇意外到訪第029章 郭閣老的擔心(4更破萬字)第027章 鉅富之家(下)第026章 官升兩級第102章 新的目標[第4更!]第225章 三策(下)第134章 朝局變化(上)第286章 藝高人膽大第086章 蛇打七寸(上)第119章 《黃芷汀條約》第184章 背鍋俠(二合一)